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金澜:一个延安“老革命”家庭的命运

2017年08月02日 10:23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金澜

近期,听闻这位九十岁高龄一直异地独居的远亲由于高温酷暑在家中昏倒身亡,无人知晓,异地亲人打电话未果,请求邻居开门,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多日,令人悲叹同情。

王老太太出身安徽一家富足的大户,14岁少年时弃家赴,后来积极参与的各种斗争中表现突出。她一生信奉‘党性原则’,‘斗争原则’,为此为大,由于被中共彻底改造思想和洗脑,造成了她的家庭和人生悲剧。听她的小女儿讲述,‘在文革中劳动改造后释放回家,而母亲写信给父亲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表示她了解她丈夫的思想并没有真正的改造过来,应该继续改造。结果,父亲又被劳改多年。’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二女儿从小就被寄养在乡下老家,六十年代初,十二岁,因大饥荒饿死。

大女儿受父母革命思想的影响,十五六岁就去支援边疆,在古西部放马。恢复高考后,她返城自学,于1978年考上大学,却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高烧不退,发现她在内蒙受到附近部队核辐射污染导致,类似病案在当地很多。大女儿在经历了几年痛苦的化疗之后病逝。

大女儿的去世给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不久之后王老太太的丈夫跳楼身亡。他们夫妇俩都出身延安,1949年之后他们同样也是中共搞政治运动利用的对象,整人的工具。但是,老头天性单纯仁厚,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共整人杀人的邪恶理念,每次政治运动他都跟不上形势,也达不到中共需求的邪恶程度。随后被中共抛弃,成为斗争对象,经历了近十几年的劳动改造和精神折磨。而王老太太一直对老头的思想上‘跟不上’和‘不悟’冷嘲热讽,使老头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信念。

与丈夫不同,王老太太深谙中共的邪气,在大大小小的各种运动中自觉地充当着的打人的棍子,文革刚刚结束,她就从单位的领导层直接被规劝退休了。丈夫的自杀使她消沉,随后小女儿出国留学定居国外之后,她不得已孤独寂寞的生活了二十多年。

这个家庭的小女儿三年前因癌症在国外离世。她从小在“革命”的家庭中成长,自述小时候的母亲凶狠狂躁,对二个女儿刻薄冷漠,姐妹俩经常在半夜睡觉时被妈妈拎起来不明原因的打骂一顿。大女儿在内蒙放牧,小女儿在十五岁那年也响应号召,急迫的要离开冷漠的家去延安,当她把报名的消息告诉母亲之后,母亲又气急败坏的打骂她一顿,可是报名的现实已经不能更改,小女儿在延安劳动了七年。看起来,作为母亲人性的一面,王老太太还是不希望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像当年的她一样,可是她的党性的一面,以及她的言传身教却只把献身革命的无情暴烈的一面传递给了下一代。小女儿嫁给了比她文化程度低的工人,二个人差距很大,小女儿一家在国外的生活都靠她。她也身不由己的重复著母亲对家庭的态度,暴躁,怨恨,看不起人,使自己的家庭几乎濒临解散,全家人都生活的不快乐。在她的生命最后几年,她也反思自己的家庭给她和姐姐们带来的命运,后悔她过去不顾一切的发泄抱怨,带给儿子非常痛苦的少年时代。

王老太太具备着民国人那些优秀的品格,刻苦勤俭,严于律己,意志顽强,但是却把自己的灵魂和家庭都祭献给了中共邪党。近年,中共腐败的事实使那些曾经为之奋斗过的人非常失望,虽然王老太太也看不惯现任中共全面的腐败,可是,还对中共邪党存有感情和对曾经奋斗终身的事业念念不忘,所以这二年在邪党又需要利用他们的时候,还是振奋精神地配合宣传,为中共站台,对认清中共和退出邪党不能认同。

老太太一生不信命,不怕死,不敬天理,孤僻自傲而不喜欢雇人照顾,坚决不去养老院,不信她会暴病而亡。她死后被人发现爬在地上,胃肠高度腐败后的污水从她的肠道口腔里流出来,流了一地,腥臭无比,裸露的皮肤爬满了绿头苍蝇,面部扭曲乌黑,可见临终之时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此时正赶上夏季高温,在与她相约定期问候她的人正好出差的空挡发生了这悲惨的一幕。现场清理尸体的法医结论‘腐败死亡’,五人家庭中最后的一位去世,无亲人收尸。

民间对人去世时的状况都有一些讲究和说法,人死亡之后,脸庞与身体立即紧缩,这时面部皮肤光洁如玉,面目端正的人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归宿。反之则可能进入畜生道或者恶鬼道。而从中医的角度看,一个人能够善始善终,无疾而终,是上天对这个生命无私善良的最好的回报。人信仰了神还是信仰了魔,这个人一生所从事的事业是正道还是邪道,善恶有报的规律对其中的每一位生命都是公平的。

人人都在善恶轮报当中,善恶的选择也影响着自己的家庭、健康、命运、事业以致生命未来的归宿。大家不妨静心的环顾自己身边的亲友的生活状态,以是否能够认清中共的邪恶和摆脱对中共的誓言为标准,来考量一下每个人各自的命运,会得出答案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