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防止孩子玩手机上瘾 美国父母的做法值得学习

2018年03月05日 15:11 PDF版 分享转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Professor发现手机已经日益成为阻碍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长都很痛苦,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沉迷手机?要怎么做才能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呢?

同样是手机,到了孩子手里,就变成了学习工具、社交法宝,而在中国孩子手里往往成了游戏机。为何美国小朋友有这么好的自我约束力呢?美国又是如何把握其中尺度的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感到好奇。

今天,Professor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家长与手机对抗的五个实用方法。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多数亲子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相处态度的不恰当。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多花时间来陪伴、关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责怪孩子爱

Professor认为家长们要主动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必然分散孩子对手机的兴趣。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其实,Professor认为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看电影都是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方法。一个好的电影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而在电影或者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生活中的技能。这也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家长们可以通过故事或者电影引导孩子去思考很多问题。

了解孩子用手机干什么

有时候,我们不能谈虎变色,一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就大加呵责。其实,很多孩子们也会利用手机、平板来学习呢!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了解孩子们使用手机时,到底在玩些什么内容,看些什么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去使用手机。

比如:家长们就可以引导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教孩子查资料、听音乐、学英语等,这些都是积极健康的。

而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对于掌握知识而言,视觉比听觉更敏感,因为视觉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减少信息负载,还提高了情景的模拟。

有时候用图片或者视频来描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知识点,相比较花一大段的文字描述会更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孩子会尝试让自己围绕在想像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就能学的更好。

而手机里就有大量的学习图片和视频资源,家长们要好好利用,但是一定要明确孩子使用手机究竟是在干什么。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孩子喜欢玩手机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手机是个高科技、新奇的玩意,远比枯燥的课本有趣的多。

因此,家长们不妨在孩子放不下手机的时候,用其它新奇的玩意来转移孩子注意力,一般而言,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就吸引了孩子更多的关注。

Professor认为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用孩子们比较喜欢吃的东西,比如牛奶、糖、各种零食等等,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问孩子一些有趣的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学习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回忆死板的知识。

家长们要注意如果孩子一直沉迷某些东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奇的东西来吸引孩子的眼光,也许这样他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约法三章”

有时候,一味的限制反而起不到好的作用。家长们在允许孩子玩手机的同时,还应对孩子‘约法三章’,加以限制。

比如:美国家长会每个月给孩子固定数额的话费,并告诉孩子,超过以后就不会再给充值了,让孩子学会控制话费的使用。

或者是和孩子约定,不可以把手机带到学校,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等等。

Danny妈就是和Danny进行了这样的“约法三章”,并引导Danny多利用手机做些有意义的事,实践证明,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要比家长的百般提醒有用的多。

而且如果孩子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完成约定是可以有奖励的,那么孩子一定会更加愿意去探索的。

以身作则

很多“手机迷”的孩子都有一个“手机迷”的家长。所以,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应该时时处处都拿着手机看。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自己本身都没法控制玩手机的习惯,一边玩手机,一边还要求孩子不要去玩手机,孩子怎会信服?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看在眼里,才能不沉迷于玩手机。

来源:家长课堂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