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外媒:中共最脆弱的地方 国家领导人心知肚明恐失控

2013年01月24日 14:36 PDF版 分享转发

先来看一组数据:一九七四年,邓小平一行人初次访美,据说,38000美元的旅费是好不容易才向筹得的;然而,三十多年后,中国申办北京奥运就花费了500亿美元。中国如何只花一代人的时间就从破败的废墟中崛起,一跃而成世界大国?中国各级政府大肆举债打造而成繁荣景况,究竟是坚不可摧还是不堪一击?今天要读的书是两位美国人合著了一本解释中国金融系统真相的书:《中国金融大揭密:异常崛起的大银行真相》。(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

中国的金融改革儘管「看起来」和其他国家如出一辙,然而其政治力量的强力干预、特定部门和团体的利益往来,都让中国式的资本主义独树一格。眼下看来,世人多认為其改革是成功的,可真是如此吗?其背后又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内幕?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卡尔.沃特(Carl E. Walter)和法瑟.侯伟(Fraser J. T. Howie)。卡尔.沃特住在中国超过二十个年头,并且热衷于参与各种的金融改革。一九九二年中国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海外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时,以及一九九四年中国国营企业首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沃特都扮演重要角色。他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管理委员,为许多中国境内的大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沃特会说流利的中文,拥有史丹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

法瑟.侯伟在剑桥大学时专研物理,后来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中文。近二十年来,他投身亚洲股票市场的研究分析、交易,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回溯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堡垒银行体系,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模型,受箝制的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国投资公司:中国金融体系的关键,西方金融、国企改革及中国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给了中国什么?

作者在第二章“中国的堡垒银行体系”中认为,银行业代表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在这里,几乎所有金融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更糟的是,自始至终这项风险几乎都是中国大无畏的储蓄者在承担。在这个由党控制一切的经济体系里,人民储蓄者是唯一的大笔资金来源。所以,金融体系堪称中国所有经济及政治安排中最弱的一环,而且历任国家领导人大都对此心知肚明。这就是历经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实验以来,当局总是竭尽所能地保护银行业,让它们免于承受激烈外来竞争及倒闭命运的主要原因。

作者在书中披露,虽然一般人总认为银行的风险绝对不会失控,但在过去三十年间,这些银行在每十年即将结束时都面临实质破产的命运,最后都是在党全力、慷慨且大手笔的支持下,才得以继续苟延残喘。

作者指,中国的银行外强中干,其实堪称整个国家的象徵。中国人向来精于经营表面功夫,而且很懂得怎么透过时间的消逝来隐瞒攸关重大的细节。而面临当今这种混沌的金融困境,就算中国银行体系规模及范围再大,能取得的资本再多,都已不可能根绝银行业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大银行背后体质脆弱的财务结构、形同虚设的债券市场、肉包子打狗般的人民储蓄、深不见底的地方负债、巧立名目让负债凭空消失的融资平台、无法真实反映股票价值的股市……中国虽然如其他国家一样有债券市场,但其价格、利率都由国家所掌控,非但无法作为银行分担风险的方式,反而增加银行风险。中国的债市既不健全也不透明,形同虚设。难怪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会语出惊人地说“中国每一个省分都是希腊”。

中國金融大揭秘立體 
《經濟學人》
二○一一年年度最佳選書

彭博社(Bloomberg)年度最佳商業類書籍

来源:阿波罗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