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风水探秘(十九): ‘坟’与‘坟’

2017年12月04日 9:52 PDF版 分享转发

2017-12-04 09:34 来源: 正见新闻

现在的有些人以为‘坟’是‘坟’的简体字,而‘坟’就是人死了埋葬于山林乡间的一个个土堆。其实这大错特错了。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很多东西已经偏离变异,失去了原有的正统内涵。

坟之起,源自上古所留道文,虽後世不传,尚有“三坟五典”之名留存,《尚书序》称:“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三皇开创,五帝发展,坟坟乃道文,典多制度,坟既与典并列,即非制度条文,而是论道智语,而上古圣王大德,其所认识天道,简而明,约而易,不是後人揣摸的长篇典诰。用个人的说法,三坟就是三皇各自对道的体认和治理天下的心得,写出以传後世治天下之准 绳,因其膺化大道,以道驭六合,上承天意,下谙地利,中和人情,导之使正,以一身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身,教民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之法,故称“政治”,政治者,教化也。故政者从“正”从“文”。

今天三坟的内容早已不得而知,但从孔子整理编纂的《尚书》中,记载尧舜禹三代相传之嘱,这就是“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语。虽只十六字,儒家大理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惟酬有德”,“河山虽险,凭德是强”,“慎”,“慎独”,“精诚”,“公允”,“中庸”,“仁 ”之理皆从此中出。而当年孔子所做的“述而不作”工作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串起前史遗真珠”,他所祖述的心法文化,大成儒家的内核正是与三皇五帝商汤 周文武一脉相承的总结和熔炼。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然而,这还是没有解释清楚“坟”的意思是什麽。其实如果明白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神传实质,“坟”就是从神只的角度看於这一空间留下的智慧文献,因为三界在神眼里就是“土”。

而“坟”呢?则和一般老百姓所理解的的概念有关了。这也是有来源的。中土这个地方,古称神州,顾名思义,也就是神的住所、神居留的区域。每一朝每一代都是不同天体体系的众神在下世演绎。那麽一朝一代都带来了他们的文化,有时更替得很快,下一朝有自己的一套,不会照搬前一朝的文化,思想文化可以通过修史留存,文章典册亦可以传世,但建筑、音乐、雕刻、制作、科技这些东西却很难为後一世所遵照,他很可能就将这些东西毁掉而弄一套自己的,这样一来,每 一朝文化中的精髓就很难留下来到今天,怎麽办?那就造坟墓来保留。所以,你看历朝历代的皇帝,特别是那种有大功绩的皇帝,比如秦始皇、唐太宗等,都要造大 坟墓,古代叫做皇陵、地宫等。

後人,尤其是今天丧失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内涵的人对帝皇建如许大的坟墓持批判否定态度,化的历史观都说是封建帝皇们如何如何的穷奢极侈,虚耗天下民力 来造这坟墓。我们不评价这个事情的对错,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一个看法,其实人的思想意识也是天意在世间的表达,不消说那个时代帝皇的思想更是如此。跳出这个问题的本身来看,也只有帝皇才能有这样的权力和能耐,集全那一朝代精美的文化表达,埋於地下,而且是非常周到安全的埋在地下,目地是保存那一朝的文化成就,也就是保存那些不同体系的文化特点,为将来一朝更新之时重新融炼和提纯再创新文化所用。

正因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朱棣、康熙、乾隆这样一代代的雄主在方面的建树,目地更深的内涵是广布这个文化,锤炼这个中土的人,那麽他们鼎盛时代的成就就埋於地下,而人类因为在业力轮报中而出现的灾难与战争也就伤不了这些主体文化。

所以,坟,是象其形,夯土以成,叠嶂藏贝;坟,却是道其实,为文化保存之一
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於“坟”与“坟”有相同之处,慢慢地老百姓就把其通用了。据说秦皇地宫成後,封土为陵,其形如山,当时就有人称之为“坟山”,今天乡间称坟犹存此说。因为帝者以一身为天下率,於是王公贵族、普通老百姓也跟着学,但会非常的遵从圣王教诲,绝不会占居良田,也不是随便找块地方,而是请专门之人用专门之法也即请用风水术沟通天地,非是大功大德者,不会起土下葬。

因为礼崩乐坏,孔子曾有一次略带无奈的说起对当世“隆礼”的苦衷:他说有人问人死後有无,如果给他说有灵魂吧,他可能不把眼前尽人之责作为首要的事,而会用偏心去与鬼神做交换,实在是走错了道,走到邪道小道上去了;如果给他说没有灵魂吧,那些不肖之子可能父母死後抛屍荒野也不管。孔子一生“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实在是艰难地挽救世道人心,使为人的基点不致於彻底崩颓,而广兴私学,正是要归正教道,以救正天下,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者之培养,也 为後世历史培养人才立下了基本模式。对坟之礼制的规建,也象後来佛道教建像树塔一样,本不是为了人去膜拜偶像,而是助人正念,修正身心的,而後人,尤其是 今人完全不知其内涵,所为所做,多是非常可笑的,而且立坟与塑像一样,偏离先圣本意,成了世人寄托情感,或炫耀其世俗功利和名声的资本了。
历史上有才有德,爱民勤政,公心很大的人物,人们会愿意把他埋骨於自己的土地里,沾润仁义德泽,因为这些了不起的生命,他的身体尽管只是载体,容纳他(她)的坟地却已经成了一个符号,成了一个标榜。西子湖畔,有岳飞和於谦的坟,後人赞之“赖有于岳双少保,人间从此重西湖”,为他们建庙立碑,顶礼膜拜,敬心景仰。岳武穆墓前,还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之千古妙联,可见忠直仁者 ,大德高人,其死犹荣千古,连埋覆他们的尘石也因之蒙受莫大的恩荣,因为世间香莫过侠骨,贵莫过德行!

可笑今人,对孝的理解如此变异,因为不了解坟之内涵,坟之功用,瞎忙胡闹。普通乡间,尤其如此。山林间这些遍处起的土堆,无益观瞻不说,还透出一种死黑之气,令人非常不舒服。其实山林乡间“魃魅魍魉妖魔鬼怪”一类的低灵确实不少,在普通乡间,因为一般人们的意识低下,他们的生活处境常常就是动物性 的,人很难有高等的正念,正神也就放松看顾,那这些低灵就能钻这空子,来起一定的作用。然後乡间人愚昧无知中去拜这些低灵烂鬼,又更为高层神只所鄙,更加不去管,这个恶性循环一旦形成,这里的生命就太可怜了。

中原一带,我们这一期文明从黄帝开始,通过道德文化的散布,从内在提高老百姓的思想道德意识,同时佛道两大家这些历来的修道者也在大力清除这些低灵 恶物。这些东西就逐渐的往中原周边区域逃。这些东西相互勾结,它们所带的场中就会形成瘴疠之气,由於这种东西的密度很大,历史上已经结合成很大的势力,一 般外来的人光从肉身身体来说都很难抵御,也很担忧,这就是历来士大夫们很怕被贬於岭南、西蜀、云贵的原因。

以西蜀为例,当年汉朝创立五斗米教的天师到西蜀前,虽然经过李冰治蜀,这里成了汉中平原之外国家又一大粮仓,但是民俗也是很低下的,定时要将活的牲口甚至用人来祭祀这些低灵,直到今天,水节中也还有相关的流俗痕迹,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另外空间这些邪物的管控。李冰以後,它们以都江堰为 界,与正的力量划江而治,但那时低层空间正的因素还不够强,所以历史上一直都在改造它,天师张道陵在大邑鹤鸣创教後,带领徒众到了青城,居洞修行,大量驱赶盘踞於此的邪魔势力,斩杀甚多,并写下道令,将逃脱的低灵烂鬼大量驱赶到今甘孜、阿坝、凉山一带,後来这些地方又为藏人所进入,藏传佛教大展神通,降伏和消灭了许多。

那麽这里要说的是由於邪魔低灵烂鬼控制了一定的低层空间,形成一个势力後,这些东西也要收集役使手下的,於是这些地方沦落的平常过世者,特别是没有安葬在上的,也就容易受这些东西的摆布。 如果这个人在世时懂得行善积德之理并积极去施行,後事也请风水师按照风水之法进行穴位安排,就能摆脱这些低灵恶物的奴役。我们前文说过,穴位也是根据一个 人的福德进行安排的,就算一般的小老百姓,不是那种大德之士、一生也没有什麽大的功绩,也可以安排一些“平安地”给他。“平安地”指无富无贵,但可以一生平安,没有什麽大灾大难。这种地很多的,各地乡间到处都是。古时人心诚心静自然福寿齐全,可以享用这种“平安地”。

风水一脉着名的宗师级人物——唐朝钦天监官员杨筠松,民间送其号谓“救贫仙人”。就是因其多在民间给普通小老百姓点了大量的“平安地”,并把风水术从皇家秘藏术法传入民间普及,培养出很多民间风水先生,虽然大多不得风水真传,但却能知晓一些风水之理,会点平安地等低品级穴位。

从天象变化到人世间的布局来说,当人世间出现大量的“平安地”,量变引起质变,终会形成繁荣稳定的大王朝盛世,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国民大多为中产阶级。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