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输血——人类输血史揭秘

2016年12月21日 1:26 PDF版 分享转发

输血
输血

记者/主持人:转载

输血在今天是救治伤病员大出血、重症患者、手术保障的重要医疗手段,无疑是近代医学的巨大成就之一。然而,人类为此付出了400年漫漫求索之路。

人类输血的开端,是从饮血和放血开始的。古代人把血液看得十分神秘,认为饮血或用血液洗澡可以恢复体力,甚至幻想能够返老还童。古罗马斗剑士在斗剑场上争相饮食已受伤濒于死亡人的鲜血,想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中国古人也有喝鹿血长寿治病的做法。

1492年,罗马教皇八世患,群医素手无策,有一名提出饮用人血来治疗,结果病未治好,有3位年轻人还因放血过多白白送了命。

15世纪后期,曾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病症都是血中“有毒”所致,因而放血疗法曾相当盛行。饮血祛病和放血疗法一直延续到16世纪,这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血液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其治病救人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1616年医学家Harvey用动物实验的方法阐明了血液在体内的环流方向和运行途径。 1628年他首次发表了血液循环论文,这一发现不仅为以后的输血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启发人们往血管内注射药物,借助流动的血液把药物带到全身,起到治病作用。这一发现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但是,这时的人类还不会在医学中运用输血的手段来挽救生命。

直到1656年,英国的勒恩设计了一种装置,用它可以把各种不同的含有药物的液体直接注入到狗的血管里,以便检查药物通过血液循环,是否作用更快一些。这应该是最早的输血设备了。当时的《 皇家学会会刊 》中说:“这些动物按照注入药物的多少和种类不同,分别出现了腹泻、呕吐、中毒、死亡或复原等不同结果。”勒恩设计的输血设备,为不久后出现的输血技术做了物质上的准备。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世界上首次成功的输血是在1665年,当时,英国医生洛尔把一条狗的血液抽出来一部分,使狗的生命体征处于衰竭的状态。然后,洛尔又把另一条狗的血液直接注入到这条已衰竭的狗的血管里。结果,这条已经垂死的狗竟然恢复了原来的生命状态,它又活了下来。

接着,洛尔用输血的方法给一个名叫克加的病人进行治疗。克加当时被诊断为发热,洛尔在克加的一只手臂上抽出一些被认为是“有病”的血,又把克加的另一只手臂上的血管通过一根很细的银管和一只绵羊的动脉连接在一起,使绵羊的血注入克加的血管里。洛尔说,克加处于发热的病态,这是为了冷却克加的血液。

同一时期,路易十四的医生杰恩,也用输入羊血的方法治疗一个发烧的男孩子。也许是由于偶然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上述两例给病人输入羊血的危险治疗,竟然都使病人痊愈了。

但是,接着传来的则是连续不断的输血失败的消息。许多病人在输入动物血液后出现了严重的后果,有些人因此而死去。

后来,杰恩给一位狂躁型的患者输入了一条据说性情温顺的小奶牛的血液。第一次输血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杰恩第二次再给这个病人输入这条小奶牛的血后,病人出现了严重的症状。

这位精神病患者再次发作,他的妻子去找杰恩,要求再次给他的丈夫进行输血治疗,杰恩拒绝了。结果,精神病患者当晚就因狂躁症发作而死亡了。于是,他的妻子控告杰恩见死不救致使丈夫死亡。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使输血蒙上了不好的名声。因此,欧洲禁止输血将近200年之久。

1817-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Blundell因经常见到产妇失血死亡,而想到用输血来挽救,他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注射器和管子)开始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大出血的产妇,一共治疗了10例,除2例濒死未能救活外,其余8例中有4例救活。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不同的输血, 红细胞会遭到大量破坏,所以无法解释输血后有的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而有的竟神奇般地活下来的现象。

尽管如此,1818年12月22曰他在伦敦举行的内科学会上所作的输血报告还是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 Blundell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使用人血;(2).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此后,他又改进了输血器材,用黄铜注射器和导管抽取健康人血液注入患者的静脉内。他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做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大约100年。

目前公认Blundell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作为第一位把人血输给人的先驱者而载入史册。 Blundell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

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Blundell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像这样做将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譁众取宠。

但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G. Gesellius)收集了此前数十年所有他能获得的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

然而让输血疗法声威大噪的却是1912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卡雷尔博士是法国人,但他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先去了加拿大,最后定居在美国的,并进入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他开创了今日的显微外科领域。为了进行血管吻合的研究,卡雷尔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吻合技术。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Adrian VS Lambert)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

1908年3月,兰伯特博士的女儿降生了,然而数天来原因不明的口鼻持续渗血,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止住出血。虽然兰伯特的两个弟弟都是外科医生,可是谁也不敢也无法在这样小的婴儿身上进行输血。绝望的兰伯特想到了卡雷尔博士正在从事的血管吻合术研究,这是唯一能够给婴儿进行输血的人。兰伯特和他的兄弟们深夜赶到卡雷尔家,将他从睡梦中唤醒。虽然卡雷尔表明他在纽约并无行医执照,而且将供血者的动脉与受血者的静脉吻合,很可能导致供血者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兰伯特显然愿意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后果,于是卡雷尔迅速收拾好工具,赶往兰伯特家。

据卡雷尔回忆,在亲眼看到孩子的状况后,他非常担心婴儿在手术前就可能死去。经过短暂的争执,卡雷尔选择了兰伯特充当供血者,他小心地分离出兰伯特左手的桡动脉,将它和婴儿身上唯一可利用的膕静脉吻合在一起,经过几次失败后,手术终于成功。婴儿获救,兰伯特的手部循环也恢复良好没有瘫痪的迹象。

事后,满心感激的兰伯特妻子致信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感激他们资助了卡雷尔博士的研究,因为正是研究的成果拯救了她的女儿。作为被人诟病的大财阀,洛克菲勒出资建立了洛克菲勒研究中心以改变世人对其集团的印象,这件事对成立不久的洛克菲勒研究中心而言简直是“飞来的横财”。信件立刻被转给了各大报社,引起了巨大轰动,卡雷尔迅速成名。而他所创立的血管吻合术,一时之间也成为输血疗法中被竞相模仿的技术手段,虽然很难掌握。为此有人甚至发明了一些辅助器具,以帮助外科医生进行血管吻合。

在欧洲、北美为卡雷尔所取得的成就欢呼时,另一项对输血疗法具有革命性贡献的科学研究已经完成。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iner(兰特斯坦纳),在一次研究中,发现不同人之间的血液混合时,有时候血细胞会发生凝聚现象。为此他写了一篇论文讨论此现象究竟是由于细菌污染还是由于个体间差异引起,紧接着他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抽取了自己和助手们的血液,静置到血浆和红细胞分离后,将它们分开。然后在一系列试管中,将血浆和其他所有人的红细胞混合,观察结果。兰特斯坦纳发现,实验结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标记为A组的血浆可以引起标记为B组的红细胞凝聚,反之亦然,标示B的血浆可引起A的红细胞凝聚,但他本人的红细胞与标记为A、B的血浆混合后都不凝聚,但他的血浆却可以将A和B组的红细胞都凝聚。起初他称第三种类型为C,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将其改称为O。

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以后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此,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开始时,他只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A、B、C 三型。 1902年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A、B、C之外的第4型:AB型。后来国际联盟卫生保健委员会将这4型正式命名为A、B、O、AB型。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其后科学家又发现几种红细胞血型。 1940年Landsteiner(兰特斯坦纳)和Wiener发现了Rh血型。

Landsteiner(兰特斯坦纳)意识到所谓输血综合征——接受输血的病人有时候会发生发热、寒颤、肾脏剧痛、黑尿甚至死亡,正是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血型,而某些血型之间彼此不能相容,才导致了这一切,他将此写入科研论文中。但兰特斯坦纳过于内向,以至于这项重大成果,外科学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只有纽约的奥藤伯格博士(Reuben Otternberg)看到他的论文后,率先在输血前进行血型匹配,从而避免了输血综合征。虽然奥藤伯格大力提倡血型匹配,但只有很少的医生响应,直到输血疗法的另外一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输血这个从前的大型高难度手术,转变为任何一位乡村医生都可以实施的手术后,血型匹配才真正受到重视。

输血疗法由于血液一旦离体就极容易凝固,使得输血十分困难。卡雷尔的血管吻合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他的技术有很大的缺陷,一是对供血者的手有潜在的极大伤害,二则无法知道供血者输出了多少血,有时候甚至出现供血者失血太多差点死亡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当供血者,并不是所有的亲属都愿意为了亲人冒如此巨大的风险的。鉴于此,两位医生发明了两套系统,通过抽取血液或者直接用针将血液引流出来后定量,然后输给受血者,这些系统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供血者的风险和痛苦。当然为了防止凝血需要医生的动作要快,而且需要诸多助手。

这时候,奥藤伯格的同事卢因森博士(Richard Lewisohn)开始向血液凝固发起进攻,并在1915年发现0.2%的柠檬酸既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又对人体无害。这项关键性发现,使得输血这个从前需要专家才能做的手术,转变为一个普通的小手术。于是输血疗法在所有医院迅速开展,其结果自然是输血综合征的发病数量也急剧增加,经过无数惨痛的教训后,终于在1920年,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型成为标准操作。

至此输血的三大障碍皆被一一克服:合适的输血设备、保证安全的交叉配型、防止血液凝固的柠檬酸。

当然,今天的输血技术已经有了更长足的发展:血液冷藏保管、同型输血、交叉配血、传染病筛查、无菌操作、成分输血等,输血技术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医学专业学科。

但是在生命奥秘面前,人类永远面临着更多的未知,因此本人建议除非万不得已,就尽量不要输血,因为输血也许还存在更多的人类未知的危险,比如更多的未知传染病等,经血传播的丙毒1989年才正式发现。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