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吴征在美国走麦城——追踪之七

2016年03月05日 21:00 PDF版 分享转发


走麦城——追踪之七

曹长青
吴征在圣路易斯“中美总商会”期间,利用工作之便结识的美国大公司管理人员中,其中一位是美国尼尔森公司(A.C.Nielson)亚洲和拉美部副总裁波拉萧克(Frank Polashock)。尼尔森是全球最大的电视、广告监测公司,吴征和波拉萧克是在一次商务会议上偶然相遇。由於当时尼尔森公司正欲进入中国市场,而吴征在波拉萧克面前所展示的在大陆的人脉关系迅速征服了这位美国商人,所以他在1993年底到1995年之间,也就是说吴征在中美总商会做执行经理期间,雇用了吴征给他做打入中国市场的顾问。

记者日前采访了早已离开了尼尔森、目前在新泽西一家公司任职的波拉萧克,他介绍说,当时尼尔森公司急於想做的,主要是促使中国的各个省的电视台接受他们作为独立机构进行收视率的测试。中国的电视台一直都是自己做收视率调查,这当然不能保证准确。通过中美总商会认识并雇用了吴征之後,波拉萧克多次被吴征带到中国见到不少部长级官员,以及很多个省电视台的负责人。

美国人当然也明白,要跟中国做生意,官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於中国的电视台来说,跟美国大公司尼尔森的可能合作自然也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去年12月3日吴征对《北京青年报》说:“1993年,我开设了一家投资谘询公司,协助一家著名的传媒企业在亚太地区进行了一次很大的购并,并协助它进入亚太的市场,这次购并不但一夜之间建立了这个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存在,而且也完成了我资本积累的第一步。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桶金。”

在与国内记者有据可查的几次谈话记录中,吴征曾经说道,这家“著名的传媒企业”就是指尼尔森公司。吴征说,“当时尼尔森想进入亚太市场。当时我们就采取了购并方式,使尼尔森成功购并了亚洲集团,1993年在香港,8,000多万,将近9,000多万的并购。”吴征再次表示他从尼尔森这次并购中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利润大概有几十万”。

国内一位IT企业内的专业人士读到吴征上述说法後对记者表示,吴征是一个“没有MBA学位、没有干过媒体、也没有在投资银行干过多年的人,尼尔森能放心交给他做吗?还给了几十万的谘询费?不知道尼尔森看中他的什麽了?”

就这个问题记者询问了波拉萧克,他说当时雇用吴征只是给他做谘询顾问,介绍他认识中国的电视台,而不是做并购的顾问。他支付给吴征的是谘询费(consulting fee)。当问到吴征在尼尔森的那次亚太并购中扮演了什厶角色时,波拉萧克说,“那次并购和吴征没有任何关系,是我做的。”

那厶吴征有没有从购并中得到利润分成呢?波拉萧克毫不含糊地说,“没有。正像我所说的,吴征只是帮助介绍我认识中国的电视台,他只拿谘询费。”

那厶这个谘询费有没有几十万呢?波拉萧克说,“没有。”但他拒绝回答在他雇用吴征的一年多里付给了吴征多少谘询费,只是说绝对没有几十万。

就像通过中美总商会认识了波拉萧克一样,吴征在中美总商会的一年多里还认识了另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它就是美国“华纳音乐集团”(Warner Music Group, Inc.)的总裁莫咖多(Robert J. Morgado)。这家音乐集团隶属美国知名大公司“”(Time Warner)。当时华纳也正期望能把他们的音乐节目打入中国市场,因为音乐毕竟没有多少政治内容,应该是最有希望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

由於吴征以中美总商会的名义把中国广电部部长孙家正请到了美国,引见给了莫咖多和波拉萧克等人,还带这些美国大企业的管理人员到中国去拜见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以及中央电视台、各省电视台的台长等官方人员,他的活动能量也征服了莫咖多。於是由莫咖多主导,华纳音乐集团决定投资在中国建立一个合资企业,目的是通过这个合资企业,把华纳的音乐节目打入中国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时间段,同时把这些美国节目重新配上中国广告之後转发(syndicate)给中国各省市的电视台。

莫咖多曾任州长的幕僚长,他所担任的“音乐集团总裁”是时代华纳的一个重要职位,1995年5月时代华纳内部发生地震,进行了几项重大人事变动,他被迫离开。《时代》周刊当时还曾以封面故事报道了时代华纳的那次人事变动。

在1994年认识吴征时,莫咖多在华纳音乐集团的地位还是相当有决定权的,所以在他的说服和决断下,时代华纳决定投资一个小型合资企业,拓展把华纳的音乐节目打入中国市场的事业。这是1995年初。

这时候,尼尔森在香港的购并也完成了,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据波拉萧克自己对记者表示,由於他的工作只是拓展新的业务,一旦建立起了地方分支,他的工作就完成了。在他正寻找下一个发展目标之际,得知时代华纳准备和吴征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往中国发展,他觉得这是一个开始一项新事业的机会,所以他离开了尼尔森,加入了只有吴征一个人的“博纳(Bruno & Associates)谘询公司”。 不知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导致波拉萧克离开尼尔森这家著名的大公司。

吴征对国内媒体说,“当时我们(指他和波拉萧克)并购公司由我做大公司,他是小股东。”其实他们就是两个人,这个公司既没有钱、也没有实际投资,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只是合作伙伴。据密苏里州商务局记录,吴征的“博纳(Bruno & Associates)谘询公司”1994年1月14日注册,到1995年8月31日就被州政府取缔,因为没有提交年度财务、税务报告,没有缴纳执照税等。

波拉萧克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也清楚地说,他没有往吴征的“博纳谘询公司”投任何钱。他们两个人都在等时代华纳的钱,时代华纳也真投了,而且计划还不小。

在和波拉萧克合作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在1994到1995年期间,吴征和电视台联合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叫做“友伴”的合资公司,主要由省电视台投资。但友伴公司是由吴征和福建电视台成立的合资公司这件事波拉萧克并不知情。

时代华纳的资金在1995年投给了由吴征、波拉萧克、华纳音乐集团这三者联合成立的新公司。吴征和波拉萧克运作,华纳只出钱。具体制作广告片、转发电视节目等业务则通过上海友伴公司做。

友伴公司前驻中国总经理、目前在上海开公司的于小丽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中说,位於上海的友伴公司当时有20多人,除了是把华纳的音乐节目卖给中国各省的电视台以外,还制作配伴这些节目的广告,卖给中国的广告商。据《纽约时报》和《富比士》的报道,当时的《杨澜视线》也是由友伴公司制作。

据吴征和杨澜对这两家英文媒体的说法,《杨澜视线》发行到全中国50多个省市电视台。于小丽也表示当时业务开展得不错,比较成功。但是波拉萧克却说,他们的公司在中国根本就没有赚到任何钱。也就是说,友伴公司赚的钱并没有回到华纳投资的这个美国公司里。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时代华纳一开始的计划是在大约三年内投300万美金,但是後来投资并没有按原计划进行下去。首先,莫咖多的“华纳音乐集团”总裁位置被别人取代,他本人在1995年5月被迫离开了时代华纳。据《时代》周刊报道,主要是由於内部权力斗争;但时代华纳内部有人认为《时代》周刊的报道并不全面,还有其他隐情。波拉萧克也对《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持保留看法。

其次,华纳音乐集团本来希望把节目打入中国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时段,但中国政府没有批准。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黄金节目段必须播放中国本土制作的节目。由於不能进入黄金时间段,华纳自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第三,据曾在友伴公司工作过的人员透露,友伴的“账务一塌糊涂,连杨澜到上海来的洗发膏都拿到公司报销。”原友伴在上海的总经理于小丽也曾就账务问题和吴征发生严重冲突。她举了一个例子说,吴征的弟弟吴彬曾去北京参加一个由广电部举行的电视节,费用全部由主办单位负责。但吴彬却把这笔主办单位已经支付过的费用票据再拿到友伴报销。而吴彬并不是友伴公司的职工。于小丽说她清楚地知道那个活动的钱是已经付过的,所以她不同意报。

但是,报账之类的事情是金钱运作上的小事。时代华纳在第一年里往合资公司里投入了100多万美金,并被全部花掉。据波拉萧克的解释,这100多万主要用在了他和吴征来往中国、在中国办理注册的各种手续费、交往费,以及支付他和吴征的等。据国内知情人透露,吴征这个期间在上海山湖的威尼斯花园买了别墅。

那厶吴征到底拿多少薪水,虽然波拉萧克不肯回答吴征薪水的具体数字,但在各种方法的追问之下,记者得出了大约六、七万的答案。如果吴征的薪水不到10万,那厶波拉萧克大概也不会比他高太多,那厶100多万美元在不到一年之内都花到那里去了,这其中有没有什厶玄机?记者没有答案。

前上海友伴的总经理于小丽由於账务问题和吴征发生严重纠纷;于小丽告到上海长宁区法院,最後吴征赔款,官司庭外和解。

总之,时代华纳1995年年中开始投资,在半年多之後的1996年初就停止了投资。也就是说,在和吴征合作了不到一年之後就退出了和约。除了上述几个原因之外,还有什厶其他原因?为什厶要请两家侦探公司调查吴征?记者也尚未得出答案。

华纳退出後,波拉萧克也退出了。而这时吴征的“博纳”公司也由於没有向州政府提交年度财务报告和税务情况而被密苏里州政府取缔。他的这个“博纳(Bruno & Associates)公司”从94年初成立到95年夏被取缔,只存在了20个月。但是吴征依然有救星。

莫咖多离开华纳音乐集团以後,自己开设了一家叫做Maroley Communications的公司,以向世界各地输出美国的音乐节目为主。他仍然对吴征有信心。尤其是在1995年底的时候,吴征已经和杨澜结婚,而杨澜是“中国的奥普拉.温芙瑞”之说,更增加了吴征的光环。所以,莫咖多决定由他的公司继续资助吴征杨澜。一边出资继续通过友伴把美国的音乐节目打进中国市场,一边投资《杨澜视线》。

但是莫咖多自1996年初给吴征在上海的友伴公司投资,结果也在不到一年内就停止了。然後莫咖多派人到上海另立山头,开了新的公司,出唱片,发行音乐节目等。到底吴征和莫咖多之间又发生了什厶问题?为什厶他也迅速退出了与吴征的合作?

记者在过去的这几个星期里给莫咖多在纽约的总部打过几十个电话,得到的回答是,莫咖多正在进行为期四个月的休假。记者明确地对他的秘书讲明了是为了采访他和吴征合作的事情,但他一直没有给记者留下的电话号码回话,明显回避这个话题。据准确消息说,关於他和吴征合作失败的经过曾被美国报纸报道过,但记者目前尚未检索到。

波拉萧克显然对吴征与莫咖多的分手有所了解,但拒绝回答。同时也不肯回答为什厶他也退出了和吴征的继续合作,只是说他对华纳撤资、莫咖多加入的合作方式不感兴趣。但记者明显感觉到这里面还有其他难言之隐。另外,既然他对吴征和莫咖多分手的原因有所了解,而且这段事情是发生在他和吴征的合作结束以後,那厶为什厶不可以讲呢?什厶事情不可以讲就自然令人感觉蹊跷。

在莫咖多撤出後,福建省电视台也要撤资了,於是友伴公司全部卖给了福建省电视台。这是在1996年底和1997年初,也就是吴征杨澜刚刚正式回国的时候。

按理说,吴征曾经给尼尔森公司做过投资顾问,曾经和华纳音乐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还和莫咖多的Media Group合作,虽然这些合作都分别只有一年左右,但这些都是美国以至全球知名的大公司,资历明显地远比一个巴灵顿的“博士”要有份量的多,但在吴征的简历中却只字不提。不但吴征自己回避,波拉萧克和莫咖多也回避,这是为什厶呢?而吴征後来在亚视短短八个月的经历却被认真地记录在他的各种中英文简历中,并且被各种媒体报道显著地强调。

从记者所做的一系列调查来看,吴征在美国的8年多里,工作、从商的经历和“成绩”远远超过他在学校读书的经历和成绩,但这些实在的经历在他的简历中全部被一堆有水份的学历代替了。而他通过捐款等得到的什厶美国电视艺术学院董事等等没有实际内容的头衔也被一一罗列在了简历里,这又是为什厶呢?

但不管怎样,虽然吴征在美国有过这些从商经历,但从他卖保险,到中美商会,到做谘询顾问,到在合资企业里做事,到他和杨澜1996年12月底回国的时候,他的正常收入除掉花销,能剩二、三十万美元算是不错的了,最多不会超过50万。所以,吴征在美国的所谓“第一桶金”实际上只有一个桶底儿而已,他的第一桶金,他的真正资本积累其实全部是在他回国以後。

就算他离开美国时有50万美元,那厶在他和杨澜回国後不到5年之内,却把这50万变成了500万、5,000万,最高时达到超过两个5,000万:一亿零两百万美元(据《富比士》杂)!那厶吴征杨澜这两个“小超人”(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被称为“小超人”,这里借用)是怎厶运作出了这厶巨额的财富呢?

(未完待续)

(载《多维网》2002年2月)

2002-02-12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