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我们应聘了网红店“排队托” 9小时赚了140元

2017年08月25日 18:28 PDF版 分享转发

人民广场隔着一条马路的两家店,一卖茶,一卖传统糕点,数月前动辄排队数小时,人称‌‌“人广双雄‌‌”。

众人皆见,四周‌‌“黄牛‌‌”叫纷纷,排队路人欲断魂。那之后,‌‌“店‌‌”被复制推广,时不时会有面馆、馄饨店、家具店等,从默默无闻到猛然间门庭若市,竟有盛夏露天排队近百米、遮阳伞接成长龙的‌‌“盛况‌‌”。

然而,‌‌“假排队‌‌”的质疑从未停歇,‌‌“网红店‌‌”的声明总在否认,还有店家公开‌‌“赌誓‌‌”:若有人能拿出该店雇人排队的有效法律证据,全店相送!

争论喧嚣间,‌‌“网红‌‌”更红,但人们心底深知它不合常理。何等诱惑,能抵得上三五小时的排队耐心?可好奇心愈起,‌‌“稀缺‌‌”便体现价值,几十元钱的饮料和糕点,便能在朋友圈里享受一把被羡慕的感觉,让人心痒痒——

好一出‌‌“心理战‌‌”和‌‌“营销戏‌‌”。然而,《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关于‌‌“网红店‌‌”排队的真真假假,目前落实证据和具体执法存在困难,记者想深探究竟,故应聘‌‌“排队托‌‌”,去看那众生相。

01

‌‌“自己人‌‌”‌‌“真客人‌‌”

早9时45分,记者这批‌‌“排队托‌‌”的集合点,在人民广场的来福士广场门口。这是昨晚在群里约好的。在各种兼职网站和群里,‌‌“排队充场‌‌”均被形容为‌‌“打活‌‌”,轻松、凑数。

‌‌“同事们‌‌”总有一两个掉链子的,拖拖拉拉,群里各种迷路和问路,10时出头才凑齐11人,一路逶迤去干活。任务是给附近一家新开业的、不过数平方米临街店‌‌“捧场‌‌”——

干活前领队集中吩咐几句要点:

1.买最便宜那款热狗,可打包也可自己吃,留好小票事后报销;

2.别紧张,切忌猥琐张望,要自然大方,装成普通客人;

3.在群里听指挥,有时可分批去,有时要一起排队‌‌“轰‌‌”一下。

众人无异议,开工。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等热狗的间隙,大家站在店门附近。领队常在附近巡走蹲坐,观察队伍,视情在微信群里发来注意事项:‌‌“排成一队,要有秩序‌‌”;‌‌“等时也尽量在旁排成一队‌‌”;‌‌“吃热狗也可在门口吃‌‌”。

新人新店新工作,大家都挺认真,不过似乎也免不了尴尬——热狗做得挺快,即便十来人排队,并敬业地在店门外消磨时间,前后逗留也就20多分钟,若三四人分批去排,不过十来分钟。

大多数时候,记者环顾四周,竟都是自己人。

彼此默默使个眼神,相视一笑。偶尔,在消磨时间时有‌‌“真客人‌‌”来,见排队,稍迟疑,店长机灵,招手脆喊:‌‌“这边点单。‌‌”排队者们便迅速自觉地让出一条道。

或许是考虑自己人的‌‌“重复率‌‌”不能太高,于是每人每两小时只能排3次,真正的‌‌“工作‌‌”时间不过约40分钟。其余时间,自由活动,玩手机之外,可以逛书店或超市,吹着牛和空调,等群里召唤。

休息的间隙,大家分析起这家热狗店的成败得失。有人嫌它产品单一,热狗不好吃再请人排队也没用;还有人说,市口不好,周围居民多是大爷大妈,适合卖葱油饼和烧饼油条,这种针对年轻人口味的热狗该开到学校附近去。大家还给热狗店算成本,要负担店租和人工,一天至少得卖出200根热狗,可下午约17时30分,看收银条上的编号,当天不过卖了73根,其中还有不少是‌‌“自己人‌‌”买的。

原本沉默的领队忍不住插话:‌‌“店家出钱太少,排队人太少了……‌‌”他和对方商量过,至少要四五十人,十人一批来排队,这样人流不断气势足,重复排队的间隔时间长了,组织者、排队者也相对轻松。他举例说起上次组织给某茶饮料店排队充场,叫了一百多人;还有一次,他为某限量版手机造势,召集来一千多人,而且几乎都是大学生。‌‌“给多少钱才能干多少事。‌‌”他说。虽然抱怨店家出资不够,但他当天的朋友圈,仍然发布了该热狗店排队的‌‌“火爆‌‌”照片和视频,配文字:‌‌“生意杠杠的。‌‌”

干这行,他自称是‌‌“元老级‌‌”,还有个颇具江湖气的网名兼绰号。真名不知,且先称之‌‌“大哥‌‌”。

02

圈子里的熟面孔

‌‌“排队托‌‌”有圈子。在人民广场和福州路沿线,无论是‌‌“人广双雄‌‌”还是各家青团、店附近,不少人都识得‌‌“大哥‌‌”。

这热狗店的排队生意,便是‌‌“大哥‌‌”谈下来的。店方的要求有‌‌“18到35岁‌‌”,‌‌“人尽量不要重复‌‌”,‌‌“最好是女生‌‌”等,签了合同,排队持续一周,每天上下午各一场。‌‌“大哥‌‌”给大家开出的酬劳,是每小时15元,现场结账,手机支付,方便得很。

虽是‌‌“打酱油活‌‌”,可招人似乎不易——年龄受限制,工作时间短,赚钱也不多。为避免‌‌“重复率‌‌”,参与一场后只能隔两天再来。记者还特意换了服装造型和眼镜,想不到,竟数次偶遇熟面孔。

有一对操上海话、50来岁的‌‌“姐妹花‌‌”,其中一位戴墨镜、穿花衣,她见路人迟疑时会主动‌‌“敲敲边鼓‌‌”:新鲜事物,总要尝尝看吧。她们的计划,是趁这几年没事干,‌‌“混混日子‌‌”,若有了孙子、外孙,便不出来了。她俩抱怨领队太较真,用年龄限制不让她们多来。据她们观察,现在好些店排队都要求年轻人了。‌‌“哪来这么多年轻人有空?依我看,退休工人最适合来排队。‌‌”墨镜阿姨说。

熟面孔中里最年轻的,是一位20岁出头的姑娘,微信里有数十个兼职群,一刷不见底。她自称身体弱又不擅长沟通,便辞了销售专做‌‌“打酱油活‌‌”。她给记者看最近的‌‌“好活‌‌”,比如某饭店充场,‌‌“坐店里玩玩手机就行,每人130元,年龄18到28岁,穿着整洁干净‌‌”;还比如某会展中心招人充场,‌‌“只要女生,自备不限任何款式笔记本电脑、打开电脑可以玩游戏上网看剧,无任务,工资3天300元‌‌”;还有‌‌“装作面试的人,1个小时40元‌‌”……一番挑选,她更喜欢七夕节去某商场假装情侣充场,想浪漫地过个节。

在一边低头玩着某手机游戏的小胖突然冒出一句:想不想来给手机游戏活动充场?但需要‌‌“玩得好……账号至少有14个英雄‌‌”。姑娘听得迷茫,请小胖说点‌‌“靠谱的‌‌”,小胖便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陆家嘴某商场招人假装逛商场,他给招了300人;前不久松江区某商场活动,150人来排队,也是他组织的……于是大家纷纷加了小胖的微信,求工作。

‌‌“自己人‌‌”中,‌‌“卧虎藏龙‌‌”。某日收工后,记者和‌‌“同事们‌‌”闲聊,有人说起‌‌“姐妹花‌‌”,感慨人家够精明,今年2月便开始在‌‌“人广双雄‌‌”排队,半年来光排队,每人赚了至少1万多元。说完,对方感慨自己后知后觉,6月才去排队,只赚了点小钱。接着,她便带记者去看看,某‌‌“网店‌‌”如今还能排队赚钱否?

不过,这类排队赚钱的活,倒是与充场不一样。记者在‌‌“网红茶店‌‌”门口结识了两位‌‌“黄牛‌‌”。他们目前的赚钱模式,是买好茶饮料后,候在商场门口低声向路人兜售:‌‌“现货要么?不用排队。‌‌”

一位‌‌“黄牛‌‌”大叔怀念半年前最红火的光景,他一天随便能卖出去三四十杯,每杯至少加价50元。如今,他带着点愁苦,说生意不好:他下午16时来,到天黑才卖出去4杯,每杯不过加价10多元。记者说起‌‌“大哥‌‌”刚接的一个生意,也是代买该茶饮料,两杯售价150元,相当于一杯加价约40多元。‌‌“那肯定是老客户,现在很少了。‌‌”大叔羡慕的语气中,带些失落。

03

两种‌‌“排队活‌‌”

记者进了圈子,渐渐懂了门道,‌‌“排队活‌‌”至少分两种——

第一种,类似这家热狗店,新店开业,需要人气,便请人运作排队或充场,制造‌‌“热闹‌‌”假象。各地均有媒体同行曝光过类似行为,被称为‌‌“前门买,后门还‌‌”。

第二种,则未必是商家行为,可能出自‌‌“黄牛‌‌”之手。比如,某公司开庆祝大会犒赏员工,要发100杯‌‌“网红茶‌‌”,一则为员工福利,二则搞个噱头,可该‌‌“网红茶店‌‌”限购,且不提供外卖服务,要想短时间内凑够新鲜的茶饮料,只能请‌‌“有门路者‌‌”帮忙。‌‌“有门路者‌‌”,自然就是能组织人排队的‌‌“黄牛‌‌”们。

前不久,圈内传闻,大订单来了,某‌‌“网红茶店‌‌”的人民广场和徐家汇两家店,早上9时30分,都需要人排队。招聘的领队告诉记者,‌‌“排一次20元,多排多得‌‌”。

18日,记者赴徐家汇店,接了第二种‌‌“排队活‌‌”,过程是这样的——

先去领队处领便签纸,上面写着3杯茶饮料的名字,叮嘱‌‌“限购3杯,别买错‌‌”。‌‌“网红茶店‌‌”位于某商场内部,记者傻傻等在商场大门口时,遇见了‌‌“姐妹花‌‌”阿姨,俩人招呼,别在这等,去后门排队。

商场10时开门,记者随‌‌“姐妹花‌‌”到了茶店后门。9时50分,便有约25位‌‌“自己人‌‌”摆好了排队架势。5分钟后,保安发排队号码牌。记者顾盼,排队者中数位是在热狗店见过的熟面孔,点头致意。

商场开门了,几位‌‌“真客人‌‌”显然是从商场大门进去的,绕了弯路,听着保安指示,才发现了后门这支沉默的队伍。有人看了就给队伍拍照,也有人惊呼‌‌“这么多人‌‌”。

10分钟后,记者点单完毕,坐着等茶,却突然觉得不对劲——熟面孔怎么都不见了?猛然醒悟,疾步往大门外走,远远看见他们围着领队大姐。记者赶紧把点茶的单子交了,问是否还能排一次,对方挥挥手说没了。只好结账,3杯茶61元,加20元‌‌“排队费‌‌”,领队用微信发来81元红包。

‌‌“姐妹花‌‌”动作也慢,没抢到第二次排队的机会,一时又无处可去,便在门口和记者闲聊——和‌‌“黄牛‌‌”大叔一样,她们也感慨起半年前的好光景,最先有朋友请她们去排队,排一次给80元,后来发现‌‌“网红茶店‌‌”实在太火,就自己排队买来,转手卖掉,加价50元没问题,最多一天能挣六七百元;她们也去‌‌“网红糕点店‌‌”排队,光一张排队号码单就能卖数十元。‌‌“鼎盛‌‌”时候,一家‌‌“网红店‌‌”,至少十多位‌‌“从业者‌‌”依附周围,连流浪汉也来分一杯羹。如今,只有排队订单来了,她们才‌‌“赚点小钱‌‌”。

一旁的熟面孔男青年也搭话,说几个月前他只要转战几处‌‌“网红茶店‌‌”,一上午就能赚一百多元排队费。他指着商场门口的空地比划,‌‌“当时这里至少五六个兜售茶饮料的‌‌‘黄牛’‌‌”。

数人看了一会儿眼前冷清的空地,末了说起那位专职排队的年轻姑娘才是真精明,她没来排队,因为‌‌“就赚20元,来回地铁就要8元‌‌”。

04

微妙的平衡与灰色的机会

想不到‌‌“网红茶店‌‌”的排队如此神速。记者‌‌“收工‌‌”两小时后,徐家汇的领队大姐便晒出朋友圈图片,80多杯‌‌“网红茶‌‌”摆满一整张桌子,配文字‌‌“已送货完毕‌‌”。

记者曾数次尝试和领队大姐套话,对方滴水不漏:‌‌“只是给老板打工。‌‌”不知道今天究竟招了多少人排队,也不透露自己招人的‌‌“提成‌‌”。她好意相告,下个月可能会有月饼的订单,可以来淮海中路排队。同样,人民广场的‌‌“大哥‌‌”也诚邀过记者,再过段时间,月饼要人排队。

月饼排队,也是第二种排队活。几款‌‌“网红‌‌”月饼有时会限购,因此‌‌“黄牛‌‌”们有了雇人排队跑腿的商机。不过,‌‌“这也是去年才有的新花头。‌‌”‌‌“大哥‌‌”说,当下的‌‌“网红‌‌”来也快去也快,比如某茶某糕点,半年前厉害,现在不过如此。他从买卖月饼票起步,在上海做‌‌“黄牛‌‌”十多年,几番起伏,经手过不少红火的产品。

他有自己的‌‌“生意经‌‌”。比如,他说起早年给房地产商组织‌‌“顾客‌‌”充场看房买房的情形,楼盘在远郊,用车拉人不便,可总有人迟到、变卦,挨个联系,烦不胜烦。还比如,他更倾向于和小小的奶茶店、热狗店谈合作,垫付的排队充场费用能快一些现金结算,而正规的大公司要走流程,反而不如‌‌“野路子‌‌”灵活。他总结心得:当‌‌“网红‌‌”不红之时,须抓住下一个机会,赶紧转型。

‌‌“大哥‌‌”认为,在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并不会有‌‌“黄牛‌‌”去举报网红店,网红店也不可能自曝家短陷‌‌“黄牛‌‌”于不义之地,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也是‌‌“排队营销‌‌”严格执法的难度所在。

‌‌“开一家店,没有三五十万元营销投入,根本火不起来。‌‌”这句‌‌“大哥‌‌”的经验之谈,若成为‌‌“行规‌‌”,那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如何能被确保?若‌‌“争做网红‌‌”成为营销的常规手段,套路又如何留住真客人?

‌‌“大哥‌‌”甚至用过一个‌‌“坦率至极‌‌”的微信头像,写着一句——‌‌“做生意讲究诚信,你信我,寥寥数语,便可成交;不信我,口若悬河,也是徒劳。‌‌”

‌‌“做生意讲究诚信‌‌”,这话总该是永恒的生意经。尽管,被‌‌“大哥‌‌”用错了地方。

手机不离手的‌‌“大哥‌‌”,与记者道别时说:‌‌“你还年轻,慢慢来,机会很多。‌‌”记者心想,但愿这样的灰色机会,越少越好。

来源:品途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