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从邓文迪到罗玉凤:并非所有“励志偶像”都值得被崇拜

2017年01月17日 7:07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丹枫茶话

“我不反对,但我反对凤姐成为偶像。”

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最近有没有被凤姐刷屏。

前两天的那篇《:求祝福,求鼓励》里,凤姐细数自己的“十年辛苦不寻常”,博得无数网友的转发、评论、点赞和打赏,获得了三百多万的阅读量和二十多万的打赏,在2017年刚开年就达到了去年强势霸屏的“罗尔事件”的效果。

今天凌晨,凤姐又搞了一波大新闻。在她的最新推文《罗玉凤:我做了两个决定》当中,她表示要把所有打赏的钱捐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并且自己以后永远不再在文章中开通打赏。

凤姐在此刻展现出的博爱和仁慈,可与几年前汶川地震、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无情地拿死去的同胞作为调侃对象的凤姐,完全判若两人。

我睡得晚,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篇文章,着实又一次被凤姐的“魄力”所震惊。果不其然,一觉醒来之后,凤姐又刷屏了。

早在凤姐成为凤凰新闻主笔的时候,就有人意识到她在“下一盘大旗”,大家猛然发现,一个曾经被所有网民调侃甚至戏弄的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一次次地利用舆论把自己推到了更高的位置。

从社会最底层,到飞往美国,再到成为凤凰新闻的主笔,我也曾因凤姐的这段“励志之路”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她的敬佩。只是这次,当凤姐终于成为“全民偶像”的时候,我反而开始反思自己此前对她的崇拜到底是对是错。

这是一个失忆的时代。尽管听起来有点悲凉,但事实上确是这样。

译者黑马在对劳伦斯《无人爱我》的序言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人云亦云、匆匆忙忙赶潮头搭便车的时代,人们从一个梦中醒来又匆匆做起另一个梦,换一个梦后自称比以前清醒了,便开始在新的梦里蔑视起旧的梦,称之为往事不堪回首。”

当年把凤姐骂得狗血喷头的和如今将她奉为偶像的人,是同一批。

当然,凤姐绝对有她的过人之处。

不光是凤姐,所有自由竞争环境下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你甭管人家是鹤立鸡群还是哗众取宠,必定都有其胜出的原因。

我两年前觉得凤姐“励志”,是感叹她利用舆论把自己培养成初代网红并成功吸引到资本的聪明。在你还只会在BBS上约炮和灌水的年代,凤姐就敏锐地发现互联网的巨大能量并成功“借其上位”,这就是人家胜出于你的地方,不服不行。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都知道凤姐当年各种惊世骇俗的言论不过只是为了炒作自己,很多人因此而对她嗤之以鼻。我倒觉得,

人为了自身利益苦心孤诣,这事没毛病。

很多人一提到明星炒作就满脸厌恶,实际上没必要这么苦大仇深。只要不违反原则、不触碰底线,明星们通过有意识地制造话题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塑造自己的舆论形象,无可厚非。这和你出门前总要化妆、喜欢置办漂亮衣服、或者在朋友圈里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本质上没什么太大差别。

能够合理利用舆论炒作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比如自媒体“传奇人物”咪蒙,爆文无数,深谙煽动网友情绪的方法,尽管她的很多文章观点之间都彼此矛盾,我也觉得并非是什么罪不可恕的大事。因为咪蒙从来没有打算塑造一个丰满、价值观统一的自我,看咪蒙你只能针对她的具体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让你爽到了,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没什么值得批判的,咪蒙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总能用不同的方式让你爽到,如果你怪她的文章价值观不断流动,那可能只是因为网民的价值观也是不断流动的。

但是,话说回来,

一切炒作和造势都应该把持最基本的底线。

很多人可能已然忘记,凤姐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发过的微博:

她面对时的评论:

她到美国后不断地诋毁中国,用轻蔑的态度玩笑逝去的同胞,心里打的算盘其实是再一次利用舆论,帮助自己拿到绿卡。这样的炒作无疑突破了做人的底线。

我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爱国婊”,所以我曾试着站在凤姐的立场去理解她的做法:如果我也从小身处社会的最底层,生长在这个国家最贫瘠的角落里,从长相到学历没有一点被世俗肯定之处,我会不会也在历尽千辛离开之后,忍不住回过头来讲几句这个国度的坏话?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我能用这个理由为凤姐开脱,那么,我也可以顺着这个思路为十四年抗战间的所有卖国贼开脱。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和“言不由衷”。

有一个小细节,凤姐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时,所有的题目里一定要出现自己的名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了她的文章,你哪怕不点开也知道这是凤姐的一篇文章,并且基本能get到她的主要观点。

凤姐从来不惧把舆论的炮火往自己身上引。

也有人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不能不给人改正的机会。我特别同意。

我甚至觉得,以前那个冷漠而刻薄的凤姐其实伪装得更多,而现在这个真诚善良的她反而更贴近真实的情况。有人说凤姐把打赏得来的二十多万全部捐出,是一套为自己洗白的组合拳,这样的揣测未免也恶意太深。

凤姐应该是个本质不坏,但曾经为了炒作了走入过误区甚至极端的姑娘。至于她曾经的言论是否应该被原谅,每个人在心中会有自己的评判,谁也别道德绑架谁。

只是,我们不能选择性失忆。在认知相对完整的前提下,顶还是踩,是每个人的自由。

我尊重凤姐,甚至对她有点“刮目相看”,但我觉得不必要所有人都拜她为“励志偶像”。就像前一阵子的邓文迪,她的“传奇”一生同样引来非议无数,并且现在也成了世俗标准下的“人生赢家”。无论凤姐还是,这样的“成功案例”几乎没有任何被复制的可能,羡慕也好称奇也罢,能借此给自己打打气也未尝是一件坏事。

可是,大张旗鼓地拜她们为偶像,给社会、给世界观尚未健全的孩子们,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呢?

难道我们要告诉孩子,为了炒作博眼球,而诋毁自己、丑化国家也是没有问题的?女生靠接近男人“上位”而获得的成功同样能在社会上赢得尊敬?

来源:微读吧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