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革命的真相.二十世纪中国纪事》第47章 中苏分裂

2018年06月19日 17:32 PDF版 分享转发

.二十世纪中国纪事》第47章 中苏分裂

1954年,赫鲁晓夫率团来华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这时,他需要共产主义阵营中带头支持他的新领袖地位,因此愿意改变苏联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和斯大林长期也来对中共的家长态度,换取中共的支持。在与毛泽东会谈中,赫主动向中国示好,表示愿意放弃《中苏友好同盟特别协议》中斯大林规定的大部分在华特权,愿意提出将旅顺口海军基地归还中国,将四个中苏合股公司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国,准备为中国提供五亿两千万卢布的长期贷款,援建中国156项工程,赠送中国农机设备和在中国展览的机器设备等等。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毛泽东感到长期受斯大林的气,如今熬出了头。他从前就不关心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现在也不为苏联放弃在华特权而高兴,而更关心的是与赫鲁晓夫争共产阵营领袖之位。赫鲁晓夫的平等态度更助长了毛泽东争当共产主义阵营老大的雄心。不过,毛泽东知道坐共产阵营领袖位须有苏联那样的军事实力。自从苏共有了,毛泽东确定了掌握原子弹的目标。为此,他主动提出出兵朝鲜,讨斯大林满意以便从苏联获取军工援助和。在与赫鲁晓夫会谈中,毛泽东提出要核技术,赫以提供核保护伞的说法拒绝。会谈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在其中宣布苏联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军,将该地区的设备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要核技术被拒绝后,毛泽东将炮击金门的台海危机升级,利用结盟关系让赫鲁晓夫面对被卷入与美国全面对抗的难题,同时再要求苏联帮助中国发展器。赫鲁晓夫不顾军方的反对答应了毛的要求,批准逐步向中共提供核技术。毛泽东苏联提供核技术的进度不满,感到按这样的进度总无法达到作世界领袖的目标。

1958年8月,赫鲁晓夫秘密访问中国,毛泽东以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与赫会谈的安排表达轻蔑。会谈中,毛说:“赫鲁晓夫同志,你怎么想?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军事实力,你就能看到我们显然比我们的敌人强,因为中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加在一起能动员更多的师。我们同你们拥有的师比美国人多,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打一下,不立即解决世界革命的问题呢?”赫:“怎么能这么说呢? 这是什么革命,这是战争!现在已经不能按师、而是按原子弹来计算了。一颗原子弹就可以毁掉整整一个城市。”毛: “听我说,赫鲁晓夫同志。你们只要挑动美国人动武就行了,你们需要用多少个师来打垮他们,我们就会给你们多少个师,一百个,两百个,一千个都行。”赫鲁晓夫怒言:“我国人民永远不会同意这样做的。我们不会同意,也不允许任何其他人这样做!”[1]  会谈不欢而散。赫鲁晓夫刚刚回国,毛泽东再次下令炮击金门,以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拉苏联下水的方式要挟赫鲁晓夫。赫认为毛完全不通报开战的的作法是对盟国的蔑视和侮辱,意识到向毛提供核技术极其危险,决定停止执行《国防新技术协定》。同时,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的政策展开严厉批判,抨击中共放“高产卫星”、抨击宣布在四个月内实现钢产量翻番是胡闹,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制度破坏了农村经济,大跃进使中国的经济陷入了混乱,中共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抨击中共武力镇压西藏暴动,并警告“剥夺农民财产将造成饥荒”。 [2] 不久,赫鲁晓夫的警告应验,并且饥荒灾难比赫所预言的更加严重。

毛泽东咽不下被赫鲁晓夫多次公开批评这口气,指示理论班子对苏共展开论战。他知道,不能就赫鲁晓夫对人民公社、“”的批评与苏共论战,因为大跃进导致饿死数千万人的真相只能对国内老百姓封锁消息,在国际上根本瞒不住,赫鲁晓夫批评之言已被事实证明正确,于是毛泽东指示理论班子搬弄马克思主义词句,提出苏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是“修正主义”。按毛泽东的要求,成立了以总书记为首,康生、吴冷西、廖承志、伍修权、刘宁一、章汉夫、孔原、许立群、乔冠华、王力等人为成员的写作班子,开始起草“反修正主义”文章。1960年4月,在列宁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中共连续发表了《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在列宁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借批评南斯拉夫“修正主义”向苏共挑战,批判苏共奉行和平共处政策是背离了暴力消灭资本主义的马列信条,成为了“修正主义”。赫鲁晓夫在6月的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回应中共说:“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不必依靠世界大战,只有疯子和狂人才想再打一次世界大战。毛泽东的大跃进运动带来灾难,使人民没有裤子穿。”会上,除了毛泽东以无偿援助收买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支持中共外,其它数十共产党均支持苏共的和平共处政策,谴责中共鼓吹战争。苏共在会议中向中共代表团团长彭真递交了一封逐一驳斥中共三篇文章观点的信函,在会后即停止了对中共一百多个项目的援助,撤走了技术专家,同时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至此,中苏两共的蜜月关系结束,共产主义阵营走向分裂。

苏联停止援建对中国老百姓是好事。因为,按毛泽东的要求,援建项目基本都是军工项目,且苏联的援助不是无偿的,需要中国以粮食偿还。中共为这些军工项目拨出配套资金也数额巨大。这些军工项目是中国连年财政亏空和发生大饥荒重要原因。为还军工债,为了军事工业化和核武器研制,毛泽东不断增加搜刮粮食的指标,在农村大饥荒中继续要求按高指标征购粮食,发动了武装搜粮的“反右倾”、“反瞒产”运动,造成了大饥荒。

为向苏联示威,毛泽东在国内千万人饿死的形势下向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承诺补足苏联停止援助的部分,其中包括能够立即在中国救活灾民的粮食,甚至命令货轮直接将西方国家人道主义救灾粮运去阿尔巴尼亚。[3] 1961年初,在中国大饥荒饿死人最多的时候,赫鲁晓夫写信给毛泽东,提出帮助中国缓解饥荒建议,表示愿意借给中国100万吨粮食,50万吨糖,主动提出中国对苏十亿卢布的贸易逆差分五年偿还且不计利息。毛泽东不在乎百姓死活,为与赫斗气拒绝苏共的人道援助建议。

1961年10月,苏共在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公开了列宁反对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的遗嘱,宣布将斯大林遗体迁出红场火化,宣布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全民党、全民国家(三和两全)为国策,批判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斯大林主义路线,号召阿共党员起来推翻霍查的领导,以此方式间接批判中共坚持斯大林主义、鼓吹战争的立场。以、彭真为正、副团长的中共代表团表示反对火化斯大林遗体。赫鲁晓夫回应:“你们要斯大林,可以把尸体搬到北京去”。周恩来奉毛泽东之命率团向斯大林墓献花圈后提前离会回国,毛泽东率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共高层高调到机场迎接以示对苏共决裂。

在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稼祥提出了缓和与苏共关系,接受和平共处,对外援助量力而行,争取国际和平环境等务实建议。中共高层们都清楚在大饥荒中坚持对外无偿援助意味着更多饥民被饿死,知道王的建议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废除搜刮民粮对外援助的暴政,但符合救灾需要。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纷纷表示赞同王的建议。毛泽东拒绝与苏共息争,但在下台危机中暂时默认。半年后,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七千人大会大会展开清算,斥“包产到户”等一系列恢复经济的作法为“右倾机会主义”,声称中国出了修正主义,要求在国内和国际同时“反修”,斥王稼祥的几项笾建议为“修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外交路线”。刘、周、邓一同转向,改口支持毛泽东,王被迫向毛作检讨,在会后被迫搬家离开了中南海。

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发动了中印边界战争。苏共发表了形同通牒强硬声明,表态支持印度,警告中共止步。毛泽东服软,不仅下令撤军,还命令从战前分界线全线再退二十公里,以赠送领土的方式结束了在中印边界的战争。大概由于长期处于群臣指鹿为马的环境,这时的毛泽东思想行为荒诞,失常,既反“美帝国主义”,又反“苏共修正主义”,要求同时与全世界主要国家为敌,整天鼓吹战争。被苏共强硬声明教训后,毛泽东窝火愤怒,决心报复,指示对苏共展开论战。按毛要求,中共中央于1962年底开始连续发表了《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等系列“反修”文章,借批判意共总书记反对战争的讲话抨击苏共“三和两全”政策为“修正主义”。苏共不想让共产主义阵营的分裂公开,致信中共中央呼吁停止公开论战、举行两党会谈。毛泽东拒绝息争,发布内部指示说:“赫鲁晓夫提出停止公开论战,但他自己却在进行论战,公开批评中国党和其他兄弟党。对于所有这些批评,我们都得回答,有来有往,你们可以骂人,我们也可以回骂。这场论战是不可怕的,打笔墨官司,天塌不下来,西山的草木照样生长,女人照样生孩子,鱼照样在水里游。中苏之间骂来骂去,中间总要停一下嘛!所以我们赞成休战。”[4]  按说,对毛这样又说要回骂又说赞成休战的指示应当有人敢于问个明白,但这时的中共内没人敢与毛泽东正常对话,大家都习惯接受这种不知所云的指示。1963年3月,苏共再致信中共建议息争,但要求以中共改变错误政策为条件。毛泽东拒绝认错,指示邓小平起草针锋相对的复信,并寻求亚洲小共产党的支持。

共产党崇尚暴力,不懂妥协,但各国共产党人在核对抗的时代也知道核战争没有赢家的道理,不想家园再变废墟,一致拥护苏共的和平共处立场,反对中共鼓吹世界大战。鼓吹战争的中共在共产阵营中非常孤立,只与少数亚洲共产党还有往来。赫鲁晓夫为坐稳共运领袖之位不得不拉拢中共。毛泽东想坐共运领袖位,也必须争取一些小共党的支持,其拉拢办法唯有以提供无偿援助收买。他在对苏决裂前已花大本钱收买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论战中,他采取一系列秘密拉拢办法争取到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北朝鲜、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共产党支持中共对苏复信稿的立场。这些支持的背后都是规模巨大的秘密交易。例如越共的支持背后是,正在布署挑起越战毛泽东派邓小平带着“反修”文章草稿和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经济援助的承诺赴越南,所得到的不过是越共表态支持中共的“反修”文章。[5]  在国民生活极为困苦的1963年,这200亿元相当于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财政收入60%。相比巨额援助所得,小共党们当然觉得表态支持无所谓正确的论战一方是值得的交换。得到小共党们的支持表态后,中共《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对苏共中央1963年3月30日来信的复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对苏共展开了另一轮论战。苏共只好接受挑战,组织了数百篇文章批判中共的主张。

7月,邓小平、彭真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共会谈。会谈期间,苏共发表了《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公开信就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斯大林问题、南斯拉夫问题、民族解放运动、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国际共运的团结、和平过渡和建设共产主义等问题逐条批驳中共的政策、主张。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邓小平主持“中央反修文件起草小组”写出了“九评”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关于斯大林问题》、《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等九篇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在1963年秋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陆续发表。由于中苏两党论争的马列主义和修正主义都是无从界义的概念,论战无所谓道理,只是互相攻击而已。中共在文章中指责苏共“复辟资本主义”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两共均未经历资本主义时代。

从双方论战文章看,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分歧主要为:赫批判斯大林主义和个人崇拜,毛坚持斯大林主义和个人崇拜;赫主张与西方世界和平共处、缓和关系,避免战争,特别强调避免核战;毛反对缓和,坚持暴力摧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鼓吹世界大战;赫淡化阶级斗争,毛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上述分歧之外,二人间还存在共产主义阵营的领袖之争。中苏两共论战期间,苏联与美、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武试验条约,承诺防止核武器扩散,不支持中国发展核武器,推动世界在和平共处方面取得进步。在核对抗时代,苏共的“和平共处”政策无疑代表着理智。毛泽东批判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违反了列宁主义,主张发动世界大战摧毁西方世界,背后是发动核战争的打算。应当说,论战中中共的主张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本信条是否定生命权、财产权、否定和平改良,否定妥协与共处,主张你死我活,崇尚血腥、暴力与毁灭。毛泽东坚持这些信条,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赫鲁晓夫也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号,但因应核对抗形势放弃以战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教条,主张和平与妥协。他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抨击毛泽东挑起核战争的疯狂言论,顺应了文明进步的潮流,同时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教旨。当人们了解到两共论战中的上述分歧后就会明白,毛泽东在论战期间写的“梅花欢喜漫天雪”诗句是在呼唤战争,呼唤世界大战,呼唤核战争,“冻死苍蝇未足奇”诗句表达的是反对和平共处,否定人民的生命权的心态。

中共中央在全国反复广播,要求老百姓收听的“九评”文章,在今天读来让国人感到羞愧。因为这些根据毛泽东“你们可以骂人,我们也可以回骂”指示撰写的文章通篇不讲道理,乱扣帽子,充斥“嬉皮笑脸”、“泼妇骂街”、“信口雌黄”、“大肆谩骂”、“大肆咆哮”、“耍赖”、“狡辩”、“陈词滥调”等贬辱谩骂,成为全世界的笑料。将“九评”文章与清廷对世界各国的宣战诏书比较,看不出六十多年的革命带来任何进步,看到的是更加强词夺理。这种被西方世界称为“新华社体”的“九评”文章毒害了一代青年。受“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教育成长青年们在几年后的文革大批判中继承了“九评”文章的谩骂风格,在标语口号和文章中大量使用辱骂、暴力,血腥的字眼,是为毛泽东时代的一大特色。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