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没想到 春晚的终极归宿竟是新闻联播 被删原文

2016年02月08日 20:18 PDF版 分享转发

给所有虹膜读者拜个年。今天早上没有按时推送,本想留着晚上吐槽的,但我咬紧牙关看了几首歌,两个小品,就知道,自己肯定是坚持不下来整场了。

而且吐槽起来必定在重复,整台晚会的基调已定,我知道它会发扬“正能量”,但没想到成了一场歌舞版的新闻联播

冯巩和徐帆的小品让人尴尬到想钻地洞,冯巩接二连三往外蹦馊掉的网络流行语,你怎么不知道羞愧呢?孙涛的小品把自欺欺人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要是回头有人照你做的上当了,你敢赔吗?周涛、朱军、撒贝宁、董卿,念起政策来合不拢嘴,仿佛罗京、王宁、邢质斌、李瑞英附体。有个预感,TFBoys的节目搞不好是全场最佳,至少这算是一首正常的歌吧。

林心如、梁咏琪、刘涛演唱《山水中国美》,三人三色的礼服被吐槽像饮料瓶

我们总是吐槽中国电影不好看,烂片多。但是春晚绝对比中国电影更难看,而且中国电影还有变好的可能,春晚绝对不会。再难看的电影,如果你捏着鼻子强忍住,坚持看完也是不难的,春晚真的让人产生抑制不住的生理厌恶。

今年的春晚,绝对是有史以来最烂的一场。而明年,将比今年更烂。

春晚的现状,非常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那是我认为自文革结束以来中国电影最糟糕的几年,第五代的尝试和突破因为严苛的外部环境而夭折,电影市场化改革尚未起步,好莱坞大片已经冲进了国门,国产电影中充斥着太多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劣质作品。

和那时相比,今天的中国电影虽然仍不能说诞生了多少佳作,但至少体现了一个重要的进步:电影人开始在市场上面对观众的真实需求。只要建立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电影作品的水准总会慢慢提高的。

这就是春晚始终难看,绝不会出现改观的根本原因:它不像电影,永远无须面对观众的真实需求,因此它从美学风格到形式内容,都是极端虚假的。

1.春晚的宏观命题是虚假的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我们现在回顾早期的春晚,还能从中发现一点散漫随意、家常联欢的气氛,但从90年代开始,春晚承担了越来越重的意识形态功能。八成以上的节目,不论是唱歌还是小品(更主要是前者),都只是在僵硬地说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道理。

在现实中中国的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不容你视而不见,但在春晚的舞台上,一切发展的不平均都被抹平了,每个人不管你来自哪个地方,是什么民族,生活都无比幸福。春晚最烂的一类节目,就是找来不同省份和民族的人,一人一句歌词,夸耀自己的家乡物产丰美,人民安康,一到这时候,就是尿点到了。

港澳台和几个大的少数民族会受到更多的特殊照顾,我们会看到来自该地的演员出场,拼命歌颂民族政策,全球华人是一家。

现实不是这个样子的。

2.春晚的审美和“抗日神剧”一致

春晚歌曲最多的一类是所谓“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其实一点也不民族,除了老干部、一部分中老年人,从主题到风格,没人喜欢这种歌曲,但这种毫无生命力的唱腔成了中国声乐的主导形式,为什么?不便多说,请你意会吧。

用沉重的意识形态负载、老干部式的审美,和每日被“抗日神剧”熏陶的中老年人口味来取最大公约数,得到的就是春晚。但近年的春晚让我怀疑,连中老年观众都已经完全抛弃它了。

奇怪的是,有时候春晚轻佻得可怕,在一些语言类节目中,能说出明显不适宜十亿男女老幼一起听的话。我的理解是,它想装得轻松幽默,但已经失去了这个能力,反而进退失据。

3.春晚节目不是真正的娱乐

80年代还有几首春晚歌曲传唱得开,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了。春晚歌曲中最讨厌的是那种十数人的联唱,一人一句,没有高潮,曲调重复,难听难唱,说是音乐垃圾也不过分。

语言类节目历来是整台晚会的顶梁柱,然而相声只知嚼网络流行语的剩馍,小品在之后连一点点幽默都不剩了。春晚小品的最大特色是用虚假制造虚假,真正尖锐的冲突全都回避,一切矛盾都是来自善意的误会,当误会解除后,所有人达成体谅,一起欢乐祥和地过大年。

一个荒谬的理由是,因为这是除夕,所以小品就不能刻画矛盾,就要取消真正的戏剧性,就要制造表面上的其乐融融,难道在过年的名义下,生活中的正常逻辑就消失了吗,就可以在团圆的借口下肆意编造虚假的冲突和虚假的和解吗?这种奇怪的指导思想(也可能是无奈的)使小品、相声的段子无所凭借,只能流于耍嘴皮子,抄抄网上段子,或者拿弱势群体寻开心。

在这个意义上,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幽默旨趣,还不如被鄙为低俗的“二人转”,其实把春晚视为高雅,是天大的误解,春晚体现的只不过是一种富丽堂皇的低级趣味罢了

到底什么才是观众需要的真正娱乐,其实现在的电视荧屏上并不缺少,《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这些综艺节目的成功,就算是模仿或者改编的吧,都证明了中国电视人有能力制作出真实面对观众需求的内容。

观众想在电视上看到的其实很简单,说穿了就是“真实”的故事,要表达亲情、友情、爱情、仇恨、相聚、告别、重逢这些“真实”的人性。

我当然不是说上面这些成功的综艺节目表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没错那都是“秀”,是以虚构的方式营造出的真实。但这没关系,电影都是假的呢。观众需要的是以假作真,不是春晚那种以假充假。

4.春晚的整体美学是虚假的伪民俗

春晚舞台呈现出的视觉空间一定是大红大绿、人山人海,听觉空间则是锣鼓喧天、此起彼伏,这种大舞台团体操的思维定势从未被质疑,反而越来越强化,好像这才是年味儿。

别扯了,就跟鞭炮不能代表年味一样。

就算是,春晚体现的也只是农业时代部分地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它和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已经愈加遥远和背离。

5.春晚失去了批判性

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春晚相声和小品,多少是有一些批判性的。不能说多么深刻、刺骨,但对某些社会问题,比如基层腐败、官僚作风并不回避。

春晚小品的关注焦点,早就从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转变为对社会热点现象的重演,以及调解日常生活中的纠纷,赞美家庭生活中的情感,如亲情、友情、邻里情、同胞情,以此为题的小品几乎都只是在致力解决某个无伤大雅的误会,当误会消除后,一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包括赵本山,也放弃了对农村基层政治的批评,开始改变自己的舞台形象。在早期的批评性质小品中,赵本山多扮演诚实耿直的农民,而完成转型后,他的舞台形象变得狡黠鸡贼,甚至以欺骗为业。这或许是一种技术性的要求,因为对社会的批判不再为喜剧精神负责,那就只能把自身变成喜剧包袱的来源。

在更大的背景里,出现这种集体转变显然是因为,春晚被赋予的政治职能被大大强化,批判只允许限制在一些无关紧要、鸡毛蒜皮的领域,比如前几年有几个小品讽刺电视上盛行的穿越剧,揭露电话诈骗,批评夫妻假离婚,批评媒体炒作现象,没有一个需要触及到社会的深层矛盾。

那春晚鼓励什么样的小品呢?描述这个“美好的时代”,告诉老百姓天下太平,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安定,所以应该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并懂得感恩。感谁的恩?你明白。

6.春晚是主持人的坟墓

我不怀疑央视会把台里最有水平的主持人摆到春晚舞台上,但是春晚完全是主持人的坟墓,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从春晚舞台全身而退。因为这台晚会给主持人设定的任务,就是让你脑门充血念那些不堪入耳的台词,能选择的只有鸡血还是狗血。

朱军、董卿、毕福剑之流,背着台本假惺惺地冒充斗嘴,谄媚地跟现场托儿讨要掌声。我每次听到主持人或是演员向观众征求意见“大家说好不好?”立刻起鸡皮疙瘩,因为台下必是好声雷动。

又或是台上演到某个并不好笑、生硬至极的包袱处(春晚包袱十个里有十个都不好笑),台下不出所料地响起预先安排好的喝彩声,于是电视机里出现这样非常奇特的景象?在舞台上的虚假之外包裹着主持人和现场观众营造的第二重虚假,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有人又安之若素地照常演戏,电视机外的观众对这一切洞若观火,这是一番怎样的体验呢?

7.无论你怎么吐槽春晚,它绝不会改

春晚的虚假、丑陋已经病入膏肓,从形式到内容到风格,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的作品你是没办法去“修改”的。

因为春晚从来不需要面对观众的真实需求,它的服务对象其实根本不是你,何须在乎你的吐槽?

根据央视自己的调查,似乎春晚的满意率从来不会低于97.5%,它只要与时俱进地服务好最高意识形态和当下的政治需求,那就能永远延续下去,同时保持自己作为一台巨大的商业机器的地位。

无可救药的春晚根本无需救,它将作为一具文化僵尸长久滋润地“活”下去。

来源:被删“虹膜”微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