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人物百家】民国学者——胡适(二)

2018年01月09日 6:39 PDF版 分享转发

记者/主持人:香梅

时光如流,往事如烟。

,回首悠悠岁月,讲述真实历史。

百家人物,正如那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空里,常留在记忆中。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成立后,各地民众对他都很感兴趣。密切关注辛亥革命的进程,和同学朋友有很多讨论辛亥革命和新政府的通信往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社会民情。

当时,胡适常应邀出席一些社区活动,向美国民众讲解中国的革命政府。慢慢地,胡适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应接不暇的程度,只要涉及中国话题,都来找胡适讲。据胡适统计,他在1913——1915的三年里演讲超过70次。

1917年1月,费城哈佛福特学院的校友会要办年宴,本来请的是康奈尔校长舒尔曼和美国前总统塔夫脱来做演讲,但舒尔曼当时有事不能来,所以哈佛福特学院的校长请胡适作为代替。显然,胡适在美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胡适。(图片来源:简书网)

胡适渐渐地融入了美国社会,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他结识了一位异国知音——康乃尔大学地质系教授的女儿韦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6岁,多才多艺,是一位画家,正是胡适喜欢的类型。可是远在家乡的母亲却常常写来家书,催他赶快回家和江冬秀完婚。已经体验到美国自由文化风气的胡适,心里是百般地不情愿,甚至对这桩婚姻有点抗拒。

1915年胡适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正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后来胡适提出的实用主义方法论: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是受到杜威的影响。

1917年7月,胡适结束7年留美生涯,返回老家看望母亲。胡适母亲卧病已经很长时间,身体越来越不好,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儿子回来,心里也是非常的安慰。不久,胡适接到了聘书在北大担任哲学系教授,26岁的他是当时所有北大教授中少年得志者。临行前,他还特意去看望了一下未婚妻江冬秀。

新潮教授胡适和小脚夫人江冬秀。(图片来源:百科图片)

对于被胡适拖了13年的婚事,母亲当然是逼得很紧。在母亲的催婚下,事母至孝的胡适不得不返回安徽老家,在他27岁生日那天正式迎娶了不识几个字、裹着小脚的江冬秀。当年他们不仅是一对老新人,还是对比强烈的组合:留美博士配村姑,这也成了民国七大奇闻之一。

眼看要抱上孙子的胡老太太,由于多年的操劳过度,不幸过世了。母亲的离世对刚刚回国的胡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纪念文《先母行述》中,胡适写道:“伏念先母一生行实,虽纤细琐屑不出于家庭闾里之间,而其至性至诚,有宜永存而不朽者。”大意是:母亲一生言行,虽然干的是家长里短、很琐碎的生活琐事,但是她是个非常仁厚淳朴、真诚坦荡的人,她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值得永远珍藏。

在文章《不朽——我的宗教》里,胡适还说:“那英雄伟人可以不朽,那挑水的、烧饭的,甚至于浴堂里替你擦背的,甚至于每天替你家掏粪倒马桶的,也都永远不朽……”

尽管与太太的教育背景相差悬殊,但结婚后的胡适生活倒是很幸福。他和太太江冬秀一共有两儿一女,长子胡祖望,“祖望”有光宗耀祖的意思。次子胡思杜,“思杜”是为了感念恩师——杜威,唯一的女儿胡素斐比较不幸,五岁时夭折。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胡适与胡祖望——胡适题赠给杜威夫妇,题词中称他的儿子为“小胡适”。(图片来源:维基共享)

说到夫妻两人的感情,因为文化学识的差异,他俩在精神层面很难有深入的沟通交流。妻子江冬秀无法理解胡适的知识领域,她不是一个知识女性。不过,虽然没什么学识,但是江冬秀底气并不虚弱。据说,她脾气挺大,胡适怕太太也算是远近闻名。另外,江冬秀一心服侍丈夫,还烧得一手好菜。在北平时,很多朋友来他家聚会,每次都是江冬秀亲自下厨做菜招待客人,这给足了热性好客的胡适面子。

胡适在北大教授“中国古代哲学史”,开课第一章是以《诗经》作时代说明,从周宣王之后开始讲起。可是很多学生看不起他,认为他太年轻只有27岁。当时有个学生叫顾颉刚,后来成了史学家,他跑去听了几次课,便回去跟同学讲:胡适读的古书是没有老教授多,但是他用新方法来研究老问题,裁断上是足以自立的。正好和顾颉刚同住的傅斯年听完顾颉刚的评价后,忍不住跑去旁听,结果也是大为叹服。就这样,胡适开始小有名气了。到了后来,只要是他上课就必须要用最大的教室,因为旁听的人实在太多,小教室根本装不下。

在北大的校园里,胡适穿的是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教的是中国哲学史,不过他经常引用的是西学。他注重考据,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等治学原则,引领当时北大的学术风气。胡适在当时的北大校园里名气越来越大。

真正使胡适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是一次“白话文”运动,也叫“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对后来西学的传播起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提起,早在1915年,陈独秀负责主编了一本《青年》杂志,后来叫作《新青年》,它旨在号召广大青年应强身健体。而这个时候身在美国的胡适无意中看到了这本《新青年》杂志,里面写的关于创造新文学的见解与他的看法不谋而合。1916年8月胡适致信陈独秀,信里面写的是胡适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他提出文学革命的“八个重要条件”:

不用典

不用陈套语

不讲对仗

不避俗字俗语

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呻吟

不摹仿古人

须言之有物

陈独秀接到信后非常高兴,在给胡适回信中写道:“文学改革,为吾国目前切要之事。此非戏言,更非空言……此事务求足下赐以所作写实文字,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寄登《青年》。”

在陈独秀的建议下,胡适于1917年初写成《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陈独秀读后,异常兴奋,立刻刊登在自己的《新青年》杂志上。随后,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来支持胡适。不仅如此,后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时,陈独秀就向蔡元培竭力推荐当时还留学美国的胡适。蔡元培在看了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及以前已发表的《诗三百篇言字解》后,认为胡适旧学新学皆有造诣,于是决定聘请胡适出任北大教授。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颠覆中国中心主义,否认自身的文化价值,认同西方文化以及民主共和制,走向欧洲中心主义。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经发表,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这篇文章的影响之大,直接造成了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彻底改变了中国千百年来语、文分家的文风。当时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对新文学的结构还很怀疑,看到这篇文章后再无怀疑,并且在他自己的《文学革命论》中,盛赞胡适为“首举义旗之急先锋”。而由于《新青年》的影响,就连当时的古文家钱玄同也赞成新文学的主张。

1918年,《新青年》开始刊登白话文,并采用胡适最先提倡的新式标点。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说明文学革命的目的,是要用国语来创作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才有文学的国语,如此“国语”才是真正的国语。届时,《新青年》杂志风靡全国,一改创刊时的萧条景象。

当时的教授学者中,反对的也是大有人在。其中最突出的,是同在北大任职教授的国学大师黄侃。黄侃这个人说话尖刻,也有人说他非常狂妄。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说完,黄侃仰天大笑三声,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

还有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这一次胡适没有沉默,他开始回击了……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