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出现这三种情况 小心已是大肠癌第二期

2017年09月20日 21:04 PDF版 分享转发

牛肉(图片来源:Pixabay)
牛肉(图片来源:Pixabay)

记者/主持人:李 智

全民健康基金会发布:真的是吃肉太多引起?还有哪些危险因子?该怎么预防与早期发现?面对每年新增病例数达1.5 万例的大,这些事不能不知。

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台大医学院医学系及医工所教授翁昭旼曾接受全民健康基金会《好健康》杂志的访问指出,许多人认为大肠癌发生率这么高,和西化饮食有关,也就是吃太多。目前可归因的大肠癌危险因子,除了前述提到的饮食习惯,还有居住环境、老化,以及家族史,也就是若家族直系血亲有大肠癌,发生机率会比一般人高,另外则是自己的疾病史,比如是否有、患有发炎性肠道疾病,或是曾因大肠癌开刀,剩下来的肠子有较高风险再度发生新的大肠癌。然而,这些危险因子只能解释5%~6%大肠癌,绝大多数大肠癌原因仍不明。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的发生都有阶段性进展,大肠癌的前身就是黏膜长出的突起物-息肉。不过不是每种息肉都会变癌症,最常见也最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当腺瘤性息肉开始变大、分化不好时,慢慢会转成癌症,甚至转移到其他部位。因此,检查发现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议切除,每年追踪一次大肠镜;若连续2次追踪都没有再看到息肉,可延长为2~3年追踪。息肉切除后一定要追踪,统计显示大肠不同部位再长出息肉的时间,约2~3年,最短则不到1年。

哪些症状可能要怀疑是大肠癌?

大肠癌初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时,至少已是第二期。想要早期发现,仍应靠粪便潜血及大肠镜检查。

出血通常让人比较有警觉,不论是粪便有沾一些血或有黏液加上一些血,都要进一步检查。排便习惯改变也要注意,比如原本是两天排便一次,在没有用药的情形下,变得愈来愈顺、甚至拉肚子,突然与过去的习惯不同,持续1个月以上,就必须注意。

早期发现会影响治疗效果,分期愈早、5年存活率愈高。大肠癌分期主要看癌细胞侵犯大肠的深度,第1期大肠癌只侵犯表面、5年存活率高达95%;第2期侵犯到肌肉层、存活率为80%;第3期侵犯到淋巴、存活率60%到80%;第4期转移到肝脏或肺脏等其他器官、存活率只剩下5%到10%。

然而有些大肠癌患者虽然发现的期别早,但若有特定基因突变,预后可能比较偏像晚期癌症,会变得比较差。

怎么吃肉才安心?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15年10月26日发布报告,将热狗、香肠、火腿和汉堡等加工肉品列为「第一级物」,因其可能引发大肠则被列为第二级A类(2A类)致癌物。究竟肉该怎么吃,才能保有口腹之欲,又降低大肠癌风险呢?

红肉类的肉品,因为脂肪含量高,摄取过多除了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及,没有被吸收掉的脂肪,会顺着消化道跑到大肠,细菌分解后产生短链脂肪酸的产物,体外实验发现会刺激大肠的黏膜细胞增生,这种不正常的增生累积下来,造成特定基因变化,到足够时间癌症就发生。

至于红肉类的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除了同样有高脂肪的问题,为了保存抑菌,还添加了亚硝酸盐,摄取过多不只刺激大肠黏膜,对身体其他一般细胞都会产生不正常变化,因此致癌风险等级更高。

不过,红肉还是有其营养价值,比如可提供较好的铁质来源,除非本来就吃素,否则不建议因此完全不吃。饮食重点在于均衡,现代人肉类摄取往往过量,除了应调整为合适的份量,肉类的选择也不应太偏重红肉,鱼肉、鸡肉等白肉一样有充足营养。

尽可能减少接触有致癌风险的东西是对的,但若不是一定要追求活到一百多岁那样的长寿,也不用过于恐慌,要吃多少、承担多少风险,就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