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数据时代下 滴滴出行等中国互联网企业连遭当局打击

2021年07月09日 20:49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大数据时代下  滴滴出行等中国互联网企业连遭当局打击 从阿里巴巴、美团,到如今的、满帮、BOSS直聘,中国企业近期接二连三遭到当局的反垄断、网络安全审查。下,互联网平台运用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之时,这些企业手中掌握的大数据显然触动了当权者的神经,数据信息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发相关政府部门的担忧。7月2日,被中国民众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遭到当局的网络安全审查并被要求下架,引发全民关注。这也是自去年6月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生效后,信息办公室首次公开实施的安全审查。

3天后的7月5日,中国网信办再发布公告,宣布将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三个平台也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在此期间三个平台须停止新用户注册。


上市惹祸上身?

“滴滴”是一款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的打车软件,它能够根据大数据精确匹配消费者与计程车司机的需求,截至2021年,滴滴出行用户达5.8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出行服务平台;满帮集团运营的运满满、货车帮则被认为是货运领域的“滴滴”,同样是依靠大数据分析来精确匹配货主与卡车司机的需求;“Boss直聘”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同样也是用到大数据技术来服务于匹配企业和求职者的双方需求信息。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至于上述几个互联网平台为何被中国当局列入审查之列,可能与这些平台所属企业的一个共同点有关,他们都于最近一个月内刚刚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其中,滴滴则是上市不到48个小时就被审查。


股市暴跌 “滴滴”被集体诉讼

滴滴6月30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但上市未及48小时,中国网信办7月2日即宣布对滴滴展开网络安全审查,开盘表现亮眼的滴滴股价应声下跌,一度跌幅10%左右。又过了48小时,7月4日,监管再加码,中国网信办通报称经检测核实,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资讯的问题,已通知应用商店下架该App,停止新用户注册,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

7月6日,美国股市开盘后一路暴跌,一度跌幅达到25%左右,收盘时跌幅19.58%,上市当天的涨幅尽数蒸发。与此同时,紧随滴滴脚步、被中国网信办审查的满帮和BOSS直聘,也分别下跌6.68%和15.95%。

滴滴出行被网络安全审查的消息传出后,已有美国律所表示将发起集体诉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三家美国律所宣布介入。

美国拉巴顿·苏查洛律师事务所在滴滴出行被审查后,就宣布将展开调查。随着App被下架、停止用户注册,另外两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罗森和夏尔律师事务所也分别宣布展开调查,他们认为滴滴潜在披露了误导性信息。

对于“滴滴”被集体诉讼中央社引述英国广播公司引述分析人士表示,美国较为重视风险披露,滴滴能否在集体诉讼中获胜,还要看招股书中对于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披露是否足够。据分析表示,滴滴在招股书中用了60页篇幅介绍公司各项业务正面临的多项风险,尤其是法律和监管风险可能对滴滴的业务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其中还特别提到,根据中国法律,滴滴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需要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路透社援引滴滴的一份声明称,“在IPO之前,滴滴对网信办分别于7月2日和7月4日宣布网络安全审查和暂停中国新用户注册,以及将滴滴出行从中国的应用商店下架的决定一无所知。”


信息安全的背后是国家利益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7月4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滴滴出行“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很让人担心。“滴滴出行似乎已经有能力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对个人来说当然构成了潜在信息风险。”

该篇文章随后还将事件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称“互联网巨头往往在本行业走在了前头,国家不能够任由它们成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制定者,标准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从而确保那些巨头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是克制的,遵循最小化原则。决不能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成为比国家掌握还详细的中国人个人信息的超级数据库,更不能给它们对那些数据的随意使用权。”

“尤其是像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它在美国上市,其排第一第二的股东都是外国公司,国家对它的信息安全监管更需要是严格的,这既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环球时报》称。

此次事件,也让一篇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六年前刊登的文章被重新翻出,用以佐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该文为新华社与滴滴媒体研究院在2015年合作时发表,主题为“大数据揭秘:高温天部委加班大比拼”,内容是通过大数据分析而窥探出各国家部委的行为举动。比如,根据数据分析出加班最狠的是国土资源部,而那个时间段正好与国土资源部第三批巡视工作启动吻合;文中还提到,通过数据分析公安部24小时无休,恰好与当时发生的”709事件”也对应上。

对此,路透社评论说,试想如果六年前的大数据汇总都能大致勾勒出国家部委的工作,那么眼下中国高度重视国家总体安全,大数据的运用与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监管获取数据的平台以及数据如何运用无疑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被当局通知审查后,“滴滴”方多次回应,称中国的用户数据绝对不会因公司在美国上市就泄露到美国。滴滴副总裁李敏在微博发文称,“看到网上有人恶意造谣说‘滴滴在海外上市,把资料打包交给美国。’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滴滴出行官方微博随后也转发李敏的澄清文,呼吁“不传谣,不信谣!”

然而,中国当局指出的所谓“数据安全”并不是问题的核心要点。有学者明确指出,“要知道,中国不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为了控制数据,总是会做它认为需要做的事,当权者利益为先。”亦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当局近期对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在内的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其目的之一就是释放出一个信号:“要让国民明白,在什么事情能被允许的问题上,党和政府才拥有真正的发言权。” 来源:博讯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