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加拿大普通人才买奢侈品 富人拿的钱都用来干这些

2018年11月03日 10:15 PDF版 分享转发

悠闲缓慢的生活方式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免于受到来自欧洲难民潮的冲击。可以说,加拿大是生活以及抚养孩子最安全的选择之一。事实上,加拿大打败了传统的移民目的国家——美国和英国,成为全球最受“有钱人”欢迎的移民目的地,尤其受到中国“有钱人”的青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加拿大已经成为了“有钱人”的聚集地。这些“有钱人”也在影响着加拿大人甚至世界各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其中,中国人“有钱”、“爱买”、“炫富”的负面评价也不绝于耳。

一直都是奢侈品市场的有力大军,特别在加拿大,华人一直都是奢侈品的一大消费族群。关于许多华人热衷购买奢侈品的故事早已不是新闻。许多奢侈品店华人顾客比例可高达60%,其中包括本地生活的华人以及来加旅游的华人。

另外,在加中国留学生和代购群体也不容小觑。留学生中家庭条件好的比较多,尤其是中国的留学生。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买奢侈品呢?

奢侈品,顾名思义是一个人无需再为柴米油盐皱一皱眉头的时候,用闲钱来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简单来说,奢侈品就是拿来彰显身份的。

有一些留学生会进店买价值几百甚至上千上万加元的商品,只为了‘希望有个好运气能考出好成绩’。一些代购夸张的时候可能一次某款产品全包下来。

这些站在消费品塔尖上的奢侈品牌,往往引领着每个季度的时尚和潮流。成为市场争相效仿的模版和标杆。人们凭借着对美,对时尚的追求,吹起了它供不应求的浪潮。

例如爱马仕推出的定制款铂金包,卡地亚的定制款钻戒,往往体现了一种不可复制的尊贵享受。毕竟我们对那种独一无二的特别感,怀有原始的渴望。

另外,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封建等级的覆灭,奢侈品的出现,是人们潜在的对于身份、消费能力、的表现与外化。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一些特别的物品,作为标志,将自己和其他人区别开。并且能够轻易找到与你的职业、收入、消费能力相似的人。

纵观华人奢侈品消费市场,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不难发现主要消费群体并不是中国的群体,而是普通收入的中国年轻人。

由此看来,购买奢侈品也是人们对跻身上流社会的一种渴望。

莫泊桑的讽刺小说《项链》里:路瓦栽夫人,为了参加酒宴,向朋友借来一条钻石项链,因此成为了万人瞩目的焦点。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收入普通,不富不贵的人而言,奢侈品可以满足他们对于社会上流人士的向往和期待。是对难以兑现梦想的安慰,对潮流时代的追逐。

眼下华人圈社会越来越凸显一个怪现象,无论你的vintage服饰无数次的被朋友赞扬,无论你的成绩单被字母A占据的满满当当,无论你的才华横溢的光芒四射,似乎只有在拎起LV、Chanel的一刹那,才感觉得到踏实。只有拿起昂贵包包的那一刻,在一些人群中,才能意味着:你混得还不错。

关键的问题是,真的踏实了吗?奢侈品能带来安全感吗?

很多挤在名牌店的中国人并非真的荷包鼓鼓,队伍中就不乏来自小康家庭的留学生,拿着父母工作或自己打工赚来的辛苦钱。他们追随着满街的亚洲面孔,在举止傲慢的店员面前,小心翼翼的询问着皮包的价格与折扣。最后拿起最便宜的一款,还担心看到店员不屑的眼神。事实上,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知道,手上这款产品,除了有硕大的Logo以外,相当平庸。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名牌的包包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是炫富的手段,甚至超越了攀比的概念,而竟成了我们上班办公,出入餐厅、购物商场、社交活动的必需品?

去年回国的时候,我曾和一位在国内生意做得挺大的叔叔促膝长谈。他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你如果回国找工作,一定记得先从加拿大带回来一两个名牌的包包,一块高级的手表,甚至是看上去很高档的文件夹和钢笔也得备齐。跟别人谈事情的时候,要一拿出手,就给别人感觉你很体面,很注重细节。这样你要谈的事情,一半就已经稳妥了。”

最近,有几个国内的朋友来到加拿大度假,本想带朋友去奥特莱斯买些比较物美价廉的实在货,朋友便一口否决建议,买就要买真正的奢侈品。

其实这几个朋友都拿着一份20几岁中国年轻人最普通的月薪-五千元人民币左右,依然执意要购买一个三万多人民币的香奈儿包。

而加拿大普通人月薪就约为两万人民币,却很少有本地人都穿着香奈儿,手里拿爱马仕,脚蹬LV鞋上街。即使,加拿大的奔驰、宝马、路虎这些车,销售价格低于中国,但在本地人群中,哪怕是豪宅区,也很少宝马、奔驰、路虎遍地,但是在华人聚集的列治文等地,这些牌子的车子太多了。

加拿大人不爱奢侈品牌,渴望简单生活

那么,为什么普通加拿大人不热衷于奢侈品呢?

其实“奢侈品”在加拿大有特别的意义。它们代表了某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共同使用的某些物品。假如你不在那个圈子里面,却使用了那些物品,就会给其他人看成是异类。

在加拿大没有人愿意花钱毁掉自己的圈内形象与前途。你不是那个阶级的人,穿成那个阶级的人的样子也不会有人接受你。

假如某件比较贵的商品有更便宜的取代品的话,加拿大宁愿买便宜的那件商品,而不会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奢侈品。用他们的话来说,花钱买牌子有点像“冤大头”。

英国巴克利2010年财富透视报告,其中有一段写到中国富人对财富和奢侈品的看法。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富有的中国人希望从外表上给与外界一个简单而有清晰的印象,即他们是有钱人。

“中国富人眼中(甚至是在很多人眼中)穿名牌服装、开名牌车、带名牌表、挎名牌包、抽名牌烟、喝名牌酒就会告诉世人我多有钱和我的社会地位有多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各国的名牌产品制造商都把眼睛紧紧盯在中国富人的钱包上,而以下的十大名牌产品似乎也成为富人和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宝马车(BMW)、路易丝·威登提包(Louis Vuitton)、奔驰车(Mercedes-Benz)、劳力士手表(Rolex)、乔治·阿玛尼服装(Giorgio Armani)、法拉利汽车( Ferrari)、劳斯莱斯汽车(Rolls-Royce)、宾利汽车(Bentley)、卡蒂亚(Cartier)、江诗丹顿手表(Vacheron Constatin)。

但其实,由于加拿大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这些东西只要是个中产阶级,只要想买,都不会是很难的事。

在加拿大,一些普通或过季款式的gucci,fendi包,ferragamo皮鞋,在打折季时像白菜萝卜一样被堆在货架上。或者你去代购们钟爱的奥特莱斯看看,那里终年陈列着平价的名牌商品。

现在,苹果手机可以通过购买固定的计划变得更便宜,价值十多万的高级车辆的Lease方案,也让普通人有了开好车的机会。一辆路虎,可以无需首付首付后,每月只需再缴纳2000加币的月租。3年使用期到,他可以选择付清剩下的几万块余款,获得这辆路虎车的所有权,也可以退还给车行。

所以,真实点讲,在加拿大也没人将你开辆宝马、拎个LV包、戴个劳力士表当回事。以上这些根本不足以彰显有钱人的身份。

根据Notable Life网站上一份有关加拿大最受欢迎50大品牌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加拿大并不是特别喜爱奢侈品牌,他们更关心产品功能及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排名第一的是谷歌,第二和第三分别平价药店Shoppers Drug Mart和平价工具生活用品超市Canadian Tire。纵观这50个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上榜。

从报告结果可以看出,加拿大消费者比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更切合实际,他们更注重产品功能及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其实,加拿大人不愿意用大牌来包装自己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喜欢彰显个性,标新立异,把自己搞得越小众越好,选择那几个所谓的大牌,显然并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的。

相较于用奢侈品包装自己,加拿大人则更愿意把钱投入维系家人情感以及家庭基础建设上。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有些人倾尽金钱把大牌穿在身上,而加拿大却用倾向于用金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为家人和家庭谋福谋利,哪个更有价值?你的答案是什么?

那么什么才是加拿大眼中的奢侈品?

当然,房子肯定算一个。

除了房产之外,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在加拿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越容易进入顶尖大学。在加拿大排名前八的大学里,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当低。

在加拿大,收入前1%的人中,教育开销占家庭年收入的6%。普通中产教育开销占家庭年收入的1%。

自1996年起,前1%家庭的教育开销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产没有变化。

教育投入显然不属于炫耀性消费,甚至不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它是无形的,长期的,但也是最昂贵的,普通中产无法支付的。比如,把小孩送进普通人家庭无法负担学费的私校。

奢侈品已经无法让他们有安全感,于是他们停止了普通中产也渐次加入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转而通过文化资本建设,在自己以及下一代周围构筑起一座坚实的壁垒,将他们与其他人彻底隔离开来。

除此之外,是否有阅读《经济学者》(Economist)之类财经杂志的区别,也是富人阶层们的明显区别之一。

在加拿大,订阅《经济学者》一年只需要几百加币,这不是一笔大的开销,但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个标志,你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教育背景与个人素质,决定了你会关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两个人或许穿着打扮不相上下,甚至普通中产会看起来更加富贵,然而一开口说话,一暴露自己的生活习惯,阶级之分高下立判。

事实上,加拿大的富人们早就纷纷规避公开的物质享受,转而把大笔资金投入到教育、退休和医疗领域——这虽然都是无形消费,但费用却比中等收入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任何一个手袋都贵许多倍。

咬咬牙去买一只好包,一双名牌鞋子的人。虽没有什么不对,但请一定别忘了在包里放上自己的梦想,并带着它努力奔跑。

因为现实是,你与你想要进入的那个阶级,相差的,真的不是几只包,几双鞋。

来源:人在温哥华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