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最该批的非中国式相亲 是资源不合理分配

2017年07月18日 8:47 PDF版 分享转发

北京公园里的场景最近又有了报道,这些每日上演的城市现象因为媒体的描述,得以完整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相亲体现了近乎冷酷的规则,在决定相亲的优势上,京籍、车子、房产所在环数、祖上是否土著等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它都是浮云。

墙头草一般的舆论走势,自然对中国式相亲中赤裸裸的物质排列、资源歧视等给予了第一波抨击。抨击也是有道理,式相亲的蓬勃物欲特别容易批判,而对籍贯户口等细分条件的主张,给予彻底地道德差评,也符合更多非京籍、掌握着话语权的外地人口味。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舆论总是乍起,而后分裂反转。在中国式相亲遭到第一波否定批判之后,果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门当户对”也有道理,户口车子房子等比价也是现实使然,等等。很显然,这不是“政治正确”的认知,但因为立场的现实感饱满,似乎也能言之成理。

你看,中国式相亲就像其它议题一样,在社交媒体的撕扯下变得是非难辨,看似争议纷纷,实则上没有什么公共讨论的价值。而争论没有呈现出来的,是中国式相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资源不合理配置“下的蛋”,光争辩“蛋”如何,却忘了那只“鸡”。

其实不止在北京的公园,在上海、南京乃至于一线城市的公园或其它固定场所,中国式相亲同样在上演。这些集聚了最多资源的城市中,因为相亲为名义抖落出户口、收入、住房等阶层撕裂,背后是权力对稀缺资源的认定、制造及供应出现了问题,中国式相亲不过是资源竞争的民间分会场。

中国式相亲炼成了一条简单实用的歧视链,它将人们分成三六九等以体现相亲的效率,而户口成为这条歧视链的核心环节——这是它最受诟病的地方,但稍有理智的人都明白,这种歧视不止出现在相亲中,也出现在其它更多地方。前不久,非京籍中产阶级还在打一场孩子“战争”呢。

做人如果要诚实,就能看出你不能一边批判中国式相亲,一边跻身学位战斗。当然,一边认同中国式相亲的合理性,一边争夺学位,同样很怪异。但这种种怪现状,症结在于机制的扭曲,从而将人、家庭带入了保卫资源、以和亲方式巩固资源优势的循环。

中国式相亲的是与非,只是这场资源配置游戏中很小的一个场景。假如我们深陷其中,为相亲条件的是非撕扯,那些俯视的人一定会发笑的——针对相亲大批判的喧哗遮蔽了人们的视线,令人们醉心于话术上虚假的输赢,而忘记了抬起头,去发现导致这一切的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用文化因素——比如门当户对的观念——来解释中国式、歧视型相亲是不够的。因为所谓的相亲文化没有宗教因素,没有非利益的心理沉淀,它只不过是资源的另一个面具、另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户籍控制在内的资源设计,才是中国式相亲的上游。

所以,被中国式相亲激发出来公众情绪,更多是愤怒而不是觉醒——投身歧视链奋力向上攀登的不算是觉醒——这是资源配置这套游戏中成功的地方,它不仅将人们套牢,还让他们自认为命不好。如果我们只知道在相亲的是非辩论中逞口舌之利,就会一直被歧视链锁定。

来源:三条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