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周小川两难:人民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2015年08月25日 10:29 PDF版 分享转发

2015-08-27 00:49 来源: 辅仁网 作者: 郑子健

张五常教授的警告

七年前,张五常教授于《信报》专栏大声疾呼,力排众议,反对升值。(相关文章已刊辑于《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

教授深入浅出,阐述其小众惹火的看法:虽为经济大国,但支柱产业仍为低端,主打来料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生产,还未谈得上与欧美日等高科技强国争一日长短;中国的竞争对手实际是发展中国家,与之比拼廉价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争夺出口市场,。

这些竞争对手的皆与美元挂钩,一般而言,其币值随美元上落。假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会连带兑整个美元系统升值,失却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势,拱手相让出口市场,本地制造业流失倒闭,失业工人“返乡下耕田”。

为什么中国会愿意自断一臂,容许人民币单方面升值呢?

大家应该耳熟能详,改革开放要转向,由出口主导改为内需支撑,货币升值有助提升民间购买力,人民乐意消费多一点,增强内需。更为要者,政府想腾笼换鸟,踢走低增值制造业,换置高增值科技产业,藉此捞取更高国民收入。汇价升值既挤走劳动密集型工厂,又帮助新兴产业购置机器及借取外债,迅速打稳阵脚,生产高端产品,脱离恶斗低成本、低价格的出口市场。为此政府还祭出一系列新法例,以保障员工收入增长和规管环境污染为名,顺便推高生产成本,吞掉工厂仅余利润,迫不及待要杀鸟取笼。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有形之手自信过度,用力不均

对于此等政策目标,张教授嗤之以鼻,偶而加一两句“蠢到死”,始终认为政策走歪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七年过去,人民币兑美元升幅超过四分之一,升值效果之一大抵如教授所言:低端制造业抵不住成本急增,逃往越南、柬甫寨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福布斯》甚至大口夸言,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成本已与不相上下。

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发展确见苗头,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企业已是家传户晓,深圳和北京中关村亦成为中外公认的创科重镇,即便是下游生产,“红色供应链”也成功抢去日台韩的半导体订单。可经济增长却是青黄不接,高科技产业要的是专业人才,生产程序自动化,用不着聘请血汗工人,结果旧一批劳动人口真的要“返乡下耕田”,而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新一代,其工资增长也未见得真能带动内需,即使加上政府支出,本地消费仍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

用惯有形之手,是次自信过度,用力不均,破坏之手太猛,旧经济土崩瓦解,但建设之手太弱,新经济后劲不继,经济增长所以由高峰百分之十跌至守百分之七不保,经济转型宽猛失调乃主因之一。

人民币不会出现“持续性贬值”?

时移世易,因整体经济下行,人民如今需要处理与日俱增的贬值压力。

自去年十一月起,人行有见整体债务达国民生产总值近三倍,通胀、制造业及贸易诸数据皆不利,于是实行宽松,三次降准,四次降息,务求增加货币供应,提振信贷流通,纾缓下行速度。细阅其资产负债表,显示人行直接印钞,注资银行体系以换取债权,类近美国量化宽松之策。人民币于市面供应持续上扬,其累积贬值压力亦愈来愈大。

纵使人民多番放水,但药效一次不如一次,中国经济未见起色,人民币需求难免疲弱乏力,市场亦萌生贬值预期,至近日股市崩盘,楼市不振,上月出口大减逾百分之八,制造业严重收缩,人民币贬值压力更为沉重;又美国加息周期开展在即,资金陆续流出新兴市场,如马来西亚令吉和印尼盾暴跌,至十七年前金融风暴的低位。中国作为新兴市场龙头,逃不过去,今年第二季已有共值逾二千亿美元资金外流,人行要稳住人民币于目标汇价区间可不容易。

人行顶住供求双重压力近一年,直到两星期前,才宣布下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约百分之二,声称为配合当前贸易及经济情况,强调中国不会打货币战,人民币不会出现“趋势性贬值”。明明供求劣势未变,贬值预期更形炽热,人行仍可如此豪言壮语,皆因手上还有三万七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要强行维持汇价一两年并不成问题。

错失自由汇兑的最佳时机

人行宣布贬值当日,同时落实汇制改革,兑换中间价会以商业机构收市报价为基数,预示人行将会逐步放弃直接定价。官方宣传此举为汇率“市场化”,且是迈向自由汇兑的一小步。

回想七年前,张教授反对人民币升值,绝非掩起双眼,无视当日人民币升值压力。他只认为若升值无可避免,实行自由兑换最为聪明。

此因其时欧美经济实力衰颓,中国动荡较小,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挟着长年贸易盈余,人民币升值潜力有目共睹,只待人民币于国际市场自由流通,各国无惧停兑风险,便会争相纳人民币为储备货币,作为本国货币保值之锚,与美元分庭抗礼。届时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汇率会随各国双边贸易情况浮动,相对调节高低,无需再盲目盯着美元走,硬着头皮对各国货币一并升值,白白断送自家出口市场和制造业。

过了七年,只能说最佳时机已过,低端制造业已大批撤离,亡羊补牢的效果成疑;人民币走势由强转弱,保值吸引力已大减。人行一旦放手,全由市场主导汇价,人民币更有插水式贬值之虞,长远“国际化”效果未见,即时震撼却足以加速资金外流,形成新一波贬值压力,做成恶性循环以至经济恐慌。

那么由人行于市场间接操作,安排人民币有序贬值,又如何呢?

人民币贬值伊始,市场有乘势抛售的现象,汇价继续下调,此时人行当机立断,立刻出手稳住汇价,此举暗示中国政府还未放弃调控汇价之权,宁愿消耗储备,执意维持汇价于固定区间。大概中南海仍坚持“出口转内需”和“产业升级”的国策,不愿看到人民币大幅贬值,民间购买力倒头下跌,削弱消费和投资意欲,兼且令肩上共值一万亿美元外债百上加斤。

两难

领导人拒绝承认改革要停一停,先用两三年消弭政策错误,调整失衡的经济结构,“趁势性贬值”当然不在考虑之列。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想办法纾解目前困境,浇熄近火,惟有由人行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为下行经济打麻醉药,藉此拖延时间。

可是,因人行增加货币供应,人民币汇价受压,人行为撑住固定汇价区间,要出售外汇老本来购回人民币,倒过来又收紧银根,削弱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此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之矛盾,财经界人士以人民银行行长命名,称之为“周小川两难”。

目下中国的有形之已经不能再一把抓,自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要选择放手那一项:错步失调的改革政策?违反市场趋势的固定汇率?还是日渐失效的宽松货币政策?可惜迄今为此,中国政府自恃银弹储备充足,拖得多久便多久,可储备终有一日会耗尽,到时怎么办才好呢?也许其中反映领导人之间尚未达成共识,又或中南海仍幻想不用壮士断腕。

全球市场现正翘首以待,等着中南海内部争论完毕,公布官方属意的大方向,以明确果断的政策释除疑虑。投资者只能盼望实况并非如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明所言:“中国领导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