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之路仍依赖大规模举债

2017年08月18日 0:54 PDF版 分享转发

中国希望未来经济发展之路更节能环保,但这种绿色经济仍是建立在大规模举债的基础之上。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周二公布的经济年度健康状况评估凸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2016年中国实际财政赤字——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等半官方实体的借贷——已经相当于GDP的12.4%,较2012年高出逾三分之一。

中共官方预算赤字仅为GDP的3%-4%,但中国多数投资是地方政府通过LGFV、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及所谓的产业基金等不断演化的表外实体完成的。

这些机构通常杠杆很高,其在支撑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基础设施建设被用来填补空缺。2017年年中基础设施支出占总投资的比例为27%,2011年年中该占比仅为22%。在这期间,制造业和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下降近10个百分点,今年7月份为44%。此间IMF的广义财政赤字指标呈现爆发式增长。

基础设施资金过去主要用于新建道路或进入产能过剩的电力行业,但如今却更多地进入了中国急需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项目。

尽管这些项目有助于居民健康,从而在长期内可以支持经济增长,但这些项目通常耗资巨大。据亚洲开发(Asian Development Bank),该行2010年评估的北部大城市天津的一个水资源保护和治理项目的内部回报率只有5%-8%。银行业和影子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分别约为5%和7%,与上述回报率非常接近。四位《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教授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过去五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产生经济效益。

中国需要更好的自来水厂和更清洁的空气来保障居民的健康以及长期经济增长潜力。随着这些举债建设的基础设施在中国后危机时代增长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环保,但面临的风险依然不低。

来源:华尔街日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