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燕京传奇」文革遭毒杀 部分文稿重见于世

2017年06月01日 21:53 PDF版 分享转发

才学贯通中西的诗人、学者、翻译家吴兴华
才学贯通中西的诗人、学者、吴兴华

记者/主持人:宋月

民国年间,中国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不但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学著作都熟记心中,而且还精通多国语言和历史文化,无论中西方的格律诗,都能一挥而就、妙笔生花,堪称天才奇才。

然而文革期间,他竟遭强灌污水中毒身亡,绝大多数作品也在文革中被毁,甚至他的名字与成就都被遗忘了近半个世纪。直至近期,少部分文稿才有机会被整理出版,重见于世。

他就是「比肩钱钟书、恪」的诗人、学者、翻译家吴兴华。

无师自通 「燕京传奇」

zz4_-fycapec0269972

燕京大学就读时期的吴兴华

吴兴华生于1921年,自幼聪慧过人,4岁便无师自通地阅读《资治通鉴》,过目成诵。未满16岁即发表诗作《森林的沉默》,同年被燕京大学西语系破格录取。从未出国留过学的他,26岁便被燕京大学破格提拔为英语系副教授,31岁成为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33岁成为西语系副系主任。

吴兴华读过的诗几乎过目不忘。大学时,他常以《唐诗别裁集》和《清诗别裁集》与人打赌,别人随便翻出一首诗,他都能说出诗题、作者和上下句,从未出错。

1942年,宋淇(吴兴华最要好的朋友,知名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写信给吴,问他对宋人梅花诗的看法。当时沦陷区无书可供参考,吴竟单凭记忆,回信中如数家珍,征引唐宋明清的梅花诗,讲得头头是道;在1943年给宋淇的信中,22岁的他傲气地写道:「而今我可以不夸口的说,能把中国上下数千年的诗同时在脑中列出。」

1940年代,他拒绝迎合当时主流的自由散漫的口语化创作,抱着「就像不知世上有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的心态,坚持以中国古典与西洋格律诗为鉴,独自实验矜持、优雅的新格律诗。

吴兴华还有极高的语言天赋,不仅中文博览群书,英语基础也很扎实,后又学习法语、德语、语,每学期均排名第一,他还利用闲暇时间自学拉丁语和古文,也达到可以翻译与校译巨著的水准。

据吴兴华的大女儿吴同回忆,吴兴华曾校译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全集》,为杨宪益校订《儒林外史》,为罗念生校对不少希腊悲剧文稿,还为李健吾翻译了大量拉丁及希腊文戏剧理论。

在吴同印象里,父亲博闻强记的能力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关于古今中外的诗词、历史典故和文章,他的脑子像计算机一样,过目不忘」。「父亲在世时,家中四壁图书,然而无一本词典。母亲说父亲翻译时从不借助任何词典;无论是译莎士比亚,还是根据意大利原文译但丁的《神曲》,或是从希腊文翻译荷马史诗。」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父亲译笔流畅高雅,节奏自然,巧妙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与韵味。他写作或翻译时也从不冥思苦想,只要提起笔来,即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且信手拈来,便成佳句,从不需另花时间对其文章或译稿加以润色。」

吴兴华的妻子、燕京大学毕业生谢蔚英也回忆道,「在燕京大学,所有人都知道兴华的才学。他虽然没出过国,但名气比那些出过国的(学者)要大得多。」吴兴华在当时的燕京如同传奇。

曾任燕京大学导师的Harold Shedick教授如此评价吴兴华:「(他)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的学生、文学评论家Harold Bloom(耶鲁大学教授、美国文学批评大家,著有《西方正典》)相匹敌」。

1980年,美国汉学家爱德华?M?冈恩在英文专著《被零落的缪斯——1937至1945年上海北京的文学》中专门论及吴兴华,认为他「挣脱浪漫主义的羁绊和缺点」,抵达了「其他同代人几乎无人能达到的高度」。

后世公认,吴兴华在、学术研究、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在现代主义之外另辟蹊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意境、汉语文字的物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力图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

――学术研究上,他学贯中西、博通文史,一手写出《威尼斯商人――冲突与解决》,一手写出《读通鉴札记》和《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寻〉》,倘若天假以年,蔚为一代大家当可预期;

――在翻译领域里,他是将(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第一人,他那现已佚失的《神曲》译稿被誉为译林神品,他所翻译的莎翁剧作《亨利四世》,是至今唯一的诗体中译本,受到广泛推崇。

18330002558a9844bb2a

吴兴华全集》出版,这位天才遗存的诗文、书信、译著再现于世。

惨遭 英年早逝

抗战胜利后,吴兴华获得哈佛和牛津的全额奖学金,司徒雷登好几次想把他送出去留学,但均因家庭和健康状况而未能成行。

1952年吴兴华结婚后,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吴被任命为北大英语教研室主任,同事有钱钟书、朱光潜、李赋宁等。吴兴华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在家也总是卷不离手,吃饭上厕所都在看。

同年,妻子谢蔚英曾提议两人回香港工作,在介绍信都已开好的情况下,吴兴华断然拒绝,「他不肯离开祖国」。

女儿吴同也回忆说:「父亲深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幼时常听父亲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毕生学识奉献给中华民族,为丰富多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增添光辉的一页。」

hszx-fycaahm6219274

吴兴华与夫人谢蔚英、大女儿吴同、小女儿吴双

然而,这份美好的愿望和梦想很快就被打碎。1957年,时任北京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的吴兴华,在「大鸣大放」运动中响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号召,坦诚提出意见,认为苏联专家的英语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中国。就这么一句话,就被打成了右派。

谢蔚英回忆说,「反右刚开始,兴华很担心,他一次次写检查,不通过,内心很痛苦,认为自己有错。」1957年,谢蔚英的同班同学、西语系教授黄继忠被铐上手铐抓走,作为「极右分子」被送往北大荒劳动教养,她意识到事态严重,「以兴华的身体,去劳改就等于送命了」。

「后来是朱光潜站出来替他说话,说他是有才华的人,可以留在系里,将来总有用。」她说,吴兴华被撤职、降级,不许教书、不许发表文章,「哪怕这个时候,他内心苦闷、痛苦,还是跟我说,要认真改造,听党的话」。

谢蔚英记得,1962年摘除「右派」帽子后,吴兴华一时情绪高涨。「他跟我说,过去写的诗,他都看不上了。当时年轻,凭灵感写诗,不是很理想。」吴兴华告诉妻子,40岁前是他苦读的准备阶段,40岁后他有不少雄心壮志要一一完成,包括编篡一部巨型的中国诗文选集。

同时,吴兴华开始根据意大利原文翻译但丁《神曲》,严格按照但丁诗的音韵、节拍来译。他又动笔写一部关于柳宗元的历史小说《他死在柳州》。

「这部小说他构思了很多年。唐朝的历史细节在他脑子里栩栩如生,闭上眼就是唐朝的街道和店铺,满眼是唐朝人的着装,他们打马球的样子。写这部书必然会联系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他看那么多历史书,就想写进这部小说中。」谢蔚英帮他誊抄过一些,在她印象里,小说视角繁复又开阔,文笔冷凝而精微。但没等书写到一半,「文革」开始了。

「文革」期间,红卫兵去抄家,把他的手稿和书籍在门口的空地上点火烧掉。其中有,他已经基本完成的但丁《神曲》的译稿和长篇历史小说《他死在柳州》,还有数篇类似《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的比较文学论文。

n27a00_p_01_02-600x400

1966年6月18日,北大发生了全校性的大规模暴力「斗争」,六十多名教员和干部遭到游街、戴高帽子、罚跪和殴打等。(网络图片)

1966年8月2日清晨,时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吴兴华在家中与13岁的女儿吴同告别:「小同,我准备请求系里允许我搬校内宿舍,这样大字报可以随我去。」

因为父亲是右派,家中的门窗上贴满了大字报,两个女儿害怕得不敢出门。

父亲的眼睛湿润了,未及吴同回答,他匆匆离去。这一去成为父女二人的永别。

次日,吴兴华顶着酷暑在北大校园内劳改,天气炎热,他想喝口水,被「红卫兵小将」强行灌入阴沟里的污水而中毒昏迷,但却被说成是装死,仍被棍棒相向,拳打脚踢,延误了送医时间。

下午两点,谢蔚英接到吴兴华入院的消息,赶到北医三院,人已完全昏迷,次日凌晨5点,这位学贯中西的天才诗人、学者、翻译家含冤离世,年仅44岁。

红卫兵一口咬定他是畏罪,谢蔚英在悲痛中无法解释,最终遗体进行医学解剖,确认吴兴华死于中毒性痢疾。

旅美中国文学评论家、一代汉学大师夏志清曾慨叹:「陈寅恪、钱钟书、吴兴华代表三代兼通中西的大儒,先后逝世,从此后继无人……钱、吴二人如在美国,成就岂可限量?」

同为燕京大学毕业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王世襄也曾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钟书式的人物。」

对谢蔚英而言,如果丈夫不是英年早逝,「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在文学上也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她与两个女儿的生活,也不会那么艰辛磨难。

吴兴华去世时,大女儿吴同13岁,小女儿吴双仅5岁。谢蔚英还来不及悲伤,已被砸得一塌糊涂的家就被工人阶级的一家三口霸占,她们只好搬到「很小的两间房,黑黢黢的,墙壁都是黑的,没水,没暖气,没厕所。」她独自带着女儿,备感艰辛。「实在养不起,差一点想把吴双送给兰州的姑妈,她们家没孩子。大女儿哭着不让我送,最后留了下来。」

1969年7月,大女儿去北大荒上山下乡,一走就是十年。6岁的吴双无人看管,只有每天独自关在黑屋,哪儿也不敢去,饿了啃点冷馒头,「好心的邻居会在冬天送点开水」。

「文革」期间,谢蔚英见到太多家破人亡的惨状。「我们家前前后后就有好几家自杀。有一家很可怜,父母都自杀了,孩子很小,亲戚不敢要,怕受牵连。最后保姆把孩子带到乡下去。」

谢蔚英想过,如果吴兴华去美国念书,成就绝对不一般;她也想过,如果新婚时他听从建议去了香港,也会是另一番命运。

而选择留在红朝「认真改造,听党的话」,吴兴华和中国其他众多文化精英,却无一不面临着红色恐怖,被剥夺了传承文化与教书育人的机会,并饱受身心摧残折磨,甚至被夺走最宝贵的生命。

此后近40年,吴兴华的名字从中国的文坛、学界消失。直到2005年,《吴兴华诗文集》才得以出版,不过其中仅收录了一小部分文稿,而其主要的著作都在文革中被毁了,这不可不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与遗憾。

参考资料:

吴兴华:「失踪」半个世纪的天才诗人

吴同《怀念我的父亲吴兴华》

被遗忘的天才吴兴华:比肩钱钟书、陈寅恪的中西通才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