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孔子五次问礼于老子的详细考证

2019年07月29日 7:47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理解和陈述,大觉者、先知、圣人的话都有很高深的内涵,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体悟到自己独到的理解。


图为国画《问礼于

一、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考证

翻阅中国古代典籍,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文子》、《史记》、《礼记》、《庄子》、《吕氏春秋》、《孔子家语》、《韩诗外传》等书中均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目前可以证实的最小有五次。孔子问礼于老子对话的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精髓。正确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思想,是宏扬人类和中华传统精神的主轴所在。笔者希望通过整理考证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历史,希望尽可能纠正世人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对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这也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笔者深知自己的道学尚浅,难免有误,欢迎各位道学同仁、老师批评及指证。谢谢!

(一)、孔子第一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

1、资料原文:
(1)《水经注·渭水注》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

(2)《礼记·曾子问》中载:“孔子曰:“昔者吾从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 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 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吾闻诸老聃云。”

2、资料注解:
这段历史记载说的是,孔子第一次问礼于老子的时候,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出殡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应该继续前进为好。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的时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

显然,孔子在第一次礼问老子的时候,孔子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对于“礼”的认识是肤浅的。

孔子的五次问礼

(二)、孔子第二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资料记载:
(1)《礼记·曾子问》的记载有三处:①“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袷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

②“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欤?’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公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

2、资料注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其时,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的知识所知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的理论原则,自己知道得还很浅,就决定和南宫敬叔(孔府门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阳)去学习周礼。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

孔子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打仗呢?”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按礼说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

孔子的五次问礼

(三)、孔子第三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

孔子第三次问礼于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1、资料记载:
(1)《史记·老子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人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3)《庄子·天道》记载为: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音凡,演绎)《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为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2、资料注解:
笔者认为,按资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问礼于老子应该有两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生逢其时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来却像愚钝的人。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还有情态神色和过份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回到客栈,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说的大道,但总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发。孔子的这种状态被《庄子·天运》记载为:“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弟子们见其如此,就问:“老师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呢?” 孔子回答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奔走。对于善奔走的野兽,可以用网缚捉;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钩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上九天的。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去规谏老子呢?”   回到家里的孔丘对自己的弟子说:“鸟儿,我们知道它们会飞;鱼儿,我们知道它们会游;野兽,我们知道它们会跑。会跑的,我们可以用围网抓住它们;会游的,我们可以用篼网逮住它们;会飞的,我们可以用带丝弦的箭射下它们;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风云而高飞云霄。我今天去见了老子,他就像是龙啊!”

在周王朝图书管理工作达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场的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认识,他仿佛看到在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的礼仪纱幕后面,隐藏着丑恶阴险和狡诈;周礼成了某些人谋取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眼前这位二十多岁的孔丘如饥似渴地来学习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气质上,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的劲头。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一边送孔丘出门,一边诚恳地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而给人以穷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功名欲以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经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说:“听说王室征藏著作的官员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职后归居此职。先生想藏书,不妨用旧关系找找他。”

孔子说:“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见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于是,孔子于是演绎鲁国《十二经》反复加以解释。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有关这些书的内容大要。”  孔子说:“要旨就在于仁义。” 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声,如果不义就不能立身社会。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离开了仁义又能干些什么呢?” 老聃说:“再请问,什么叫做仁义?” 孔子说:“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 老聃说:“噫!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你是想让天下的人都不失去养育自身的条件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兽原本就有各自的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于地面。先生你还是仿依自然的状态行事,顺着规律去进取,这就是极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岂不就象是打着鼓去寻找逃亡的人,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吗?噫!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的五次问礼

(四)、孔子第四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

第四次是孔子51岁时,到南之沛继续向老子请教。时间:公元前502年。

1、资料记载: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说:“子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亲;使道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处,觏而多责。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鉴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为然者,天门弗开矣。”

2、资料注解:
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闻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见老聃。老聃说:“您来了吗?我听说您是北方的贤者,您已经获得大道了吗?”孔子说:“还未得道。”老子说:“您从何处求道呢?”回答说:“我于制度名数中求道,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说:“您还从何处去求道呢?”回答说:“我于阴阳变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没有得到。”老子说:“是的。假使道可以献给人,则人无不把它献给自己的国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则人无不把它奉送给自己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诉给人,则人无不把它告诉给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以传给人,则人无不把它传给子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其他原因,内心没有与道相应之主见,道就不能使它留下来;内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认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发出,不为外界接受,圣人就不把它拿出来宣传;由外面来的种种理论,与内心之主见不合,圣人就不接纳。名誉,是众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义,为先王暂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义昭示于人,会招致众多责难。古代的至人,借路于仁,寄宿于义,以邀游于绝对自由自在的无限虚空,食在马虎简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间,立在不损己益人自满自足的园圃上。绝对地自由自在,就是无为;马虎简略,就容易养活;不损己益人,故无所出。古时把这称为采取真意以邀游。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让出俸禄;以名声显赫为正道的人,不肯让出名誉。贪恋权势的人,不能把权力让给他人,他们操纵权力则胆战心惊,丧失权力则悲伤不已,而对上述危害都不能引为鉴戒,为夺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这是在经受自然之诛杀。憎恶、慈爱、剥夺、赐给、谏止、教诲、使之得生、处死,这八项是规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变化而无所滞碍的人能正确运用它。所以说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内心以为不对的,心灵就不会对它开放。”

孔子的五次问礼

(五)、孔子第五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

孔子第五次见老子,也是最后一次。孔子已经周游列国大概十二年之久了。老子也快出函谷关了。

1、资料记载:
《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2、资料注解:
孔子对老聃说:“我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自认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是人难以规劝,还是大道难以彰明呢?” 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乃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白鶂相互而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相诱而孕;虫,雄的在上方鸣叫,雌的在下方相应而诱发生子;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跟自然的变化相识为友,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老子听了后说:“可。你得之矣!”

二、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其他历史证据

1992年安徽亳州市文物部门在鹿邑太清宫镇东北方向5公里的该市安溜镇发现了问里宫石刻,所指即孔子问老子故里处,这说明孔子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在鹿邑县城西街有明代“孔子问礼处”碑刻一通,圆首,高1米,宽0.46米。由此证明孔子曾由当时的鲁国出发途经今亳州安溜镇的地方到鹿邑问礼于老子这件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当是可信的。

从考古发现看,东汉时期,工匠们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事实。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陕西两省发现了多幅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繁简不一,刻画人物或多或少,组合形式大致为孔子携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据统计,发现孔子问礼汉画的地方有:山东嘉祥齐山、宋山、纸坊镇敬老院汉墓发现各1幅;收藏在济宁市博物馆的原武氏祠画像1幅;长清孝堂山郭氏祠画像1幅。陕西绥德县发现1幅。以山东嘉祥齐山出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为例:石刻上层右端孔子率弟子20人晋谒老子,左端老子面向孔子,后有弟子7人,孔子与老子之间有一顽童即项橐,作顽皮状。孔子的袖子中露出一个禽头,这是孔子准备向老子献的礼物——野鸡。“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大多发现于山东地区,而山东又以济宁地区为多,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于这个地区,该地区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孔子向老子的求教始终如一,孜孜不倦,若不在受教中深深得益并心向往之,是不会如此锲而不舍的。正是孔子对老子学说的长期学习和琢磨,促使从量的积累到了质的飞跃,孔子彻底信服了老子学说,认为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非一般人所能为,实在是大哲人、大智慧者,真理掌握在老子手中,在老子那里能够求得正道。钦佩的心情无以言表,唯有由衷感叹:“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赞叹是在孔子年过60,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自己的治国治世之道不得施展,叹息时下礼崩乐坏、天下无道之际发出的,更见孔子对自己观点不足的确认和对老子大道深邃哲理的深刻体认。孔子这种追求学术卓越的治学精神在今天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2、“仁”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从孔子第三次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资料可见,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所谓的仁:指的是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而“仁”的外化就是“礼”,“礼”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特色。“礼”就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举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说明懂礼。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中国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问题就出在过分上。儒家讲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如果有人违反了礼,就被视为犯上作乱。

(1)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家庭和睦,社会才和谐。

儒家思想的“仁义”就是讲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孔子以六艺授徒,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数有自然科学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后的;其他都属于社会人伦学问,“六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礼,“不学礼,无以立”。作为君子,就是要“立于礼”,而“成于乐”。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就形成了重人际、轻科技的价值倾向。

(2)儒家强调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人的自然属性。

种种客观因素(如:气候、温度、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造成了地球上生命形态的多样性。这,也就是生命形态的差异性。物种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性,同物种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比如人,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即使从同一母体出生的双胞胎,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可以表现在|外貌、体型、性格、智商、情商等方面。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3)儒家思想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会人,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五次问礼

(二)“天下第一”老子和伟大的《道德经

1、老子的“天下第一”

从上述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历史考证可见,老子不单对传统的礼教相当熟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创性地亲自写下伟大的《》;老子是伟大的先知、哲人和圣人——“老子天下第一”,之所以这样评价老子,原因如下:
其一,老子是人类世界(天下)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先知”。 “先知”应该是人类之中首先发现宇宙之中万事万物的惟一真理,并首先加以坚定的信仰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老子对于“道”的发现和信仰,即是对于宇宙之中万事万物的真理的发现和信仰,比之于西方古代著名的先知,例如摩西、耶稣等等人们对于上帝(象征性地代替真理)的发现和信仰来说,老子的对于真理的发现和信仰,要更朴实,更直接,更接近自然,更符合先验、客观、抽象的自然真理的本质的自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老子作为“先知”,确实超越了西方人历史之中所有的“先知”。所以老子应该具有充分的资格被称为人类之中的“第一先知”。

其二,老子是人类世界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哲人”。

“哲人”——是指能够自觉地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考的人,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最早发现思维规律,也即逻辑的人们,例如古希腊人之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等的人们。能不能发现思维规律,并力图按照思维规律思考,这应该是“哲人”的最本质的定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是全人类之中的“第一哲人”。因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确实已经明确地表现结构逻辑的特征,很显然,老子比西方的“逻辑之父”的亚里斯多德明显地要早近二百年,而且老子的“结构逻辑”比之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又要更胜多筹。正是因如此,老子理应是天下第一“哲人”。

其三,老子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的“圣人”

圣人即最爱人类的人。翻遍中国全部的历史文献,惟一只有一个人,在他的伟大的著作之中曾经极力地提倡了“人人平等”的人类精神,就是写作了《道德经》的老子。老子的“玄同”精神,即是明确地主张“人人平等”的精神:“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此外老子所提倡的“三宝”之中,也曾明确地提倡了作为第一宝的“慈”的精神。慈是什么?慈是爱一切人的真正人类“博爱”的精神。正是因此,老子是真正无可非议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圣人”。正是上述的三个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先知,天下第一哲人,天下第一圣人,所以说老子天下第一。

2、伟大的《道德经》

《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它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无数文字去诊释它,而且似乎永远也言犹未尽。《道德经》没有西方古典哲学的逻辑的严密和语言的思拼;没有同为东方古典哲学的佛学那种有如身临其境的虚幻和浪漫;也不似同为国学经典的儒学那么现实实用和直截了当。它是依据一种独特的思维所做出的独特的哲学表达,它“大似不肖”。因此,在老子死后的相当历史时期内,《道德经》都不如偏学和佛学彰显.《道德经》之学彼历代学者称为玄学。玄者,神秘之谓也. 《道德经》之学能成为一门神秘的学问,是因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道,并多次以玄喻道,以玄冠德。老子所讲的道与和他同时代的中国其他哲学家所讲的道不同,其他哲学家所讲的道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提出来的,也可以说在其他哲学家那里,道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代称。而老子所讲的“道”包含天地万物及其运动或静止的规律。用当代的眼光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经》最早体现了“道治”(实际上是“法治”)思想:
第五十九章:“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归(治)天下,其鬼不神。”

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而只能示“道”)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伪也,不可执也,伪者败之,执者失之。”

第七十九章:“以德报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策。”(老子是中国最早的社会“契约论者”,“契约论者”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法治”论者的先驱。)

(2)《道德经》体现了个人精神“自由”: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玄德”的精神即明显的人类自由的精神)

(3)《道德经》体现了“博爱”精神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道德经》主张勤俭,主张为天下造福的思想。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

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普适价值也)。

(5)《道德经》主张做一个真人,说真话、做真事、思真诚的思想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可”是真可,“非”是真非,“常”是真常)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自然则无伪)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伪而无不为”

第四十七章:“不见而明,不伪而成”

第四十八章:“无伪而无不为”

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身的第一要务即是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伪天下先。”

第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伪,是以难治。”

(6)《道德经》体现了结构逻辑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器以为和。”

老子的上述说法是揭示了体现了结构逻辑规律,而种结构逻辑规律正是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程序编写的规律!由此可见,老子《道德经》对于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真实而伟大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的五次问礼

四、后语

“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优美的东西都源出于道家学说。如果没有道家学说,中国就像一颗没有了最深的根的大树。”(李约瑟),遗憾的是道家学说时至今天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孔子问礼于老子”考索》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