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唐使节怒灭印度中天竺

2017年03月19日 11:31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朱金中

公元642年,派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而被卷入印度玛卡达国的王位篡夺事件,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

王玄策在唐太宗与唐高宗时期曾4次出使印度地区。图为唐太宗画像(图源:VCG)

引子

前些日子,发生地震、海啸,网络上不时传出某位或艺人死于此次灾难的小道消息。让我牵挂的日本作家有两位:一位是漫画大师鸟山明,因为我是看着他的经典漫画《龙珠》长大的;另一位是科幻作家田中芳树,他的代表作《银河英雄传说》让我对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谈起田中芳树,不少中国人会感到陌生,但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他擅长于历史题材的科幻小说,“以古喻今”。上世纪九十年代,BBC曾经将田中芳树和金庸并称为“亚洲文坛的东方双璧”。

田中芳树的作品,有着壮阔的历史背景和细腻的文风,这让我受益颇多,也因此开始走上了对历史的研究之路。

无独有偶,一位河南人改变了田中芳树的一生,使他走上了日本文坛。

四十年前,田中芳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一次翻阅《亚洲历史百科词典》时,看到使节“王玄策”的条目,非常震惊。田中芳树回忆说,王玄策的经历,“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为了探究和宣传这位唐代传奇,田中芳树决定将这段历史写成小说。其间,田中芳树尽管已凭借《银河英雄传说》走红,但推动他走向文坛的这个题材,依旧没有杀青。直到2005年,以王玄策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天竺热风录》才告完工。

随着《天竺热风录》被译成中文,王玄策的名字开始被更多的国人知晓。

“史上最牛外交官”!这是网友赠与王玄策最为醒目的头衔。“一人灭一国”的传奇经历,让这位外交官被提到与那个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使陈汤相媲美的地位。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我不大相信网上的文章,总觉有夸张和虚假之处,但翻阅史书后,也忍不住感叹:王玄策的历史,胜过一切虚拟和非虚拟的小说。

向这位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致敬!

奉旨出使印度惨遭俘虏

王玄策,唐代洛阳人,生卒年代不详,早期曾在广西一带担任过县令等职,后来被提拔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的官职——这是王玄策一生最高的官衔。

由于古代修订官史有个很不好的传统,五品官员是没有资格立传的。所以,新旧《唐书》中都没有王玄策的传记,虽然他干了一个超牛的事。

公元七世纪时,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部分,其中中天竺很快强大起来,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摩揭陀帝国(为方便阅读,略称为中天竺)。

中天竺的尸罗逸多对唐帝国很友好,恰逢非常著名的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尸罗逸多就特意接见玄奘,打听唐太宗的为人。

当尸罗逸多得知李世民是一位“具言圣德”的君主后,决定两国通使,以示永好。

公元641年,尸罗逸多派了一个使团来到长安。李世民接见后,很高兴,过了两年,派了一个使团回访,王玄策担任副使。

第一次出使,王玄策只是个配角,不算起眼,也有史学家认为,当时王玄策的身份算是翻译,总而言之不是很重要。

公元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

这一次,王玄策不仅是正使,而且还是历史上一场最戏剧性战争的主角。

这次出访,朝廷给他配了一个叫蒋师仁的人担任副使,使团有30多个人,还携带了大量赠给印度半岛各个国家的礼物。

因为是第二次出使,王玄策认为会和上次一样,宾主双方在友好气氛中回顾传统友谊,然后设宴happy一下,最后带着几部佛经回国交差。

没想到,王玄策刚一上路,中天竺就出大事了——国王尸罗逸多死了,“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

那年头既没卫星,也没手机,资讯相当不发达,王玄策自然不会知道友好邻邦发生了政变,继续翻山越岭,向着中天竺前进。

这一年的4月,王玄策使团进入印度境内。

中天竺的新国王阿罗那顺对唐帝国采取敌视态度,居然派了两千士兵伏击使团——有的史学家解释说,可能是阿罗那顺看中了唐帝国馈赠各国的礼物——我觉得如果真是那样,阿罗那顺真是脑子进水了,千里迢迢带的礼物肯定不多,值不了几个钱,何必干这种傻事呢?

王玄策和蒋师仁毫无准备,使团30多人都是搞外交的,没啥战斗力,很快就被杀得七零八落,王玄策、蒋师仁等生还者全部被俘。

悲剧啊!

借来精兵发誓雪恨

不过,王玄策找机会和蒋师仁一块儿逃了出来。

外交官混到这份上,很惨,但好歹逃出来了。汉朝的外交前辈苏武先生,就没逃出来,只能在北海放了大半辈子羊。

但王玄策不是一般人,他很有骨气,哪儿跌倒了在哪儿找回面子,他发誓要尽灭印度,一雪前耻——大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问题是,要灭人家,得有兵啊!手下30多号人,死的死,抓的抓,就剩俩人如何报仇!

这难不倒王玄策。

王玄策带着蒋师仁策马北上,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到吐蕃王国,找到当时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借兵。

松赞干布很痛快,借给王玄策一千二百名精兵,另一个友好国家泥婆罗国(今尼泊尔一带)也派了七千骑兵。王玄策又传檄附近属国,总共弄来了一万多兵马。

“多国部队”集结完毕后,王玄策自任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向中天竺。

阿罗那顺连忙派“象军”迎战。“象军”是南亚地区的独特兵种,士兵坐在上指挥冲锋、射箭,后面跟着步兵冲锋,类似于今天的坦克。大象横冲直撞,敌人很难招架,看上去威力极大。

不过这种“装甲作战”也就欺负欺负周边没见过世面的小国家,王玄策虽然是个没打过仗的文官,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可是涵盖了非常深厚的战争艺术,哪会怕几头大象?

王玄策指挥部下使出“火牛阵”,几十头牛带着红光冲向“象军”。动物哪儿有不怕火的,数万“象军”自乱阵脚,士兵被大象踩死无数。

阿罗那顺大惊,只好守城不出。

王玄策指挥大军使出云梯、弩车,连续攻城,不仅让手下这帮“多国部队”的士兵长了见识,也让中天竺的士兵们开了眼——他们哪儿见过如此高科技的武器,“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

中天竺被灭后,阿罗那顺带着少量残兵逃到了东天竺,从东天竺国王尸鸠摩那里搬来救兵,企图反攻。王玄策大怒,挥师东进,一举全歼阿罗那顺残部,活捉阿罗那顺,“余众尽坑杀,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

由于东天竺援助了阿罗那顺,王玄策准备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灭掉东天竺。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送来牛马万头、金银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王玄策这才罢休。

王玄策救出被俘的其他外交官员,将阿罗那顺披枷戴锁装进囚车,带着战利品回国述职。

一个死里逃生的外交官,统领了一万人的“多国部队”,横扫印度半岛,“一人灭一国”的传奇经历,如果不是《唐会要》、《通典》言之凿凿,很难让人相信这位河南人创造的这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来源:博客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