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大物理(四十一) 奴隶社会的文化模式

2017年12月10日 16:39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2 13:01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文化模式

不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文化教育都是“先导性指标”。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从时间的延续上,每个人今天的命运在100年前已经基本确定,而自己的行为则能在未来100年影响自己子孙的生活。 从根本上,自己的过去的根基在于父母教育,而未来则来自于自身的行为,以及个人言行对子女的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最少需要在时间上扩大10倍,以1000年为单位判断。 一个社会现在的状况最少是过去1000年的积累,进而影响未来1000年的方向。 每个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分子,受到社会的约束和影响。 其中,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并不主要来自于社会中的明文法律,而是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约束和影响。 这种约束和影响看似无形,但是实实在在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而这种社会的影响,又可以叫做文化影响。 在文化约束和影响下,绝大多数人都在遵照社会要求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 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影响深远。

文化决定人们的努力结果。 中国有两句类似的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一个人思考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只有尽可能长远地思考,才不至于陷入眼前的困境,并且获得个人的长远发展,或者叫“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长远思考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文化的个人与社会,一个维度是时间的过去与未来。 在考察过去的时候,人们可以大致了解过去2000年的社会历史,以及过去100-200年的父辈历史。 在思考未来的时候,一个人最多可以看到未来的100年,并且进行相应的筹划和行动,也就是自己第4代子孙的未来。 而超过100年的社会与个人子孙的发展,个人已经毫无能力,只可能掌控在上帝的手中。 在4000多年前,上帝对亚伯拉罕说,让亚伯拉罕的子孙众多,如同天上的星、海里的沙。 而这样的话,只有上帝能够说出来,并且得到实现。 所以,短期的未来依赖自己的力量,而长期的未来需要依赖上帝。 反过来,当人们只看眼前的时候,只可能自然地走向奴役之路。 而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往往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按照“主流文化”的意图而行为。 很多人即使不满意自己的贫困现状,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不论这些人如何挣扎,不仅没有变富,反而更加贫困。 这种情况像一辆汽车陷到泥坑里。 如果只是拼命发动汽车、转动车轮,希望通过车轮转动而将汽车带出泥潭,结果往往是车轮打滑越来越严重,而且在泥坑中越陷越深。 因为,人们在努力的时候,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文化的错误引导下,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 而当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朝着错误方向努力的时候,也就自然形成奴隶社会。

大致上,文化的冲突可以归结为奴隶社会和利益对等社会的冲突。 文化就像人呼吸的空气、鱼吞吐的水。 人们在一个环境长久生长、没有去过其它环境,就无法知道这个环境和其它环境的差异。在《后汉书》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个意思是,和好人在一起,就像进入放置兰花、香气四溢的居室,长时间就闻不到香味;而和坏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卖水产品的店铺,长时间也不觉得味道臭。 这种比喻反映了环境文化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结果,让人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很“正常”。 如果延伸一步,从小生活在很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往往认为这样的环境很正常,想象不出恶劣环境是什么样子;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从来没有脱离过,也同样觉得世界自然就是这样。 而且,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形成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中国有一句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而西方则也说,贫困与暴力相伴随。 与之相对比,美国到1950、60年代,大多数地区的人家都不用锁门,更不要说安装防盗系统;即使在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的治安状况显著恶化,但是不少与大城市相聚较远的小镇,人们同样保持不锁门的习惯。 如果从环境的角度,当人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资源匮乏,所以人们必须进行争抢。 如果一个人不争抢,在社会中就难以生存下去。 而且,对于很多有家庭的人,即使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自己的孩子争抢。 在整个社会中,坑蒙拐骗 、投机钻营的人,才能够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但是,不论人们实施什么手段,暴力是具有统治力的力量,所有人们最后都臣服于暴力。 暴力主导社会的时间越长,整个社会也越贫困,自然环境遭到的破坏程度也越严重。 当生存环境也越恶劣,人们也越想着投机钻营,也越臣服于暴力、崇拜暴力。 而这种暴力与社会的增强循环,就是奴隶社会的主要表现。

社会文化差异往往从“小事”上表现出来。 在世界历史上,最能够体现出文化交锋的“小事”,就是英国使团访问中国清朝。 1792年10月,英王乔治三世派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的使团,出发访问清朝。 英王以西半球海洋王者的身份,希望与东半球陆地王者的清朝皇帝,建立平等的双边贸易关系。 英国希望跟清朝建立关系,是因为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 当时,清朝向西方出口大量丝绸、瓷器、茶叶等风靡欧洲王室贵族的高档产品,但是却很少进口产品,造成欧洲的大量贸易逆差。 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毛棉织物质优价平,加上英国过去积累的机械技术等优势-包括钢铁和枪炮技术,希望通过贸易把这些产品销售到中国,以平衡两国的贸易往来。 所以,两国关系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根本在于利益。 如果英国不是在利益上有所图,也不会想起主动向中国示好。 当然,英国国王也希望通过炫耀自己的巨舰大炮,加上各种欧洲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给清朝皇帝和大臣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清朝购买英国的产品。 当时的清朝皇帝同意以居高临下的角度,接见来自英国的“贡使”。 当时,满清朝廷与马戛尔尼就两国关系问题,相互勾心斗角。 最后,满清朝廷要求欧洲国家使节对满清皇帝进行“三拜九叩(下跪三次,每次磕头三次)”的双膝跪拜、全身匍匐的磕头之礼,而马戛尔尼坚持按照对本国国王的单腿下跪、微曲上身的低头之礼。 马戛尔尼单膝下跪的礼节让乾隆大怒,后来几乎将马戛尔尼赶出中国。 不过,乾隆在整个马戛尔尼到访和离开的过程中,一直以比较高超的手腕在背后进行操控,既让英国使团感觉到全方位的压力,又在表面上显得非常和善。 后来,马戛尔尼的随员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佩雷菲特查阅了英国和中国两方面的大量原始史料,撰写的《停滞的帝国》,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展示了整个中英文化冲突的双方思想过程。 从《停滞的帝国》对两方互动的描述可以看出,因为社会体制的根本差异,两国的人员形成根本的思考和行为不同。 但是,由于两者的差异过大,而且由于信息文化的封闭,因此相互之间难以理解,造成很多概念上的误解。 不过,关于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磕头的问题,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对的完全相同的问题。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2 13:02

“膝盖”才是真正反映“普世价值”的一个关键指标。 在20世纪,“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概念被称为“普世价值”,受到欧美等国的推崇,并且在世界进行推广。 但实际上,这些概念并不是“普世价值”,而只是借口和工具。 从国内的角度,欧美国家的世俗政权利用这些概念,攻击本国教会、消除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比如,美国一直强调推广“普世价值”,显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但是,在二战后期,美国要求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进入中国东北和北朝鲜,随后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将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中华民国推翻,将中国置于共产主义的控制之下。如果说美国推广的是“普世价值”,那为什么美国支持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国?如果美国推广的不是“普世价值”,那什么是普世价值? 对这个问题,推广“普世价值”的美国政府无法回答。 因为,这个涉及到美国将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置入共产主义的统治,也是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所犯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掌控世界最大权力的美国怎么会承认自己的罪恶行为? 而这种强权掌控话语权的现实,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而且,即使美国政府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自己在1949年之前误信了共产党的谎言。 但是,在中国出兵朝鲜战争、支持越南战争之后,美国竟然排除中华民国,而支持共产主义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而且,在中国支持波尔布特政权对本国人民大屠杀之后,美国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时候,美国所奉行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在哪里? 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在国际事务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是崇拜强权、恃强凌弱、唯利是图;而且越是喊得漂亮口号的,实际行动上往往越无耻。 而“膝盖”是反映强权的真实指标,强权的差异决定了“膝盖”的差异。 清朝和马戛尔尼官员磕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礼仪问题,而是全面反映两国内部社会强权结构,以及两国之间强权对比的实际问题。 如果中国公使出访欧洲,欧洲国王不会要求中国公使磕头,甚至不会要求公使施以单腿跪拜礼;而清朝则反复要求,让英国公使按照中国“三拜九叩”的方式磕头。 这两者态度的差异背后,反映出两国全方位的思想观念差异。而思想差异的基础在于,两国社会对于世俗权力的认识具有根本的不同。

观念差异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差异。 马戛尔尼出使清朝失败之后,将出使的失败归于很多原因,包括翻译水平过低的问题。 但是,他没有真正意识到,他面对的并不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一个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 对于跪拜的态度,背后是人们对于权力的态度,而权力崇拜才是人类共通的真正“普世价值”。 英国作为传统的基督教国家,体现出基督教社会固有的传统: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 对于一个骑士,一般面对君主施单膝跪地的礼节,而对上帝双膝跪地。 因为,上帝才是每个人的真正掌权者,绝对掌控每个人的生死。 而君主诸侯等世俗政权只是在世界上代表上帝的暴力掌控者,并不代表全部的权力。 而骑士应该完全忠于上帝,部分忠于君主。 而单腿跪地的礼节表示,骑士虽然对君主效忠,但是不完全属于君主。 当然,有些骑士在犯了重罪之后,请求君主的特殊宽恕,或者有时候感谢君主的特殊恩惠,也会在当时双膝跪地,表面自己属于君主。 这种平时单膝跪地、面对特殊的利益恩惠时的双膝跪地,反映出世界上人们普遍的反映,也就是“普世”行为。 这种“代表上帝”掌控暴力的态度,在英国“光荣革命”中表现的更加显著。 当时,英国的议会以新教为主,为了防止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进行复辟,主要党派共同进行宫廷政变,驱逐詹姆斯二世。 之后,英国发表《权力法案》,确立议会为最高权力,建立“君主立宪”国家。 随后,英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与英国的海上霸权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英国这个开放而生机勃勃的国家的发展。 与此同时, 中国是一个连续历史最长、人数最多的奴隶制帝国。中国以满族为主的奴隶主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对广大奴隶实施相应的约束。 而每个下级都是上一级的奴隶,所以奴隶就要双膝跪地,而且匍匐磕头,表示自己完全属于上级。 也就是上级对下级拥有无限的权力,或者叫做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而人们见到皇帝,更要“三拜九叩”,表示皇帝对自己和家人朋友拥有的无限权力。 而一个官员如果敢于“谋反”,也就是阴谋推翻皇帝,就要遭到“灭九族”的惩罚。 所以,磕头九次也意味着自己和家人都是皇帝的奴隶,完全忠于皇帝。 马戛尔尼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经历过完全的奴隶社会,因此没有思考过,两国的礼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也想象不出为什么在中国,磕头竟然如此重要。

磕头反映出奴隶社会的关键文化。 在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北京之前,还没有哪个西方国家的使团到北京见过清朝皇帝。 因此,几乎对清朝一无所知的,不知道将在北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马戛尔尼也没想到,跪拜成为见皇帝时最主要的问题。 这是在具有骑士传统的西方,很难想象到的问题。 而马戛尔尼在跪拜的问题上,坚持“两者对等”的原则:如果要他对康熙皇帝进行三拜九叩,首先需要中国官员对着英王乔治的画像三拜九叩。 只有这样,马戛尔尼才认为,他能够保持国家尊严,不辜负自己作为英王全权大使的责任。 但是,当马戛尔尼提出这样的对等要求时,没有清朝官员敢于答应。 虽然马戛尔尼没意识到三拜九叩的真正含义,但是在奴隶社会中生活已久的人们早就烂熟于心。 他们很清楚,自己只属于清朝皇帝,而不属于英王。 清朝官员既不敢对英王三拜九叩,更不敢跟乾隆皇帝汇报此事。 因为谁敢汇报的话,皇帝会认为这样的人有“贰心”,皇帝直接会砍掉汇报人的头。 而马戛尔尼也没想到,在他和官员讨论对等礼仪的时候;官员则在磕头问题上对皇帝造假,说马戛尔尼正在练习磕头,见皇帝的时候就学会磕头了。 反过来,在当时的欧洲,国王可以随时迁徙,到其它国家继承亲戚的位置当国王,统治其它国家。 而人们也可以到其它国家,为教会或者为其它国家的国王效力。 所以,欧洲的某个骑士不仅对自己的国王单膝下跪,也在到其它国家时,对其它国家国王单膝下跪,表示自己对于比自己高级的位置的尊敬。 而不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在上帝的掌控中,所以在上帝面前双膝跪倒匍匐磕头。 而欧洲这种礼仪属于流动社会中,相对合理的礼仪。 而在中国的奴隶社会中,既然官员对皇帝三拜九叩,下降对上级官员匍匐磕头,就表面下级只把上级当奴隶主,而不承认外来的人当奴隶主。 在这样的结构中,整个社会必须自我封闭。 如果像欧洲那样开放流动,奴隶社会早已经瓦解。 当时,很多人因为饥荒或者战乱离开中国,到南洋等地讨生活。 对于这些人,整个社会采取敌视的态度,因为他们离开了奴隶社会。 另外,对奴隶社会危害最大的,是宣扬外国好、本国差的人,这些人也被看做“内奸、卖国贼”。 就连到中国的,也只能歌颂中国皇帝,认为中国皇帝“最伟大”。 因为,这种内部宣传对于奴隶社会的瓦解,比出逃的人们力量更强。 所以,中国奴隶制度还要试图维护自我优越意识,将西方国家的使者看作低等的番邦使节,向高等的皇帝称臣。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广大奴隶们也认为,中国是上国,皇帝是世界的主宰。 广大奴隶们看到皇帝在世界的崇高地位,也就安心做奴隶。 而英国使节头一次见到这种情况,面对的各种繁文缛节-尤其是磕头,以及这种“自我优越”意识,自然非常费解。 因为,这些现象并不是简单的“民族”文化,而是维持奴隶制大帝国的根本文化基础。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3 13:43

奴隶根本是一种思维,为眼前的利益而屈服。 在奴隶社会的礼节背后,是一整套系统的精明利益计算。 刚接触到这套礼节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困惑。 但是如果分析背后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利益才是礼节的基础和导向。 在当时,很多人认为,如果马戛尔尼按照中国的礼数给乾隆皇帝磕头,会获得更好的关系效果。 荷兰使团后来吸取了马戛尔尼的教训,到中国按照要求的礼仪给皇帝磕头,希望获得相应的贸易机会。当荷兰使团服从清朝官员的命令,对皇帝进行跪拜。 跪拜的原因,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主动让自己低人一等。 既然“奴颜婢膝”,必然是在眼前利益上有所请求。如果不为了眼前利益,为什么会“奴颜婢膝”呢? 没想到,荷兰使团在磕头之后,结果一无所获,而且遭到更大的羞辱,连重要官员都没见到。 在马戛尔尼离开的时候,乾隆皇帝还表面态度很好,并且暂时给的英国商人一些利益。 而荷兰使团连这样的待遇都没有,完全被冷落对待。 这时候,其中一些欧洲人才发现,关键问题并不是磕头。 为什么清朝皇帝不对这些使节下跪,而逼着这些使节向自己下跪? 因为清朝皇帝认为,就是要求使节下跪,自己也没有利益损失。 英国人以巨舰大炮的姿态在广州、浙江和直隶游荡,乾隆不是不知道这些巨舰大炮的威力,而只是小心掩饰自己的恐惧。 另外,乾隆皇帝看到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觉得根本不可能答应。 估计是综合这两点考虑,马戛尔尼即使没有磕头,乾隆皇帝也对其有一定的礼遇,并且给英国商人一定的优待。 而荷兰商人没有巨舰大炮做后盾,自取其辱也很正常。 虽然荷兰是所谓的自由国家,但是自由国家的人顺从了奴隶社会的模式,就是自己将自己当作奴隶。主动做奴隶的人,自然也被看作奴隶。 奴隶应该得到权利吗? 众所周知,奴隶不配得到权利。 所以,荷兰使团得到的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到后来,中英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北京和入侵北京后,清朝皇帝再也没要求使节下跪。 这时候,清朝皇帝还想耍花招,避免见到使节、或者在接见属国使臣的地方接见欧洲国家使节;但是,这些花招一次次被使节识破,然后迫使清王朝让步。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很清楚,如果再想耍弄使节,这些使节背后的国家就会出兵,直接消灭清王朝。 所以,实际上开始整个进程的,是依仗巨舰大炮,强调不磕头的英国人。

“尊严”意味着什么? 自己不为了眼前利益对他人屈服,而是要与对方保持人格上的对等关系。 在当时的欧洲,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席卷欧洲大陆、英国和北美。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普遍对中国推崇备至,认为中国作为不实施基督教的世俗国家,是人类社会的典范。 而拿破仑是在“法国大革命”后,以《拿破仑法典》在社会制度上推动“启蒙运动”的重要政治人物。 在滑铁卢失败被囚禁后,曾经接见过第二次出访清朝的公使团。 这些公使团成员充满崇敬地问拿破仑什么意见,拿破仑英国公使不磕头的行为,采取了讽刺的态度。 他认为,英国公使到中国却不“入乡随俗”,反映出英国人过于傲慢的特点。当然,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欧洲各国的时候,也没有想着“入乡随俗”。 实际上,英王授予马戛尔尼全权,处理出使期间的各种问题。 在最初,英国人主要想着平等贸易、互利互惠,根本想不到磕头竟然成了当时的主要问题。 在跪拜问题上,主要是马戛尔尼的决策。 而马戛尔尼在巨舰大炮的支持下,出于“荣誉”和“尊严”的角度,拒绝了清朝要求的磕头,同时一直试图要求两国之间平等自由开放的贸易。 而从利益的角度,“尊严”本身指的是更长远的利益。 一个人决定维护自己的尊严,就意味着放弃掉眼前容易得到的利益,而在未来考虑采取其它方式进行解决。 从中英关系上,马戛尔尼对于维护英国“荣誉”和英王“尊严”的问题上,态度表达更加明显。 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期间,英国国内的一些看法是,如果马戛尔尼按照清朝的要求磕头,有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荷兰使团自取其辱之后,英国人开始庆幸自己的决策正确。 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嘲笑荷兰人的奴颜婢膝的行为。 当一个充满荣誉和自尊感的人受到侮辱,人们就要分析到底是这个人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 而一个自愿当奴隶的人受到侮辱之后,人们只会认为这个奴隶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尊,应得相应的侮辱。当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尊”而斗争的时候,就已经忽略了眼前的利益。 就像马戛尔尼这样,所有精力都在强调不磕头,随时都知道可能会得罪清朝皇帝,自由贸易的问题就只能放在次要地位。 不过,因为保持了“自尊”,也就让自己在以后留出了更大的行动余地。 如果荷兰发动对清朝的战争,就会被认为是先被羞辱之后的报复,受到人们的冷淡对待;而英国发动战争,就会让人认为是出于维护平等与“自尊”而进行的战争,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 而这个理由在后来英国出兵的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3 13:45

中国民众的状况,让马戛尔尼使团大为惊讶。 中国民众的状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清朝官府对于民众的态度,另一个是民众对于官府的态度。 对于当时的欧洲,中国还在神秘的面纱中,“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们又在大力鼓吹中国的优秀。 因此,马戛尔尼使团希望多了解中国社会状况,尤其是民众特点。 在物质环境方面,马戛尔尼看到低矮破败的民房,民房用土做墙、用茅草做顶。 社会中下层没有漂亮姑娘,大都像男人一样粗糙。 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只有很小的炭盆取暖,甚至没有取暖,人们只能穿很厚的衣服。 在马戛尔尼使团看来,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冬天对于民众是致命的残酷。 当然,对于民众来说,官府的行为同样残酷。 在马戛尔尼使团的船在沿运河前行的过程中,官府到当地抓纤夫用人力拉动大船前进。 当地民众为了躲避被抓,因此白天纷纷逃离自己的家。 官府的人就晚上出动,趁民众熟睡的时候抓人。看到官府的人手里拿着鞭子,驱赶着俯首帖耳的民众,马戛尔尼使团的人们想起来黑人奴隶的场景。 官府基本禁止使团与民众进行接触,对使团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 但是,民众则对于使团极为好奇,于是大规模聚集在使团经过的路上,观看使团经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只需要少数人在前面拿着鞭子开路,民众就会很顺从地让出道路。 因为,民众如果稍有抵抗,就会遭遇严厉的惩罚。 当官府需要时,还会驱使民众以不雅的方式,阻挡使团前进的道路。 在中国,有很多秘密的民间宗教和社团,当这些宗教和社团规模较大时,官府就会派进行镇压。 在镇压之后,官府会将其中一部分人斩首示众,而其他民众则为之欢呼叫好。 虽然马戛尔尼使团被隔离监视,但是仍然对看到的民众实际状态非常震惊。 这种实际状况的认识,完全推翻了马戛尔尼使团过去对于中国的任何幻想。 马戛尔尼希望向中国销售先进技术的想法,也因为这种情况而烟消云散。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因为“自尊”而放弃眼前利益,意味必须以其它方式解决。 第二次,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继续访问清朝,尝试与中国建立相互开放的贸易。 在这次访问期间,是否磕头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有趣的是,英国内阁认为,磕头不磕头无所有,主要看能不能得到利益;反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东印度公司领导认为,应当坚持英国的荣誉,到了广州再决定是否进行磕头。 其中,作为孩子跟随马戛尔尼出使清朝的托马斯 斯当东,已经成长起来。 他再次跟团出使,并且坚决反对磕头,而是要求英国采取强硬路线。 这时候,清朝已经是嘉庆皇帝,已经失去和英国使节以温和方式诱导的耐心。 当阿美士德到了北京,清朝官员对阿美士德态度冰冷而且强硬,要求阿美士德必须进行“三拜九叩”的磕头。 而且,阿美士德刚刚到达北京的晚上,嘉庆皇帝突然要进行接见。 清朝官员还一拥而上,试图将阿美士德带走,同时要求阿美士德磕头。 阿美士德激烈反抗,坚决不磕头,也不希望立即建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一怒之下,将他们赶出北京。 当然,为了缓和与英国的关系,广州方面再次相对善待商人,也让阿美士德的出使取得一些成绩。 不过,中欧贸易逆差不解决的话,欧洲将因为金银的流失,很快陷入穷困。 不久之后,英国商人开始找到新的办法,就是通过走私鸦片赚钱。 鸦片在很短时间内,成为英国从中国赚钱的主要手段。 于是,内部开始讨论,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完全开放鸦片贸易,而且国内种植鸦片,让英国人无利可图;二是严惩贩卖鸦片的外国商人,并且实施禁烟行动。 当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反对鸦片贸易,而且多次希望与中国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同时减少鸦片贸易。 但是,当时清朝地方官员对于义律的呼吁毫不理睬,可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在鸦片贸易中大获其利。 而满清朝廷派林则徐到广东,采取第二个办法,搜缴鸦片、对贩卖鸦片的商人进行惩处。 当时,不论义律还是英国,对林则徐的行为都没有异议。 但是,林则徐和义律在打架斗殴误伤事件上发生冲突,并且断掉对于英国人的淡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义律开始反击,并且要求英国派兵出战。 在英国国内,两党也因此吵得不可开交,而托马斯 斯当东作为中国问题专家的发言。 托马斯 斯当东的发言让人重新记起英国使团访问清朝的遭遇,并且强调清朝的实际状况,决定性影响了充满骄傲和自尊的英国人。 最后国会投票,以5票之差而出兵中国,开始中英战争。 1840年开始的战争也被中国共产党的教科书称为“鸦片战争”,虽然实际原因并不是因为鸦片。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3 13:53
@天天翊翊 2655楼 2014-01-12 15:50:44
楼主很有才,朋友们分析你可能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说你是来召唤更多的人加入基督教的。不知他们说得可对?
—————————–

我不是牧师。 我关于经济的帖子,也没有召唤人。 我只是在论述,过去中国人一次次在自寻死路,未来的一次也毫不例外。 而这次,是整个世界共同走向自我崩溃,只不过强弱不同。

人们要决定的是,与现在的邪恶共同走向自我灭亡,还是重新自我端正,做好准备,在未来活下来。

而为什么会这样? 人应该怎么准备? 只需要读读圣经,看看上帝到底对人说了什么,以及人如何作恶的,就知道原因。 上帝的大手可能会姗姗来迟,但是绝不落空。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4 13:19

当人们的思维模式固定后,很难改变过来。在中英战争中,清廷毫无悬念地惨败,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清廷除了赔偿一些白银、把香港岛“赏赐”给英国、开放几个口岸之外,并没有很大的损失。 而且,因为清廷官员耍小聪明方法,英国人一直难以按照条约进入广州城。 在这个时候,如果清廷能够学习国际法,也不会损失自己很多利益,还能够保持奴隶制度。但是,奴隶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学习和利用外部知识和力量。 清朝作为典型的奴隶制系统,皇帝并不关心国际法。 而各级官僚则必须服从皇帝,自然也不会学习国际法律。 不过,一些官员因为小聪明,恰巧利用了国际法,让英国等国无法提出进一步要求。 不过,因为中国搜查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被杀事件,英法联合要求清廷道歉和(小)赔偿。 因为这些事件,英法美等国再次和清朝签订《条约》,主要是多增加了一些开放的港口。 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公使要求到北京换约,也就是要见清朝咸丰皇帝。 这时候,咸丰皇帝只能拼命阻挠公使进京,因为他再也不敢要求公使们“三拜九叩”。如果没有“三拜九叩”的仪式,而公使只是对咸丰皇帝鞠躬的话,咸丰皇帝也将丧失威严。 因此,咸丰又开始耍小计谋,不让公使见到自己。 而英法公使非得进京,并且清除天津的淤道,便于船只航行。 没想到,清廷派僧格林沁对英法军队进行伏击,等于是不宣而战,导致英法军队遭到严重损失,撤走搬救兵。 清廷上下一片欢腾,并且给英法发诏书,单方撕毁《天津条约》,并且要求英法“自悔求和”。 但是,英法立即组织新的军队,直扑天津,迅速攻陷大沽口炮台。 咸丰再次求和,经双方谈判后,咸丰同意增加一些赔偿,英法要求再次派公使到北京与咸丰签约。 咸丰又碰到与公使见面的难题,于是派僧格林沁绑架公使团39人,以公使团为人质要挟,要求与英法再次谈判。 在国际法中,绑架公使属于国家全面宣战的行为,因此英法联军直接攻向北京,直扑圆明园抓捕咸丰。 咸丰不在圆明园,而英法军队看到圆明园巨大的宝藏,洗劫一番后离开。 当然,大多数财宝都没有拿走,于是圆明园附近的清朝子民跟着进行抢劫,并且放火烧了一部分圆明园。 面对惨败的局面,清廷只好同意释放公使团,并且同意公使与清朝皇帝见面。 但是,释放公使团之后,英法联军发现公使团只有19人。 这19人已经被残酷折磨,而另外的20人都已经被残杀。英法要继续教训清朝,其中英国意图烧圆明园,而法国意图烧皇宫,后来按照英国的意图对圆明园纵火。 可以说,整个过程都是清廷对国际法不当回事,而且反复挑衅强大的英法联军,被英法打的落花流水。 而这个发生在1856-1860年的反复战争和议和的过程,被中国大陆的教科书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实际更无半点关系。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思维惯性,这种惯性从多种行为表现出来。 当一个人习惯了一种思维之后,基本不可能转变思维,不论成功或者失败,都会一直重复这样的思维。 对于一个社会,这种思维惯性更加显著,表现出更强的反复特点。 当人们回顾历史,认真对历史进行考察时,往往会发现这种特点。 似乎很简单的问题,一般常人都难以犯的错误,一个社会就能够反复去犯这些错误。 比如,在清廷与西方国家交往过程中,一次次耍小聪明,一次次破坏各方的约定,一次次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袭别人,而且还自以为占了便宜。 等别人过来痛殴清廷的时候,再割地赔钱求饶。 这种“小聪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进行了一次次的重复,被英法等国打得求饶。 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还会重新再犯。 1900年的“义和拳”,就是这种再次“耍小聪明”,再次被痛揍的故事。 当时,掌控清廷的慈禧太后不满洋人对于清廷内改革力量的支持,但是又不敢直接得罪洋人,因此重新“耍小聪明”。 慈禧太后支持民间的“义和拳”发展,大规模地屠杀西方传教士和中国教民。 更重要的是,“义和拳”民和清军竟然围攻北京的外国使馆,对各国使馆的公使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本来,欧美国家反复要求清廷惩处杀害传教士的凶手,但是因为传教士属于私人行为,因此不便直接插手。 但是,当“义和拳”和清军围攻大使馆,意味着对西方各国宣战。 这些国家为解救公使,组织当时的一些散兵游勇,形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八国联军人数有争议,有的数字显示3-5万,有的显示1万多)。 这个七拼八凑的军队开始武器不足,后来缴获了全新的现代武器,将数十万清军和“义和拳”打得落花流水,并且全面控制北京,清廷再次投降求饶。 八国联军等于是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之后清廷基本失去对中国的控制,开始土崩瓦解。 在中国共产党的教科书中,将“两次鸦片战争”和“义和拳”等事件看作是外国无故侵略,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事件。 但是,教科书并没有告诉人们,清廷为什么会反复挨打。 如果清朝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国际法,对强大的英法进行武力挑衅,也不可能反复遭英法等国痛揍。 在教科书给中国孩子灌输这些内容的时候,只聚焦在这些事件上,而不是讨论环境背景和前因后果。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4 13:21

不同社会的“主流文化”塑造不同社会的民众。 关于马戛尔尼的“磕头”问题,反映出不同社会民众的思维。 在欧洲的(广义)基督教环境中,民众理所当然认为,不需要向君主磕头;而在清朝,民众理所当然地认为,需要向上级官员磕头,而且对皇帝磕头时更加隆重。 这就是不同民众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理所当然”的认识。在整个社会中,磕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这种不同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同,所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也不同。 但“主流文化”形成后,会民众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塑造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主流文化”变成环境因素,人们更不知不觉地接受“主流文化”,形成显著的思维惯性。 即使人们离开当地“主流文化”去其它地方,也会很大程度上保持过去的思维方式。 比如,当马戛尔尼快到中国的时候,就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当时,中国人和荷兰人同住一个岛上,两者的住房形成显著的区别。 中国人的住房以木板房为主,矮小拥挤简陋;而荷兰人的房子则很正规,相对来说高大宽敞。虽然荷兰人和中国人都已经离开故土,到达新的地方生活,但是人们仍然按照过去的思维定式安排自己的行为。进入中国,他发现皇家宫殿规模庞大、金碧辉煌,而民众的房屋则极为拥挤、简陋。 这时候,他看到了中国人建立矮小拥挤简陋的木板房的原因。 虽然中国人已经离开了中国,但是仍然保持着过去的居住思维习惯。 同样,荷兰人习惯了制造很好的房屋,到了亚洲同样建造很好的房屋。 从社会文化角度,中国民众居住条件简陋拥挤,是奴隶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为,奴隶的功能就是给奴隶主工作,奴隶主只允许奴隶拥有最简陋的生存条件,而不能让奴隶富裕起来。 从利益的角度,如果奴隶拥有很多财富,意味着奴隶主就要变穷;如果奴隶的居住条件很好,奴隶主的身份优势就无法表现出来。 所以,对身处奴隶地位的中国人的群体,奴隶社会不仅仅代表着社会中的磕头等礼仪,更体现在奴隶们的生活条件上。 当奴隶们离开中国,脱离了奴隶社会,不用再磕头。 但是,奴隶的生活模式对人们的思维仍然形成决定性的影响,让人们保持着奴隶社会的各种生活习惯。

自由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差异,关键在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 维持奴隶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民众信息封闭。 信息封闭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完全的信息管制,让民众只能接触到奴隶主阶级要民众接触的信息,而接触不到其他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影响,让奴隶们“自觉”形成自我信息管制,不再接受与奴隶主给自己灌输信息相反的内容。 久而久之,奴隶社会的奴隶民众就会形成不关心外部信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也就是金钱和现实权力。 民众进入自由社会后,失去了现实权力的管制,人们形成只想着赚钱,然后在生活中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生活的习惯,而不关心外部环境。 比如,当马戛尔尼使团进入中国的时候,除了要求自由贸易,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了解中国。 因为,中国一直对西方关着大门,西方只能通过各种传言和猜测,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描述中国。 因此,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进行实际考察-了解中国真实信息,也成为一项重大使命。虽然他们一直被监视和限制行动,但是马戛尔尼使团仍然从很多细节上,看到了一些中国的真实情况。 而马戛尔尼使团回国后,不同人根据自己的论述,开始让欧洲人对中国开始产生了解。 “启蒙运动”给中国套上的各种光环,在无声无息之中完全消失。 一般情况下,传教士是西方人群中最具冒险精神的“先锋”群体。 他们到一个外部地区传教之前,都要做数年的准备,比如学习当地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耕作农产品品种等等。 这些都属于信息准备,因此也能够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且能够切实帮助当地人,也顺利实现传教的目的。 同时,欧洲也属于信息开放社会,人们如果想了解欧洲,只需要到欧洲进行学习和游历。 各种社会信息都摆在明面上,只要有能力学习,自然就能够了解欧洲。这就是在自由社会中,人们都在积极关注外部的环境,尽可能搜集信息,以便更了解整个环境状况。 如果中国人想了解欧洲,派一些人员到欧洲学习即可,就像在“脱亚入欧”时候采取的措施。 但是,在奴隶制文化模式下,人们都的关注点都主要在皇帝和官僚身上,对外部环境有兴趣的人很少。即使知道的人,也不敢向皇帝汇报。 因此,在多次与欧洲国家交战的过程中,清廷一直不知道有国际法可以遵循,也一直希望通过“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混日子。

基于不同文化对个人思维的影响,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重点不一样,因此形成不同的看法。 在自由思想熏陶下的人们,就像常在香味扑鼻的“芝兰之室”居住的人,就会更多地关注环境。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重视外部环境,尽可能多地了解外部环境的信息。 因此,人们对于不同的环境,就会认真进行研究。 而当人们关注环境的时候,往往会对个人的考虑少很多,也自然会相对忽略眼前的利益。 这就像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时候,更多想的是英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英国“荣誉”。 当其他人都在对乾隆皇帝“三拜九叩”的时候,他们则仍然单膝跪地,在整个人群中自然表现得非常“突兀”。 反过来,久居“鲍鱼之肆”的人,则更关注赚钱,为了赚钱而忍受臭味,时间长了就不觉得。 比如,与马戛尔尼打交道的清朝官员,主要想的是能够对皇帝交差,别因为皇帝怪罪而丢了自己的官职。 而且,这些官员最注重的,也是让马戛尔尼向中国皇帝磕头。 他们对于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毫无概念,也毫不关心。 毕竟在他们的想法中,世界是“天圆地方”的形状,中国在这块“地方”的中央位置。 而其它国家则是小小的“外藩”,散落在周边的小岛上、或者叫做“偏远地区”。 让他们去认识世界,说整个世界是圆球的形状,他们只会觉得这个想法很“怪异”。 即使外国人早已经给他们送过地球仪,告诉过他们相关的地理知识。 但是,他们基于“上国”的思维,考虑到自己在“上国”里面的个人利益,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地球”这个概念是真是假。 对于清朝官员来说,知道世界实际上是圆形、知道其它国家什么状况,对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好处,何必去知道呢? 而且,如果真的知道了,而且与其他人说,违背了“中国”这个大家的共识,到时候可能不仅仅会丢掉官职,甚至可能掉脑袋。 当然,清朝的广大奴隶民众天天考虑着多收点粮食、吃好一点,更没有兴趣关心世界是什么样子。 所以,不论整个环境的状况如何,人们都不关心,而是关心自己眼前的一点小利益。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4 13:47
@天天翊翊 2655楼 2014-01-12 15:50:44
楼主很有才,朋友们分析你可能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说你是来召唤更多的人加入基督教的。不知他们说得可对?
—————————–
@生于0715 2668楼 2014-01-13 13:53:37
我不是牧师。 我关于经济的帖子,也没有召唤人。 我只是在论述,过去中国人一次次在自寻死路,未来的一次也毫不例外。 而这次,是整个世界共同走向自我崩溃,只不过强弱不同。
人们要决定的是,与现在的邪恶共同走向自我灭亡,还是重新自我端正,做好准备,在未来活下来。
而为什么会这样? 人应该怎么准备? 只需要读读圣经,看看上帝到底对人说了什么,以及人如何作恶的,就知道原因。 上帝的大手可能会姗姗来迟,但是绝不落空。
—————————–
@纳税人没钱 2674楼 2014-01-13 16:40:24
其实这里要帮楼主澄清一下,有信仰的人往往是背黑锅的.有宗教的人倒是在后面各种卖萌.
为什么这些人会认为楼主在传教,其实上面楼主有一楼就已经说清楚了,”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文化模式”.
我直接给结论,愚民奴化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空前的巨大成功.因为这些人他们的意识中只知道”自由社会””公平””尊严”等,这些概念是西方文化的.
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或者选择性的忘记了.当年崖山一役,所受到的毁灭性打击.和大明王朝被……
—————————–

主要还是思维问题,或者说思维习惯问题。

绝大多数人属于条件反射式思维,就是看到或者听到某些字词句,立即条件反射出,自己从小被灌输的观念。

因为人们只会条件反射,因此对于概念具有特殊的崇拜。 比如说东方西方/中国美国/民主自由等等。 只要一说的到这些概念,人们普遍丧失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智力立即退回到少年儿童状态。 然后直接认为这个好,那个坏,在于没有能力多思考哪怕一点点。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真正进行逻辑思考的人,比例相对较少。 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相对更地,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尤其在1990年代之后,逻辑思考甚至被认为是怪胎, 如果有两个人进行抽象的讨论,亲人朋友可能觉得这两个人在浪费时间,让这两个人不要再说了,说的再多也没用,还不如多赚点钱。 这也是我正在贴的内容。

因为逻辑思维的问题,奴隶思维的人永远不理解,自己学习了很多,很努力,很想赚钱,但是不论多么努力,都赚不到钱。 奴隶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像巴菲特这样的人,天天坐在家里,就能够成为股神。 因为逻辑思维的问题,奴隶只可能受人驱使,跟着人瞎站队,然后做炮灰。 而天天讨论抽象概念,进而将事实与抽象概念相结合的人,可以随意将奴隶玩弄于股掌之间,让奴隶们给自己赚钱。 而中国十五亿人中,具有逻辑思维的人太少,绝大多数都缺乏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结果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4 13:59
@老马扁子 2013-11-07 14:37
放心吧,中国崩不了,因为中国是特色社会,是有遗产的计划体制强力控制与供给的,欧美就是在羡慕或恨中国这个东西。计划体制,就象不倒翁里面那一坨重东西,起始终平衡重心的作用。
而且中国崩…
—————————–
@叶孤尘1355 1501楼 2013-12-17 00:10:00
这兄台才是明白人,楼主太悲观,我等参不透难道高人云集的党政参不透吗?别拍我
—————————–
@常青花园 2681楼 2014-01-14 12:04:52
智者从来不使用“悲观”“乐观”这样的词汇。
因为这样的词汇反映的个人的主观情绪,而个人不是上帝,个人的情绪分文不值!
只有客观世界才是有价值的。
因此,智者用语是“是否符合事实”。
—————————–

为什么人们会强调 乐观/悲观?

强调乐观/悲观的人,缺乏最基本的对事实的认知,同样缺乏最基本的对事实的挖掘/分析/分辨筛选能力。 所以,人们自然地回避事实,而试图以自己的情绪概念,替代事实概念。

而所有人文类的内容,包括神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科目,其事实基础都来自于历史。 而绝大多数人缺乏对历史事实的学习和思考,而且也没兴趣学历史,没兴趣读历史,因为无法理解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只能以乐观/悲观进行判断。

这样的结果是,不论评论者多么无知(在事实上),都因为自己有乐观/悲观的判断能力,进行自以为正确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本身应该是事实的学习和思考者,轻松地变成观点的评判者,也就是自以为处于评委的地位上。

而奴隶们通过对乐观/悲观的判断,找到做评委的感觉,这就是“奴隶有着奴隶主的思维”的基本原理。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5 14:28

人们即使离开过去的环境,仍然保持强大的思维惯性。 人们往往觉得,“鲍鱼之肆”的人应该喜欢“芝兰之室”。 因为,当人们到了“芝兰之室”,就会对比两边的环境,发现“芝兰之室”的环境更好。 因此,人们都会纷纷选择“芝兰之室”,而放弃“鲍鱼之肆”。 但在真实世界中,这种想法一次次被证明是错误的。 大多数习惯了奴隶社会思维的民众,宁愿放弃“芝兰之室”的香味,而选择“鲍鱼之肆”中的赚钱机会。 甚至当人们既享受“芝兰之室”的香味,还能够获得赚钱的机会,但是仍然对此不感兴趣。 在19世纪,很多中国人在中国生活不下去,到美洲西部工作讨生活。 这些人去工作的时候,他们不考虑自己脱离了奴隶社会,并不觉得自己到了自由的环境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更多的钱,也不想着将自己的家人从奴隶社会弄到自由社会中。所以,他们在给家人的信中,诉说着“背井离乡”的苦闷。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闷? 因为,奴隶们已经习惯了奴隶的生活,而不习惯自由社会。 在自由社会中,人们因为对方的外在金钱和权力,以及内在的知识和文明程度,对人进行评判。 而到北美打工赚钱的人们,不论外在和内在,都让西方人对他们进行负面评价。 对于这些劳工来说,资本家(在他们看来是奴隶主)对他们的言行能够忍受,但是其他族裔劳工对自己的歧视,更让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自由社会。 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即使他们中间有的人赚了钱、少数赚了很多钱,也是将这些钱拿回中国盖大房子,让家人奢侈消费。 广东开平的碉楼群落就是讨生活赚了很多钱的人们,回家盖大房子的结果。 而他们在家乡的亲人,不管他们赚钱多么艰辛,都希望他们能多赚钱、盖大房子。 而且,他们赚的钱不仅仅盖房子,而且摆出酒席,请其他人白白“大吃二喝”。 通过这些花钱的浪费方式,表示自己有钱、光宗耀祖。 或者说,这些人即使到了自由的环境中,在自由社会赚了钱,但是仍然按照奴隶社会的思维模式思考和行为,并且以金钱支持着中国奴隶社会的运转。 或者说,这些人无法理解奴隶社会和自由社会的区别,也不关心社会问题。 他们心里只想着钱、眼中只看到钱,即使在国外赚了钱还觉得外国不好,希望再回到奴隶社会的环境中。

文化思维惯性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地方。在很多情况下,选择“芝兰之室”还是“鲍鱼之肆”,取决于个人的思维模式。 而习惯了各自环境的两者互换位置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己过去的习惯,而觉得对方的环境“不适合自己”。 比如,在2012-2013年,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人口密集地区,空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 很多人经常谈论空气污染,也经常为空气污染而感觉到痛苦。 这时候,不少在北京工作的欧美人,从小习惯了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觉得北京的空气污染过于严重,感觉到空气污染的恐怖。 他们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健康,开始纷纷放弃北京的高薪职位而回国。 而且,有不少中国人也希望能够到欧美空气干净的国家,免受空气污染的影响。 但是,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特别关注中国的空气,或者说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很关心空气问题。 有很多中国人有学历或者有钱,有条件出国定居。 但是,他们觉得自己出国后,没有在中国这样舒服,因此只想着到欧美旅游,而没想着离开中国。 还有很多中国人已经到了欧美国家,天天享受着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和安全的食品安全。 但是,他们并不觉得欧美有多好,反而希望回到中国。 而这些中国人在欧美地区工作和学习,拥有比中国民众更高水平的知识,应该更清楚空气污染的危害。 不过,他们仍然觉得回到中国赚钱多、未来的“发展前景好”,因此纷纷回流到中国,而不管中国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有毒食品。 这就是,很多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环境,已经不觉得“鲍鱼之肆之臭”。 他们为了能够多赚钱、能够有“发展机会”,即使环境再恶劣、食品毒性再大,也觉得无所谓。 因为很多中国人面对很现实的问题:国外虽然整体环境好、收入比较高,但是由于国外“种族歧视”(恃强凌弱)的原因,个人缺乏“发展机会”、能够看得到“玻璃天花板”。 而中国则经济快速增长,拥有“大量机会”,自己也能够从中获得好处。 关于环境问题,既然国家负责环境,自己无法改变周围环境,那自己想的就是多赚一些钱,把家弄得更舒适、减少外出的机会。 人们觉得,将来国家肯定会采取措施,把环境变好。 所以,很多人等着国家把环境治理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希望。

当人们远离过去的环境时,过去“主流文化”对于个人思维的渗透程度,往往超出人们自己的想象。 在奴隶社会中,皇帝修建大规模的皇家园林,都用墙围起来,只供自己观赏使用,表示对财富的占有。 在江浙地区,一些商人赚钱后,也在自己家围墙里,将家弄得非常奢侈,并且做出很漂亮的园林。 商人的做法则是因为自己的奴隶身份,虽然自己有钱,但是“不露富”,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生活得很好,否则会得罪官府。 而这种奴隶社会模式则形成中国的城市模式,也就是各种围墙的封闭模式。 在封闭的环境中,人们经营着自己的小空间。 中国北京胡同和四合院就是这种自我封闭的文化表现。 而这种文化思维的传承,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人们心理,引导人们的封闭思维。 即使奴隶社会被推翻,由于这些建筑无法拆除,所以人们的基本的封闭思维模式还在继续。 很多中国人到北美定居,同样表现出这样的封闭思维特点。 比如,很多中国人到了美国,本来可以学习英语,然后融入当地的社会。 但是,很多人宁愿一辈子呆在中国城,也不愿意腾出点时间学英语,到更广阔的白人社区环境中。 而中国城也表现得拥挤混乱,人们聚集在一起,似乎并没有离开中国。 或者说,大量中国人虽然呆在美国的空旷大环境,但是自己制造出拥挤的小中国式环境。 后来,很多高学历的中国人到达美国,先学习再工作,获得很高的平均收入。 不过,虽然中国人从收入水平上达到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但是在居住行为上与美国白人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传统白人如果有一块不大的宅基地,就会房子盖得小一些,多留一些草坪种上花草,而且经常进行园艺比赛。 多数中国人则尽可能将房子盖大,让房子尽可能多占一些地盘,对草坪能凑合就凑合。 同时,人们让家里更宽敞,而且内部装修尽可能好一些,居住起来更舒服。在一些华人聚居的地方,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很小的地块上,盖上面积很大的房子,里面装修豪华,高价卖给华人。 而对于华人来说,很大的房子、很小的院子和草坪,正好符合生活习惯。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5 14:29

如果将不同的人群进行对比,文化思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在白人的中高档社区里,有两方面的“软件”显著影响当地的房地产价格:一是社区里人们的互助程度,一是草坪面积和园艺设计。如果两个社区的“硬件”相当,比如基本位置条件相似、外部环境相似、房屋地块面积相似、房屋状态相似等等,但是房价相差30%以上,基本可以将价格差异归于这两方面“软件”。 对于中高档社区的人,“软件”占了房地产价格的相当部分。 一般来说,中高收入阶层的白人,大都关心社区建设,热心社区的公益,相互之间积极帮助。 而更明显的是,很多白人将自家门前的草坪弄成花园,尽量将花园弄得漂亮,不仅让自己看着舒服,也让路过的行人感觉到舒服。 而白人在北美的生活特点,可以说从欧洲的文化传承而来。 在欧洲,稍微富裕一些的人们,大都喜欢鲜花,既喜欢种花,也喜欢在家里摆花。 在德国的很多小镇,街道相对狭窄,人们大都住在相对密集的数层高的公寓楼中。 而公寓楼中的住户们,很多都在自己家的窗户外面种花。 种花的方向并不是朝着窗户里面,而是一律冲着街道。 也就是说,人们种花的目的是给别人看,而不是给自己看。 不少街区还规定种花的种类,并且要求种植的质量。 开花的时候,整个街道都变得非常漂亮。 到了北美,人们的居住面积更大,尤其是房前屋后的面积更大。 因为花园的面积更大,很多白人在种花上投入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更多。 而在北美超市,花种、花株的销售一直很好,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种花的需求。 而如果在一个中高档小区,居住着中国人和白人,往往从花园的设计、花卉的品种、花园的维护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家是中国人还是白人。 中国人大都只是遵从社区的规定,将屋前的草地按照管理规则进行低水平的维护;而白人则想法做出更好的花园,让大家都能够欣赏到美景。 而且,华人缺乏主动的公益行为,相互之间帮助也少。 很多华人可以把钱花在买高档车、可以把时间用来陪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但是不愿意将金钱和时间用来打理花园。 或者说,华人的总体特点是,喜欢赚钱、喜欢“大房子”、不关心外部环境。 而中国人为主的社区房价也无法与白人中高档社区的价格相提并论。

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在于对利益的认识。 1950年,著名日本电影《罗生门》讲述了一个故事,在故事中每个人(包括死去的武士)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审判过程中撒谎,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故事。这个影片的寓意是,当某个事件发生后,不同人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对同样的事件进行不同的解读。 而在解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无意”或者故意扭曲真实的事件,希望别人相信自己对于事件的解读,也就是将别人的思维引导自己希望的轨道中。 这时候,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历史事件的人,需要通过解读的人来了解事件。 而人们了解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历史事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纯娱乐解闷。 在人类历史上,历史事件都在无数次反复上演,差别只是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稍有不同。 人们了解事件的目的在于,让自己能够提前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将来自己碰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已经做好相应的准备,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所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就要对解读历史事件的人进行思考,到底解读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立场,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 比如,对于满清朝廷多次与英国进行战争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其中,满清朝廷和中国共产党教科书认为,英国为了鸦片利润,对中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形成严重的侵犯,并且让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从国际法的角度,这些战争由满清朝廷一次次对英国的利益进行武力挑衅,并且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同时,英法等国基本遵守国际法,在清廷挑衅后实施合理的战争行为。 比如,当林则徐烧毁鸦片的时候,大多数英国人都认为合情合理,并没有发起战争。 在双方敌对的时候,如果中国有人指出他们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他们也会自然改正,按照国际法的规则行事。后来,清廷内部也有官员发现,英法比较严格地遵守国际法。 但是,由于极权奴隶制的特点,官员不敢将这些情况上报给皇帝。 在中国战败后,英法等国趁机提出“门户开放、自由通商”等要求,让中国同意这些条约的内容。 因为清廷不了解国际法,所以在战败后无条件答应英法等国的所有条件。 导致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且趁机迫使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措施。而从大多数被奴役的汉人民众的角度,外国对清廷战争的好处显而易见。 因为欧美列强对清廷的战争,才发生开放口岸、传教士进入中国、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日清战争、义和拳等一系列事件。 在一连串事件打击下,清廷到1911年才土崩瓦解。 如果西方力量的发展,导致没有这一系列事件,中国可能仍然处于闭关锁国,汉人必须带着辫子,对满人跪拜的奴隶社会。

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人们形成不同的发展道路。 没有一个人会从全方位认识问题,每个人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并且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自身”角度,往往并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受到他人影响的结果。 比如,在一个社会中,“主流文化”往往对社会大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主流文化”给人们灌输某种思维角度,社会大众则形成相应的认识。 在不同社会中,不同的“主流文化”形成对民众的影响,形成不同社会的民众群体意识。 尤其在重大历史事件上,“主流文化”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片面强调某个角度,给民众以相应的片面信息,引导社会民众的思维方向。 比如,对于英国入侵中国,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态度,也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向。 从满清朝廷和中国共产党教科书导向下的中国大陆“主流文化”中,英法等国都属于“侵略者”,是“坏人”。 在这时候,中国“主流文化”就要引导人们:夷人(外邦野蛮人)都是“坏人”,只是因为技术比“我们”好,所以欺负“我们”。 因此,清朝洋务运动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模式:“我们”也要学好技术,回过头来打垮这些“坏人”。 在这样的引导下,奴隶们更坚定地站在奴隶主一边,更努力地工作,支持奴隶主倡导的国家强大-也就是“复兴”。 当然,奴隶们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忽略了一点,自己的贡献其实都变成了奴隶主的享受,而不是变成国家强大。 清朝时,大量的海军经费变成慈禧太后的奢侈享受,清朝在日清战争中被轻易打垮;进入21世纪,大量的民众努力变成中国官僚阶层的奢侈享受。 当美国军舰在日本海港耀武扬威之后,日本人开始寻找自身的问题,引发了“明治维新”。 日本“主流文化”引导民众形成两方面认识:一是对于国际法的认识,欧美列强对于国际法的遵守;二是实力竞争,国际社会归根结底在于实力竞争,而欧美列强经常则绕过国际法,最后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因此,日本人开始“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的思想、知识和技术。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实力,也就是“军国主义”的措施;另一方面想法绕过国际法,引发实力竞争。 在日清战争和1930年代的侵华战争上,都是想法引起制造与中国的纠纷,利用中国人不懂法律的缺陷,让中国在具体法律步骤上犯错误,引发纠纷和冲突升级,形成全面的战争。 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经常需要分析,弄清楚自己的敌人或者朋友。 自己不主动挑起纠纷和战争,而且更了解国际法,所以能够避免纠纷。 但是,当美国人面对战争时,则全力以赴,消灭敌人。 当日军侵华时,罗斯福操控国会对日本实施军事物资禁运,也是依据国际法的原则实施。所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成为毫无道理、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激怒了美国这个“巨人”,结果日本也自取失败。 这就是不同的“主流文化”,引导不同的社会民众,形成不同的社会状况。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5 14:38
@常青花园 2691楼 2014-01-14 15:45:31
@生于0715 您好。
我家老二今年一岁半,从网上买了一些幼儿教育的图画书,一看,也全是垃圾。
比如,一本书识别人物,每页一个人,分别是:爷爷,奶奶, 爸爸 ,妈妈,叔叔,阿姨,弟弟,妹妹,工人,农民,警察,军人,医生,护士,舞蹈家,歌唱家。
一看就是头脑混乱的傻子写的。
1、前面是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判断叫什么名字,后面成了按照职业。没有遵循逻辑上的一致……
—————————–
@slan119 2692楼 2014-01-14 16:08:02
洗脑的需要,很正常
如果让下一代更聪明,会独立思考,那么对****岂不是太大的威胁?
—————————–
@常青花园 2693楼 2014-01-14 16:15:04
出一本幼儿图画书,肯定没有这么多阴谋在里面。出一本小图的本子的人,我认为也不可能是带着任务的体制 内的。
我认为原因很简单:愚蠢。
—————————–
@冉闵嘟嘟 2695楼 2014-01-14 17:35:02
我对儿子的教育刚好和你们相反,我告诉他为什么这个是叔叔,这个叔叔样子的却是 爸爸 ,我儿子现在已经能分析了,这个叔叔就是他和小朋友们的叔叔,而这个 爸爸 是他儿子的 爸爸 ,不知道是智能降低了还是增加了呢?还是老话,决定胜利的不完全是武器,武器相似的时候全靠人!
—————————–
@hmq81 2703楼 2014-01-14 22:08:39
“家有几斗粮,不当孩子王”
人家也不是愚蠢,只是那点利润不值得付出太多时间精力心思等等可都是成本。
想要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只能靠自己。
—————————–
@常青花园 2714楼 2014-01-15 08:52:46
他们当然愚蠢。
我认识到那个图片书愚蠢,只用了一秒钟的时间而已。
也就是:如果他们是聪明的,他们让那本书不那么愚蠢,只需要付出一秒钟的时间成本而已。
因此:他们不是因为需要付出太多时间成本而不愿意那么做,而是他们确实是愚蠢的。
—————————–
@hmq81 2718楼 2014-01-15 09:08:50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只睡4、5个小时,连续头晕脑胀的赶东西出来,你也可能犯低级错误,那些外人看起来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改掉的低级错误。
不是不愿意用这一秒,而是根本注意不到。
为什么这么赶?人手不够啊。为什么人手不够?成本问题啊。
—————————–
@常青花园 2722楼 2014-01-15 10:54:58
请注意:这些错误不是细节错误,而是原则性的错误!
也就是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思维错误。
而不是某一个字某一句话的细节问题。
因此:你这个辩护理由完全不能成立。
他们是傻笔无疑!
—————————–
=============================================================================================

你们讨论半天,没有讨论到点子上。

中国的各种教科书,包括孩子和大人,目的就是用来制造愚蠢的。 我没见过哪个教科书,不是专门制造愚蠢的人的。 而既聪明,学习又好,还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必然是家庭教育和在学校里的自学成才。

孩子的图书也是一样,越愚蠢的,才能出版。 如果想出版可以使孩子更聪明的图书,那就得以外国人的名义,按照外国的场景进行设置,否则不可能出版。

当然,制造愚蠢的目的,也很简单。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5 14:51
@slan119 2692楼 2014-01-14 16:08:02
洗脑的需要,很正常
如果让下一代更聪明,会独立思考,那么对****岂不是太大的威胁?

==============================================================================

同意。 我研究过不少教科书,汇总起来,就是这个方向。

摸着石头过河,首先是引导人们摸石头。

摸石头要从娃娃抓起。 如果孩子从小就想着走桥,谁还跟着去摸石头。

现在各种言情玄幻穿越拜金小说,全面盯准中小学生,也是这个目的。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6 15:29

个人有事,暂停更新3日。3日后继续更新。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8 00:48
@司各脱 2845楼 2014-01-17 22:36:55
初入经济论坛,是想学习经济与创业,谁知被楼主吓坏了!好象P民都在等死!
—————————–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

作者:生于0715 日期:2014-01-18 00:58
作者:old_horse 时间:2013-12-12 03:07:27
@hmq81 1241楼 2013-12-11 23:49:07
“黑暗的中世纪”迫害程度大概也就是“万恶的旧社会”那么个水平吧,呵呵。
—————————–
@old_horse 1274楼 2013-12-13 10:24:53
@生于0715 1275楼 2013-12-13 09:02:06
不止吧。。。。。能把你钉在十字架上活活烧死。。。。老蒋可能干不出来吧。。。
老毛年代的黑暗在于,自己家里人都要相互揭发。。连亲情都没有了。。。
但是如果论‘批斗’,谁能批斗得过中世纪的教廷。。。。
=========================================================================================
宗教的内容先不说,等另外讨论。 不过,我在后面涉……
—————————–
@gx0018 2838楼 2014-01-17 21:38:37
看到这里不吐不快,基督教的客观作用,还有教会的作用,一定要有变化的眼光。人与上帝直接联系之前必须有个过渡。基督教首先有个大前提的认知,即人这个东西是兼具神性和兽性的结合体,是不完全的,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拯救,即使是教会的人,也不会高人一等跳出这个规律,整本圣经一再强调这一点。基督教从无到有怎么发展,采取怎样的步骤应该有大能的手在背后指引,从保罗传教往西走还是往东走就能看到这一点。在传教早……
—————————–

赞同! 君权与神权之争,让欧洲有了自由和发展的基础,也让欧洲抵御住msl的入侵。

而君权-世俗权力-借助中下层民众的力量,变得逐渐强大,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础。 国家所代表的世俗权力,在二战之后变得空前强大,并且用所谓人本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替代上帝的根本真理。

结果,不仅把中国推入communism深渊,而且白人走向自我灭绝。 不论津巴布韦、南非和底特律的白人逃亡,还是欧洲的绿化,都是国家强大后,白人走向自我灭绝的表现。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