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物百家】民国教育之父——蔡元培(二)

2017年04月15日 12:57 PDF版 分享转发

记者/主持人:香梅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

,回首悠悠岁月,讲述真实历史。

百家人物,正如那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常留在记忆中。

香梅: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人物百家》,我是香梅。

怀恩:大家好,我是怀恩。

香梅:上期节目结束的时候,我们讲到了蔡元培, 在戊戌政变发生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带着家人了离开京都,开始了他的漫长而曲折的教育救国道路。那他这一路上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怀恩:这事儿要从蔡元培30岁那年说起。那时候呢,他已经彻底告别他在翰林院的升迁之路,正式开始教育救国的尝试。他首先来到的是绍兴第一所新式学校——绍郡中西学堂,在这所学校当总理,也叫监督,主持校务。

香梅:总理是什么职位呀?

怀恩:应该是教务处长、教学总监之类的角色吧。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融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兼容并蓄,比一般的学堂要活跃很多。蔡元培实行因材施教,给学生分出等级,有针对性的教学;还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水平开设不同级别的课程。学校开设了各类的西式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动植物学、代数、几何、英文、法文、日文和体操。当时,很多人把孩子送到这所学堂念书,一些学生后来还成了名人。

2-1%e8%94%a1%e5%85%83%e5%9f%b9%e7%ba%aa%e5%bf%b5%e9%82%ae%e7%a5%a8%ef%bc%88%e7%bd%91%e7%bb%9c%e5%9b%be%e7%89%87%ef%bc%89蔡元培纪念邮票。(网络图片)

香梅:亲爱的听众朋友,《人物百家》继续为您讲述民国教育之父、校长——蔡元培的故事 。

香梅:那他们都是谁呀?

怀恩:比如:地质学家王烈、教育家许寿裳、蒋梦麟,蒋梦麟这个名字你听过吧?

香梅:有点耳熟,不过一时想不起来了。

怀恩:这个蒋梦麟,就是接任蔡元培北大校长职务的继任者。

另外,蒋梦麟也是的教育部长,还担任过浙江大学校长。

香梅:是吗?!

怀恩:是啊。蒋梦麟后来说,中西学堂对他一生影响最大,让他知道了很多事情,比如:地球是圆的这件事就是在这里第一次听说的。

香梅:挺有意思。

怀恩:讲到这,还有一个小插曲。

香梅:什幺小插曲啊?说说看。

怀恩:当时蔡元培请了许多受西方新学思想影响的教员,和学堂内那些教授四书五经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老教员们一起教书。由于中西方教育理念鲜明的差别,两派教员经常发生争论。后来,那些教授四书五经的教员们去学校创办人徐树兰那里告状,还建议徐树兰开除蔡元培。徐树兰左右为难想了个办法,她让蔡元培抄录太后的

香梅:什么诏书啊?

怀恩:这个诏书是戊戌变法以后慈禧太后颁布的,她要求文人不支持变法者,就这个个诏书,让他抄完后挂在办公室里。

香梅:那时中西教育思想斗争这么激烈啊,那蔡元培抄了吗?

怀恩:当然没有啊。蔡元培认为,办教育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对于各学派也要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包容。中学也好、西学也罢,只要能教书育人都可以采用。所以,他没抄慈禧的诏书,扔下一句话,辞职而去。

香梅:他说什么了?

怀恩:他说,我来这里为的是办教育,如果还是这套,那我来干什么,呆在翰林院就好了。

香梅:蔡元培挺坚持原则。可他这一走,还怎么继续他的教育救国呀?

怀恩:这倒不用担心。蔡元培离开绍兴后,在嵊县剡山书院做过一段事,1900年来到。33岁的蔡元培被聘为上海交大前身南洋公学特班生的总教习。

2-2%e5%8d%97%e6%b4%8b%e5%85%ac%e5%ad%a6%ef%bc%88%e7%bd%91%e7%bb%9c%e5%9b%be%e7%89%87%ef%bc%89南洋公学。(网络图片)

香梅:不错啊。

怀恩:他带的这个特教班里面的学生可以说是精英荟萃,特教班里有42个学生,里面就出了很多的名人,比如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邵力子、中国公学校长弘一法师李叔同、教育家黄炎培等等。

香梅:蔡元培的学生真是人才济济呀。

怀恩:就是啊。不过,蔡元培在南洋公学呆的时间并不长。

香梅:为什么呢?

怀恩:因为学校发生了压制学生思想言论自由的事,造成200多位学生集体退学,可当局却将学潮责任推到蔡元培身上,说学生的表现是他平时倡导民权的结果。蔡元培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香梅:原来是这样啊!

怀恩:这之后,他还先后兴办了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在上海组织成立了光复会,并担任会长。这时候的蔡元培已经是一个革命者了,他甚至亲自尝试制作炸药,亲自发起抗法抗俄的运动。38岁的时候,蔡元培加入同盟会,被委任为同盟会的上海负责人。

2-3%e8%94%a1%e5%85%83%e5%9f%b9%e4%b8%8e%e5%85%89%e5%a4%8d%e4%bc%9a%ef%bc%88%e7%bd%91%e7%bb%9c%e5%9b%be%e7%89%87%ef%bc%89蔡元培与光复会。(网络图片)

香梅:蔡元培 怎么一下子从文人变成武将啦?

怀恩:就是啊,这种变化说起来也是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先说天时。蔡元培的好朋友谭嗣同因戊戌变法失败,在菜市口被斩首后,所以蔡元培就对朝庭彻底丧失信心,用他的话说“政府,无可希望”。

到上海后,北京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事件,清朝的国际地位和在老百姓里边的威信都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取满清而代之”的革命思想当时非常有市场。而且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逐渐为人所知。在这个大环境下,蔡元培正式成为革命党人。

香梅:那有没有地利的因素呢?

怀恩:当然有啊,你想啊,上海是革命思想的发源地。比如1845年,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许多革命家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活动和躲避追捕的人都在这里聚集。所以上海为蔡元培转型提供的地利条件。

香梅:那跟人和有什么关系吗?

怀恩:有啊。从绍兴来到上海之后,蔡元培结交的圈子与绍兴大不一样,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而且这些人对朝庭都非常的不满,这些文人聚在一起,相互激励,很容易擦出思想火花。所以在这个时期,蔡元培结识了吴稚晖、章太炎这些民国风云人物。

蔡元培把全部精力都花在武装反清和发展教育上,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办的女校出现了资金的问题面临倒闭,而且他的大儿子阿根又在绍兴老家得了急病,危在旦夕 。

香梅:哎哟,那还不赶快回去看孩子啊?

怀恩:是啊,按理说他应该回去看孩子,可是学校的事情实在脱不开身。最后,蔡元培忍痛 选择出去为学校筹款。刚到码头,就传来了儿子去世的消息。

香梅:真是不幸啊。

怀恩:为不耽误时间,蔡元培委托中国教育会的同事替他办理儿子的后事,自己流着眼泪登上了开往的轮船。香梅你看哈,蔡元培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教育救国的事业里边去了。

香梅:真是不容易!那他筹到钱了吗?

怀恩:还真是筹到了,蔡元培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筹集到6000元的办学费用。不过,后面的路并不顺利。1903年他35岁的时候,他陷入《苏报》案风波,被清廷列为通缉对象,被迫逃亡了。

香梅: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怀恩:是这样。《苏报》是当时上海思想最前卫的报纸之一,言论激烈,号召推翻清政府。1903年初,全国各地爆发学潮,《苏报》支持以蔡元培担为会长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再加上蔡元培是《苏报》的撰稿人,所以引起清廷不满,成为通缉对象。

香梅:这样啊。

怀恩:无奈,蔡元培辗转于青岛、日本、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为赴德留学躲避风头做准备,一方面继续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39岁那年,蔡元培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这一学就是4年。到了43岁时,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蔡元培应同盟会领袖陈其美的电报邀请回国,开始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2-4-1912%e5%b9%b49%e6%9c%88%ef%bc%8c%e5%9c%a8%e5%be%b7%e5%9b%bd%e4%b8%8e%e5%a4%ab%e4%ba%ba%e9%bb%84%e4%bb%b2%e7%8e%89%ef%bc%88%e5%b7%a6%e4%b8%80%ef%bc%89%e5%a5%b3%e5%84%bf%e5%92%8c%e5%84%bf%e5%ad%901912年9月,在德国与夫人黄仲玉(左一)女儿和儿子。(网络图片)

香梅:这下蔡元培可以实现他的教育理念了。

怀恩:说是这么说,可是万事开头难啊,蔡元培上任第一天就遇到难题了。

香梅:又出什么状况了?

怀恩:是这样,当时临时政府资金非常紧张,蔡元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办公的地方。

香梅:啊?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啊?

怀恩:是啊。蔡元培带着几个教育部的下属在南京四处找办公地点,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简陋的办公室。在这间办公室里,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主持制定了《大学令》、《中学令》,奠定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院的中国现代教育体系。此外,还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

2-5%e8%94%a1%e5%85%83%e5%9f%b9%ef%bc%88%e5%b7%a6%e4%b8%89%ef%bc%89%e5%87%ba%e5%b8%ad%e4%b8%ad%e5%8d%8e%e6%b0%91%e5%9b%bd%e4%b8%b4%e6%97%b6%e6%94%bf%e5%ba%9c%e6%9c%80%e9%ab%98%e5%9b%bd%e5%8a%a1蔡元培(左三)出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最高国务会议。(网络图片)

香梅:这回他可以顺利的做下去了吧?

怀恩:还真没有。他只做了7个月,就辞职了。

香梅:他怎么又辞职了?

怀恩:嗯确实是,不过这有原因,当时辛亥革命结束刚一个月,孙中山就无奈向临时参议院辞职了。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新的临时大总统。蔡元培也算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了,他不愿意和袁世凯合作,于是提出辞职。袁世凯知道蔡元培有非常高的威望,不想让他离开,便亲自劝他说:“我代表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一点没客气,彬彬有礼的答道:“元培也对于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2-6-1912%e5%b9%b4%e5%ad%99%e4%b8%ad%e5%b1%b1%e4%bb%bb%e5%91%bd%e8%94%a1%e5%85%83%e5%9f%b9%ef%bc%88%e5%89%8d%e5%b7%a6%e4%ba%94%ef%bc%89%e4%bd%9c%e4%b8%ba%e4%b8%93%e4%bd%bf%e5%89%8d%e5%be%80%e5%8c%971912年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作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网络图片)

香梅:7个月时间能干什么呀?

怀恩:还真干了不少事。在这段时间里,蔡元培已经勾画出了中国未来教育的蓝图。他还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这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而且提出崇尚自然,施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香梅:那五育教育是什么意思啊?

怀恩:咱们说说这个五育。军国民教育是让羸弱的国家在武力上强大起来;实利主义教育就是培养实际发挥作用的人才;世界观教育就更关键了,蔡元培希望国人对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公民道德教育是要求学生在有才之前必须有德,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香梅:噢,还真是很全面的。那这次离职后不会消沉下去吧?

怀恩:当然不会了,接下来的人生才是他最光辉的一笔,因为他马上就要执掌北大了。

香梅:听众朋友,民国初年腐败的北大,最后如何变成一个兼容并包、群英荟萃的世界顶尖学府的呢? 让我们一同期待蔡元培的奇迹。

怀恩:好的听众朋友,这一期的人物百家、民国教育之父蔡元培的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下一期节目时间,再见。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