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秦始皇地下军备库被发掘 再次证明了大秦的强悍 难怪能兼并天下

2019年12月06日 10:06 PDF版 分享转发

说实话,的确有说不清、说不完的话题,上周我们探讨了秦始皇的传位和死亡之谜,曝出了秦二世胡亥是合法继位的事实,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秦始皇当年的军队装备。这还得从一则考古说起。

前几年,最大一个陪葬坑被发掘并曝光出来,足足有1万3000多平方米,编号为“K9801”。

K9801是目前发掘的仅次于秦始皇陵一号坑的大型陪葬坑。当然,震惊世界的不是这个陪葬坑最大,而是里面的陪葬品,因为第一次发现了秦代铠甲实物,并且是大量发现。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导称,在这个庞大的陪葬坑内,石铠甲数量可能在6000件以上,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以及和车马配备的青铜零部件等。专家根据出土的情况推测,这个陪葬坑极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座大型库。

所以,这个发掘当时就轰动了考古界,引起众多家的兴奋。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K98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分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南北两边的东西端各有一条斜坡门道。

专家根据出土文物,发现了当时的战服设计已十分先进,不仅注重外观美,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秦军的管理也十分严谨。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种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灵活,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拘束。这种铠甲基本满足士兵弯腰、挺腹、侧转、举臂、站立和跪坐等活动的要求。

众所周知,铠甲是保护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军事装备,在冷兵器时代来说,十分重要。专家表示陪葬坑的铠甲石料加工工艺,比秦始皇陵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得多,精细得多。秦朝的盔甲能够做到如此,说明他们的科技已经十分先进,不得不感叹,当年的大秦的确强悍。

除了铠甲意外,还有石质

我们看兵马俑的士兵都是没有戴头盔的,以至于我们一直认为秦朝士兵不戴头盔,但这个发掘打消了我们的这种疑虑。其实,兵马俑无盔,更多是因为其是处于帝国皇帝检阅状态下,“免胄”是一种礼仪的需求。

从出土的石头盔来看,也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石头盔每一片石片的弧度都不一样,符合脸的结构,在肩膀部位都有一个弧形的凹槽,适应人体的结构。与铠甲相得益彰,整个装备显得很完美。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陪葬坑还发现了鱼鳞甲,此前鱼鳞甲一直认为是汉代才有的,但此次的出土无疑打破这个说法。

鱼鳞甲顾名思义跟鱼鳞一样,由前身甲、背甲和肩甲组成。前身甲和背甲的长度相等,下摆齐平。前胸以及前后部分为大片皮革,而且甲的上部以及四周边缘都绘有四方连续的精美图案。

不过鱼鳞甲一般只有高级军官才能穿着。

同时,这次发掘出的秦始皇军备库,里面的盔甲是整整齐齐的叠压,由此可见:秦军的管理十分严谨,不仅队伍排列整齐分明,而且物资摆放也高度集中统一,井然有序。

通过这次的出土发掘,我们也可以发现秦朝在军事管理上的特点:一是军阶化,即不同衔职的军人所穿头盔和铠甲款式各不相同。级别越高,铠甲和头盔的制作就越精良,防护面积越大。

二是专业化。不同兵种的军人,铠甲和头盔形制不同,会根据实战需要被区别开来。这说明了秦朝军队管理的专业化,这是秦军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三是精细化。我们从铠甲和头盔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就可以看出,为了获得更好的灵活性,铠甲的甲片再次缩小,编织更为细致,使其在实战中不畏刀剑、更为牢固,并且在部分皮甲边沿出现了织物包边,使甲片不易磨损和脱落,寿命相应延长。

据史书文献记载:“秦朝军士勇猛强悍,冲锋陷阵,不戴头盔,飞跃奔跑,杀敌无数。”难怪当年大秦能够灭东方六国,兼并天下。这就是原因所在。

来源:颜威说历史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