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20、30、40、50岁 体检最该查什么? 重点来了

2018年12月16日 11:43 PDF版 分享转发

各年龄段该查点啥

20岁正常体检即可

体检最好从20岁就开始,因为20岁起就可以观察到某些疾病的危险信号,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多岁,很多人会经历入职体检,这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全面体检,会检查出一些先天性疾病以及早期肿瘤。比如对所有男性,尤其15-39岁的男性来说,睾丸癌都是高发的,从发生睾丸癌到发生淋巴结转移平均需3个月时间。

30岁注意避“糖人”

血糖、血压的异常,很多都集中在35-40岁这个年龄段,当然,年龄越大,越是高发。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类患者会日渐消瘦,所以即使不胖的人也应该至少每年测一次血糖。

40岁关心心血管疾病

40岁确实是心脏疾病多发的年龄,到50岁就是一个高峰。病房里,除了一些20多岁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外,最年轻的心脏病患者,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40~50岁肌肉群会减少10%,同时新陈代谢也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险随之翻倍。

50岁提防“骨脆脆”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我国目前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44万人,其中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3倍。背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易被中老年人视作身体老化应有的常态而被忽略。这个时期检查骨密度、关注骨健康是有必要的。

60岁要“看耳朵”

除了骨密度、癌症等筛查外,最需要注意的是,眼部检查以及耳朵听力筛查,如果出现耳垢或者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

其实从50多岁起,人的听力就开始下降了。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有耳垢,容易引发感染。如果老人自己掏,搞不好还会引发鼓膜破裂。所以,一定要去医院,在内窥镜下“吸”出来。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耵聍特别容易积累,所以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

给体检加加“餐”

一般来说,常规体检包括内外科、胸透、腹部B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适合没有疾病表现、日常生活比较规律、每年定期体检的人。大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增加一些体检项目。

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规体检,有针对性进行体检“加餐”。

心脏检查

、脑溢血的发病年龄年轻化,但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并未选择做脑部 CT或磁共振。

建议:经常头晕、、眼花或自觉一侧肢体无力的人,在条件许可时,可以做脑部 CT或磁共振检查,帮助早期排查疾病。

癌症筛查

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议5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症筛查。近年来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有家族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要重视这类检查。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胃溃疡、等。

建议:在35~40岁时可开始第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做,如无异常,以后可3~5年做一次;如果条件允许,检查间隔可更短一些,特别是有胃肠道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应引起重视。

骨密度检查

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膝关节等部位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餐后血糖检查

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减低,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

建议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作餐后血糖检测

前列腺检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议:进行体检时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比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此项检查。

口腔检查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刷牙时流血、、牙齿松动、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议:有以上症状时就应该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最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

来源:央广健康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