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颜昌海:人性流失之祸比贪腐严重百倍

2014年09月02日 15:09 PDF版 分享转发

当前反腐风暴,荡涤着中国,官场面目委实一新。但是,由此能不能改变中国人的心灵面貌,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贪腐危害的只是执政根基,但国人的人性流失之祸不仅危及到了他人的人身生命安全,甚至殃及后世子孙。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信仰的缺乏以及教育的落后与不合理。

无论是勤劳还是淳朴、善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或许人类先天的基因中良善因子的多寡与之有些许相关,但后天所受教育才是决定一个人究竟走上何种道路的关键。这里的教育并非专指学校教育,来自家庭与社会的现身说法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讲授内容又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轨。在扭曲的社会现实面前,即便广大农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也依然无法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经济大潮的发展又将这些人裹挟其中,于是乎,用避孕药来“美容”的黄瓜、用毒药水喷洒过的葡萄、生姜、剧毒的黑暗料理等等接踵而至。人们真的很想知道,在中国,究竟还有多少食品是对人无害的。

从上述例子来看,未来将有多少中国人死于互相“投毒”?那些生产出剧毒果蔬的农民,果真是出于无知吗?不是的,他们知道有毒,所以他们种出来的东西自己是从来不吃的。他们并非无知,而只是不在意别人的生命!

有人将当今中国的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为的后遗症,认为是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泯灭了某些人的人性。其实不然,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文革。那时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人人性上的丑恶依然被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中国人心中没有一个向善的信仰,对生命不会心存敬畏。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国民教育的失败。

但的确,改革开放之后,官场成为利益集团,帮“资本家”说话,为“资本家”服务,与民争利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和家常便饭。推行市场化改革,说是用市场作导向,但官场不但用有形的手,而且利用无形的手为自己谋利益。市场经济本身应该公平发展,自由竞争,但实际上那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辞,弱者根本没有生存的权利。掌握资源和掌握权力的人或部门实际上都是当今的大爷。

举两个小例子来说,比如政府鼓励创业,开办公司,去银行开基本户,要收这样那样的费用,据说银行收费的专案有几千项。这些年来中国最赚钱的50家企业中有二十多家是银行或是准金融企业。而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中,工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也均入榜前50名,其中工行以427.181亿美元的利润领跑中国企业。从资产规模来说,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银行,排在第25位。银行虽然不是权力部门但是掌握着资源,掌握着市场经济中的血液,谁也离不了,因此在中国它也属于垄断行业,而这种垄断比权力更厉害。

银行是最赚钱的行业,员工工资也是各个行业中最高。开办公司要在银行开立基本帐户要收费;开户要有网银,每年也要收费,即是存款在银行还要收小额存款帐户管理费,收费专案繁多。国家扶持小型微利企业,但银行不但不为那些小企业小客户服务,而对小额帐户还要收取管理费用,客户存款的利率却是极低。回单每年还要额外收取专柜管理费用,只要是“服务”就要收费。这些费用多多少少加起来每年也得几千块钱,而这几千块钱,对于一个大的单位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一些创业的企业来说,是很不小的数字。而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在中国现行体制下,银行手中的资源其实是社会的资源,它们吸的是老百姓的血,吃的是企业的肉,剥的是老百姓的皮,并且还是阎王爷不嫌鬼瘦。在中国,只要银行当着大老爷,总是坐着头把交椅,中国经济结构就别想顺畅。

再说税务部门,现在政策是放宽了,但开办一个小公司不管有没有收入,每月国税最少要收700元,地税收570元,一个公司下来每年仅仅此项费用就需要一万多块。对大企来说,这显然是九牛一毛,对创业者来说是心头肉,不利于创业,不利于弱小者。中国有一千万家企业,大公司不足千分之一,政府仅仅此项税收每年就有一千多个亿。

财富中文版发布2013年中国500强排行榜,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0家,占总数的62.00%;实现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1.94%;资产总额为137.76万亿,占500强资产总额的91.26%;规模庞大的国企创造了惊人的4.6万亿的利润,但财政拿到的只有4.7%,而这4.7%中仅仅有5.7%用于民生保障,也就是说国企利润总额回归民生保障的比例只有区区7‰。

权力部门或者资源部门,都是在干着“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勾当,掌握权力的部门和掌握资源的部门大都在如何算计老百姓,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穷老百姓为什么都没有活路的原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集权社会的所谓市场经济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对于国家来说,银行成为最盈利的行业,因为它占有市场经济中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资源–金融资源,而银行凭藉着垄断的权力干着阎王爷不嫌鬼瘦的勾当;政府除了权力之外还有税收,虽然政府的税收只占GDP的不到20%。但加上税收以外的非税收入超过了30%。关键是大量纳税人的钱很多成了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穷者越穷,富者越富。“马太效应”在中国越来越严重。中国有13亿人口,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什么经济领域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因为权力和资源主宰着社会经济中的各个方面。

十几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其实每个人睁开眼看一看就很清楚:社会犯罪率是急剧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贪污腐败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行为是急剧增多了还是相对减少了?卖淫、吸毒、爱滋病、黑社会犯罪等等社会问题到底是急剧增多了还是相对减少了?每个人问问自己,和十几年前相比,如果今天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独自一人走夜路,你会感到更危险还是更安全呢?在周永康集团对无辜群众进行残酷迫害时,又有多少官员、学者能够挺身而出呼吁停止呢?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把道德良知放在什么地位,人性何存。

这种改变,将使中国未来社会对任何问题的疗治都万般艰难,因为道德成本是无法计算的。法律只能惩治个别罪犯,而道德却规范着社会的整体行为。失掉了诚信,失去了良知,社会就无可救药了。如果说集团最根本上摧毁了中国的什么,那就是他摧毁了中国人的人性,整个社会人性沦丧是未来的最大危害。

周永康集团一方面用暴力压制民间对于自由、的诉求,另一方面以腐败拉拢高官听命于己,以社会地位利诱一批“御用文人”向社会宣扬着欲望、金钱和女色,以至于“笑贫不笑娼”几乎成了舆论主流。发达国家繁荣了那么多年也未“娼盛”,大陆却在十几年里就完成了。“请客”不再限于吃饭,嫖妓成为社交的一项,社会底层也不例外。而知识份子现在还有几人为劳动者说话?他们现在说的话,就是要劳动者自愿承担“历史进步中不可避免的代价”!

在一个正常社会,法律强制系统还可能对道德全面崩溃起到威慑作用。然而周永康集团却恰恰把中国的公、检、法系统沦丧为摧毁社会良知的工具,致使整个社会道德人性丢失最后一点遏制因素,下滑更是一日千里。

但是,比起这些腐败严重后果百倍的,却是中国人的人性流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是用霹雳手段就能够解决的。

目前,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有一个悲观的认识,认为“这个社会是你我都不能改变的”。这话当然有道理,尤其是在一个普通人连基本的政治权力都不具备,统治者的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的社会里,这更是一个谁都没法否认的事实。

但如果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躲进个人的小天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不对了。不能否认,在一个统治者的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社会里,普通人因为缺乏基本的政治权利,人微言轻,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对社会产生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影响,更不可能凭藉一己之力改变社会。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人对社会一点作用都没有。社会就像是大海,尽管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不过是这大海里一粒微不足道的水滴,但大海毕竟是由无数粒微不足道的水滴汇聚而成的,离开了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水滴,又哪里来的大海呢?所以,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个人对于社会的作用其实是不应忽视和抹杀的,也忽视和抹杀不了。

对社会的黑暗面,我们固然不可能人人都挺身而出公开反抗,但你只要不主动配合黑暗,只要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你就是在抑制和削弱黑暗,当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这么做时,黑暗就不能嚣张肆虐,永远存在下去。面对权贵统治者的谎言,我们固然不可能人人都站出来揭穿“皇帝的新衣”,但只要你不主动附和助阵,只要你尽可能把真相告诉与自己有缘的人,谎言就不能得势猖狂,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蒙蔽人。社会的改变离不开每个人的推动,而每个人微不足道的努力,也将汇成巨大的合力,最终导致社会的改变。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没有理由置身于社会进步之外,没有理由一味沉溺在个人的小日子中。

其实,当你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一味沉溺在个人的小日子中时,你也不是对社会没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罢了。试想,当黑暗横行时,你不闻不问,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客观上你是在纵容它。如果大家都不闻不问,都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它的能量和危害就会因为你们的纵容而变得越来越大。当谎言猖獗时,你也不闻不问,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客观上就是在附和它。如果大家都不闻不问,都只管过自己的小日子,被它蒙蔽欺骗的人就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多。

总之,如果你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你其实已选择站在压迫者一边。不要以为你不作恶就是好人,不要以为不害人手上就没有鲜血,不要以为没有当走狗就不是帮凶。或者,在大刀阔斧惩治腐败之外倡导回归传统,重提以法治国,建立民主,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采取的应对手段。

网文
责编:祥和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