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为你提供共享Wi-Fi的人 不一定是好人

2017年09月21日 4:37 PDF版 分享转发

(图片来源:Flickr)

“这儿有Wi-Fi吗?”已经不是问题。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在Mall、店面或交通工具上,一打开无线网络,官方机构、商业实体、个人热点和某些不明所以的字符一字排开,通过密码或手机号注册使用。如果不知道密码、不想走繁琐的验证程序,蹭网App会通过用户共享的账号密码帮你连接。

Wi-Fi热点的拥有者转让闲置流量或带宽,或将Wi-Fi当成增值服务提供给区域内的消费者。需求方得到临时使用权,并将此账号密码上传到App分享。“开放公共热点,分享Wi-Fi账密,供人免费使用”,听起来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逻辑。

问题在于,为你提供便利的人并不天然是好人。你免费享用了共享Wi-Fi之后,很可能掉进个人隐私“裸奔”的可怕境地。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共享”

如果不考虑运营商资费成本和使用场景的限制,Wi-Fi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国内目前的网络环境并非如此。各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并不完整,在特殊区域(如地铁)信号不佳,运营商之间的闲置流量不互通,同时资费过高,造成一部分人流量冗余,另一部分人流量紧缺。种种因素,让本质上多余的Wi-Fi显得很有必要。

2011年,Wi-Fi热点在国内悄然兴起,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店面开放无线热点。当时,手机网络正从3G到4G缓慢进化,许多人还抱着“4G资费太高,忘关流量麻烦大”的保守认知。六年之后,人们已经习惯了坐下来就问“Wi-Fi密码多少”。这种变化,反映了运营商多年“提速降费”并不到位的现状,以及运营商资费政策给消费者的经济压力。“为省钱连Wi-Fi”成了习惯,导致连接步骤逐渐简化、入口不断增加,随即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图片来源:Flickr)

目前,市面上有Wi-Fi共享大师、猎豹免费Wi-Fi、360免费Wi-Fi、Wi-Fi万能钥匙等多种蹭网App,对公共场合Wi-Fi的破解原理基本一致:超弱密码用自带密码库穷举破解,复杂密码调用App数据库,匹配用户主动或自动上传的账密信息后连接——热忱的人把安全热点分享到靠谱的平台,听起来很共享。

但如果某个步骤出现问题,隐患随时爆发。互联网数据除非加密,否则就默认为明文传输,在任何传输阶段都有可能被监听、截获甚至篡改。如果连接恶意DNS并跳转钓鱼网站,网银可能被盗刷。

南京市民张先生使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后被黑客入侵,网银上6万多元在两天内被盗刷69次,且消费提醒短信功能被屏蔽,损失悄无声息。此外,蹭网App如果没有关闭共享设置,可能将用户手机上的Wi-Fi链接信息自动上传,共享给使用同款“蹭网软件”的用户。

Wi-Fi桥接的是网络端与电子设备端,如果服务器被攻击或拦截,上传、下载的数据都可能被盗,下载的数据可能被篡改。被攻击后,个人银行或支付宝、货币和商品交易软件、加密文件都会产生巨大风险。

(图片来源:Flickr)

对待共享Wi-Fi,最客观的态度是不因噎废食,也不因食忘噎。关键是便捷性与相应风险的权衡。

腾讯的《中国网民蹭网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每天连接免费Wi-Fi的时间超过3小时,长时间使用和频繁切换尽是隐忧。目前来看,选择更有保障的热点,谨慎打开一切与经济财务相关的窗口,尽可能少地分享私人信息,不贪图任何诱导性的小利,是安全使用共享Wi-Fi的关键。

来源:新周刊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