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物百家】乒坛三杰之——傅其芳

2017年07月31日 23:51 PDF版 分享转发

记者/主持人:香梅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

,回首悠悠岁月,讲述真实历史。

百家人物,正如那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常留在记忆中。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傅其芳是开创中国“乒乓王国”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是第一代主教练。傅其芳曾率领中国男子队连续三届“蝉联”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他的名字也因此被刻在了“斯韦思林杯”上。

傅其芳和容国团、姜永宁都是来自。但傅其芳不是地道的香港人,他在1923年出生在浙江宁波的傅家村,他家是个普通家庭。他从小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常常因为练习打球忘记吃饭。

fqf-3_%e5%89%af%e6%9c%ac乒坛三杰之——傅其芳。(网络图片)

傅其芳的孩子傅美菊在《回忆爸爸傅其芳》中说:“为了生计,奶奶在乡下给父亲找了一个教书的工作,可是父亲知道有一场乒乓球比赛,就再也没有心思教书了,他怕奶奶反对,就擅自去上海打球,奶奶为此还赔了三担稻谷。还有一次奶奶托在上海的远亲给父亲在钱庄谋了一份差事,可是父亲还是把精力放在打球上,钱庄老板写信给奶奶说,你儿子根本就不是经营的料,于是辞退了他。从此,父亲就一心一意地追求他自己所喜欢的乒乓球事业,把乒乓球当作自己的生命”。

傅其芳1949年到香港寻求发展。开始的时候,他在一些乒乓球房里做陪练。他参加了不少东南亚乒乓球比赛,还击败过英国乒乓球世界冠军李奇和伯格曼,成为香港人眼中一颗耀眼的球星,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傅其芳身材高大,身手矫健,擅长打削球。到了香港后改打进攻,发球抢攻、滑板、放短球成为他乒乓球技术上的“三绝”。 当时傅其芳在香港,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国际大赛,和各国高手切磋球艺 ,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

1952年,傅其芳代表香港队在新加坡战胜日本队,夺得亚洲冠军 。那时候贺龙是国家体委主任,他想吸引海外体育界人才回国效力。一个上海来的教练对贺龙说:“还有个人在香港,很不错,名叫傅其芳,老总敢不敢用?”贺龙一听有这么个名将,就开始联系傅其芳,努力劝说他回国。

在贺龙的盛情邀请下,1953年的春天,30岁的傅其芳回到了国内。

fqf-1-%e5%89%8d%e6%8e%92%e5%b7%a6%e8%b5%b7-%e5%ae%b9%e5%9b%bd%e5%9b%a2-%e5%82%85%e5%85%b6%e8%8a%b3-%e7%8e%8b%e4%bc%a0%e8%80%80-%e5%90%8e%e6%8e%92%e5%b7%a6%e8%b5%b7-%e5%ba%84%e5%88%99%e6%a0%8b前排左起:容国团、傅其芳、王传耀。后排左起:、李富荣、徐寅生。(网络图片)

1954年,傅其芳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三名,并且跟王传耀合作获得男子双打第三名。

1957年3月,在斯德哥尔摩第2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获团体第三名,傅其芳是主力队员之一。那时候中国运动员学习外国打法不太成功,正处于“十字路口”。傅其芳把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发展起来,发明了自创的近台快攻的新路。

傅其芳在不到十年的执教生涯里,培养出了像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等一批世界级乒坛名将。当时的乒坛元老王传耀曾经回忆说:“傅其芳在教练生涯中成绩卓著。他首先提出要以速度即‘前三板’技术取胜对手的理论,和‘快、准、狠、变’的战术。他的取胜战术一直被沿用至今,而且还成为中国队保持长盛不衰的成功法宝。他应是乒坛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了!”

1958年, 当时“镇反”、“肃反”、“三反”、“五反”、反胡风等运动刚刚过去,广州暂时恢复了平静。那些年,虽然政治运动不断,还是有一批批海外和港澳的年轻学子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回到国内。傅其芳就在这一年出任了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那时候,中国第一位世界金牌得主容国团就在他的乒乓球队里,容国团在他的教导下,一举拿下多特蒙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fqf-2-1965%e5%b9%b4%e6%98%a5%ef%bc%8c%e9%83%ad%e5%b0%8f%e5%b7%9d%e9%87%87%e8%ae%bf%e4%b8%ad%e5%9b%bd%e4%b9%92%e4%b9%93%e7%90%83%e9%98%9f%e3%80%82%e5%89%8d%e6%8e%92%e5%b7%a6%e4%ba%8c%e8%b5%b7%e4%b8%ba1965年春郭小川采访中国乒乓球队。前排左二起为郭小川、傅其芳、徐寅生、李富荣,后三为庄则栋。(网络图片)

1961年,傅其芳带领中国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时,日本刚发明了一种叫“神秘魔法球”,也就是弧圈球的新打法,这是一种用力向上拉的强烈上旋球。那时日本队正在香港巡回热身,傅其芳就派教练庄家富去香港了解这种新打法,之后他们分析研究,为中国队制订了一套专门克制弧圈球的方案,也就是“以快制弧”,趁球刚一起跳还不转时就快速压回去,令对方措手不及。

日本队利用弧圈球把欧洲强队匈牙利及南斯拉夫联队打得一败涂地,可是在决赛时却惊奇地发现:中国男团居然不怕弧圈球。这次比赛中,中国队以5:3赢得决赛胜利,第一次捧回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不光这样,庄则栋和邱钟惠还相继获得男单、女单冠军,加上另外的4项亚军、8项季军,中国乒乓球队在第26届上一鸣惊人,震动了世界乒坛。

1963年4月,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中日两国的男团再次在决赛狭路相逢。傅其芳在此次赛事上与老对手日本队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术战。

日本队教练在赛前预测中国队一定会安排实力最强的“小老虎”——庄则栋打第一主力,因为在上一届决赛中庄则栋以2∶0大胜日本队头号选手荻村,所以此次排阵时,有意将荻村安排在了其它场次,借以避开庄则栋。但是傅其芳摸透了日本教练的心态,出其不意的把庄则栋安排到第三号位置,让张燮林打头号主力。这个阵容日本队始料不及。

实际上,张燮林在上届世乒赛的单打赛中,曾经以变幻莫测的削球淘汰过日本选手,所以傅其芳出其不意做了此番安排。果然,张燮林施展削球的神奇绝技,接连削掉日本队的三木和木村两员大将。中国队军心大振,全队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最后以5∶1再次大胜日本队。

在傅其芳的运筹帷幄下,国家队再度捧回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奖杯 ——“斯韦思林杯”。 第27届锦标赛,中国队以三金两银两铜囊括了所有男子项目中的主要名次。

1964年,傅其芳被聘为中国乒乓球协会的副主席,而且还被委任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傅其芳和梁焯辉教练一起合作编写的《乒乓球训练法》,成为中国乒坛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

1965年4月,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原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傅其芳又带领中国队第三次蝉联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冠军;他还配合当时的女队教练容国团首次摘下了女子团体的桂冠;这次锦标赛总共揽获五金四银七铜,取得了参加世乒赛以来的空前胜利 。傅其芳的名字从此被印刻在了“斯韦思林杯”上,在世界乒坛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可是,就在傅其芳准备再接再厉,带领队友们迎战两年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29届世乒赛之际,“文化大革命”暴发了。

1966年文革一开始,傅其芳就惨遭林彪、江青的迫害,成为“资产阶级分子”和“贺龙修正主义集团红人”,他还被怀疑成是“潜伏的特务”。国家体委瘫痪了,乒乓队训练也中断了。傅其芳被一次次地揪出来游斗毒打,每次都被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造反派还把他关进“牛棚”,逼他交代罪行。

因为傅其芳在香港生活过,造反派借此污蔑他是“特务”,还责问他说:“你不当‘特务’,回来干什么?”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扣在了傅其芳的头上,容不得半分辩解与申诉,在傅其芳忍受着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的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被迫留在国内,不得参加任何国际赛事。

1968年4月16日,经历了数月身心折磨的傅其芳对这种无止境的侮辱再也无法忍受了。有天中午,利用看管他的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傅其芳悄悄走出北京体育馆关押他的房间,在另一个房间中找到一个挂窗帘用的铜杠,用一根绳子结束了45岁的生命。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