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蔡慎坤:保持高油价就能改善空气品质?

2015年12月17日 10:25 PDF版 分享转发

12月15日下午,国家发布消息:国内太重,暂缓降。这一消息很快成了网路热点,也让原本期待今日油价铁定下调的消费者极为愤怒,更意味着官方津津乐道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土崩瓦解。

国家发改委解释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发改委为此辩解称,保持高油价,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品质。

发改委的说辞听起来就让人好笑,保持高油价就能改善空气品质?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最大的国家,今年9月以来,全美油价稳稳站在所谓“1时代”(指汽油单价低于2美元/加仑)达半年之久,比中国的油价低了一半,美国的空气品质却远远好过中国。海峡对岸的台湾油价也下调至每升20台币(约人民币4元),跟美国比较接道,虽然油价比大陆低了三分之一,并没听说台湾的空气品质比大陆更糟。

保持高油价,无非是为了维护几大能源巨头的暴利,也是让全民为进口俄罗斯高价油买单,跟改善空气品质毫无关系。而要改善空气品质,只有让各行各业用上优质低价的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用量,才有可能改善空气品质。相反,保持高油价只会加大煤炭用量,恶化空气品质。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国内开车加油的人大概深有体会,国内销售的汽油柴油不仅异味难闻而且刺眼刺鼻!穿行在大街小巷的车流之中,既使没有见到车尾冒黑烟,也会感到呼吸困难,排放的尾气同样也是异味难闻刺眼刺鼻!

这种亲身的体验,在在北美甚至在抑或香港,人们几乎都感受不到,即使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上,也几乎闻不到难受的异味,更感受不到刺眼刺鼻的汽车尾气。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些地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就是近乎苛刻的燃油品质标准。

柴静今年在有关雾霾的视频中,透露中国最好的柴油硫含量是欧洲的25倍,中国17%的柴油车排放了70%的氮氧化物和99%的一次性颗粒物。我国汽油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中国国四及以上的油品只占4%。虽然北京已经开始执行国V标准,与、日本的标准相同。但油品的品质是否等同于欧盟、日本标准?几大能源巨头恐怕谁都不敢正面回答。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欧美日标准差距非常大,油品硫含量偏高,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程度一直居高不下,并且成为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与机动车排放相关的油品关键指标中最主要的是硫含量。国际上通行的尾气排放管理方法,可以说就是限制燃油中的硫含量,即所含硫越少,油品质量越高,排放尾气相对越清洁。

我国油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欧Ⅳ标准中对硫含量的要求是不大于0.005%(品质分数),国内汽柴汽油成品标准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值。现在国内汽油含硫量至少在150ppm,柴油硫含量350ppm。欧盟和日本已经将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降至10ppm,美国是30ppm。这意味着中国当前的汽油标准是欧洲、日本的15倍,美国的5倍,柴油则是欧日标准的30余倍。

我国进口含硫量很高,这种原油价格低廉,几乎是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的一半!据彭博社采集的资料显示,目前部分墨西哥原油已经跌至28美元/桶之下,至11年低位。伊拉克正以25美元/桶向亚洲买家提供多种最重质石油。在加拿大西部,一些生产商正以低于22美元/桶的价位出售原油,一些厚质和含硫量更高的油价已经跌至20美元区间。而中国正是世界上最大劣质高硫原油买家。

这些低质含硫量很高的原油在国内高价卖给消费者,不仅让几大垄断巨头维持暴利,更是空气污染和雾霾的罪魁祸首!如果说保持高油价是为了改善空气品质也就罢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高油价并未用于治理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其庞大的燃油税和暴利不知去了哪里。

成品油消费税,即对境内行驶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是将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不可思议的是,在成品油消费税接连猛涨的同时,国内汽车路桥收费并不见任何减少,其去向也是不明不白。

作为石油消费需求大国,油价下跌对中国来说本是利好,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刺激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然而,与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所不同的是,国内油价下调的速度如同赶着毛驴上集市。今年以来,国内油价虽然经历过多次下调,但与国际油价暴跌相比不过是毛毛细雨。

石油是人类现代生活的发动机,石油不仅是基础能源,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各类石化产品,也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基于此,过去数十年,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对国内原油勘探和开采投入了巨额资金,企望于油企能够更好地回馈人民。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在垄断油企暴利天增挥金如土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乃至全国消费者依然在付出比国际市场更大的代价和成本。这种代价和成本不仅恶化了通胀压力,更抑制了个人消费增长。国内油价居高不下,受影响的远不止有车一族,直接受害的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特别是物流业成本的增加更是助推了通货膨胀的速度,最后遭殃的仍是千千万万老百姓。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保持在国际原油每桶100美元时的水准,如果算上过路过桥费,中国的油价堪称世界之最,绝对超过高油价高福利的欧洲,而中国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欧美等国,或许这是我们为政府从俄罗斯进口高价油付出的必然代价!但今年几大能源巨头以极低的价格向境外大量倾销成品油,对国内市场则依然维持高油价,如此反差的定价机制,宁与外人不予家奴,不知发改委和几大能源巨头做何解释?(有删节)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