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类史上最大的邪恶思想制造者--马克思(01)

2019年09月08日 8:13 PDF版 分享转发

人类史上最大的邪恶思想制造者–马克思(01)

刘俊峰

  ,早年或许出于对社会的不公,对社会底层民众悲惨生活的同情,走上了探索解放生活在社会底层工人阶级的路途,提出了通过阶级斗争获取政权,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从而最终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的共产主义社会,创建了

  

  马克思生前在世界上并不算很出名,然而过世后,其学说受到一些人的推崇,导致二十世纪使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冷战的阵营,使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了世界第一(英国BBC电台发起的公众测评)。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不是来自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而是邪恶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3个国家参与,死亡人数达到1500万人(包括平民死亡 664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参与和卷入,死亡人数约达7000万人(包括平民死亡5500万人);而奉行邪恶马克思主义的16个国家(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红色高棉),在和平时期,整肃本国人民,导致平民死亡的人数就超过一个亿,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如中国的毛泽东时代,整死3900万人,饿死4300万人;如前苏联斯大林时代,处决和整死了2000万人;再如前红色高棉,屠杀了占当时总人口八百万中的一百多万……可见,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对人类的摧残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最大的邪恶。

  

  1991年,随着用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世界上信奉马克思主义的16国家个仅剩下了5个(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而且这剩下的5个国家,也都在进行体制改革,不同程度的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主张,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走向了消亡。

  

  马克思主义走向消亡是必然的,因为马克思总是站在片面、极端、僵化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导致了他的学说缺乏概念的明确性和推理性,违背了事实的真相,背离了科学

  

  科学是以事物性质和规律的真相为基础的,是探索、认识和利用事物性质、规律真相的学问。事物性质和规律的真相就是真理,因此可以说科学是研究探索认识和利用真理的学问。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在于人类能够通过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认识和利用真理,就在于真理的价值。翻开人类的历史,从初期的石斧、弓箭到今天的手机、电脑,宇宙飞船,从初期的特权、独裁,专制、权治、野蛮到今天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文明,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获得真理并利用真理的前提下取得的。真理知识是推动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唯一动力。人们用于实践的知识理论如果背离了真理,就会使社会走向停滞、野蛮、黑暗、贫困和灾难,因此背离真理的知识理论,迟早会被人们认清从而将其抛弃的。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说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必然的,说马克思背离了科学,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背离了真理,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颠倒了许多社会事物性质的真相和背离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相。

  

  马克思主义背离科学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其社会发展观是错误的

  

  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作为马克思的挚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中说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表述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概括为三个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观。

  

  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它看不到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中包括所谓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等的所有一切都是由人的需要和知识导致出来并且决定的。

  

  要谈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发展规律,首先要弄清社会是什么,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人类实现生活需要的过程的产物,是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而相互发生关系的组织总体。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是指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要素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决定人类社会朝必定方向发展的决定要素是什么?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即人类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是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的,它的发展方向是由人类的需要决定的。人类的需要是判定社会是进步还是落后的标尺。

  

  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大体上有物质生活需要、政治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三大需要组成。这三大需要导致出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构件。这里只谈谈经济构件和政治构件。

  

  人们基于自身生理的需要,总是希望生活环境能符合自己需求的愿望,如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安全、健康、长寿等等,这类需求就是物质生活的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和实现物质生活的过程导致出了经济构件。

  

  经济构件是人们实现物质生活需要过程的产物,它的发展方向是朝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方向进行的,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的物质生活需要决定的。如电灯之所以取代油灯就是因为电灯比油灯快捷、方便、明亮,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再如生活上的舒适和富足是人们的共同需要,所以社会的经济构件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人们为了抵御敌害和生活需要,就必须组织起来进行分工合作,结合成不同层次的利己单元如家庭、部落、村寨、家族、民族、政党、国家等等。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自然法则决定了生物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人类无论进化到何种高度都还是生物中的一员,都无法摆脱生物的趋利避害本性。人的趋利避害本性表现在社会中就是利己。人的利己需要由于是无限的,而需要的对象是有限的,因此围绕着有限的需要对象,人与人相互之间,各利已单元相互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对立、冲突甚至斗争。这种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如果不解决,那么人们分工合作的组织体将会瓦解,人们就不能从分工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人们为了维持分工合作的组织体即社会的存在,就会产生一种解决相互利益之间的矛盾,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处于合理性(合理性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发生利益需要的对立冲突时,使对立双方都能平等获得利益需要的方法的公平性)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政治生活的需要。政治生活的需要是随着人们的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而发展的。

  

  政治是对人际关系或利己单元相互关系的治理,是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政治生活需要过程的产物。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体制取代另一种政治体制,归根到底是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需要的结果。政治构件的作用是调和、解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利益单元之间的关系,从而维系社会组织体的和谐有序稳定。由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利益单元的利益需要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在这种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的过程中,取得最后胜利的必然是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需要或认可的利益需要,因此决定政治构件发展方向的要素不象经济构件是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而是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如平等是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而要实现平等自由就必须实现民主法治,因此就决定了政治构件的发展必定是由特权独裁专制权治朝着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方向进行的。

  

  社会大众的需要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衡量社会进步或落后的标尺。可以说,社会的任何一个进步,任何一种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更能满足人们或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需要。

  

  人们或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需要是随着真知的不断积累丰富而不断发展的。如人们获得庄稼的生长需要肥料的知识时,就会产生对肥料的需要;再如社会大多数成员认识到民主法治能实现自己的自由平等时,就会产生对民主法治的需要。

  

  人们的需要只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真知即关于事物性质和规律的真相的知识,也就是真理知识或科学知识。是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直接推动着经济构件的进步,如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是瓦特发现水蒸汽的知识从而发明了蒸汽机推动的;是人们的社会科学知识直接推动着政治构件的进步,如政治构件的从特权、独裁、专制、权治朝着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的方向发展,就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英国思想家洛克等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找到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社会科学知识推动的。

  

  人们的科学知识是在一代代人对事物及其规律不断探索认识的基础上逐渐积累丰富增长起来的,这种逐渐积累丰富增长起来的过程就是社会逐渐发展进步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回答了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要素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吗?没有!马克思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根本不能成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决定的?难道不是人们的精神意识中需要和知识水平决定的吗?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们对生产的需要和在生产过程中对人际关系合理性的不断认识而形成的知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怎么能反过来制约整个社会生活呢?这里犯了“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社会精神生活的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和知识,作为依赖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生产方式怎么能反过来决定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呢?这里犯了“倒置因果”的逻辑错误,是本末倒置。

来源:北京之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