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豆瓣:算算搬到大理后的经济账

2017年02月18日 16:04 PDF版 分享转发

容安

今天跟同事讨论了一下身边去大理的熟人,掐手指头算一遍,还是不知道这些朋友抛家舍业地从过去,到底在靠什么生活。吸风饮露,一群神人。
@熊阿姨 今天说。这个问题多重要啊,吃饭比什么风花雪月都要紧,不是么?

记得我到大理的第一天,晚上跟已经住在这三年的乔什吃饭,东玉街上的一家傣族菜,还没进门一大片绿色迎面扑来,努力营造热带氛围。矮桌矮椅,人一坐下就有穿民族服装的姑娘来点菜。这是我第一次见乔什,他是我朋友泰勒的多年好友。自认识泰勒起他就念叨着要搬到大理,因此我才从攀岩地石鼓跑过来一探究竟。互相介绍认识后乔什就向我列出搬到大理的理由。

一个月三千块钱在大理过得很滋润,这是他的首要论据。尽管这些年大理房租涨了不少,但周边仍然有那么多未被外地人盯上的村庄,要找个便宜地方并非不可能。即便要住古城里或附近,一个月一千块能找到私人房间。再说吃的,大理有捐赠五块钱就能吃的素食自助,一碗米线也就十块钱,如果要吃好一点的,比如这家傣族菜,人均很难吃过30。如果自己做饭那就更便宜了。搬到大理后就意味着空余时间多得多,自然就有更多时间做饭,不仅更经济也健康得多。吃解决了,再说交通。在大理,交通工具以摩托车为主。花千把块就能买辆二手摩托车,一个月吃50块的油,你就得劲儿跑吧。基本生活需求解决了,娱乐呢?大理有无数派对,带点吃的和酒就能参加。如果要看现场,大部分酒吧里的演出都免费,收费的也没多少钱。总之,他住大理的这几年都是这样下来,觉得三千块一个月的生活挺舒服。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我看熊阿姨那条的评论下面有人说“三线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低收入高消费”,我觉得如果你是游客来大理,自然会觉得这里消费高,但游客在哪儿都消费高,真正住在这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生活成本低了,你要用在挣钱养活自己上的时间就少了,乔什接着说。他拿自己举例子,在北京做过几年翻译,搬到大理后这层关系还在,他只做原来1/5的工作就够了,其他时间用来做音乐,不管是去云南各个民族村寨里找民族音乐和乐器,还是跟乐队排练演出。考虑到我也在北京做了这么多年记者, 乔什觉得搬过来后靠写稿生活不会成问题。重点是,我得想清楚在大理做什么。

这是一个好问题。当时我只知道自己不想继续在北京呆了,可又不知道接下来去哪里、做什么,所以纠结好几年都下不了决心。看我一副很困惑的样子,乔什又举起例子。他在这里做音乐,大理很多音乐家,气氛和环境都很好。待会要跟我们喝一杯的德恩,他在这里开发新攀岩线路,也已经住了三年,并打算继续住下去。犹太人贾瑞德带村子里的孩子去徒步,同时又能被大理的嬉皮社区包围,如鱼得水。除此之外,有写书的,画画的,摄影的,玩杂技的,做面包的,越野跑的,骑行的,当然,还有攀岩的。大理虽是个小地方,却是什么人都有,不怕自己做事孤立无援。

当然了,他接着说,肯定有很多来大理后发现自己不适合的人。是啊,我应到,人民路上都是白纸黑子转让客栈的广告,每一条广告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大理梦吧。嗯,这些人一开始就没想好自己要来大理做什么,想从大理得到什么,原来生活的问题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乔什评价。

其实我想花更多时间攀岩和旅行,并且将来写这方面的文章,我想了想说。乔什听完觉得大理正合适,因为这里已经有一个活跃的攀岩社区,搬来后不怕找不到人一起爬。

来之前没有丝毫搬到大理的想法,这才半天时间,被他说的心动了,离开北京的可能性从未像现在这样近。乔什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放松,我不记得在北京遇到过这么放松的人,我觉得这人似乎永远不会动气,也不会着急。我是反面,在北京时经常暴躁,低落,那感觉真不好受。我将他的这种精气神归结于大理这个环境。二月初的大理,当北京雾霾深重时,这里的空气干净凉爽,吃完走在鹅卵石路上,跟朋友开着玩笑聊着天,我对自己说好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晚上,不想回去冰冷庞大的北京。

那晚我们在一家自酿酒吧跟德恩会了面,他听说我第二天没定住的地方,便提出可以去他的院子里住。他在离大理六七公里处的一个村子租了个老院子,一年几千块,收拾起来有四个上下两层的大房间,再加上一栋楼用来做厨房和公共空间。他跟几个朋友合伙租下来,其他几个人这会都出去旅行了,就剩他在这里看院子和一条残疾狗。

第二天我们去攀岩,结束后又去当地派对,大理居民问:搬大理来吗?我说:可能吧…… 聚会、音乐、聊天、野外……接下来的几天这些事一个接一个地扑过来,所有这些生命中美好的事,这些生活的意义所在。等到我再一次见乔什时,他也问了这个问题:搬大理来吗?我说:嗯。

回去北京辞了工作,退了房子,处理了五年多里积攒的各种垃圾,就搬到大理啦,现在算起来快到一年时间。这一年里,加起来我在大理住了半年,夏天去可可托海攀岩一个月,九月底回了趟家,接着去阳朔住了一个半月,之后就一直在北美。存款不仅没有少,反而还涨了一点。

九月之前我几乎没工作。尽管在北京也就五年多,却积攒了深到骨头里的疲惫,什么也不想做。开始的几个月,我每天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做什么。有一段时间我迷上马克彼得曼的菜谱《How to cook everything》,每天就跟着做不同面包和甜点。之后又迷上瑜伽,连着做了一个月,一天不落,现在成了习惯。我还在院子里种菜种花。有院子真好,不像以前在公寓阳台上种,可怜兮兮地,连土都要买,浇水也都小心翼翼,可别把地弄湿了。我种了芝麻菜,小瓜,番茄,各种百合,栀子花,绣球花,薰衣草…… 好多花都是朋友给的,大理有院子的人都把院子打理得有模有样,你要就给你掐一段带回去发。

事实证明乔什在第一天晚上说的都对,大理一个月的所有生活成本约等于北京的房租。我还发现一些他没提到的变化。比如我的消费欲望突然就消失无踪了。想了下,至今没有买过衣服包鞋子这些在北京砸了好多钱的东西,之前买的那些够穿一辈子了。其实我只带了其中一小部分到大理,大部分都寄回父母家,完全够用。比较起来,北京这种城市到处都是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你。再加上大城市的人迫切需要认同感,哪有比消费带来的认同感更便宜快捷呢?同理还有性欲。后来跟好几位朋友聊起这个,也都有同感。商业售卖商品的法宝之一是性,性欲又是一个刺激就有反应的事,解决方法无非是去花钱社交,到头来还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另一个发现是,一旦时间自由了,旅行成本也低了很多。以前我也很好奇那些常年在路上的人怎么在经济上可持续?后来发现,没工作时旅行很便宜。工作的人假期无非就那几个黄金周,这时候恰好是所有人都想出去的时候,到哪儿都贵得很。再加上假期短,除了飞机外负担不起其他更慢的交通工具,即便是飞机,太长时间的转机可能也觉得划不来。没工作后我发现自己坐火车多了,还开始搭车。夏天从可可托海一路搭车回到云南,这辈子最独特的经历之一,是坐飞机永远不可能体会到的。清明节时有朋友从北京来大理玩,他说自己从北京飞到昆明要好几千,我说我买了北京到洛杉矶往返也才这么多钱,他忍不住惊呼起来。不仅是机票,电影票、住宿、happy hour…… 不跟别人抢时什么都便宜起来。

直到九月我都不想写稿挣钱,想找点其他工作也不难。带人去攀岩几次,一次两天时间,就够一个月饭钱了。去新疆之前刚好去内蒙古带团,五天挣够新疆的花销,公司还顺便把去乌鲁木齐的机票给买了。大理有一群人过这样的生活,市面上已经有挺多这种季节性的兼职工作。虽然跟全职工作比起来没保险,挣得也没全职多,但重要的是自由,如果说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财富,这些人比很多坐办公室的人都富有吧。

有一天起来突然有了写稿的欲望,于是联系在北京结交的编辑,向他们推销选题,编辑们都很支持,过了就动笔写,一直到今天。跟之前在北京时不一样的是,我对写什么有更大决定权。我不需要为一家公司负责,不需要做公司需要我做但自己不喜欢的事。不仅如此,从未想过的机会主动找到我。从北京飞洛杉矶之前匆匆忙忙见了一位想在攀岩领域创业的人,也是因为热爱,非常有魄力,一番交流下来邀请我为他们提供攀岩类文章,突然之间我开始做去大理之前想做的事。在墨西哥北部的攀岩地,我早上起来写几个小时,不耽误出去爬一天,发现这样的节奏下工作效率特别高,拖延症跑得无影无踪。现在写了十几篇,不仅如此,还开始写之前痛苦挣扎着要写却写不了的项目。跟做瑜伽一样,在北京时不仅花钱去上课,还强迫自己每天都坚持,结果就是不行,导致我对自己很失望,沮丧得很。没想到搬大理后,没用力事情就那么发生了。

看起来就是换到一个蓝天白云、生活成本只有原来 1/3 的地方,其实远不仅如此。直到你走出那一步,永远不知道一个改变将带来什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