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立云:那是避秦南来「以学生为重」的香港中文大学

2019年11月19日 10:11 PDF版 分享转发

那是避秦南来「以学生为重」的

立云

十月初,我去了,恰好去了香港,还正好碰上《蒙面法》提出并很快通过的时刻。

在有些紧张的微妙气氛里,我努力的按照原计画出门活动。因为朋友正在中大任教,得以有机会走进中文大学,而且走了几个来回。

最近,看到香港中文大学成为香港街头平民与警察交手的最前线战场,烈焰四起,警察从四面向着手无寸天的学生发起催泪弹,布袋弹,水炮车等等的进攻,令世界为之震惊。

在这样的时刻,回放一下一个月前在中文大学拍下的影像。描述一下「暴徒大学」给我这个首次去香港的海外华人留下的印象。

 

到香港的第一晚,出港铁大学站,迎接我的就是中大的学生们在傍晚的巴士车站合唱《愿荣光归香港》

傍晚时分,进出的学生们三五成群的从贴在地上的文宣画上走过,非常坦然。

这份自在坦然和飘动在空气中的《愿荣光归香港》的歌声,构成了我对中文大学的第一印象:这里的学生可以坦诚的表达政治诉求,这已经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天再次走过巴士站,才注意到前一晚学生们是在这座民主女神像的前面。很多文宣画贴在周围。

这一天有几位罢课的同学坐在黄雨伞下,表达「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的诉求。他们很安静,有些腼腆,用标语遮住自己的同学正在读抗议书。

相对整个中文大学,可见参加罢课的同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这张白布上纪录了在这些日子里港铁公司做的配合政府却不为香港人服务的事。张挂在港铁大学站的入口附近。

连结港铁和中大的过道墙上,贴着连登猪的抗议。

中大社会学系信和楼下的抗议涂鸦

中文大学占地很广,有三个梵蒂冈国那麽大的面积,整个校园延山而建,高低起伏,有很多绿地,安详宁静。

走在行人道上看到地上有这张小卡

行人道边贴满了对警察开枪打伤学生的抗议

 

这里是中文大学着名的百万大道。2014年雨伞运动中,曾经有三万多名学生聚集於此举行抗议活动。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百万大道周边的建筑上有同学喷画的抗议词

百万大道上的粉笔字,纪录了这个夏天在香港发生的重大事件

百万大道上的文宣画连绵不绝

大学图书馆前的雕塑下,放着「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的黑色调幅

图书馆前广场上随处是画在水泥地上的文宣

图书馆前广场上的文宣涂鸦

 

图书馆前广场上的文宣涂鸦

石凳上的文宣是有关《中英联合声明》的介绍

这张图中有一个女生正在贴文宣,拍摄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

後来的另一位女生注意到我在拍照,拉走了贴文宣的女生,我明白她们的心思,没有再拍人,只拍了刚刚被贴上墙上的文宣画。

中大的文宣画大都出自学生之手,富有创造性,种类繁多

离大学图书馆不远就是着名的新亚书院,钱穆先生一手创建的地方。

新亚书院的院墙上刻有已毕业校友的名字,第一位就是文学院的余英时先生

院墙後依然是自由张贴的文宣画

新亚书院院墙後的文宣画

新亚书院的合一亭附近,纪念六四三十周年的标语依然挂着。

「不自由毋宁死」Libertyor Death是世界各国常用的抗议词,这句话也是「六四」时期学生示威口号。

这是新亚书院里的连侬墙

新亚连侬墙使用守则

新亚书院的草坪,是伴随无数学子学习生活的地方

草坪深处有唐君毅先生的塑像,唐先生于1949年在新亚学院创建了哲学系。

唐先生的塑像也贴了「香港加油」的字,不大,彷佛怕对先生不恭一样。

 

这是大学巴士站前的公告牌,在致全体中大新生的信之下,清楚的写了五大诉求是什麽。

有关送中条例事情的详细叙述

诸多文宣中,看到9月8日有过支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集气大会。

多种运动进行时的说明解释,贴在一起。

一张特别的哀悼,针对Chinazi。

巴士站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大学生们的各种抗议和诉求。

广告栏对面是大学体育场,拉着长长的标语,抗议黑警和港铁,字很大,写得饱满有力。

 以上是用图片的形式纪录的对中文大学的一点印象。

因为属於特殊时期,走进大学前,老师朋友就跟我说「尽量不要拍同学的大头照啦。」老师的话不敢违背,一路上忍住了对很多美好画面的定格。所以照片上也很少学生在内。在香港停留的几天,差不多都会去中文大学里走走。我也曾用普通话问过路,得到了详细的说明,被问到的人斯文有礼,没有任何不友好。

那是十月初,《蒙面法》刚被通过,校外香港人的抗议又开始如火如荼,但那个时候整个中大校园里依然宁静如初,学生们罢课的只是很少部分,戴口罩的学生为数也不算多。

後来发生了什麽?是什麽样的事情迫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抗议者的行列?

在此,引用两位来自中文大学老师的文字,叙述一下十一月初的中大:

来自中大新闻系谭蕙芸老师的文章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有灯就有人/

中大人之间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即使是责备校长们做得不够好,也是那种「爱之深责之切」的期望,被拘捕学生早前於对话中把校长骂得狗血淋头,但最後学生们还是跌坐地上抱着副校长痛哭,像孩子搂着爸妈撒娇,场面令全港动容。「中大是我们的家,校长你不配做我们的爸爸」,这种情感依恋的说话出自学生的口中,有时造成互相伤害,但还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学生对校方还有一种情感期望。

这几天校园的状态奇异,抗争者堵塞了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入内的人要经抗争者检查,因为担心乔装警察进入校园,但这里的师生也要被检查,令不少原本住在大学的教职员家属感到不满。

山城变成战略据点,校园的面貎渐渐改变,千计抗争者自行把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物挪用,开动校园车辆运输人和物,进入教学办公室拿取物资,到餐厅开火煮食。有些时候,画面趣致浪漫,例如黑衣人自行营运校巴「自由号」上下山,我也乘坐过一次,但也曾有多宗车祸发生,幸好都不算严重。

中大人对一草一木皆有感情,後山有几棵老松树,被抗争者斩下来变成路障,引起中大人一阵哗然,令人想起中大多年前有「保树立人」社会运动,学生校友反对校方因为发展原因而斩去老树。也有人爬在山坡收拾警方射出来的那过千粒催泪弹壳,我听到学生说:「山坡上除了弹壳,也有很多乾了的蜗牛屍体」,语气里有婉惜。

中大人情感细腻,爱惜校园的漂亮环境,中大名物包括多只「中大猫」,这些放养猫咪在校园生活,学生会轮班喂猫,各猫均有名字,大家视牠们为中大家庭一份子。如此可见,中大山城变成了抗争据点,珍视的校园变成了战略物资,如此转化,引发了中大人和从校外进入校园留守的抗争者的矛盾。

中大学生情感极度纠结,一方面对校园面目全非感揪心,另一方面,又对校外人在抗争中并肩作战怀有感激之情,混杂着时刻担心警方会再次入侵的焦虑,这几天校园像一个高压窝,分分秒秒都像随时要爆炸。

更要命的是,中大的存亡不只是一间大学的命运,而是牵连到全香港局势。中大冲突那晚之後,引发骨牌效应,其他大学,浸大、理大、港大都发生大型堵路、对峙、占领。几间大学把附近干道堵塞,全港交通大混乱,政府宣布全港所有学校停课数天,又成为反修例运动以来另一项第一次。可以说,中大的蝴蝶效应,牵连到全港命运。

但幸好,中大和其他大学有一样明显的不同。其他大学的管理层,几近消失,但中大的师生由於感情深厚,结成了一张网,低调地守护校园,於它最脆弱的数天,疲於奔命地四处奔走。校园垂危,力挽狂澜的,是多年来中大师生校友积存下来的一份中大精神和底气。

十数老师,於交通大混乱的状态下坚持回到校园,用脚走遍这个山城,安慰学生,聆听抗争者的想法,并聚头商讨校园如何可以走下去。老师们没有住宿,我和几个同事皆是睡在自己办公室的地毯上,大教授个个蓬头垢面,满身臭汗,对露宿者生涯也没有介怀。我觉得,或许这几天,是我十多年来教学生涯里最重要的几天。

这场运动的精神是,手足,而手足的定义是,我们一起在,一起经历。老师在这几天於校园的存在,是万分重要的,因为一间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死物,而是师生之间的一份感情。老师把从学生和抗争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向校方反映,我们都希望大家安全,校园有重回正轨之日??

就在他们撤退的那个校门旁边的教学楼外墙上,有人用喷漆喷了涂鸦:「心心,段校长;心心,沈校长;心心,吴副校。」

即使段校长姗姗来迟,但他是全香港唯一一个走到警方防线吃催泪弹的大学校长;前校长沈祖尧医生在冲突後回到校内探视受伤学生;吴副校长戴着防毒面具在枪林弹中之中到警方前线喊话指警方要按协议立即停火。

或许这些大人做得不够快不够多,但一间大学最可贵的是,老师对学生还有爱,只要有情,无论多绝望也有转机。无论是中大学生,还是外来的抗争者,在由周三至周五,亦即 11 月 13 日至 15 日那留守的几天内,大家均能安全回到家里??

来自中大哲学系退休教授张灿辉先生的文章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永远记得暴政对中大的镇压/

中大创校其中两个办学精神来源,一是来自新亚的中国人文传统,一是崇基西方自由思想和基督博爱精神。新亚孔子像下的唐君毅铜像是中国人文精神象徵,崇基未圆湖旁的劳思光像是自由开放思想的典范。。。

新亚和崇基都是49年避秦南来的学院,两者都是逃避逼害而建立,事实上是流亡学院。离开了强秦,来此地偷安,和平地在这借来的时间空间自由发展学术,到今天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无奈他们和我们几十年的努力奋斗,现在面对从来没有过的挑战,不是我们的学术有问题,不是我们的研究没有意义,而是受了七十年前的极权癌细胞侵略,表面无声无息,但已入侵了整个社会,大学亦不能幸免。强权、警暴、虚伪、谎言、盲从等等敌挡人文精神的氛围弥漫着政府上下,以致礼崩乐坏,令香港奉行的自由开放、民主法治(Rule of law)、人的尊严和平等等普世价值正处於存亡关头!

中大校园可以被破坏,教授学生可以被拘捕,两位先辈老师铜像可以被摧毁,但他们代表的大学精神和良知不会亦不可能被消灭,因为守护大学和良知,已经在我们这几天抗争中实现了。因为中文大学不会亦不可能被忘记。我们保护大学每一寸土和事物,我们同时要知道中大的精神和良心是活在我们的心里??

再选取一段文字,来自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周保松老师的课堂笔记:

??

这门课结束,不少同学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修读政治哲学。你们来自不同专业,各有不同个性,以各位的能力,只要一直努力,日後一定能在不同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而随着时光过去,这门课教过的种种理论,大家终究也会渐渐淡忘。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你们仍然能够记着这门课体现的政治哲学的基本精神。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里我特别谈两点:

  • 政治哲学在乎制度的是非对错。

我们会问公民为什麽有义务要服从国家,又在何种情况下有不服从的权利,民主为何值得追求而自由又何以可贵,我们还会问在什麽意义上,人生而自由且享有不可让渡的权利,以至国家为什麽应该给予每个公民平等的尊重。这些问题,关乎国家和个体之间,应该存在着怎样的政治关系。

我们也在乎社会是否正义,因为活在一个不正义的制度中,必然有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因此而承受各种伤害,屈辱和宰制。政治哲学要求我们站在道德的立场,去理解和评价我们的社会,关心人的生存处境,并努力寻求改善。

  • 政治哲学要求我们以公开说理的方式来明辨是非。

大家还记得在学期之初,我们在新亚书院圆形广场一起讨论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自辩》吗?在那篇千古传诵的文章里,我们见到苏格拉底被人控告荼毒雅典城邦年青人的心灵,且不得不面对501人陪审团对他的公开审判,但他依然从容自若,不乞求不妥协,并以讲道理的方式,尽最大努力证明自己观点和行为的正当。到最後,苏格拉底更是宁死不屈,知行合一地活出自己的信念。

苏格拉底用他的生命,活出了哲人的风范。

用今天的话,苏格拉底践行了一种公共理性的精神:在公共领域以公开说理的方式为自己信念做出合理的辩护。这种精神意味着,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定真理在手;承认每个人都有说理的能力;愿意以说理的方式,去寻求正义和解决争议。

在乎对错和在乎说理,是我理解的政治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文大学里有这样的政治哲学课,我以为一所大学的崇高理想和人文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上,清晰可见,闪烁动人。

那是避秦南来,耗费无数先贤心血终於建立起来的,「以学生为重」的香港中文大学!

就是这样的一所大学,在11月12日~13日之间,从媒体上让世界看到警察把大学变成了战场,施放了无数催泪弹,海绵弹,橡胶子弹。甚至校长先生去调停,也吃了催泪弹烟!

张灿辉老师说「二次大战时盟军不轰炸海徳堡大学,纳粹徳军也不攻击牛津剑桥。而今天香港多所高等学府被暴警武力镇压,是人类文化的耻辱。我们永记今天暴政反文明的野蛮行径。」

半个世纪前,钱穆先生和唐君毅先生们在新界山城上创立新亚书院,苦心经营,耗费几代人的心血,文明的播种与培育何其不易!而香港回归不过22年,这个政权却在用香港精心培养出来的懂得文明了解自由的一代人,来牺牲给坚决倒行逆施的共产极权。世界会容忍如此反文明而倒退为野蛮的行径吗?历史在等看结果。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