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404文库】鱼眼观察|华为的“新发明”厉害了

2021年04月01日 20:09 PDF版 分享转发

04/01/2021

转自:mp.weixin.qq.com , 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诞生了一项“合法监听”的新专利!

App显示,3月30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一项名称为“一种合法监听的方法、网关设备、系统、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0326278B,申请日期为2017年2月28日。

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法监听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合法监听中心无法合法监听用户设备的本地分流业务数据的问题。

imgimg

(以上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这些消息传出后,许多网友都懵圈了,“这是一次听说呀 怎么回事啊?”“什么情况?监听了还合法吗?”有人则调侃,“华为这个监听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

我花了吃奶的力气,研究了一下这个专利,也是似懂非懂,不过,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大致看清了。

1.这个“合法监听”专利,是针对用户设备的,监听的是一种数据。

2.这种数据的监听,之前应当是无法合法做到的,但依靠华为最新的专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变得合法了。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法律的限制,这个“新发明”真是厉害了。

只是我不知道,所谓的“用户设备”,指的是什么,所谓的“分流业务数据”,又是什么,对于公民保护,会否产生什么影响。

面对网友们的担心和疑虑,华为官方恐怕需要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

华为的“新发明”,让人不免联想起另一则新闻。今年1月,百度公开一种“员工工作状态预测”相关专利。

专利的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员工工作状态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员工的所属组织信息、职位级别信息和通信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取员工与组织匹配表征向量,生成员工的时序特征,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预测。

该专利当时引起广泛争议,许多人怀疑,专利的实际用途是“监控员工,比996更高效地压榨员工剩余价值”,有人调侃“工程师们没想到编程编了大半辈子,最后把自己编进去了”。

为此,百度作出澄清,称专利“是一个管理上的‘人岗匹配’衡量方法,用于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和996没有任何关系”。

imgimg但这一澄清,依然没能完全消除网友们心中的问号。

我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眼下一些,非常热衷于研究一些与个人隐私权相关的专利。

比如,今年央视3.15曝光的万店掌,这个擅长″偷脸″的企业,之前一直吹嘘自己个人脸识别的专利,看看以下部分专利介绍,就知道他们有多NB了。

imgimgimgimgimgimgimgimg人们都说,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匮乏,处处被国外卡脖子,我看未必,至少个人的信息获取技术上,我们某些企业的创新能力,早已把国外企业甩开几条街了。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某公司以体恤员工为名,为员工安装智能坐垫。直到某天,HR忽然问某个员工:“你为什么每天上午10点到10点半都不在工位上啊?小心老板扣你奖金!”

消息传开后,员工们顿时细思极恐。

沦陷的不仅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许多制造企业也在纷纷上线AI监工,摄像头记录下车间内所有工人的在岗情况,并监测他们的工作效率。

我看到一件发生在某企业的真事:一位工人去洗手间的时间超出规定时间3秒,马上被捕捉到,月末结算时系统扣了他50元工资。

一张数据大网密不透风,令人无处可逃。

这些智能而精巧的控制体系,这些令人恐惧的算法,背后都是一个个专利所支撑。所以,某些曝出来的争议“专利”,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一个国家科技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科技伦理的堕落。

如果背离伦理和人性,科技不仅不可能造福人类,反而是给我们套上新的枷锁,带来更多奴役和人性的沦丧。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一幕幕似乎正在现实中发生……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