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他曾是中国首富 敢于叫板IBM 差点扼杀了微软

2017年12月24日 5:32 PDF版 分享转发

曾经的著名企业家王安。(视频截图)
曾经的著名王安。(视频截图)

他曾是中国首富,敢于叫板IBM,差点扼杀了!如果他成功转型,世界上也许不但不会有微软,甚至苹果都可能不复存在。

说到,你的脑海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王健林、李嘉诚、马云等人。然而如果再提到个人电脑,你想到的肯定是微软、IBM、苹果、索尼等等品牌。如果我们将个人电脑和首富相联系,那麽大家想到的肯定就是 比尔·,然而今天,阿光要介绍的这个人,曾经敢跟IBM对着干,差点扼杀了微软,如果他转型成功,那世界首富就没有比尔·盖茨什么事了。这个人就是曾经的著名企业家王安。

在比尔·盖茨那一代科技人眼里,从中国跨海而来的王安,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他不仅是中国、企业家,更是成为了美国科技界,翻云覆雨的发明家。1920年2月7日,王安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昆山人,少年时代在家乡昆山度过,16岁时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如今的上海交大)。20岁的时候还带着团队,躲在深山里研究无线电,为抗日战争做后援人员,25岁时又作为中国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被派往美国深造,而正是这次去往美国,让整个美国IT界都慌了神。

初到美国的王安,进入了大学学习,但是身上有没有多少钱。因此,他不得不出门寻找工作,在去IBM面试时,面试官看着这张黄皮肤面孔冷冷地说到:IBM是美国最好的企业,这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汽车修理厂试试吧。这句话让年轻气盛的王安怒不可遏,那时他才25岁,从小一直都被认为是天才的人,居然被视为汽车修理工,这让王安实在难以接受,因此,他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就让你高攀不起!

走出IBM办公楼的王安,怀着怒气和斗志回到哈佛,他用所有课程都是A+的耀眼成绩。争取到了高额奖学金,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霍华德·艾肯碰巧的是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霍华德·艾肯,希望能将臃肿的 Mark I变成可携带的小型设备。因此,电脑存储问题成为关键,艾肯和他的团队尝试过无数方法,都无法实现,直到艾肯将王安招入他的团队。王安发现磁场震动原理可以应用于电脑储存。因此,他仅仅用了 三个星期就发明了磁芯,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存储器,却成为了计算机发展历史的里程碑,它大大缩小了电脑的体积,成功让计算机从科研领域迈向了商业领域,并且在之后的20年里,成为了计算机关键性的部件。

王安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让霍华德·艾肯刮目相看,因为当时的王安还属于编外人员,连试用期都还没过。艾肯打算立即帮他转正并加薪,但是王安拒绝了,王安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又怎会甘愿寄人篱下呢!1951年王安离开了哈佛,来到了波士顿,他拿着仅有的600在波士顿哥伦比亚大道租下了一个车库,成立了 王安实验室,开始了对IBM的复仇大计,刚开始的时候他靠出售磁芯存储器来维持运转,不过生意并不怎么好,但是就在这个时候,IBM却主动地找上了王安,因为他们看上了他的磁芯存储器。

IBM给了王安一个丰厚的合同,邀请他成为IBM的企业顾问,于是王安就这样,一跃成为了IBM高职人员。不过按照合同约定,IBM在3年内不受专利限制,可以自由采购元器件。有了磁芯存储器的IBM,开始大规模实践计算机商用领域,还将此定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正因为如此IBM不再满足于只是跟王安合作,他们想要买断王安的这项专利,收购计划刚刚开始时,IBM打算出价250万美元,不过他们转念一想,觉得除了我们会买这项专利,没有其他公司会来竞争,所以,又开始了疯狂压价,一面使用着王安的专利,又一面打压专利费,这让王安感到十分的愤怒,一纸文书将IBM告上了法庭,不过IBM并不惧怕反正我们有钱,我们就跟你打消耗战。

因为判决迟迟下不来,王安实验室又急需资金周转,没办法的王安,最终只能妥协,拿着IBM给的50万美元,转身又投入到自己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去,这次与IBM的对峙,让王安明白了一点,对阵IBM只能靠实力说话。

1955年,王安成立了王安电脑公司
,让王安这两个中文字
在随后的30年里
,深深的刻进了美国人民的记忆里。
在1955年到1964年期间
王安从他的实验室里
推出了无数项创新发明,
每一样都让人们眼前一亮
,包括孔式记录仪、自动
记录带辨认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等等。
不过影响力最大的
当属1964年推出的“洛赛”式电脑
。这台电脑为未来的个人电脑
提供了最早的发展雏形,
它的体型小巧
但是功能却十分强大,
它不仅能够运算复杂的数学公式,
还可以让使用者在上面编程。

“洛赛”电脑的面世
让王安成为了时代变革的先驱
,站在了计算机行业的尖端
。在“ 洛赛 ”电脑的带动下
王安电脑公司营业收入猛增,
在1967年的时候
就达到了690万美元

公司里的所有员工
都沈浸在成功的喜悦当中时
,王安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因为他知道
自己和IBM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他将大部分营业收入
都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去,
还从借了一大笔钱
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加班到深夜。

1967年
在银行债务的压力下
王安决定发行250万美元的债券
来偿还银行的债务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
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竟然成为了他
腾飞的起点,
因为“洛赛”电脑的深入人心
,王安电脑公司一上市
股价就从最初的12.5美元
疯狂攀升到40.5美元,
数小时之内
40万股票被抢购一空
王安的身价也暴涨到了5000万美元

暴富之后的王安显得很冷静
,因为他还没有打败IBM
,如果说以前他想打败IBM是痴人说梦,
如今有了资本后的王安
开始有了与之一搏的资本了。

要知道当时的IBM公司的规模
,就算全世界所有计算机厂家加起来
都不及它1/4
。他们的计算机系统,帮阿波罗11号登月
,使银行可以跨行交易
消费者,可以在线买飞机票
。而王安电脑公司的市值
仅仅是IBM的1/300
,在王安正式宣布
要与IBM对抗的时候,
许多人都感到可笑
甚至有人评论道:
当你把IBM视为对手的时候
,IBM真正的对手却是《反垄断法》。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觉得王安是在开玩笑,
很多人都在思考王安的话
,在这其中就包括IBM的掌门人
小托马斯·沃特森。
在沃特森

看来
王安是一个谋而后动的人,
没有十足的准备
是不可能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因此,沃特森命令下属
必须时刻关注王安计算机的动向,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
,计算机行业开始群雄并起
,企业利润也开始大幅度下滑
,有先见之明的王安
果断放弃此前的成果,
他深入研究市场,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各种自动化机器投产,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0%,
但办公室白领的效率没有显著提升。

当时,办公室的设备是清一色400美元上下的电动打字机,
工厂蓝领使用的却是数十万、乃至百万的设备。
同时,美国也在面临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上涨,办公室白领的数量大幅增加,
现有的办公设备已经跟不上步伐。

王安集中公司的科研力量
专门研发办公系统
,这个领域一直是IBM的传统强项
,市面上大多数办公系统
都是出自IBM公司的产品
,不过王安却并不惧怕,
于是就在 1971年
趁著 IBM 推出二代产品Selectric II之际
,王安推出了1200型文字处理机
,相比IBM的打字机
1200型更好用,还附带了检索功能,
于是这个产品立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完全盖过了IBM的风头

这个产品引起了新闻界和IBM的高度关注,
报道称
因心肌梗塞住院的IBM董事长
小托马斯·沃特森看到这条消息后,大发雷霆
斥责助手没有提前通报相关信息,
然而在一通大骂后
沃特森又陷入了晕厥,
沃特森之所以恐慌
是因为他和王安一样
预见了办公系统的广阔前景,
但受限于《反垄断法》
IBM无法收复失地,
只能目送着王安越走越远。

1976年,在1200型的基础上
王安推出了变革性的产品 WPS
。这台以阴极射线管为基础的文字处理机
第一次亮相是在纽约市的展览会上,
工作人员在演示了WPS操作方法之后
,所有参会者都惊呆了
,他们从屏幕上看到了编辑文本的过程,
在当时,这简直不可思议

展会结束之后
美国的办公室开始大换装,
从白宫总统办公室到企业
WPS处理机,全面接管IBM的领地
。那一年
王安公司的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的大关
。到了这个时候
王安终于觉得自己可以一雪前耻了
,公开怼IBM了

他在报纸上连续数星期刊登广告
以嘲讽IBM为主题:
试试我们的产品,忘了IBM
在1986年,美国政府空军公开招标时
王安再次击败了IBM
签下了4.8亿美元超大合同
至此,王安公司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公司年收入高达30亿美元,
在美国《幸福》杂志所排列的
500家大企业中,王安电脑公司名列146位
,并且,王安电脑公司在世界各地
雇佣了3.15万名员工,
而王安本人也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
跻身美国十大富豪之列

同年七月
为了表彰王安在电脑行业的巨大贡献,
里根总统甚至在自由女神像
落成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上
向王安颁发了 “自由奖章”。
而至今为止,荣获此奖章的
科技届华人
只有王安一个人而已。

十月份
他还在中国人民大会堂里
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后来,王安还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成为与爱迪生齐名的发明家,
也同时成为了亚洲移民的偶像和代表。

随着这些荣誉的到来
,计算机行业也在蓬勃发展
,渐渐的出现了个人PC机的潮流,
但是发明了个人计算机“雏形”的王安
和IBM一样
并不看好个人PC机行业,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
初出茅庐的苹果电脑
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随后IBM幡然醒悟,
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个人电脑。
由此拉开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大幕。

PC机的功能越来越强,
王安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
渐渐地丧失了优势。
就在这种情况下
王安迅速集结资源
开发出了比IBM更快速的PC产品
,准备赶上IBM

可就在大家都认为
王安将再一次后来居上的时候
,他却走错了一步棋
,王安始终想着打败IBM,
因此他所开发出来的产品
都与IBM的互不兼容。
而原本处于保守姿态的IBM
却一改以往的风格
,采用了开放的政策,
培养了一大批PC兼容设备厂商。
这些厂商也成了IBM松散而有力的联盟。
而正是因为王安进入的比较晚
又选择了与IBM不兼容,
因此王安公司的PC业务进展缓慢
。为了破解这个困局
王安当时还约见了微软的 比尔·盖茨,
还有因特尔的安迪·格鲁夫,
希望他们脱离IBM的联盟
跟他一起抱团对抗IBM。。。

但结果是

他们都拒绝了王安的好意。

盖茨拒绝的原因是当时的微软还很薄弱,仍在IBM的荫庇之下,他的母亲又是IBM的高管,这样的联盟牢不可破。因此,虽感受宠若惊,盖茨没有接过橄榄枝。

格鲁夫拒绝的理由则更简单粗暴。早年间,他曾拜访王安,希望其为因特尔的一款储存器提供建议。会面期间,王安兴致缺缺,说:如果你早点问我这个问题,就不会拿出这样(不佳)的部件。这让格鲁夫感觉受到了羞辱。

虽然被他们拒绝了

,但以王安电脑当时的财力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以及科研水平与团队力量,

他们仍有很大机会打个翻身仗。

然而让王安电脑公司倒塌的原因

是王安坚信“虎父无犬子”

。王安的事业是在美国成功的

但是他的行事风格

却饱含着中国风

他曾明确表示

不喜欢美国的那套公司制度。

“作为创始人,我对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

我的子女也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

王安是公认的天才

他的科研能力和经营水平都难以挑剔

。30年的时间里

他延揽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才干

,在人才花费上,他也从不吝啬

营收过20亿的那年

他便投入7亿美元作为科研费用

薪酬和奖金,是其中的重要支出。

王安电脑的人才储备连IBM都很艳羡。

后来入主思科,

将思科从6亿市值带到4440亿的约翰·钱伯斯

,在王安电脑公司里

也只坐到了地区负责人的位置

,这批人很服王安,

但是不谙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他们

又怎么甘心当“顾命大臣”?

1986年11月

因为身体原因,王安决定退休

,他不顾董事会和高管的反对,

让36岁的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

,又安排幼子出任王安传播公司总裁

。这让公司上下大失所望

作为天才的儿子

王烈并没有想象中不堪。

早在70年代末期

他便向父亲建言转战PC

。敏锐度可见一斑。

但是,他并不具备

父亲那足以服众的能力。

接过帅印时他便处于不得人心的不利位置。

随着公司营收下滑

越来越多。下属对他表示失望,

相继选择离开

,王烈入主公司后

曾宣布要推出10余款新产品,

但无一兑现

,相较父亲,他有点优柔寡断

没有下狠心降低产品成本,

投入资金跟紧PC潮流,

在与IBM进行竞争的产业转型期

他犯下了诸多重大决策失误,

结果,不过两年时间,

公司就从一个市值几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飞快地衰落了下来

为了填补资金漏洞

王烈大幅度提高了软体费用,

购买其大型计算机的同时

消费者还需支付5000美元的软体费,

而此前,这项费用仅1000美元。

与此同时,他还在老客户身上捞金,

很多企业向王安电脑订制了专属的计算机系统。

1988年起

这些公司因技术方面的问题

电话咨询王安公司,

居然每次要收取175美元的费用!

这简直是想钱想疯了…

此时正是1989年

得知此事的王安刚刚做完手术

,他简直不敢相信

耗尽了自己一生心力的盛业帝国

那么快就被折腾成了这个样子!

他立刻撤消了王烈的职务

又强撑病体

从外面请了一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

希望他能拯救自己的商业帝国

。但是任凭新的经纪人再能干,

此时也无法挽回公司的颓势。

1990年,怀着强烈的不甘和无限的悲凉

王安病逝。

两年之后

王安的公司就申请了破产。

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对于王安公司的破产,

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

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

他也不会成为科技偶像,

而是当一名教师或者律师。”

王安通过创新

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他并不看重当下流行的是什么

,而是会自己先做调查

再针对需要推出产品

,强调走在市场前面,

创造出自己的市场。

就在王安时代过去之后没多久,

另一个人也完美地掌握了这套方法

并成功的践行了他的方法

。这个人就是

史蒂夫乔布斯。

来源:YouTube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