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为何日本一定要有天王 却未必需要王后?

2019年05月16日 1:43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胡炜权

天王明仁和王后美智子在2007年5月26日对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结束前离开里加机场。(图源:ILMARS ZNOTINS/AFP/Getty Images)

日本后,整整五百年内没有王后(最后一任出现在十四世纪中期)。那么,为什么天王不再需要立后呢?公元七世纪末,古代大和朝廷仿照唐帝国的典章制度,在八世纪初实施《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在平安时代成书,专门解说前述诸律令内容和精神的《令义解》便提到了王后的定义--天子之嫡妻,按例只设置一人。此外,天王册立王后的仪式和大婚的仪式,理论上有着密切关系,但两者却不一定同时执行,到了平安时代,大多分开处理,大婚先行,立后在后。由于现代册立王后的方式与古代不同,背后的意识形态也有很大差异,近现代的王后事宜将另外详述,这里先谈古代的立后仪式。

王后的诞生与册立仪式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指出,在平安时代,朝廷所用的礼仪书详记天王册立王后的程序,即天王大婚的仪式和作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三世纪以前,日本的上下社会阶层仍然流行“婿入婚”,即女婿到妻家居住的习俗。但由于天王是一国之主、王祖天神的子孙,他的婚礼一直是现代普遍的“嫁入婚”,即妻子到夫家居住。按照平安时代的礼法,获选为王后(当时一般称“中宫”)的贵族女子,会在入宫前先获天王赐予位阶,提升身分,一般是三位或四位。入宫(当时称为入内)当日会由近卫中将或近卫少将迎接,时间均定在晚间。整装待发的准王后会由家人送到王宫的北门,然后在宫门前,准王后将获宣旨,转坐专用的辇车到达夜御殿,等待天王到来。

天王到达后,会先共进晚餐,然后成婚。第二天,天王如常临朝,接受祝贺。然后,他会指派宣命使在殿前正式册封王后,并宣布王后寝宫的职员任命等事宜。

昙花一现的王后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说,按照上述律令制,王后做为“天子之嫡妻”,只能是王族出身的女子(称为“内亲王”)。其他非王族出身的妃妾则称为“女御”和“女官”,负责宫中庶务和繁衍后代,地位是低于王后的。换言之,大和时代和奈良时代,为了保证王族血脉的纯正和神圣,王后基本上是天王的近亲女子。可是,这个原则在八世纪中期(公元七二九年)便被打破。当时豪族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光明子,获在位的圣武天王册立为王后,成为史上第一位非王族女子成为王后。此例一开,藤原家出身的女子也能成为王后,到了九世纪时更成为惯例。

不过,九世纪以后,王后不再是常设、必设之位,或不一定只有一人担任王后。这个特异的例子,发生在摄关藤原道长之女彰子身上。当时的一条天王已有王后藤原定子(彰子的远房亲戚),但在道长的策划下,成功让天王再纳彰子为王后。换句话说,一条天王同时拥有两位王后。

十一世纪以后,“王后乃天子之嫡妻”的定义,逐渐成为形式,除了出现两位王后外,也曾经有天王的姊妹成为王后的例子。十一世纪中期,堀河天王年幼,他的姊姊媞子内亲王被立为王后,以养母的身分扶持他。当然,这作法只是形式,不代表有乱伦关系,而王后的定义也变得含糊,不再一定是天王的法定妻子、“天子之嫡妻”。

与此同时,随着十一世纪以后朝廷统治能力衰退,武士政权崛起,朝廷无力负担册立王后仪式所需的费用,而且朝廷也不需分置多个部门去维持营运,王后寝宫的职员也被省去。而且随着与中国王朝交流日疏,仿照唐帝国设立王后、建立律令国家制度,已成为过去。到了十四世纪的后醍醐天王,即室町时代开始,便几乎没有再册立王后,由宫中女官们属于高级类别的尚侍、典侍、常侍取代。

不过在初期,曾出现一次“复古”的册立王后例子。天下太平后,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按照亡父德川家康的遗训,积极策划让自己的五女儿和子,成为后水尾天王的王后。这个计划是为了强调天王与幕府同心协力,带有强烈政治意图。而且自和子以后,江户时代的天王均不再立后,所以和子是异例。

江户时代二百六十多年的岁月里,王后继续成为历史名词。经过动荡多变的幕末和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才在“天王万机亲裁”的精神下,重整相关制度,包括王后制。当然,其意含已经与古代王后制迥然不同了。

(本文节录自:胡炜权《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第一部+第二部套书》,时报出版,2019

来源:时报出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