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便”出现这种征兆 最好去检查一下 肠道可能“癌变”了

2019年01月24日 8:41 PDF版 分享转发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常言道“病从口入”,而肠道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残渣等;同时,整个肠道内还有几千万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神经元细胞组成了肠道的神经系统,所以,肠道又叫“第二大脑”。

若肠道功能下降,毒素就会滞留在体内,长时间如此,会被身体“重吸收”,导致身体提前老化,甚至出现体重增加、出现小肚腩、肌肤发暗粗糙等,还易诱发一些肠道疾病。

《2012国民肠道健康白皮书》中显示,约九成的人肠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1/4的人平常根本不关心肠道健康,即使出现问题,也只有15%的人会去就医。

“大便”出现这种征兆,最好去检查一下,肠道可能“”了!

1,大便性状异常

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条状,若肠道内肿物有可能会压迫,使排出的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有一丝丝血痕。

2,出现便血

的便血早期量很少,多数在大便条上附有新鲜血痕,乙状结肠的便血与直类似,其便血颜色会偏暗。

便血是所有结直肠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可能会排出绛紫色、或黑紫色大便。

3,习惯改变

排便的时间、次数,及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等发生改变,要警惕。

当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没有粪便,只有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可能是肠道癌变了。

还有可能便秘后出现腹泻,或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覆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都可能是肠道癌变信号。

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临床上,20-30岁年轻肠癌患者越来越常见。

记住,三大诱因会“加速”肠道癌变,最好改一改!

一:“吃”出来的肠癌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以“多肉少素”为主,导致粗纤维摄入不足。

粗纤维,是人体唯一不能被吸收的营养素,可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改善和预防便秘。

粗纤维摄入不足,会使更多废物滞留在肠道内,与肠道粘膜接触,从而增加肠道病变的发生。

改善措施:

1,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是粗纤维的主要来源,还可多吃些粗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粗纤维摄入量不低于25克,但现代人每人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0克。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5g以上的粗纤维,可使的发生率降低40%。

二:“憋”出来的肠癌

有人会惊讶,谁会憋大便?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会经常憋大便。比如那些经常忙的不可开交,没时间上厕所的人。

偶尔憋一次、两次大便,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碍,但经常憋大便,粪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被重吸收掉,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会增加肠道病变的发生。

改善措施:

有便意及时上厕所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年轻,憋会大便无碍,但憋大便时间太长,大便会“消失”,过了一会儿,想上厕所,就没有了。

最常见的就是,一清早,时间太赶,没时间排便,着急上班,到了单位又开始忙工作,一转眼,排便的事就忘了。

主要是因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太长,导致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干,对肠道挤压作用变小,就会没有了“便意”。

三:“坐”出来的肠癌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增加腹部脂肪堆积,还会降低肠道蠕动功能,导致粪便中有害成分滞留在肠道内,刺激肠黏膜,长期以往,会出现便秘。

此外,久坐的人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会不畅通,容易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也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生。

改善措施:

1,加强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适量的运动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毒素排出。

运动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消化;且,能刺激结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贮留时间;

促进排便排出,可使脂肪分解物中的一些致癌物质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机会减少,从而使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减少。

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广场舞等。

2,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可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按摩时,顺着肠道蠕动的方向,以顺时针的方向画圈按摩每次10圈,且,加强在肚脐左下方、右上角、左下角三处,这三处是大肠弯曲的位置。

肚脐眼左下方,为乙状结肠部位,是粪便堆积的重要部位,也很容易导致粪便排不净。

来源:读读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