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张英: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传承弘扬民主科学精神 (之一)

2019年05月09日 2:31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纪念一百周年传承弘扬科学精神


【写在前面】

2019五月四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就是要努力传承弘扬爱国传统,追求民主自由与热爱科学的光辉精神,中华民族真正继往开来。

五四运动定位,巴黎和会是导火索,首先这是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风暴,这个基本点必须予以重申。

近百年来,中国普罗大众,梦寐以求精神动力,主要梦想仍然是「富强」。但表面「富强」後的,河山依旧,人事皆非,五四经验能给予我们甚麽启示?

五四届满百年,反观今天的中国大陆现状,中国民主路依然崎岖,一百年前提出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仍聚焦於「赛先生监控德先生」的奇怪现象。五四政治运动涵义,温故知新,行而论道,努力把胡适一百年前「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导向,付诸实践。这是中国新型革命的再出发起点。

五四启蒙未完成的原因,和要完成的理由,值得大家,老中青少,当今四代,深刻反省和探讨。

一、巴黎和会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

🤔1919五四运动,从爱国图强兴起,如火如荼,势如破竹。中华民国,明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但是,却在协约国战胜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的中华民国,却受到法英意等列强,私相授受日本,反而把战败国德国曾武力割地的中国山杔青岛,竟反被日本帝国的非法强索,迫使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居然受此战败国才有的奇耻屈辱,理所当然地激起中国北京新青年带头,包括留法学生和三万多旅法华工,士商工农各阶层跟进,全民一致坚决反对,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形成从五四学运,罢课上街示威游行,演变到六三上海等地罢工罢市,而把五四运动推到高潮。

也就是说,五四运动定位,巴黎和会是导火索,首先这是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风暴,这个基本点必须予以重申。

至於五四爱国运动,发展至「新文化运动」,告别旧传统,扬弃旧文化,矫枉过正,那是五四运动的进阶版。大凡羣众运动,有两重性,不论主流是积极面的进步,还是有瑕疵的消极因素,民主成为民粹窠臼的缺陷。百家鸣放,言论自由,民主行动,正好是多梭角全方位的折射。

日本以当年侵华的所谓「二十一条」,索取战败国德国曾在中国山东割地,强词夺理,片面非法。孰不知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中华民国的「国父」之一、经代议制约会「民选」的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1914早就指示其属下爱国的北洋政府,坚决拒绝在日本「21条」上签字,认定日本帝国,这种单方面强悍提出的「21条」,是非法的,故而无效!

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反遭日本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坚持主权,维护领土,义正词严,表达婉转,但提案被否决。如此,巴黎凡尔赛宫「和会」,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抗议,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当时中国代表团成员,有五个全权代表,其中有:担任团长的外交总长陆徵祥博士、驻美公使顾维钧博士、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博士、驻英公使施肇基博士、驻比公使魏宸组博士。中国各位代表,依靠本国强大民意支持,南北政府代表团结,一致坚决对外,最终没人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全都守住爱吾中国底线。👏

这就是说,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的最後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发表了一项抗议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上签字!」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团,没有任何代表,出席最後一天会议,坚持拒绝在巴黎凡尔赛的「和约」上签字。

中国代表团各位外交大侠,抱定这般爱国情愫,正义凌然,始终如一,团结对外,高风亮节,丰功伟业,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们!

上述巴黎和会中国五代表,全都是受教海洋文化的南方人,也全都是清末留学欧美博士,智勇双全,雄才大侠,外交界翘楚,杰出的菁英代表,其中竟有四位先哲,还曾分别膺任中央政府国务总理。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值得吾辈缅怀记念。

病残怪老,残脑追思,残手追记,余在下附18篇,纪念五四运动百年的报道述评之前,先扼述他们的简历,凸显若干英勇往事,还原真相,自然就扯到了一些民国史话,这样拙文冗长,共约五万千字,打成专题「包裹」,祈请大家抽暇,慢慢来瞧,分享消受。■

➤陆徵祥

陆徵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上海市人。1893年,奉清廷派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舘。1899年,与比利时外交官女儿培德结婚。1906年,膺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武昌起义後,陆徵祥串连一批驻外使臣,联名电请清帝逊位,还政於民。1912年6月,中华民国第一届中央政府成立,陆徵祥从驻俄大使奉调回国,首任外交总长、国务总理。1912年底,出任驻瑞士大使。1915年初,复任中央外交总长,直至1919年,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最後坚拒签字,保持护国英雄气节,不辱任重使命。

巴黎和会之後,陆徵祥辞外长职,挂冠而去,滞留比利时,专心照顾病妻。培德女士,1926年去世後,陆徵祥看破尘埃,参加天主教本笃会,成为修士,十年後的1935年6月25日,晋铎神父。1946年5月18日,罗马教廷,封赠陆徵祥神父,比利时根特圣伯多裸修道院院长荣衔。中国前外长陆徵祥神父,1949年1月逝世後,比利时建立「陆徵祥纪念舘」,後人瞻仰,留方百世!🎐

~~~~~~~~~~~~~~~~~~~~~~~~~~~~~~~~~~~~~~

➤顾维钧

顾维钧(外文名:ViKyuin「Wellington」Koo,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上海嘉定人。

顾维钧,19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他曾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历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署理大总统,国民政府驻法国大使、英国大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国大使,荷兰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他被举世公认,中华民国杰出外交家、法学家,誉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顾维钧,1919年巴黎和会中华民国五位代表之一。

在参加巴黎和会上,日本政府强蛮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也是战胜国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帖》,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势并博取列强同情。後由於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的退出威胁生效而导致和会流产,於是将德国於山东的本有权益割让给了日本。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徵祥,因故暂时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由於顾维钧在会中毫不退缩,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双方唇枪舌战数十回合,完全未居於下风,让牧野伸显左右支绌,不能招架。这使与会者震惊,获得了三巨头之二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赞赏,连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佩服。克里蒙梭在其回忆录上写道:「顾维钧对於日本,有如灵猫戏鼠,尽显擒纵之巧技。」因此顾维钧获得「中华民国第一外交官」的美名,国际舆论盛赞。

1920年顾维钧改任驻英国公使。1921年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之一,参加华盛顿会议。

1922年起,顾维钧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并於1924年和1926年两度代理内阁总理。1926年10月,顾维钧代理内阁总理,并署任大总统,1927年1月正式组阁,正式任国务总理,并继续署任大总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後,顾维钧受中国政府委派,参加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不畏日本阻挠甚至生命恐吓,坚持进入中国东北,实地考察并且独立进行了许多工作,向调查团提出了揭露日本侵略行径的长篇备忘录,对调查团施加影响,为中国争取利益。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1936年3月,他与厉麟似、王正廷等人,一同被推举为国际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国联同志会理事。

1937年1月21日,国际联盟行政院第九十六届会议开幕,中国代表顾维钧任主席。4月9日,国民政府特派顾维钧为出席国际联盟特别大会代表。7月23日,国民政府特派顾维钧、郭泰祺、钱泰为出席国际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代表。

二战前後:1941年4月,顾维钧被任命为中国驻英国全权大使。在按照惯例徵询英方意见时,英方长时间未予答覆,原因是英国驻重庆大使寇尔向英国政府建议:最好由一位国民党高级人士作驻伦敦的代表,而顾不是国民党党员。以这件事为起因,在蒋介石的劝说和他人的安排下,顾维钧才於1942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45年6月26日,中华民国代表团赴旧金山会议,获得签署《联合国宪章》的第一顺位,顾维钧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成为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的人。同年9月,他随王世杰等人,出席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五国外长会议。

1946年6月,顾维钧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对游说美国支持中华民国政府贡献甚多。赴美上任前,蒋中正与顾维钧谈话,讨论国共问题时顾表示,为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使用武力逼和不失为一项办法。

1947年1月9日,驻美大使顾维钧在世界问题协会上讲演,指责雅尔达协议,使苏联重新进入中国东北及东北亚。1月16日,顾维钧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会晤,就日本对华赔偿等事磋商。2月17日,顾「访晤马歇尔商谈中美经济互助」,讨论中国财政危机,希望日本赔偿早日实行,并提出美国援助中国之五项要求。2月18日,驻美大使顾维钧在纽约中美工商会议上发表演说,促请美国增加对华援助。6月17日,顾维钧访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商讨亚洲经济复兴问题;顾提议将「马歇尔经济援助欧洲计划」扩展至亚洲,并提出中国分享日本国内工业资产赔偿计划。6月23日、25日两天,顾维钧在华盛顿先後会晤美国助理国务卿索普和国务卿马歇尔,要求延长5亿美元货款之拨款期,此外至少再提供2亿美元贷款,可惜无果。7月3日,顾维钧致电外交部,已向美国国务院提出货款具体计划。8月7日,顾维钧与美国助理国务卿亚莫尔会晤,顾表示中国同意尽早召开对日和会,惟正式和会须在中国举行。

1948年8月17日,驻美大使顾维钧晤访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催促美国加速接济军需物资。在国共决战到了分出胜负的最後关头,顾氏选择了国民党。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的自由主义分子确实认为可以同共事,甚至到了1948年,他们也还是这样想,以求实现变革,因为他们对当时的政府十分厌恶和不满。」、「想不到共产党人所作所为竟完全背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只是认为他们打仗是为了夺取政权······不会象诸如俄国革命时,俄国共产党人那样行事······我没有想到他们竟会走极端,他们的行事竟完全违反我国的传统和我国的政治哲学。」

1948年9月24日,济南被中共华东野战军攻克。9月29日,驻美大使顾维钧收到蒋介石致杜鲁门的密电,呼吁美国提供特别援助。顾氏感到:「密电措辞极为迫切,语气近乎告急。」能否争取到更多的美援,已成为挽救国民党政权的唯一指望,顾维钧倾全力游说美国朝野。1948年9、10月间,顾氏在与访美的中国财政部长王云五两次谈话中,主张不惜以国家主权为代价,以求将美国拖入中国内战。9月,顾对王说:「今後争取美援不必拘泥於货币的形式,而是要求美方派遣军事技术人员进行支援。重要的是使美国参与我们的军事行动并得到他们全面合作」;「当我们寻求美国全面援助时,应避免提出我国的主权问题」,因为「美国在本质上并不是帝国主义」。10月,顾再次对王说:「我重申在中国面临共产党进攻的严重关头,不必担心美国干涉或侵犯中国主权的问题。我们应该担心的倒是美国不愿与我们通力合作,唯恐卷入我们的反共斗争。不必担心美国的帝国主义,因为共产党的叛乱被镇压下去以後,美国将非常急於撤退它的人员。」顾氏特地以美国主动撤离菲律宾,恢复菲律宾独立地位的事实,来证明不必担心美国侵犯中国主权,以及美国不是帝国主义的论点。顾在美国频频发表演讲和谈话:「中国与中共作战,这实际上已经是在反抗苏联的扩张。」「我们和共产党战斗一天,就意味着为美国和东南亚各国争取到一天的时间。」此类谈话,多不胜举。

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後,顾维钧与外交部长叶公超曾代表中华民国,於1954年,与美国磋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顾维钧1956年从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职务退休,转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副院长。1967年,他於海牙退休,赴美定居。

1985年11月14日,顾维钧於美国纽约逝世,享高寿97岁,葬於有老友孔祥熙、宋霭龄、宋子文的纽约芬克里夫墓园。

~~~~~~~~~~~~~~~~~~~~~~~~~~~~~~~~~~~~~

➤王正廷

王正廷(Who’s Who,1882年9月7日-1961年5月21日),浙江奉化人。

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官、体育活动家,基督教人士,欧美同学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湖南省宪法起草人之一。1919年,中国广州,南方护法政府代表,巴黎和会的中华民国政府五代表之一。

1905年(光绪31年),王正廷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之请,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创设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分会。同年7月,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光绪33年),在教会的支援下,王正廷赴美国留学,先在密西根大学学习,後转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1910年(宣统2年)毕业後,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学习,专攻国际公法,法学博士。

民国初期的活动:1911年(宣统3年)10月,王正廷归国期间,武昌起义爆发,王正廷遂赴湖北省,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外交司长,负责外交事务。同年12月,在南北议和中,王正廷出任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参赞。1912年(民国元年)1月,王正廷当选南京临时参议院的浙江省代表,并当选为副议长。

同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出任国务总理,王正廷出任工商部次长。但同年6月,唐绍仪被迫辞职,王正廷退居上海。此後,王正廷出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3年(民国2年),王正廷当选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副议长。3月,宋教仁遇刺身亡,王正廷从事反袁世凯的活动,但随着二次革命失败,逃往中国南方。

参加北京政府的外交活动:袁世凯死後,孙文发动护法运动,获得王正廷支持。民国6年(1917年)8月,王正廷担任广州非常国会副议长。9月,护法军政府成立,王正廷署理外交总长。1919年(民国8年)巴黎和会召开,王正廷作为护法军政府代表,同北京政府代表陆徵祥、顾维钧、施肇基、魏宸组等人,一起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和会。《凡尔赛条约》使日本继承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旧有权益,在中国代表团中,王正廷极力反对此条约。结果,随着五四运动爆发等国内情势变化,中国代表团全体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

他归国後,护法军政府内部发生矛盾,波及王正廷,被迫下野。1921年(民国10年),他调任北京的中国大学校长。同年5月,王正廷被任命为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的仲裁员。1922年(民国11年)3月,王正廷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鲁案督办,负责就山东半岛的悬案同日本进行交涉。同年11月,王正廷在汪大燮内阁中署理外交总长。1922年12月,至1923年1月,王正廷曾短期代理国务总理。1923年3月,王正廷被北京政府委以中苏交涉事务,任至1924年(民国13年)3月为止,为解决中苏两国之间的悬案尽力。经过王正廷的努力,在继其後任的顾维钧任内,1924年5月中苏协定缔结,两国恢复邦交。其後,王正廷历任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

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1928年(民国17年),王正廷转入南京国民政府,任国民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王正廷任外交部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任内,王正廷负责济南事件的事後处理,同日本进行交涉。但交涉极其困难,而且中国普通国民对於向日本妥协也激烈反对。同年12月,南京发生中国民众游行,王正廷在南京的住宅遭到破坏。最终,1929年(民国18年)3月28日,中日两国缔结协定。

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王正廷展开了同帝国主义各国的条约改定运动,力图改正关税条件,废除领事裁判权。这些目标未完全实现,後任外交部长继续开展了此项工作。王正廷任内在关税条件的改正方面取得一定成果。1931年(民国2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後,王正廷同日本进行交涉。9月28日,被九一八事变激怒的南京及上海学生游行队伍殴打王正廷,致使其受伤,王正廷遂辞去外交部长职务。同年12月,王正廷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4届中央执行委员(後来第5届任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6届任中央执行委员)。此後,1936年(民国25年)8月至1938年(民国27年)9月,王正廷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王正廷的体育事业:1913年,王正廷代表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共同组成了亚洲第一个国际性体育团体——远东体育协会,并於同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915年,他成为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21年,他担任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会长、华东地区裁判委员、大会裁判执行部主任等职务。1922年,王正廷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位、远东第二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当时,他和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会长张伯苓(自1922年该会创立任至1924年该会合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是中国体育界的首要人物。

1924年,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与中华体育协会合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31年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为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中代表中国者),王正廷被推选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主席董事(名誉会长张伯苓、名誉主任干事沈嗣良)。1933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王正廷继续当选为主席董事。1935年,该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取消会长一职,主任干事改为总干事,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继续担任负责人。1948年,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王正廷当选该会理事长,江良规当选总干事(未就任,改由郝更生担任总干事)。1949年该会迁往台湾,王正廷未赴台湾,乃由郝更生总干事代理事长职务。1954年,郝更生出任理事长,江良规出任总干事。

1927年8月,王正廷担任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会长及竞赛委员会委员,但因从事外交工作而无法赶回上海,乃托副会长张伯苓代为主持;同年9月他赶回上海,观看了此次运动会的棒球比赛,并亲自签写此次运动会的各种奖凭。1933年,王正廷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主席、董事。1932年5月,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其间举行了执行委员会议,王正廷率中国代表团抵制了日本将满洲国拉入远东运动会的企图,日本遂在无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勾结菲律宾解散了远东体育协会。王正廷对此发表声明称,「此次日本勾结菲律宾及少数会员,非法解散此二十余年历史之远东运动会,我国决不能承认。」

1932年,王正廷推荐、组织并资助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提出为祖国争光的口号。1936年和1948年,王正廷先後作为中华民国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率团参加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王正廷的晩年:结束了中国驻美国大使的任期後,王正廷实际上从政界引退。抗日战争结束後,王正廷历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菲律宾交通银行董事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正式名称为太平洋保险公司,又称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1943年创立,1949年被中共上海市军管会接收)董事长等职务。王正廷晩年,迁居香港。1961年5月21日,王正廷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

➤施肇基

施肇基(AlfredSao-keSze,1877年4月10日-1958年1月3日),江苏省苏州府吴江县人,笠泽施氏。中国近代着名外交家,1919巴黎和会中华民国五代表之一。

施肇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随同中国驻美国公使杨儒赴美,任翻译生,入华盛顿市立中心中学学习。1897年,伍廷芳代杨儒为驻美公使,施肇基升任随员,旋辞职入康奈尔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

1899年,杨儒出任驻俄罗斯公使,将施肇基调来圣彼得堡,并委其以参赞身份,随同赴荷兰海牙,出席国际和平会议。其後,施肇基返美继续学业,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

1905年,施肇基博士回国,步入舞台: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随同端方、戴鸿慈出使各国考察宪政,回国後被保举为道员。之後历任邮传部、吉林省、外务部各职。辛亥革命爆发後,清驻美公使张荫棠辞职,施肇基博士被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和秘鲁公使,未及赴任,清廷已垮台。

施肇基老练,妥善处理伊藤博文案:1908年至1910年,施在吉林任职,任内老练妥善地处理了伊藤博文遇刺案。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两国战後争端及共同瓜分中国东北利益,前任日本首相、韩国统监伊藤博文,乘火车前往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科科夫佐夫谈判。26日上午抵达哈尔滨站时,被朝鲜民族主义者安重根枪击身亡。事发後施肇基立即要求电报局停发所有电报,全面控制消息。同时急电北京外务部,建议在案情调查清楚之前绝不发表任何声明,「若有人问及此事,政府千万不可有『保护不周』之道歉语句,贻日人以口实。」施并积极跟进日俄审讯,录获安重根供词之後,亲自以英文草拟新闻通稿,交由北京英文媒体刊发。待到各报陆续刊登之後,施肇基方才恢复电报局正常发报,从而占据了话语权的先机,令日本人「对我报导无法辩驳,故日方对此案迄无抗议」,为国家化解了一场可能的外交危机。

施肇基,1919年,也坚拒在巴黎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12年3月,施肇基入唐绍仪内阁,任交通总长,及财政总长,不久因病辞职。1914年至至1920年,施肇基任驻英国公使,其中并与外交总长陆徵祥、顾维钧(驻美)、王正廷(广州政府代表)、魏宸组(驻比)等人,及秘书朱佛定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1919年巴黎和会。会後,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出卖山东的和约上签字。

施肇基是公认的资深外交官:1921年,施肇基赴任驻美国公使,并以首席代表身份,率领顾维钧、王宠惠爲全权代表,余日章、蒋梦麟爲国民代表,朱佛定爲秘书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华盛顿会议。之後至1929年,除了曾於1923年短暂回国代理外交总长之外,一直担任中国驻美最高使节。

1929年至1932年,他再次任驻英公使,并任驻国际联盟中国代表。施肇基照会国联秘书,国际联盟中国全权代表。1931年9月21日,九一八事变第三天,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照会国联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七世爵士(时译德兰孟),委婉表达:「我国军队及人民,因遵守本国政府命令,对此强暴行为,并未抵抗,以避免任何可使情势扩大之举动」。

1932年至1937年,施肇基再任驻美公使,1935年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升格後,任驻美特命全权大使。

1937年,辞职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隐居上海。1941年,施肇基赴美,历任多职,其中包括联合国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

1954年,施肇基因脑溢血逐渐淡出外交舞台。1958年1月3日,病逝於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享年81岁。

(施肇基长子施思明,亦为中国着名外交家。施思明,1908年4月5日,生於中国天津,在施肇基任驻英国大使期间,随父移居英国,就读於温切斯特公学,後於剑桥大学基督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施思明返回中国,参加中国医学会上海支会,并与1936年被选为上海支会总行政秘书。1937年抗战爆发後,施思明进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负责实施美国租借法案的工作小组。1941年後,施思明前往美国,出任国民政府时任财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并继续参与租借法案对华实施。施思明参於预备会议,即旧金山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二战即将结束之际,他以中国代表团组员及医学专家身份,出席了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施思明早年,世界卫生组织创始人之一,并曾出任联合国医监。施思明博士,1998年10月27日,病故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郊的长老会医院(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享年90岁。)

~~~~~~~~~~~~~~~~~~~~~~~~~~~~~~~

➤魏宸组

魏宸组(1885年-1942年8月),湖北省江夏县人。

清朝法政通榜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游学毕业进士。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官,1919巴黎和会,中华民国五代表之一。

1903年,魏宸组和吴禄贞、李书城在武昌秘密组织花园山聚会进行反清。1903年12月,清政府选派魏宸组赴比利时留学。1905年,魏宸组在比利时会见孙文(孙逸仙),後组织留学生加入同盟会,和法国巴黎的石瑛、吴稚晖,均为欧洲同盟会核心干部,魏宸组负责联络留学法国、比利时学生。

【张英按注】

(一)1905年1月,留比学领魏宸组出面,邀请正在英国伦敦的孙逸仙先生,来比利时参访,布鲁塞尔座谈。接着魏宸组等,陪孙文先到了德国柏林,与留学德国的中国莘莘学子,见面座谈,然後陪他去了法国巴黎,再回到比京布鲁塞尔,经过三个多月这样的欧洲串联,酝酿探讨,决定由孙文为首的兴中会发起,首先在比京成立了反清建国的「中华大同盟」。

(二)这意味着,还原115年前历史真相:反清的革命的「中华大同盟」,1905年三月,先在欧洲比京成立了,主要发起人有:孙文、魏宸组、吴稚晖和石瑛等先进。半年之後,1905年8月20日,才在日本东京,孙文(孙逸仙)为首的中兴会,与黄兴(黄克强)、谭人凤、宋教仁、刘揆一等主要代表的华兴会,陶成章、章炳麟、徐锡麟、秋瑾等代表的光复会,以及17省代表,一百多人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大同盟」。制定了同盟会纲领,十六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大会推选,孙文为中国同盟会总理,黄兴为协理(副总理),章炳麟等为干事。并责成经学大师章炳麟(章太炎),担纲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总编。大会以後,孙文、黄兴、章炳麟等先哲,汇编《革命方略》系列,组织建设同时,加强舆论导向,文武双杆齐全。

(三)在东京的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除了同盟会《章程》,乃黄兴起草外,孙文作的同盟会《宣言》、《对外宣言》,初稿正好是三月,欧洲比京超前成立的「中华大同盟」,讨论形成,魏宸组起草的。

(四)魏宸组民国成立後的事迹。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後,魏宸组任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外交部次长,当年2月他充任迎袁世凯南下就职总统的欢迎员。後来,魏宸组任唐绍仪内阁的国务院秘书长。1912年11月22日,魏宸组被派任中国驻荷兰大使。1919年1月至1921年8月,魏宸组担任中国驻比利时公使。1919年,魏宸组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坚持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1921年至1925年,魏宸组担任中国驻德国公使。1925年11月25日,魏宸组担任督办全国铁道筹办。1937年1月7日,至1938年,国民政府任魏宸组为驻波兰特命全权公使。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後,魏宸组回国。1942年8月,上海逝世。(另有传说,据魏宸组家人讲,魏老爷子1946年还健在,当年8月上海,主持其次子魏卜生与蒋百里四女蒋华的婚礼!)

魏宸组的遗体,葬於青山建设乡魏家村,入土为安。2011年,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修建了他的衣冠冢,永远纪念。

~~~~~~~~~~~~~~~~~~~~~~~~~~~~~~~~

➤朱佛定

朱佛定,1919巴黎和会中华民国代表团秘书。人们大多赞美巴黎和会,中华民国五位全权代表,爱国热忱,智勇双全,孰不知还有第六位朱佛定,任代表团「秘书」,实际作用也很重要。

朱佛定(1889年3月16日-1981年7月13日),江苏江阴人。(清光緖十五年二月十五日,生於江苏江阴城内高巷。)

朱佛定,中国着名法学博士、外交家、教育家、作家、书法家;邓传楷之大姑父。毕业於苏州高等学堂,钦命奖给举人,授职大清朝廷中书科中书,昇入京师大学堂深造,旋负笈欧洲,对各国政治之沿革所得甚丰,而待人接物讷讷然,不以名流学者自诩。在台期间,曾担任江阴旅台同乡会会长。退休後以书法自娱,享高夀93岁。

朱佛定子女很多。长子朱徽章;长女朱以苹,长婿上将空军总司令、驻约旦大使陈衣凡;次女朱以莘,次婿为外交官,是首任驻德国全权大使、教育部长程天放博士的侄子;侄子朱坚章,着名法学博士、政治学学者、教育家。

朱佛定大事年表:

1914年,京师大学堂(曩日北京大学)毕业,部派留学法国、瑞士,获巴黎大学法学硕士、日内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时,任中国代表团施肇基代表秘书;中国代表团敢在出卖山东的不平等条约面前拒绝签字,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当时中国代表团成员有五个全权代表,其中有担任团长的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巴黎和会之际,北京爆发五四运动。

1919年7月至1923年,巴黎和会後,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等秘书。

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中国政府时值顔惠庆内阁,派出施肇基、頋维钧、王宠惠三人爲全权代表,余日章、蒋梦麟爲国民代表,朱佛定爲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秘书,中国通过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当时共130多人组成的龎大代表团出席。原计画还有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为代表,但是孙中山不承认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不遂,伍朝枢未赴。

1923年,美国卸任回国,在北京任中国外交部通商司司长。

1925年3月,任中国特命考察欧美各国与日本政治经济全权专使团首席秘书。专使团成员有:专使:徐树铮上将;军事组:诸其祥中将、宋子扬中将、刘桌彬少将、孙杰少将、韩振先、李鼎、司可庄、诸哲文、韩辉荣;政治组:翁克斋、林子峰、张文轩、董世五;秘书组:朱佛定通商司长、王聪彝、薛观澜驻英秘书、汪延熙、蔡增基等。

4月上旬至法国,大受法国当局的欢迎。白里索中将负责接待。5月上旬至英国伦敦,徐树铮专使在「皇家学院」演讲两小时「中国音乐的沿革」, 讲者300余人。5月26日至瑞士。6月3日至义大利,6月4日在意酋办公室,专使徐树铮、墨索里尼相对坐谈,朱佛定任翻译,与巴白力区中将对面立,竟倾谈两小时。6月21日至德国。苏俄外交部派交际司长到捷克京城迎接、陪同专使团,当时专使团只有徐树铮、诸其祥、朱佛定、薛观澜四人,访晤史达林、托洛斯基。7月18日专车抵莫斯科站,苏俄政府要员全体到齐,月薹上2000名红军仪仗队,军乐悠扬。据当时中国驻俄公使李家鏊说:「苏俄系以元首礼迎接。」专使团住莫斯科最考究的建筑,壁上所挂都是拉菲尔的名画。照料专使团的是特务机关长耶觉逹,他陪专使团到各处参观。当晚齐翟林外长在外交部设宴,除齐氏佩寳星穿燕尾服外,其他苏俄显要均服布褐过膝,系腰带、着长靴。史达林也如此。他在宴会中坐第八位,吃得非常香甜,也不与左右交谈。是晚苏俄政府又摆宴,上不同的名酒七道,菜肴之精爲其它国家所没有的,36种菜式与饮料,宴罢已近午夜一时,齐翟林又邀徐专使至其官邸,畅谈通宵。8月3日至比利时。8月9日至荷兰。

进10月,欧洲考察结束,专使团由法国乘船越大西洋去美国。徐树铮在船上的一次晚餐时突然对全团人员说:「我有一个上联,只有四个字,『开公事房』,你们谁能给对出来?」众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对联,不知何意,一时无人说话。徐树铮说:「你们倒过来读呀。」於是大家都笑。朱佛定对出「了私情案」,倒读爲「案情私了」,徐树铮说对得不错,因为朱佛定是法律出身,徐又说他「你是三句话不离本行」。10月中旬赴纽约,寓五月花饭店,并至华盛顿晋见柯立芝总统。11月上旬赴东京,寓帝国饭店,并晋见日皇夫妇、首相、外相。11月中旬由日返上海,黄金荣、杜月笙等均登天津丸轮船迎迓。树铮甚自矜,欲着上将礼服登岸。朱佛定谏曰:「今将军以考察专使回国,专使文职也,故着常服为佳矣。」树铮不怿,勉从之。孙传芳自南京赴上海专诚迎於岸上,12月17日共趋访张謇於南通。12月19日由沪乘顺天轮船23日抵津,乘火车进京。

1928年4月18日-1929年3月21日,任国民革命军李宗仁之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少将秘书长。

1928年12月,北伐战争後,任上海法政大学(翌年更名私立上海法政学院)教务长。

1931年,任桂系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秘书部主任。

1931年6月,私立上海法政学院校董会加推孔祥熙、魏道明、钱永铭、杜月笙、朱佛定等为院董。

1936年6月-1938年2月10日,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兼省立广西大学校长,废副校长制,改设秘书长,并设立校本部,以资统辖各学院。省府任命朱佛定为广西大学秘书长兼文法学院院长(校本部)统辖各学院,朱佛定成为实际上的广西大学校长。时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氏不可缺少之智多星。

1938年2月10日-10月24日,蒋介石任命朱佛定为安徽省政府委员、秘书长,实际代行李宗仁(因忙於抗日战事)的安徽省政府主席职务。

秘书长职责范围:(1)审核下级不能决定的文稿;(2)秉承主席命令,指导省政府各机关职务的分配;(3)协助主席监督指导考核所属各机关的工作;(4)对重要案件的处理方法提出拟议供主席决定;(5)对重要新提案提出拟议供主席决定;(6)根据法令、规章、制度,以省政府名义批发有关档;(7)根据主席的指示或决定批发有关文件;(8)临时处理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向主席呈报的事项,但事後必须补报;(9)对中级公务员的任免提出拟议;(10)承主席之命处理本机关经费开支事项;(11)指导监督时间性强的重要统计资料的编制;(12)指导监督考核省政府人事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情况;(13)办理机要文件;(14)筹画及办理各种重要会议的召开;(15)随时提请主席注意的重要事项;(16)主席交办事项;(17)其他应由秘书长管理的事项。

1938年6月12日,安徽省怀宁被日本攻陷,6月27日省府从六安迁立煌,在职员纷纷离去的情况下,省府秘书长朱佛定与建设厅长蔡灏、财政厅长章乃器坚守岗位。

1938年7月9日-10月24日,就任安徽省政府代主席。

1938年10月24日-1943年9月,连任安徽省政府委员、秘书长。

1938年12月1日,安徽省政治军事干部训练班(第五战区安徽省战时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干训班)在立煌古碑冲开学,专题讲座两小时,朱佛定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的民主运动」时,大家全无倦意。

1941年12月26日,安徽省政府设立安徽省抗战史料徵集委员会,该会聘朱佛定等16名委员组成,从事抗战史料的徵集,编纂《史料丛刊》、《史料长编》、《史料提要》、《史料索引》。

1942年,安徽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1943年9月-1945年8月,立煌县古碑冲黄集省立安徽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首任院长。

1945年,安徽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编译委员会《世界月刊》(期刊)主编。

1945年10月25日10时,出席台北公会堂(今台北市中山堂)举行台湾地区接受日本台湾总督兼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之受降典礼。

1945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参事。

1947年,4月24日魏道明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邀朱佛定赴台,任国民政府典试委员会试务处主任秘书。

1947年4月29日,行政院第785次会议任命朱佛定为首任台湾省政府委员。

1947年5月15日-10月14日,代理台湾省政府民政厅首任厅长。

1947年10月14日-1949年12月15日,台湾省政府委员兼台湾省民政厅首任厅长。此时的民政厅除掌理一般民政外,尚包括卫生、营建、地政、兵役、山胞行政、户政等,是名副其实的首席厅,其职权相当於省长。

1949年12月22日-1950年3月31日,代总统李宗仁委任朱佛定爲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委员。公署设於台北介寿馆(今中华民国总统府(台北)廰舍),下辖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省。

1950年3月31日,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頋问。

1958年前後,任总统府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1963年12月,奉教育部令,私立大同商业专科学校董事会准予备案,首届董事为朱荣贵、程杰慷、朱威廉、朱佛定、周友端、林欢邦、张致祥、朱春、唐秉玄等九人。

1965年9月13日-1973年8月1日,台湾彰化市大埔段19之6号成立私立建国商业专科学校第一届董事会,推举创办人马继先为董事长,聘请朱佛定为首任校长。

1965年11月9日-28日,第五届全国美展在歴史博物馆展出,书法篆纇刻得奬者:李光启、朱佛定、卓补林、张金奎。

1968年1月,《景印江阴县志》主要发起人之一,亲自作序,第一编撰、出资人,时80岁。

1981年7月13日,逝世於台湾。享高夀93岁。

—————————- 来源:博讯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