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要打一场汽车产业翻身仗

2017年09月23日 11:03 PDF版 分享转发

“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目标只有一个,必须明确”,熟知 中共当局内情的相关人士这样透露。中国政府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抓住纯电动主导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绝佳机会,培育出能拥有全球顶尖品牌的国产汽车企业

2016年的新车销量突破2800万辆,巩固了全球最大市场的地位。不过,中国也注意到自身的重大失败规定,车企进入中国时需要与国内车企对半出资,希望借此学习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但期望多半都落空了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我们就算什么都不干,合资的外企也会拼命卖自己品牌的车赚钱。对半出资,我们能拿一半利润,根本没必要干活”,一位30多岁的国内车企男员工这样表示。结果导致中国车企实力不济,市场上外资品牌越做越大。这成为第1个失败。

第2个失败是作为竞争力源泉的零部件。中国允许外资零部件厂商成立独资企业。这样一来,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但却没有培育出有实力的国内零部件企业。目前中国正为如何在新时代一举弥补这一失败感到焦虑。

6月,中国调整了外资车企的投资政策。撤消了此前要求其在国内生产销售汽车时,最多只能与2家中国车企成立合资企业的规定。在纯车领域允许成立第3家合资企业。

因在原有框架下未能打造出有实力的国内车企,中国感到了焦虑。新政策出台后,率先行动的便是早早进入中国、一直与政府保持蜜月关系的德国大众。中国政府允许大众选择国有主力厂商安徽江淮汽车(JAC)作为第3家合资对象。

不过,中国政府没有像以往那样继续优待大众。大众原计划在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使用大众集团的“西雅特”品牌,但未能获批。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认为“如果批准(使用西雅特品牌),就会重蹈汽油车时代的覆辙”。

中国政府之所以允许成立第3家合资企业,就是希望在新框架下打造全新的中国环保车品牌。即便允许合资,但至少采用国产新品牌。中国政府希望外资仅仅起到协助作用,这与现有的合资框架完全不同。

为巧妙实现这一构想,中国政府制定了要求以一定比率销售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新能源车(NEV)规定”。在严格的环保限制下,销量较多的外资车企必然被要求增加纯电动汽车等环保车的销量。如此一来,新的合资企业如何增加纯电动汽车等的销量将受到考验。外资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培养由中国主导的新环保车品牌。

在这一背景下,外资要求中国延期导入新能源车规定。最终,中国也未能下定决心在原来预定的8月底正式发布新规。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政府持续为销售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企业提供丰厚补贴,并且几乎全部提供给了中国企业。不过,政府认为这还不够,希望利用外资在新时代让国内企业占据优势。9月9日,为了让反对新能源车等严格规定的外资企业看到政府的决心,中国政府采取了行动。

紧随英法,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将禁止生产和销售汽油车及柴油车的方针。不过,认真看待此事的汽车行业相关人士不多。英法两国的汽车市场规模为200~300万辆,而中国不久将突破3000万辆大关。有外企高层认为,“这只不过是政府放出来的观测气球,敲打一下市场”。尽管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仍为如何掌握霸权而很烦恼。

来源:日经中文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