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闷声发大财 扫码价制高价假象 揭内地葡萄酒市场谋暴利

2017年08月31日 15:41 PDF版 分享转发

大陆传媒揭发有酒商以“扫码价”制造高价假象,再以较便宜的价格售出作招徕,实际上是谋取暴利。(资料图片)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有传媒近日揭发,有 大陆进口商疑以“扫码价”制造高价假象,再以较便宜的价格售出作为招徕,令买家以为是大打折扣“执到宝”,藉此谋取暴利;此外,亦有酒商以著名酒庄进口为名,将无名小酒庄出品的廉价散装酒。有法律界人士指,以虚假价格作销售噱头牟利属违法行为,可依法追究责任。

报道指,记者利用微信扫码,发现一瓶进口葡萄酒的“扫码价”高达1399元(人民币·下同),但买家实际购买的价格只是11.5元一瓶。对于两者价格为何如此悬殊,相关销售人员表示:“都是为了面子而已,实际售价138元两箱也是在做活动”。

据知这类“高扫码价低售价”的销售策略,在葡萄酒行内并非罕见。有传媒更揭发某些酒庄给出的建议售价为每12瓶6528元,平均544元一瓶,实际购买价是每12瓶299元,平均不到25元一瓶;但经通讯软件扫码出来的价格,却是1088元一瓶,比实际购买价高出43倍之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销售策略较容易吸引买家,令其有“执到宝”的感觉;但同时认为这种虚假售价策略,用打大折扣来掩饰来货价低的事实,正是谋取暴利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销售技巧,标价1299元,最终售价298元,实际成本68元。”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有酒商声称所售的葡萄酒都是原装原瓶进口,但其实有可能已被偷梁换柱,“把桶装的低价葡萄酒进口到国内后灌装到名贵的葡萄酒瓶中,摇身一变成为名酒。”

有法律专家指,根据 大陆相关法规,如果卖家利用扫码价让买家认识错误,使之以高价买了低价酒,应属欺诈行为;而以原瓶和名庄酒作招徕、实际上以小工场出品冒充等行为,亦属违法。消费者可以依法追究商家的民事责任,也可向政府部门投诉;同时建议消费者保留相关购买凭证、商家的宣传单张与广告等证据。

来源:东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