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唯: 施德來:維護香港價值並非與大陸切割香港本土主義觀察之六十

2018年09月12日 20:45 PDF版 分享转发

大唯: :维护价值并非与大陆切割香港本土主义观察之六十

香港民生协进会(民协)主席施德来是八零后青年,但已是民协的“老人”。他13年前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民协办事处当议员助理,刚好与他读的社工专业对口,而他工作10多年来都涉及社会工作、社会运动和基层服务,从兴趣爱好、专业知识、党务工作的角度,民协的工作非常符合他的人生志向。在担任了民协主席和议员之后,他的未来发展顺理成章地融入了政治和议会轨道。

施德来是土生土长的香,在北角区长大,苏浙中学之后进入城市大学社工专业,毕业十几年后的今年,又完成了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硕士课程。他在中学和大学期间就对政治、社会服务感兴趣。2003年大学就读期间,遇到香港“沙士”流行,毕业后找工作亦不容易,刚巧民协招聘职员,他应聘了。当时他知道民协专长做基层弱势群体工作,自己学的是社工,有用武之地。进入民协时当区议员助理,参与了石硖尾七层大厦重建的地区工作。2007年开始帮民协搞区议会助选,2008年正式加入民协。

本土主义扭曲了乡土情怀

对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如何看?施德来说,当年很多人走难来到香港,乡土情怀重,自己的父辈就常常回大陆,经济上支持亲戚朋友。香港起码一半人有乡土情怀,他们的本土情怀不会与大陆切割。很多来到香港的人,不约而同都组织了同乡会,以乡亲聚会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和手足之情,他们最早是以香港为借住地,想着终有一天要衣锦还乡。但是随着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旅港宗亲会不再以临时居港最终回大陆为目的,而是扎根香港,融入香港社会,在建设香港的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因此,香港由于其制度和历史文化习俗衍生的价值观慢慢变成了一种与大陆不同的核心价值,而来到香港的移民把这种香港元素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一种有香港元素的本土情怀。

他认为,香港的本土主义思潮扭曲了这种纯洁的乡土情怀,把与大陆人区隔开来,在政治和文化上制造对立。

施德来从一国两制的实践看香港的本土思潮形成原因。他说,香港一国两制和普选的历程,一些外来的东西剥夺了港人的自治权利,例如DQ议员就是破坏民主理念,有些人的参选权被剥夺。香港的廉洁问题近年也很突出,“沙中线事件”反映了制度上的缺陷。高铁是不是要建,香港人没有话语权,导致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出现偏差。香港人要守住这些价值观和原来的信念,并不是抗拒大陆,而是不想这些东西侵淫香港。有些人的港独主张是用来对抗,真正很少人会同意实质上的港独。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民协的路线

施德来十分清楚民协的初衷和路线,他2008年协助冯检基参选,积累了几年议员助理工作经验后,决定参选区议会。2011年在深水埗区的区初尝败果而不言退,终于在2015年成功当选黄大仙区区议员。他的社工专业学识和经验使他的区议员工作驾轻就熟,在冯检基打下的民协政绩基础上,他在担任主席前后一直贯彻着民协的既定路线和宗旨,立足基层社区,重点经营民生政策和服务。面对2019的区议会选举,民协正计划派12名现任区议员和8名新人,组成20人名单参选,进一步巩固民协的地区工作基础,以扩大民协的影响力。

谈到民协的路线和抗争方式,施德来说,冯检基招牌式的“又倾又砌”抗争方式只是一种手法,民协的路线是以民生为重,民主方面有自己的立场。民协会透过地区民生工作,一方面争取社区改善,另一方面教育市民提升民主意识。民协这几年相对较少平台去做民主事务。香港回归前,民协曾经有过自己独特的角色,当时频繁与中央沟通,鲁平倚重冯检基的基层经验,任他为“港事顾问”。那时正是起草基本法、联合声明期间,要协助确定港人治港政策,民协的政治角色多,可以较为畅顺地向北京反映香港人意见。

香港回归后,较注重监督一国两制落实情况,民协与北京逐渐缺失了沟通渠道,被其他中间人替代了。回归前,民协高峰期有四个立法会议员,现在一个没有。民协的初衷,起家的工作是做弱势社群,做基层工作,民生是民协之本,要做大民主派的饼,民协的位置和角色始终存在,冯检基虽已退出民协,但民协的路线都不会改变。

民协的工作模式在创新

施德来说,现在民协考虑的是如何翻新品牌,目前的骨干是12个区议员,但在立法会没位置,使命还是要从地区工作开始。民协的工作模式在改革中,过去民协也与一样,也会做蛇斋饼粽模式的工作,现在觉得这种模式已经过时,而且被建制派滥用了,加上民协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因此工作和服务的转向不单以认识街坊为重点,而是与街坊建立可持续的关系。

民协想了一些实用的做法,通过组织居民自发的活动来联系群众,扩大民协的影响力。民协组织街坊以物易物的活动很受欢迎,居民家中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互相交换,成本低,实用性强,效果好。特别是年轻家庭的接受度高,参与感强,带动了老龄家庭的参与。在民协的策划下,居民自发活动为主,增强了居民共享、环保意识,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活动定期做,赢得了居民的赞赏和信任。

民协作为一个小党,多年来都被一些大党觊觎,或合并或“吞并”,但是都被民协否决。施德来说,目前形势下,民协不会走合并这条路,而是改为议题操作,寻求与不同的泛民党派和人士合作,这种工作模式已经在做,而且开头开得很好。

施德来认为,民协可以持续发展,但鉴于力量薄弱,来自建制派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自己单打独斗,所以这一年找了很多民主派的盟友合作,搞地区题材。例如,曾经与泛民不同党派的立法会议员,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生题材上合作,焦点放在地区工作上,这方面民协有经验,起了主导作用。

今年春节后的海丽村清洁工人工潮,民协找到工党和职工盟合作,与民协在该地区的人员一起搞,效果很好。工党和职工盟利用他们的经验,帮忙组织清洁工维权,民协则动员基层网络和街坊出来支持罢工工人,结果对资方形成很大压力,最后妥协让步,工潮取得成功。

以议题为工作项目,做实事,避开合并的狭窄思维,是民协确定的未来方针。民协过去习惯利用冯检基的网络关系独自做事,导致民协的发展限制了自己。现在调整为以地区议题来带动不同地区工作,避免了工作脱离地区实际现象。

加强在泛民中的影响力

施德来说,泛民中的主流与民协的关系是两条线,民主和民生,民协的民生工作成绩,泛民普遍认同,民协的强项也是地区网络,擅长区议会选举,利用区议员平台做民生。

民协开始与泛民其它团体分享区议会平台工作经验,搞讲座、工作坊,都邀请泛民人士参与。最近民协正在搞区议会改革平台,邀请泛民其它组织参与一起做,例如针对区议会的不透明运作,防止“大小白象工程”。

施德来说,政府近年有意削弱区议会的权力,而不是放权到地区议会。民协就针锋相对,在区议会内改革长期存在的授权票问题,在深水埗区议会取得成功。民协反对区议员不经过充分讨论甚至缺席会议就投票。民协的动议在深水埗获得通过,取消了授权票制度。这个经验正通过与其它区议会的泛民议员合作,扩大到其它区议会。

针对建制派在区议会占多数的情况,如何令取消授权票动议可以通过?施德来说,建制派对授权票问题没有理由反对,从大道理上他们说不通,可以迫使他们难以不认同。

另一方面,民协开始对团结其它泛民人士和党派显示出积极的姿态。例如以往每年的春茗,民协邀请的客人90%都是街坊,其余是相同政治光谱的政界人士。今年的春茗,民协把邀请街坊的比例缩减到70%,空出的席位让给邀请的泛民中人,如民主党、工党、新同盟、公民党,还有其他伞后组织人士。民协更加开放自己的战线,走出独行的境地,开拓更为广阔的疆土。

民协坚持选举的初选机制

虽然今年初在九龙西立法会补选中,冯检基遭遇初选后的“Plan B风波”,但民协始终主张泛民内部的初选机制,这是民协多年来在泛民阵营中一直的主张。对于2020年的立法会选举,民协认为应通过泛民内部初选,使参选的名单减少,增加泛民的胜选机会。

施德来说,民主派大党需要放下姿态,才能促进泛民阵营的团结。倘若2020年立法会选举泛民有初选,必会促使理念相近的泛民党派之间加强合作,民协亦有可能与其它泛民党派合组名单。

民协的本土性强但不受本土思潮影响

据观察,民协的地区工作成绩素有口碑,是扎根地区街坊的一个拼民生政党。从本土的角度看,民协最有资格代表基层民众的声音,最了解基层民众的想法,这也是为何民协在“雨伞运动”后没有走入“中港隔断”甚至港独的歧途,它始终没有离地求存,没有脱离社会的主流声音范围。

当民协响应基层民众的诉求和愿望,开拓党的工作时,它一直在追求为基层民众做实事,研究民生政策,促使政府施政纠偏端正。冯检基作为民协的创始人,虽然被泛民阵营少数人“打入另册”,但都没有妨碍民协的既定路向,民协正在实行一条没有冯检基的传统加创新路线。正如施德来所说,冯检基在党外的压力团体做功,民协在政党框架下发功,相互配合,继续主打民生,义无反顾地扮演着泛民光谱中的角色。

——《纵览中国》首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