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山东淄博有一个村庄姓氏古怪,据说是朱元璋的后裔

2019年11月04日 12:48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山东淄博有一个村庄姓氏古怪,据说是朱元璋的后裔 文/傅华轩

一个人的姓氏是不会轻易更改的,随便改变一个人的姓氏,就意味着对一个人的不敬,有句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然而,每逢朝代更替,那些原来尊贵的皇室后裔们,为了躲避灾祸,为了以后安全,都纷纷改换姓氏,并逃离原居住地,到一个陌生偏僻的地方居住,隐姓埋名,低调生存。

淄博市博山城西部,有一个”昃(ze)家庄”,从这里繁衍出来的昃姓子孙很多,大多都分布在博山一带。

自宋出现《》以来,到以后产生的《续百家姓》,都无昃姓。由此可知,昃姓产生的历史很短。这个昃字,是一个生僻字,所以认识的人很少,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据博山昃姓老人说,他们是明朝皇室的后裔。曾先后有三位宗室亲王分藩青州。

其一为齐王朱榑,第七子,洪武三年封青州,洪武十五年就国,建文元年,以图谋不轨,废为庶人。永乐元年,诏复其国,又因骄纵不法,于永乐五年被废,宣德三年赐死,后世子孙居南京。清代青州学者李文藻曾着有《齐藩录》,惜已失传。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其二为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永乐二年封,令他之国云南,高煦觊觎东宫,以偏远为由,拒不赴国。永乐十三年,改封青州,亲王府及世子府已建,仍迁延不就,益行不法,永乐十五年,徙封乐安州,宣德元年八月,因谋犯被逮至北京,废死西内。

其三是青州衡王,名朱佑楎,是明朝第八带皇帝宪宗朱见深(朱见浚,公元1447~1487年)的第七子,其母为庄懿张德妃。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朱佑楎被册封为青州衡王。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大兴土木,建造了衡王府。

第一代衡王朱佑楎为人尚守古礼,好善乐施,是当朝的叔父,深得新登基的明孝宗敬重,又加封朱佑楎为恭王。当朱佑楎过寿诞时,明孝宗曾拨专款为衡府增建午朝门石坊,并御赐坊额题字;前坊为”乐善遗风”,后坊为”孝友宽仁”,对其大加颂扬。

明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依次是恭王朱佑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庶→朱由棷。最后一代衡王为朱由棷。在明末崇祯十六年(李闯王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亲率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曾派将军姚应奉率兵驻守青州。忠于明王朝的衡王府裨将李士元杀了姚应奉,之后找到衡王朱由棷,劝他即位称帝,挑旗反顺抗清。但朱由棷胆小如鼠,甘愿听天由命,不但不敢冒险起兵反清,反而主动投降了满清政府。清朝政府当时为稳定大局着想,采取安抚政策,暂时让衡王府保持了下来。到了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天下反清浪潮汹涌,清顺治皇帝·福临借口衡王的子弟中有叛乱抗清者,遂将朱由棷召进京城软禁起来。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满清政府就随便找了个”叛乱之罪”的理由杀了朱由棷,之后抄斩衡王府。当时青州衡王家族被迫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则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富丽堂皇的的青州衡王府瞬时破败凄凉,被夷为平地。青州府的衡王子孙四散逃亡,主要的一般逃到淄博境内的”坡庄”一带。他们在”坡庄”听到,”坡庄”的庄名是因为太阳落坡而得名的传说,痛苦的预感到就要灭亡了。即取《》中”日月盈昃”一句,改朱姓为”昃”姓,昃家庄由此诞生。”昃”字本义,据《说文解字》是:”日在西方时,侧也。”就是太阳西下落坡的意思。取昃为姓,既改姓避祸,又寄托了对朱明王朝的哀恋。

这就是昃家庄里昃姓的由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