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学阀”现象加剧高校学术腐败

2016年09月27日 22:10 PDF版 分享转发

【摘要】学阀指的是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由某个学校毕业的人们所形成的排他势力。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学阀”,是中国学术体系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但其危害性却未得到足够重视。


近日,美国Plagiarism Watch发表一份题为《科学论文代笔公司与掠夺欺诈型期刊合谋中国学者》的报告,该报告挖出了一家被称为“世界科学史上最大规模”的英文论文造假公司。该公司与巴西SCI杂志合作收费,为中国学者发表涉嫌抄袭、造假的论文。2015年,该刊发表的文章当中,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比例高达78.1%。

在此之前,中国学术界曾被爆出三起国际学术期刊的撤稿风波。2015年3月,英国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论文,其中41篇系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同年8月,全球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出自中国学者之手;10月,爱思唯尔(Elsevier)撤销了9篇论文,9篇也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这三次撤稿风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同行评价涉嫌造假”,也就是审稿人邮箱是假冒的。

相比之下,国内论文抄袭、造假现象则更为恶劣。虽然中国学术界内外对期刊充斥着大量不合格、造假论文的现象早已怨声载道,但却不见丝毫改善,甚至比10年前更为恶劣。

学术不端背后的食利群体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媒体和学术界早已指出,高校“论文大跃進”是导致该现象的直接原因。由于高校无论对年轻教师还是博士研究生都有硬性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要求,在版面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多国内期刊便利用市场——收取“版面费”来调节供求关系。随之,一条完整的论文产业链就逐渐诞生了。这条产业链将学术期刊、学者、、专业写手、中介机构、高校全部纳入其中。参与者雨露均沾,或生意兴隆,或步步高升。2009年,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曾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论文造假市场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仅仅在两年前,该产业的产值才1.8亿。除此之外,据有关学者的保守估计,国际OA期刊市场每年也从中国收取数十亿的“版面费”。而“2015年全世界发表了约17万篇被SCI收录的OA期刊论文,其中中国作者贡献1/5左右。”

“论文大跃進”确实带来中国论文数量的急速上升。根据有关统计结果,中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已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二。不过,论文质量却并没有与数量一样令人欣喜。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篇论文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虽然有研究表明中国发表的SCI论文引用排名全世界名列前茅,但另一方面,付晓霞等人的研究显示,2000-2007年间中国SCI论文“零被引”的增速却高达20.67%。尤其考虑到中国学者或研究人员产出的论文自引率偏高且存在大量非正常引用,中国产出的论文质量可能更加令人担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6年1月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产出的论文的国际引用比例由1996年的51.5%下降至2012年的38.6%。这意味着,中国学者发表的许多SCI期刊还是以国内引用为主。

然而,这些只是学术不端的冰山一角。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经费贪污、公款挪用、伪造数据、贪污行贿、拉帮结派、权色交易等现象已经深深地腐蚀整个学术界。据中国科协2009年7月发布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过半数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2014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报告揭示“79.35%的人身边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违背科研道德与诚信的事件。其中,42.25%的人经历过最严重的事件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其次为‘伪造、篡改数据或结论’与‘骗取科研经费或学术荣誉’,占比分别为19.99%与16.44%。”

学术不端严重侵蚀了学术人员的信心和希望。2015年发布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9.6%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不安心做科研的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高于2008年的62.0%。虽然学术界和媒体对该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不绝于耳,但相比公务员,学者腐败的机会成本则低得多。他们的不端行为即便被媒体曝光,很多时候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光是笔者,就已知道许多非常知名的学者有过严重抄袭行为却依然活跃在“一线”。

“报告”数据显示,“5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评价制度驱使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出现”。有效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最重要的是改革学术资源分配方式和评价机制。不少学者对具体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笔者对此无需赘言。然而,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一种现象的讨论却非常少,那就是“学阀”现象。“学阀”是中国现有学术体系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但无论是媒体还是学术圈,都很少揭露“学阀”现象的危害性。

“学阀”横行的中国学术界

所谓“学阀”,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对于一个想成为“学阀”的教授来说,他们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目标:拥有博导资格,掌握行政职务(或权力)以及善于跑关系。“学阀”赖以成功的三大基石便是他们的学缘,也就是教出来的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因为相比本科生,博士生对导师有更强的依附关系和更高的亲密度,因此拥有博导资格对于一名想成为“学阀”的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学阀”手下必须有博士生和年轻教师,因为“学阀”们往往忙于拉关系,跑课题,演讲,真正的研究者常常是这些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经验的年轻学者。这些年轻学者完成论文后,“学阀”们面不改色地在将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作者,尽管他们对论文或课题内容的参与很少甚至没有。

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博导必须拥有学校某个行政职务。与行政职务相对应的是匹配的学术资源,级别越高,资源越丰厚。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指出,“学校内部的‘行政化’主要是受官本位的影响太重。有些时候处长们会影响着太多的学术资源”。每年国家各类科研项目公布的结果当中,拥有行政职务的学者占的比重往往奇高。这当中就是因为高校的行政权力对资源分配拥有主导作用。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学阀”还必须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通俗地讲,就是会“混”。必须处理好跟行政人员、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和人物的关系,从而为自己建立一个发达的人脉网络。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项目,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政府项目实现“融资”和“再融资”。

笔者在与一些年轻和资深教师访谈时发现,“学阀”广泛存在于诸多高校的众多学科之中。这些“学阀”除了满足上述三大基本条件之外,弟子成功留校任教的现象亦司空见惯。如果说,一个普通教授的团队相当于一个工作室,那么一个“学阀”的团队则相当于一个门派或门阀,有些甚至表现得更像团伙。

一般而言,“学阀”“门下”等级分明。由于学门成员之间以学缘关系为构成基础,博导的弟子按照入门时间分为大弟子、二弟子……以此类推。各师兄姐弟妹之间虽有师门情谊,但在那些想進入学术界的人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那些一心想要继承“学阀”衣钵的弟子,更是处心积虑。“学阀”一般负责拉项目,其弟子按照学术能力、研究领域、关系亲疏,组成项目组,负责具体执行。“学阀”在其中很多时候仅仅贡献其思想,但是署名则必须以其为首。与普通的教授“工作室”相比,“学阀”会充分利用手上掌握的行政权力捞取更多的学术资源。正如上文所说,由于高校的学术资源分配方式是由行政权力主导的,那么有行政职务的“学阀”很自然获得更多的资源。这种不正当的权力使用帮助“学阀”更容易地获取国家社科基金、长江学者、评优评先等等,其弟子们也常常与有荣焉、鸡犬升天。

正是得益于行政权力的市场化机制,“学阀”拥有比普通水平更高的收入。根据《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显示,“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其年工资收入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高18%;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副教授高25%”,前者的年均课题收入也比后者高36%。当然,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不一定是“学阀”,因为“学阀”的产生有赖于所在高校的环境,也得看个人选择。但这组数据至少揭示出行政权力在高校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学阀”的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甚至腐败收益根本无法估量。每年国家拨付的项目经费存在大量贪污现象,但却罕见有人被查出来。

除此之外,“学阀”现象对高校正常学术秩序的干扰还表现在其它三个方面:结党营私,阻碍学术自由,浪费学术资源。

首先,“学阀”门第观助长了高校拉帮结派的现象。由于“学阀”需要有其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因而门第必须有一定封闭性以优先保证内部成员的利益。一旦与行政权力结合,门第就变成了门阀。为了维持门阀垄断地位和学术权威,“学阀”及其弟子会本能地产生打击学院内资源竞争者和学术挑战者的行为。这就严重干扰了高校的学术自由。

在高校内,观点、思想、理论、方法的争鸣有助于学术创新和精進。但是“学阀”的存在不仅使得门第之内难以出现挑战者,也大大增加了门第之外挑战者的创新成本。门第之内弟子往往不敢挑战自己的老师,若只是小修小补倒还好,“学阀”将成果署上自己的大名还能博得“老当益壮”、“不减当年”的美誉——即便他们早已不做学问。若是颠覆性的创新,弟子则要考虑老师的颜面。门第之外,挑战者忌惮于“学阀”手握行政权力或权威,正常的学术讨论不得不有所保留,不敢轻言批评或批判过重。除非另辟蹊径做其它领域,否则很难不受到“学阀”们左右。但在实践上并非易事,譬如某“学阀”把该校整个学科变成某学派的大本营这种事就屡见不鲜。

第三,“学阀”严重浪费学术资源。许多“学阀”在公关、行政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学术上自然就投入更少。即便他们依然有着不凡的学术造诣,但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更为优秀的人才则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低效资源利用。更令人无奈的是,项目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学阀”得以应付了事。

节选自微信号mozhelj

责任编辑:非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