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得了糖尿病 还能活多久?

2017年01月17日 10:52 PDF版 分享转发

伊莉莎白二世,

90岁高龄依然神采奕奕,

菲利普亲王95岁也仍未显老,

伊莉莎白王太后101岁病故,

真的是超长待机的一家人,

但他们究竟有什么秘诀?

英国王室长寿的秘诀:规律。

纵观英国王室,除了维多利亚女王将血友病带到欧洲王室从而导致英王室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深受血友病的困扰外,整个英王室成员普遍高寿,且少有富贵病、慢病的报导。

王室的伙食自然差不了,但王室的食谱并不是大鱼大肉才叫高端,人家讲究的是健康和搭配。基本原则是少油,所以纵观女王一生,也没有很胖的时候。更何况从女王的父辈开始,王室便开始施行食物定量配……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乔治五世执政四年的时候,其妻子玛丽王后坚持在皇宫施行定量配给。据说,这一举措是先于民众执行的。根据王后的法令,任何人的早餐不得多于两道菜,乔治六世往后便继承了这个饮食定量供给的优良传统。

现在生活好了,人家王族饮食都能定量供应,我们就更有理由为了健康来执行。病人也一样:规律的生活是必须的,否则难以取得的良好控制。人的生命活动是有一定规律、一定周期的。

所以,糖尿病病人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打针吃药,活动量应该是多大,什么时候该休息,都是需要定时定量的,随便打乱这种规律,势必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而影响病情的控制。所以,糖尿病人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及定时定量地进餐、锻炼和用药。

慢病管理是一个看似光明但充满荆棘的路

而事实上,二十世纪中叶胰岛素和二甲双弧被发现和用于治疗之前,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上,人类对糖尿病始终束手无策。人类和糖尿病纠葛千年的历史,血泪斑斑的写满了人类的痛苦、绝望和失败。

尽管有着上百年不懈的研究,有着种类繁多的药物选择,我们还不得不承认,糖尿病人的生活仍然需要接受严格的控制,而慢性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至今仍然是我们难以攻克的堡垒。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现在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想获得,没有时间去想痛苦的根源,总是寻求最快、最好、最牛的方法!

有很多报纸、电视广告、广播专家的旗号和祖传秘方的幌子宣传包根治,其实是骗人的,广大的糖尿病病人及家人盲目追求“根治”而停止正规治疗,延误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奉劝大家一定要严谨“上当受骗”。

糖尿病需要的不是治疗是管理

如果人们能够控制好血糖,还是可以和糖尿病一起生活很多年。糖尿病的治疗严格来说应该叫管理。

胡适,2型糖尿病,享年71岁。

梁羽生,2型糖尿病,享年85岁。

张学良,2型糖尿病,享年100岁。

蒋经国,2型糖尿病,享年78岁。

华国锋,2型糖尿病,享年87岁。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延长寿命不再是难题。据临床统计,目前有2/3以上的糖尿病人及时接受正确治疗后,寿命都达到80岁以上。

我们都明白,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即使不患糖尿病,最终也会患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脏病、等其他疾病。糖尿病,如果得到合理的控制,糖尿病完全可以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与寿命。

如果确诊得了糖尿病,就只能和糖尿病共存,力求控制糖尿病。

而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也依旧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健康饮食有多难?

和糖尿病共存,要有积极的态度,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吃健康饮食。有很多所谓的糖尿病饮食、糖尿病食谱,似乎得了糖尿病就只能吃特殊饮食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没有所谓的糖尿病饮食,糖尿病人吃的就是健康饮食。要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少吃动物食物、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糖尿病病人要少吃,特别是少吃脂肪,尤其是富含饱和脂肪酸和反转脂肪酸的食物,包括肥肉、油炸食物,全奶和全奶制成的奶制品,糕点糖果、沙拉调料。少喝或者不喝软饮料,少吃含盐高的食物尤其是罐头食物和腌制的食物。

坚持锻炼有多难?

其次是锻炼,也就是所谓的迈开腿,锻炼可以降低血糖、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样身体就会需要较少的胰岛素,不管选择何种锻炼方式,争取每天锻炼30分钟,除此之外,剩下的时间也要尽可能地处于动的状态。如果很久没有锻炼的话,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从走步10到20分钟开始,慢慢地达到中度锻炼的水平。

按时吃药有多难?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有一些很有效的药物,例如二甲双弧,但是饮食及锻炼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任何药物治疗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有些糖尿病患者仅仅通过饮食和锻炼,就可以将血糖控制住。有些人则要依靠药物。正确的选择降糖药物能帮助您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对于任何降糖药物您都应该做到遵照医嘱服用: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不随意停药、不忘记服药。

营养与糖尿病

营养是解决糖尿病的根本措施。无论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无论是用胰岛素的还是用口服药的,都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改善症状。对于年长、体肥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偏高者常常以营养治疗做为首要措施。对于重型或脆型病例,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以防病情波动。

*①总热能

多数学者认为合理控制热能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糖尿病人的热能供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对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以减轻体重。对消瘦者必须提高热能摄入以增加体重。

*②碳水化合物

近年来实验资料表明,在合理控制热能的基础上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占总热能的60%左右),不仅能改善糖耐量,而且也不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对有内源或外源胰岛素的患者更是如此。

认为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主要在于总热能的摄入。除碳水化合物能供给机体需要的葡萄糖以外,其它热源营养素也可提供。至于提高碳水化合物进量是否可促使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看法并有一致。因为影响空腹血脂的因素甚多,如膳食中的总脂肪量、饱和脂肪酸量、总热能等等都是影响因素。

有人认为在糖尿病人中高碳水化合物所引起的空腹甘油三酯升高是暂时性的,一旦病情控制好,血清甘油三酯可降低。

目前,多数主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提高到占总热能的60%左右,日进量控制在250~350g。对肥胖者可控制在150~200g,相当于粮食150~250g。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对单纯饮食控制而又不满意者可适当减少。

*③脂肪

既然防止或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原则,那么减少饮食中脂肪进量也就十分重要了。

目前的主张是,饮食中脂肪所供热能应减到占总热能的25~35%甚至再低些,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应低于1g。并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脂肪有牛、羊、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鸡、鱼油除外)。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可适当多用。除上述油脂外,肥肉含脂肪量按肉的肥瘦程度而定,高者可达90%。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的脂肪含量也不低,含量在40~60%。

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一般主张,每日摄入量应低于300mg。值得提出的是血清胆固醇浓度除与饮食胆固醇含量有关外,尚受饮食总热能、总脂肪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血清胆固醇主要是由各组织细胞合成(以肝脏合成为主,占60~80%),仅有少量由食物摄取。而且食物胆固醇还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肝细胞的合成。再有,食物胆固醇的吸收也随摄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有人观察摄食1、3、6g胆固醇后其吸收率分别为60、40或30%,因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不宜单纯强调胆固醇的摄入量,而应考虑全面。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脑、肝、肾等脏腑类和蛋类。由于影响因素较复杂,故有人认为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鸡蛋均未尝不可。

*④蛋白质

糖尿病人的蛋白质供给量与正常人近似。成年人为1g.kg-1.d-1。但当病情控制不好时,易出现负氮平衡,故供给量需适当增加,按1.2~1.5g.kg-1.d-1计算。目前主张蛋白质所供热能占总热能的10~20%,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3。素食者,供给量要提高,因植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质。

乳、蛋、瘦肉、干豆及其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谷类的蛋白质含量虽不高(含7~10%),但由于在我国膳食中用量较多,因此也是供给蛋白质不可忽视的来源。若每日吃谷类300g,即可摄入蛋白质21-30g,约占全日供给量的1/3~1/2。

*⑤维生素和无机盐

维生素和无机盐是调节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凡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补充,因为这类病人的糖原异生作用旺盛,B族维生素消耗增多。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B12可改善神经症状。

补充维生素C可防止因缺乏而引起的微血管病变。酮症酸中毒时要注意钠、钾、镁的补充以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平时钠盐摄入不宜过高,过高易诱发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⑥食物纤维

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临床研究都提出食物纤维有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纤维的吸水性,与纤维能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等特点有关。因此主张在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食物纤维量。至于增加多少或增添哪类纤维还无明确规定。

所以说,糖尿病是可控和可战胜的。在患糖尿病以后,稳定血糖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并通过专业的营养调理。这样,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会得到遏制,从而延缓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坚持严格控制作息,身体反而更加健康,这样是不是“因祸得福”了呢?

来源:王涛博士营养资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