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红朝遭劫 身后画作遭强暴

2017年04月20日 1:06 PDF版 分享转发

“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
“最像的艺术家” 丰子恺

记者/主持人:宋月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是中国漫画的先驱,同时也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若非晚年生活在红色政权下,他本应过着半仕半隐、半僧半俗的潇洒人生。但是,在红色恐怖中,等待一代宗师的,是无法想象的噩梦,而这,也是中国知识精英的共同命运。

中国漫画鼻祖

1914年,16岁的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其间遇见了对他影响深远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先生和夏沔尊先生。李叔同在音乐、戏剧、、文学、书法方面均有造诣,也是第一位把西方油画、话剧、音乐乐理介绍到中国来的人。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丰子恺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同时他也向李叔同学习音乐,苦练钢琴。

另外一位影响丰子恺的夏沔尊先生,以教授新文艺写作闻名,对学生教导甚严,写作文时要求“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夏丏尊启发了丰子恺的文章才华和忧国忧民的爱世之心。

1921年丰子恺东渡,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某日,他在旧书摊上看到著名画家竹久梦二的《梦二画集.春之卷》。丰子恺认为,这些画作简直就是“无声的诗”,画作构图技巧来自西方,但画趣却是东洋味。从竹久梦二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了日后美术的途径。

1922年丰子恺回国,在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其间丰子恺常在白马湖畔写生作画,有时音乐灵感来了,就用画笔在白衬衫上画五线谱。他最常画的,是学校里的孩童、乡村的家居生活,在丰子恺眼中,拥有不被扭曲的健全心智,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真正的“人”。所以他们的世界无限大;他们的生活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

有次丰子恺为朱自清的女儿画了一幅漫画肖像,朱自清爱不释手,放在散文集《背影》做插图;夏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也请丰子恺画封面和插图。有一次,丰子恺把白马湖边朋友相聚后的心境画下来,这就是日后著名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朱自清将其收录在他和俞平伯合办的刊物《我们的七月》里,即刻引起了在办《文学周报》的郑振铎的注意。

郑振铎深被此画感动:“我的情思却被它带到一个诗的境界,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宋.谢无逸)为尤深。实在的,子恺不惟复写那首古诗的情调而已,直已把它化成一幅更足迷人的仙境图了。”

其后,丰子恺的画作经常在《文学周报》上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了“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文学周报》社出版《子恺漫画》。为这画册作序的有郑振铎、夏沔尊、朱自清、俞平伯等人。《子恺漫画》是丰子恺先生最早期的画册,亦是中国最早的漫画画册。

feng1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1925年,在国父孙中山、教育总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人的支持下,丰子恺与匡互生、朱光潜等在上海创办了一所新型艺术学校:立达学园,来学园授课的有:茅盾、朱自清、夏衍、叶圣陶、胡愈之等人。

1929年丰子恺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开明书店出版的教科书中,林语堂编写的《开明英文读本》和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国语读本》,都由丰子恺画插图。当时两本中学课本风行全国,几乎所有学生,都看着丰子恺的画长大。

丰子恺先生的教育,到后来不是教书,而是用作品深入人心。不但学生,连黄包车车夫、平民百姓都喜欢。其代表作有彩色画册《子恺漫画选》、漫画集《子恺漫画》等。

皈依信佛向善

很多人都只知道丰子恺的漫画,其实,丰子恺穷尽一生要完成的画作,乃是其呕心沥血46年完成、最为知名的450幅《护生画集》。

1918年,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剃度出家,成为弘一法师;9年后,丰子恺也随师皈依佛门,成为居士。在佛法中修行的他,时常在画作中流露出超脱尘外的禅意与悲悯众生的仁心。

为纪念弘一法师五十岁寿辰,丰子恺完成第一卷的50幅画作《护生画集》,并请恩师题诗。第一本《护生画集》问世后,一时洛阳纸贵,不仅传遍中国,也流传到日本、美国和欧洲。此后师生约定,丰子恺每十年完成一卷画集,画作数量与恩师寿辰相当,直至百岁。至1973年,丰子恺完成第六卷画集,“护生”之诺至此圆满。

这部《护生画集》既是寿礼,也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内容多为动物漫画,包括戒杀、护生、善行三大主题,表达对生灵与自然的爱护和悲悯。“护生”即“护心”,丰子恺以图像形式劝诫世人和平戒杀,基于“众生平等,皆具佛性”的佛教观,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

husheng

“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先生的成就不仅限于漫画,他同时还是中国现代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1929年,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出版。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也是代表作之一。丰子恺的散文随笔,多为发掘儿童情趣,刻划社会百态和描写自然景物,文风平实自然,淡如一湖清水,清澈而见底,但却在简简单单的字行间,隐含着人生哲理,由浅中而见深。丰子恺先生有代表性的散文集,除了《缘缘堂随笔》外,还有《缘缘堂续笔》、《车厢社会》、《缘缘堂集外遗集》等。

丰子恺在音乐方面的著作,也多达43部。有系统讲述音乐知识的,如《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音乐知识十八讲》等;有介绍西洋音乐的,如《近世十大音乐家》、《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等。他还编译了不少日本音乐著作,如《孩子们的音乐》、《生活与音乐》、《音乐的听法》等。

中共建政后,丰子恺自学俄文,也翻译了一些苏联音乐知识的著作,如《幼儿园音乐教学法》、《音乐的基本知识》等。他选编歌曲的著作也很是可观,如《西洋名歌百曲》、《风琴名曲选》、《抗战歌选》等。

此外,丰子恺出版的代表性作品还包括:翻译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夏目漱石选集;俄文柯罗连科《我的同时代人》;艺术理论著作《丰子恺美术讲堂》、《丰子恺音乐讲堂》等;编译著作《西洋画派十二讲》等。

丰子恺的作品,无论是散文、绘画、音乐等都以他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作为题材,令人看后感觉非常的靠近、亲切而且真实,并且倍受当时学者的好评与赏识。

六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小说家谷崎润一郎曾说:“(丰子恺)他所取的题材,原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丰子恺作品的日文译者、日本汉学家吉川辛次郎称赞,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不只因他的多才多艺;而是他有艺术家的真率,对万物充满了丰富的爱。他的气品与气骨是现代版的陶渊明与王维。

迫害

身处大师辈出的民国时代,丰子恺与李叔同、陈寅恪、沈从文等人一样,也是兼善多文化领域的博雅文人。而他的命运也与同时代的文化大师相似,当他们挺过抗战炮火,进入山河易主的时代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中共意识形态的专制与迫害。

中共建政后,丰子恺在漫画中尝试具有政治宣传色彩的另类作品。当然,这类配合任务的作品,已经丧失丰子恺画风中最宝贵的艺术精神,也极少收录在他的画集中。

1950年,在一场文艺界宣传方向的会议上,他真诚表达对梅、兰、竹、菊等传统画的推重。他认为,“成天叫喊打倒谁、打倒谁也是很累的”,“四君子”画恰好可以“陶冶性情、松弛神经”。这番发言立刻引来暴风骤雨式的批判,说他“迷恋过去的老一套”,“妄图开历史的倒车”。

1962年,65岁的丰子恺在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说,中共的文化政策像一把大剪刀,把冬青树剪成千篇一律的模样,破坏自然状态。很快他又成为被批判的标靶。在会议结束3个月后,有人编造出一份批判他的罪证,说他在散文《阿咪》中,提到的“猫伯伯”与“毛伯伯”谐音,影射毛泽东。

几轮批判下来,丰子恺对中共政权失望,有意退出政坛,然而在中共的专制统治下,独善其身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不得不学会如何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下生存。在思想改造运动中,他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作自我检讨,把自己的过去批评地体无完肤。当党媒《人民日报》向他约画稿时,他不仅谢绝邀请,并捐出之前的稿费,以示对政治行为的退避。

然而当十年到来时,丰子恺在中共体制下的谨慎言行并没有让他远离劫难。由于他的社会地位与早年受批判的罪名,他被扣上“反革命画家”、“反共老手”、“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大右派”等一系列罪名,更列为上海市“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一,被勒令天天到单位“交代罪行”、接受批判;同时,关牛棚、游街、批斗、克扣工资等迫害接踵而至。他的家也多次被查抄,电器、字画、书籍等都被运走,仅书画就装了4大箱,其存款也被尽数搜刮。

在迫害中,他受尽精神与身体的种种非人折磨。比如“造反派”不顾他年迈的身体,强迫他爬梯子,张贴自己的大字报;把他按倒在地,把刚出锅的热浆糊浇到他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游街示众。丰子恺痛得走不了路,造反派们就拿皮鞭抽他;半夜闯入丰家,把已经熟睡的他拖走游斗;剪掉他蓄了几十年的胡须等。

1969年秋,丰子恺以72岁高龄,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改造。恶劣的环境、高强度的劳动及长期的高压生活,迅速压垮他的身体。不久,他感染风寒,高烧不退,才被送回上海。

面对无休止的欺辱,起初丰子恺有过短暂的不解与痛苦,但很快便用乐观洒脱的心态应对。他把关“牛棚”视如参禅,被批斗看作演戏;半夜被游斗,他说是“浦江夜游”;胡子被剪掉,他也就说一句‘春风吹又生’;被下放劳动期间,他更笑称自己“地当床,天当被,还有一河浜洗脸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在以苦为乐的精神支撑下,丰子恺克服重重阻力,在“牛棚”偷偷写诗作画,翻译日本古典文学,更以过人的毅力完成《护生画集》与《缘缘堂续笔》两部重要作品。并作《敝帚自珍》画四套,序言“…旧作都已散失,…重新绘制,…交爱我者藏之。今生画缘尽于此矣。”

然而十年浩劫饱受苦难,丰子恺终于在第9个年头被无情打倒。1975年8月,他因患肺病住院,于9月15日撒手人寰,终年78岁。

身后作品“被强暴”

近年来,丰子恺开始被中共当局热捧。不过,中宣部在借用丰子恺漫画在全国大作公益广告时,却篡改配词,扭曲原意。其中著名的画作“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被改为“中国何以强,缘有”的宣传词,遭知识分子批评是“强暴已故名人”,讽刺的是丰老恰恰死于文革迫害。

31ca2p

31ca3p

《苹果》记者曾走访上海丰子恺后人,他们表示授权中宣部使用画作是希望更多人知道丰老作品,对于受争议的“官方再创作”也只能一笑置之。而丰老幼女丰一吟,对父亲的死仍无法释怀:“我说文革该死!”。

“如果不是文革他还能多活好几年的!”一直陪伴丰子恺直到最后岁月的丰一吟,至今也已85岁了。对于父亲的死仍无法释怀,她说:“斗他多苦。最厉害的一次,他们用浆糊涂满了他的衣服,贴上反动学术权威大字报,要他跪着朝前走。那个叫做狂妄大队,那种人来了以后能活下来真是幸运的。他在外面吃的苦头他回来不讲,游街了他还安慰让我们高兴……总归有些人心里不服的。最后到华山医院,还不让他住院,把他丢在观察室,因那个时候是牛鬼蛇神,他就死在那里。”

现今丰子恺被党国捧上天,甚至用其作品代言中国精神,丰一吟不以为然:“现在搞得好像丰子恺怎样怎样……你看见的那种广告什么的,我没去看。那些文字都是人家配的。我现在什么都看穿了,不需要,你建立什么建立什么都是假的,人死了。”

丰子恺这位“艺术家中的艺术家”,因为说了几句为艺术负责的真话,便被扣上一顶顶帽子加以批判,最终被折磨致死。这场由中共一手发动的文革运动,非独丰子恺一人之厄运,更是加诸所有知识分子的灭顶之灾,及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悲剧。而中共在迫害死艺术家后,又利用其艺术之美,偷梁换柱为其贴金,其厚颜无耻,古今中外恐怕再无出其右者。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