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水土不服”回国过年 比上班还累…

2017年02月09日 10:34 PDF版 分享转发

回家乡过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漂泊在异国的游子的渴望,18个小时,从,再乘坐大巴车到绵阳,这段漫长的旅程于他人而言是煎熬,对于已经5年没有回到故乡的夫妇秦萧楼和王诗尔来说,却是温暖的。越来越近了,不断看着梦里熟悉的山川展现在眼前时,这对夫妻终于松了一口气——到家了。

据秦萧楼介绍,虽然他和妻子居住地距离华人社区并不远,但是每逢中国佳节还是渴望闻到一丝故乡的气味,“我俩已经把都接出去了,平时也都很忙,但还是希望能回来和其他亲朋聚聚,过年是个很好的机会。”

回到家乡过年已成为越来越多漂泊在异国的游子的选择

尽管属于四线城市的家乡变化并不大,但秦萧楼依然感觉到了不适感,他的妻子王诗尔一下汽车就开始咳嗽,“曾经的川蜀之国,如今竟然也有了。”除了令人担忧的空气以外,秦萧楼也发现,酒桌文化依然盛行。

“不喝不是朋友,”在这样的“盛情”邀请下,出国后很少喝酒应酬的秦萧楼在连续三天的初高中上喝到烂醉如泥,“回来应该是放松的,但怎么感觉更累了呢?”这让他不禁对过年狂欢感到一丝担忧。

同样感到不适的还有在硅谷创业的王念羽。对于今年30岁,在外面被称为“双博士”的她,最怕的是回家,因为在这里她还有一个称号——大龄剩女。“在,老外还用‘girl’来称呼我,但是回国后,我感觉自己已经是人老珠黄,除了嫁人生子再无其他价值。”

想家心切

他们发现尽管所住的地方距离华人社区并不远,而且洛杉矶也本就是华人聚集之地,按道理年味是最浓的,但故乡熟悉的山水,一次次出现在梦里,视频那端亲友的呼唤,让两人都有些失落。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为什么要回去呢?我觉得在美国过年就很好啊。”尽管回家过年已成为越来越多美国华人的选择,但秦萧楼和妻子王诗尔从5年前来美国后,就不曾有过这样的念头。特别是在把双方父母接到身边来后,他们更加坚定,回国探亲也许是10年后才会有的想法。

但近一两年来,夫妻俩却开始动摇了。首先,动摇的是双方的父母。“年味很虚,没有爆竹声,没有打麻将‘轰隆隆’声,”王诗尔的父亲在不经意间,这样说道。当时正逢2015年过年,秦萧楼把双方的父母都聚在了一起,一家人正在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

气氛瞬间有些尴尬,但大家依然都没说话。秦萧楼只听见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明白,“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是桌上除了他和他妻子以外所有人的心声。只是父母已老,无法再承受旅途的颠簸。

从那天开始,这对夫妻就对此事上了心。他们发现尽管所住的地方距离华人社区并不远,而且洛杉矶也本就是华人聚集之地,按道理年味是最浓的,但故乡熟悉的山水,一次次出现在梦里,视频那端亲友的呼唤,让两人都有些失落。

“你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什么样子吗?”这个话题成为了夫妻俩固定不变的夜间谈话内容。与此同时,秦萧楼的上司、同事,一群从未去过的地道美国人,也不断向秦萧楼打听中国过年时的情景。

努力搜寻记忆里片段,秦萧楼开始一次次讲述自己过年的经历。他的家乡是一个位于微不足道的小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拥挤人潮。尽管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足,但秦萧楼的每个新年都过得有滋有味,除了四川当地一些习俗,如扫墓、放鞭炮、守岁等,他最爱的是发红包和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七大姑八大姨,不管离着多远的亲戚都会在那一头聚集在一起,满屋子至少也有20多个人,我们子就在旁边玩。大人就在厨房里忙活,攒了一年的好酒、腊肉都会摆上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奶奶磨的豆浆,纯手工,用的山泉水,那是再也尝不到的味道。”秦萧楼这样对《侨报》记者说道。

对家乡的思念似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尽管秦萧楼的奶奶早已去世,但过年的味道却足以让在异国打拼的他感到足够的温暖。

“今年,我们一定要回去看看,哪怕就呆几天,太想念了。”几乎是在一夜间做的决定,让这对夫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对过年的渴望。

呼吸之痛

离故乡山川越近,秦萧楼妻子王诗尔的咳嗽就越来越加重。他们并非不知道雾霾的存在。据秦萧楼介绍,近年来,空气净化器和口罩,是很多华人归国必带的物品,有的是自己用,有的是为了送人。

但秦萧楼并不认为自己家乡也属于被雾霾侵占的地方。“当时就以为只有北上广的空气才足以让人担忧,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并不快,也应该没有重度污染的情况。”但在成都下飞机的瞬间,秦萧楼一度以为自己走错了地。

在一片雾蒙蒙的空气中,能见度大约只有3公里左右,当天的空气指数为:重度污染。“怎么会这样呢?”还没说完这句话,王诗尔就开始咳嗽,上一次和丈夫一起回故乡是在7年前,那时候四川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在此之后,王诗尔去了北京,在那里她知道了雾霾的严重性。但她始终认为,丈夫的故乡应该依旧是鸟语花香之地。

这样的担忧,一直伴随着夫妻俩从成都到绵阳。一下长途汽车,他俩才发现,来接他们的朋友都戴着口罩,“不戴不行了,我家孩子都住了。”据这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介绍,由于空气质量差,呼吸道疾病很常见,特别是小孩和老人。

同时,秦萧楼还发现,和以往为了孩子教育、自我发展不同的是,空气质量差成为了很多人移民的重要原因。“比起教育问题,让孩子能健康成长才是家长的心愿吧,虽然不会立刻有生命危险,但看着他们小小年龄就开始戴口罩,还是很心疼。”秦萧楼的一位已经当了妈妈的朋友这样对他说道。在此之前,这位朋友曾多次表示,“永远不会移民”。

这让秦萧楼感慨万千。“以前还没去洛杉矶之前,美国的朋友和我说,洛杉矶空气质量差,但去了之后,并没有发觉什么异常,这次回来竟然感觉洛杉矶已经是天堂了。”

为了防止继续咳嗽,王诗尔已经开始接受戴口罩的生活,“下楼倒个垃圾,都得戴着,可能我身体比较敏感,特别容易咳嗽,而且整夜整夜地咳。”与此同时,夫妻俩还从朋友那里借来了空气净化器,一到晚上,空气净化器就亮起红灯,发出剧烈的声响。“就像是我的肺一样,拼命呼吸,”王诗尔说。原本打算呆半个月的夫妻俩,最终决定就住十天,然后迅速回去。“如果等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鞭炮,那空气不是更差吗?实在是扛不住,必须提早回去。”

“不喝就不是朋友”

“不喝就不是朋友”“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如果你喝了怎么着都行”……在连续三天的初高中同学会上,秦萧楼受到了同学旧友的热情招待。在不断的盛情邀请下,他最终喝到烂醉如泥,趴在桌上开始呼呼大睡,最后是被同学背回了家中。

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是美好的。但对于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而言,许久不回国,似乎在文化上已和家乡的人有了隔膜。这点或许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并不明显,但在像秦萧楼家乡这样的小城市却格外突出。

“我以为我是回来放松来了,但是实际每天过得比上班还累。”秦萧楼这样向王诗尔抱怨道。最初的兴奋劲已经过去,夫妻俩共同要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聚餐。

在秦萧楼的印象里,中国的酒桌文化在自己家乡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总结成一个字就是:“喝”。“小时候过年,吃年夜饭到最后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喝到躺在地上起不来,有一次我舅舅还喝出了胃出血,直接送医院。”甚至连小孩子都会有模有样学着大人用酒精巧克力和酒精糖来过家家。夜里,喝醉的大人往往会吵着小孩子难以入眠。但让秦萧楼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年后的今天家乡依旧如此盛行酒桌文化。

“不喝就不是朋友”“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如果你喝了怎么着都行”……在连续三天的初高中同学会上,秦萧楼受到了同学旧友的热情招待。在不断的盛情邀请下,他最终喝到烂醉如泥,趴在桌上开始呼呼大睡,最后是被同学背回了家中。

“我以为大家都长大了,读了大学受了教育,不会再用这样的‘陋习’来招待客人,但没想到还是没变啊。”秦萧楼这样说道。为了避免过年当天再次陷入这样的困局中,他不得不让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帮他开了所谓的不能喝酒的证明条。

同样感到不适应的还有王念羽。从高中开始就独自在美国打拼的她,曾经是家里人最大的骄傲,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在毕业后还顺利和同学开始在硅谷创业。但近些年开始,在与父母打电话交流时,王念羽明显察觉到了他们的焦虑。

“你该考虑下个人问题了,30岁也不小了,眼光别太高,心气别太傲,女孩子独自在外没有个归属怎么能行?”从26岁开始,在一次次的催促中,王念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外面,拥有双博士学位的她很受人尊敬,但在家人眼里,她只是一个可能嫁不出去的女性。

以往王念羽都会回来过年。但从两年前开始,她试着找各种借口躲着父母,不回家过年。和她一样烦恼的人并不在少数,再优秀的工作成绩也抵挡不住父母的忧心忡忡。在王念羽听说,有同学一回家就被逼着结婚的消息后,便更加害怕。

但是今年她再也逃不过去了。“我想好好和父母沟通,想告诉他们现在的社会上女性的价值观和以往不同了,但是他们能不能接受我的说法仍是个未知数,我很害怕。”

来源:侨报纽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