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从生死边缘到半年赚10亿元

2017年10月20日 13:57 PDF版 分享转发

拍拍贷在美递交IPO书,最高将筹资3.5亿美元。

作为国内最老牌的,拍拍贷最初走纯线上业务,当时很多从业者和表示“看不懂”,也曾经历合伙人离开、员工大规模离职、业务难以盈利、公司徘徊在生死边缘等艰难时刻。

拍拍贷创始人、CEO张俊如今为了“吆喝”公司业务,可以在众人瞩目的舞台上放声高歌,大概没人记得,多年前,他还是个在微软工作、严肃沉闷的IT男。

十年磨一剑,如今张俊即将实现上市梦想,他这几年剃了光头,常常打趣自己的发型:创业不易,头发越来越少了。

从最初坚持风格、不挣息差,到近年开发现金贷、实现大规模盈利,拍拍贷上市的故事,是个从理想回归现实的过程。

从微软工程师到连续创业,一个“非典型”IT男的自白

2006年之前,张俊是一名工程师,常常感觉在外企工作几年成了一名“熟练工”,工作之余,他和大学同学一起,兼职创业做了几个项目。

保健品电商、书籍电商、视频分享、团购入口……他把风口项目都尝试了一遍,均以失败告终。

做P2P的想法源于“中年之痒”。

“当时我在大公司工作几年,收入稳定,有闲散的存款,但存利息太少,炒股票风险大,当时看国外有P2P的业务形态,英国有Zoper,有prosper,这些平台投资利息很高,我们几个朋友想做点什么,决定在中国也做一个P2P平台。”在此前的专访中,张俊告诉记者。

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项目,大家觉得这是违法的,金融行业被高度管制,一说起民间金融,首先想到非法集资、高利贷。

很多人劝张俊不要创业,“说不定哪天就进去了”,还有一些人认为人普遍信用不高,借钱给亲朋好友,都不一定还钱,把钱借给陌生人,更不可能及时还。

张俊先开发了一个熟人借贷的网站,把朋友之间的放到网上,通过朋友的关系链,把朋友的朋友慢慢纳入网络。

一开始大家只是友情支持一下,但是没有大范围推广开来,2007年底,这个尝试宣告失败。

很快,张俊尝试做线下业务。最早团队里有一个创始人在银行工作过,有面审经验,他带着大家做面审,当时一伙人在上海实地考察,发现面审的成本特别高,银行不愿做小额是有道理的。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靠面审的第一印象是不靠谱的,有时候明明觉得借款人各方面挺好的,但对方就是不还钱,有些后来找不到人了,或者进监狱了,这种方法很难评估一个人的状态,没有覆盖真正需要小额借款的人群。”张俊说。

折腾了几年,张俊看不到明朗的前途。

特立独行,不挣息差,徘徊在生存边缘

2008年初,拍拍贷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做纯线上P2P。

当时很多人看好线下途径:在各个地方开公司布点,像民间借贷公司一样。当时国内整个大环境都是做线下业务,比如宜信,通过线下获客、授信,都是被认证过的可行之路。

拍拍贷确定走互联网路径后,很多员工选择了离职,那阵子,拍拍贷也招不到人。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业界对拍拍贷的印象是:特立独行。

拍拍贷往线上走,要求借款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料,其中面临2个问题:1.如何确定这些资料是真实的?2.贷款多少钱是合适的?

张俊选择了一刀切,每个借款人首次授信只有3000元,通过时间积累信用,同时观察申请资料有没有被修改过,判断身份证照片、字体的缺陷。

“一开始就是这些非常土的方法,把出风险、没出风险的案子拿回来重新分析,为什么有些人是好客户?为什么已婚的比未婚的好?女性比男性好?学历高的比学历差的好?住址和手机、银行卡在同一个地区的,比不在一个地区的好?”张俊开始得出一些定性的标准。

幸运的是,大数据等征信的基础设施在完善。2009年,公安部、教育部开放数据,拍拍贷对接了公安系统身份证信息,以及教育部信息,审核成本逐步下降。

此时拍拍贷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获得收入?

2009年之前,拍拍贷是个免费平台,不挣息差。当时张俊的想法很简单:互联网是不能收费的,在交易过程中抽成,是不符合互联网逻辑的。

当时,国外的几家P2P平台没有挣息差,同时息差面临着法律风险,大众认为吃息差就是非法集资。

于是团队不断烧钱,没有拉到融资,经费来自于几个创始人,大家都是兼职创业,每次开会,都有人说要放弃。

创业热情渐渐褪去,一些合伙人不愿意再出钱,早期的一位创始人选择了离开。最艰难的时候,平台不收费,公司就活不下去。张俊纠结了很久:互联网借贷业务是离钱最近的,如果这个都不能收费,那互联网还有什么可以收费?

最终拍拍贷选择了收取手续费。

“人们对于金融业务本身就有付费的习惯,我们最早定的服务费是:六个月及以下是2%,7-12个月是4%。收费的后果是,我们的交易量在那几天猛降为零。”张俊说。

随着市场发展,拍拍贷不断教育用户,大众逐渐接受收费模式,拍拍贷渐渐产生收入,实现盈亏平衡,由于纯线上模式越来越完善,张俊通过不断积累数据,重构了一套线上征信系统“魔镜”。

这套系统完全代替人工审核,针对每一笔借款,给出一个相应的风险等级:风险评级分为A到F六个等级,A级的目标逾期率小于0.5%,F级则大于8%。从A到F,风险越高,定价也越高。

拍拍贷投资人、君联资本合伙人刘泽辉此前告诉全天候科技:“魔镜”系统的坏账率是自己可控的,把模型风险调得高一些,坏账率就上来了,同时收益也上来了,反之则收益低一些。

在他看来:最后能活下来的P2P平台,不是发展最激进、最牛的,而是最保守、最稳健的,平台没必要去为了2、3个点冒最大的风险,但凡出现一个风险,平台就没有机会了,网络借贷应该回归小额、个人生活、小业主的消费。

开发现金贷,从亏损到盈利的关键一步

P2P,纯线上,金融科技……所有美好的景象背后,都指向一点:如何获得更多利润?快速上市?

从拍拍贷的招股书来看,2015年亏损7214万元,2016年盈利5.01亿元,2017年盈利10.49亿元。

扭亏为盈,飞速增长,这几年拍拍贷究竟经历了什么?

拍拍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成立了兄弟公司“拍分期”,专注线下资产的开发,在东北、西北、上海周边地区开拓蓝领消费市场,针对3C产品推出分期信用贷款。

这个现金贷产品,对纯线上P2P的资产是个重要的补充,拍拍贷近10年时间积累的大数据、迭代的风控模型,都运用于拍分期中。

在之前的专访中,拍分期CEO李铁铮告诉记者,拍分期与线下消费场景合作,在商户内宣传,提供年轻白领、蓝领分期服务购买3C产品,4000元以下零首付,月还款不到400元。

一般来看,目标用户希望的借款金额在3000-4000元,正好是一个手机的价格,而借款用户的收入是人均3000-4000块,买手机的价格正好和一个月的收入平行。

“拍分期”下沉的场景,围绕蓝领阶层,而蓝领除了手机购买之外,还有现金服务、电动车购买等需求,在两年时间内,“拍分期”从这些渠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上市、套利、转型,风险中寻找机会

现金贷的高利润让人眼馋,大众也质疑其背后的坏账率、风控能力,甚至担忧:次贷危机何时来临?

根据招股书显示,拍拍贷平台上逾期180天以内的坏账率均低于1%。这个数字很美好,在业内人士看来,坏账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客单价低,所以欺诈团伙没有兴趣,目前针对现金贷的欺诈并不多。

现金贷目前有很大的红利和套利机会,对风控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行业内大量公司专注在渠道获客的扩充中,背后的逻辑是:只要将获客成本控制好,逾期率也比较低。

未来,进入现金贷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在长期来看,现金贷利润率会下降,所以最近一些公司争取上市。先融到钱,在风口上多拿钱,储备资金,在下一波浪潮里找新机会,布局新业务,做大市值,未来会有更多发展机会。如果平台的资产端只是现金贷和P2P,未来会很尴尬。”互联网分析师、投资人钱皓告诉全天候科技。

此外,现金贷面临着被政策管控的潜在风险,目前的逾期和坏账不多,所以政府没有采取像“ICO监管”那样凌厉的措施,不过,“一刀切”一直是悬在从业者头上的剑。

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是经济周期。

整体来看,美国人对于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比如Lending Club的股价一直在下降。对于已经上市的宜人贷、信而富,美国市场的估值体系,更类似于对待金融机构的标准,而金融公司的PE都是8-10倍,因为经济周期就是8-10年,相比之下,科技成长类公司会达到20-30倍。

钱皓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估值不太会很高,P2P和现金贷最大的风险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目前经济周期还可以,但现状不可能维持20-30年,一旦经济周期不好,坏账爆发,这些借款人可能会整体违约。

对于经济周期的风险,拍拍贷曾经在2014年做过转型。

2014年1月起,拍拍贷全面停止向中小企业放贷,专注于大众用户的小额信贷。张俊在2015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转型的考虑在于,2008、2009年因为经济刺激,中国的GDP增长幅度在2010年上了一个高点,但这种高速增长是不合理的,很难持续,2013年底,中国经济可能会开始下行,中小企业信贷是高风险业务。

现在来看,这个决定是对的。在当下的经济周期中,也许张俊已经看到了风险。从某种程度上看,上市,也是为下一个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准备。

来源:全天候科技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