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我不能被人说,一说就急,想马上怼回去””:这背后是什么心理?

2019年11月19日 6:52 PDF版 分享转发

被人说就不高兴(pixabay)
被人说就不高兴(pixabay)

希望之声记者李智综合报导)我们被别人“说”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愤怒?我们那么想“怼回去”?有时候还因为自己“嘴笨”而懊恼….所有这些,都是背后的“心理”在作怪….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而不是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种心理状态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我们那么接受不了别人的否定?人”说”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心理反应?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平和而淡定呢?

别人”说”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同样是别人的一句”怼”,为什么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

情绪反应

遭遇一个状况,每个人都首先有对应的情绪反应,然后才有行为:行为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需要,需要背后是认知,而认知背后是经验。

这是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所以,”怼回去””一定要把对方驳斥的体无完肤”是行为,而行为背后则是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仔细体察一下,当我们被别人”说”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怎样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大量”和感受不熟”的人,每次一问到感受,他们就不知所措,他们冥思苦想,但得出的往往是”我也不清楚”这样的回答。可以这样说,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改变。

被人”说”的时候,感受是什么?一般都会有羞辱、受伤的情绪,进而产生愤怒。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情绪反应过程,很多人只能觉察到自己的愤怒,但是却对自己的”羞耻感”无法觉察,所以,他们的自我疗愈总是停留在表层。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愤怒(pixabay)

愤怒,一般是最表层的情绪。在愤怒背后,往往深藏着恐惧、羞耻、绝望等多种情绪,这些深层次的情绪,才是造成某种行为或者现象的核心原因。

在被人”说”的时候,如果我们认为对方说的是对的,可能会有一种”撕掉遮羞布”的羞耻感,所谓的恼羞成怒,大概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对方是在构陷、污蔑,这时候情绪反应就会升级,不但会有被人揭穿的羞耻感,还会产生被凌辱和欺负的耻辱感,进而激发极为强烈的愤怒情绪。

情绪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自尊水平

这个自尊,跟我们日常说的”自尊心”,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范畴的词汇。英文自尊是self-esteem,其中,esteem一词来自拉丁语aestimare(评估/评价)。它拥有双重含义:第一,评估某个事物的价值。第二,对某个事物的看法。简单的说:自尊,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自尊水平比较高的人,相对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当面对外界的否定时,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的情绪反应会不那么激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尊水平是一个人核心自我的重要基础,当一个人有比较稳定的”自我”时,就好比一个拥有200斤体重的壮汉,他在面对外界评判时,就肯定比一个80斤的瘦子更不容易被台风刮走。

那么自尊水平是否是越高越好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自尊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有三大核心基石:自信、自我观,以及自爱。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者的适当组合才能让人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所以,要谈自尊水平,就必须谈一谈组成自尊的这三大核心内容。

发作(pixabay)

第一,自爱。

自爱是自尊最重要的部分,自尊的定义中包含了自我评判的意味,但是自爱则是”无条件的”。在中,我们强调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是要构建一个孩子的自尊。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做不到无条件的爱,那ta也不可能去爱别人。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和不足,都会有挫折和失败,但是一个自爱的人,会选择无条件的爱自己,这种爱,意味着从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我是值得被爱和尊重的。

这种自爱的能力,实在是太珍贵了,它是一个人免于被挫折和打击置于绝境的最核心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为秘密的部分。它很难自我觉察,除非受到特别的提醒,但是它会在中支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第二,自我观。

毫无疑问,自我观包含着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评估?这种自我评价,就是自尊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在这里面包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期待,积极期待和消极期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那么这种积极期待会变成一种自我的内在力量,让人可以经受住来自外界的挫折和考验。反之,情况则恰好相反。

那么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自我评价首先来源于自己的权威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每个人最初的自我评价都来自于父母,然后来自于外界的反馈,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

攻击性(pixabay)

如果我们在镜子里(父母那里)看到的反馈是积极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美好的,反之,就会认为自己的不可爱的,愚笨的…

一个在最初从自己的父母那没有得到良好评价的人(这种评价未必一定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父母的身体语言同样意义非凡),就很难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习惯看人脸色”的人。

第三,自信。

自信是最容易和自尊混淆的概念。事实上,自信主要针对的是我们的行为,一个有自信的人,意味着他有能力在某种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

我常提到一个”挫折感”的概念,这个概念,就和自信有很大的关联。当一个人对于挫折和未知的世界没有过度的恐惧时,他就能表现出比较高的自信水平。而对于挫折的耐受力,当然还是和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所以,父母需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给孩子制造了过多的挫折感,是否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使孩子的自信水平下降。

③ 和”低自尊”息息相关的认知

我们刚才一直使用”说”这个词——”当别人说我时”,所以,我们需要分清楚,这个”说”是什么?

大部分时候,别人”说”我们,都只是一种评判性语言和评判性态度,比如,我说出我对你的看法: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我觉得不好看…

对于这种评判性语言,我们能否接受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需要看一下为什么?

对于一件事的反应,必然和对他的”解读”息息相关,这个解读,就是认知。即,我们怎么理解对方的这句话。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有过探讨,简单说,就是别人只是在表达ta自己的观点,但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否定或暗含否定的敏感,所以自动将对方的”观点表达”等同于”对方在攻击我”。

例如,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我觉得不好看——这句话,对方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但是如果当我们认为对方说这句话是故意在给我找麻烦,故意让我难堪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

不开心(pixabay)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对方的评判和对自己的恶意攻击相混淆,所以,觉察自己是否容易曲解对方,觉察自己是否经常有”受害者思维”,是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方面。

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区分”。第一,是人和事的区分,对方说的是我这件事没做好,或者是因为这件事没做好令他很愤怒,所以产生了对我这个人的情绪,还是就是针对我这个人做出的攻击?很多人将”我的裙子”=”我这个人”,所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受到贬损的愤怒。第二,是区分”他人”与”自己”。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句话的意思是,张三因为我做了某事而生气,将怒火发泄到我身上,但是情绪是张三自己的,我如果”接”了他的情绪,跟他对骂,或者因为他骂我而生气,就等于是我替张三的情绪买单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我不能被人说,一说就急,想马上怼回去””:这背后是什么心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