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博士在美自杀疑遭华裔导师霸凌 还吃人血馒头

2019年07月06日 19:38 PDF版 分享转发

陈惠祥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产生激烈矛盾,具体死因疑与今年年初发表的一篇博士论文有直接关系。

没有杀死你的,才会让你更强大。

美东时间6月14日,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班研究生陈惠祥(音),被发现在校园办公室自尽,并在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一直很优秀的青年,为何在拿到美国博士学位前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事件在华人留学圈中引发极大关注,人们惋惜年轻生命陨落之时,也希望更多真相细节披露。6月29日,根据美国博客平台Medium用户曝光的生前聊天记录,陈惠祥原因直指生前疑遭导师李涛(音)逼迫发表错误论文,长期受导师霸凌虐待,濒临崩溃。

警方回应称差不多排除他杀可能

据最新消息,校方回应自杀属实。至于导师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陈惠祥的死与其导师有多少关联等,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导师学术造假还吃人血

美东时间6月12日,佛罗里达警方接到了一则报警信息:一名就读于佛罗里达大学的中国籍博士陈惠祥,在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突然失踪,朋友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他。

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搜寻,但只发现了陈惠祥的车子,并不见其踪影。此前,他的朋友已经找遍了陈惠祥所有经常去的地方,全部一无所获,打电话、发短信,也没有任何回应。

陈惠祥寻人启事

直到13日上午8时,佛罗里达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班顿大楼实验室发现陈惠祥已经自缢身亡。在陈惠祥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证明其自杀早有心理准备。

据媒体报道,陈惠祥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产生激烈矛盾,具体死因疑与今年年初发表的一篇博士论文有直接关系。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陈惠祥朋友透露,他的博士论文原本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但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否定”,于是向导师申请撤稿,可导师非但不同意,反而认为这篇论文可以直接发表。

据知情人士透露,导师李涛为了发表论文,还给了陈惠祥两个选择:如果撤销论文,陈惠祥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

公然的“学术造假”使得一向追求学术端正的陈惠祥无法接受,他担心数据有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被断送。

知情人透露导师李涛动辄以开除或不毕业相威胁

在朋友眼里,陈惠祥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如果不是长期遭受导师的“野蛮”对待,是断然不会选择走上绝路的。而早在失踪之前,陈惠祥就与朋友吐槽学业上压力很大,已经走投无路,多次萌生自杀念头,在其电脑里也发现了很多“教自杀的东西”。

与陈惠祥一同实习的同学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陈惠祥7点下班之后,导师李涛还打电话来催paper,狂骂的声音隔着好几步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陈惠祥为了交差,经常凌晨2点入睡,早上5点爬起来做paper,8点又一起去上班。

同学爆料以此佐证导师“野蛮”对待

而关于这位导师李涛,知乎上有认识他的人爆料,李擅长诡辩,而且手底下博士的论文发稿量也很高。

(图源:知乎回答)有知乎网友爆料导师李涛擅长诡辩

而关于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李教授方面也发表了回应,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对陈惠祥的死并不知情,得知后,也深感悲痛,并强烈谴责网上散布的不实言论。不过,他对论文撤稿这件事情没有采取任何的回应。

李涛发表最新回应怒斥不实言论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6月28日,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段读者的留言和一张图,留言爆料指出,在陈惠祥死后,导师李涛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办的ISCA2019国际研讨会上,竟然带着陈惠祥生前那篇数据错误的论文做了演讲。

读者留言供图

该读者还爆料,去年的ISCA论坛上,李涛组里的博士就被发现论文抄袭,被抄袭的原作者在会议上直接开撕,事后却不知为何不了了之。

读者聊天截图

据与会者透露,死者的导师甚至没有提起过十几天前刚刚为此自杀的陈惠祥,只是在午餐时大家一起默哀了一下而已。

自杀,不该成为你的人生选项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惠祥的父母也已前往美国,相信事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留学生自杀案例并非首次登上新闻。事实上,近年来,出国求学人口数量日趋攀升,年纪日趋低龄,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疏导。

2019年2月11日,有人在斯坦福大学的PaulG.Allen大楼中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有人猜测自杀动机可能是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大的阻力。

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从学校宿舍出走,15天后被发现死亡,刘春杨曾提到过,因为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要延期一年。

2017年年底,康奈尔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田苗秀在考试周期间被发现于公寓内死亡,年仅21岁。田苗秀在离世前曾发电邮给同学,对无法完成期末项目表示抱歉。

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自金门大桥跃下身亡。失联前,她曾透露过自己压力巨大,有投河的念头。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MBA班陆姓中国留学生疑因课业压力,在寒冬中跳入结冰的密歇根湖,年仅28岁,其书桌前还贴着“坚持奋斗、决不放弃”的标语。

纵然是少数现象,名校留学生自杀不完全名单仍然令人不寒而栗。

尽管这些留学生各自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不难发现共通点,一系列悲剧背后,或多或少都与“毕业”、“导师”、“延期”相关。具体总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中国留学生或许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高期望值与现实困难,便形成了剧烈冲突。

而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压力来自于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障碍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更有人坦言,他们恐惧失败,怕对不起父母,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反复琢磨与导师的谈话,是否有措辞不当,不愉快等等。

中国留学生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一位留学加州的博士生王立(化名)表示,读博一年的他,深刻感受到博士学习与导师之间的“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理工类博士生导师拥有大量项目,而自己又不可能独立完成,所以多数都会像包工头一样,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安排硕士生、博士生帮助完成,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担纲。

王立坦言,学问做到深处拼的就是良心,大部分导师为人师表,忠于学术,学生为其分担学术项目,会定期给予报酬,生活上给予关爱,心理上给予疏导,态度诚恳友好;少数导师则依仗着自己掌握毕业与否的“生杀大权”,把安排学生干活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当作一种“恩典”,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据耶鲁大学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45%的人有状,29%的人有状,远高于美国大学生整体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的13%。另一些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在社交媒体上,遭遇抑郁困扰的学生,不止一例。

工程博士Bella说,不断累积的工作量+智力挑战+持续恶化的心理健康,我觉得没有支持、孤立和漂浮的不确定性,焦虑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喝酒、伤害自己,有时甚至想死。

事实上,在多起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中,学校在发给全校学生的信件最后,都提到了心理咨询热线及咨询方式。但事实情况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

学术、学业及心理压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每一位学生头上,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性别。当文化冲击、语言障碍、经济压力、社交困难一并来临时,、焦虑、抑郁的负能量几乎呈几何倍数增长。

不是所有博士都永远拥有漂亮的成绩单。在情绪崩溃、钻牛角尖的时候,要学会压力释放,及时止损,与自我和平共处。你可以选择奋斗,也可以选择平庸,但请别让自杀出现在你的人生选项中。

最后,借用陈惠祥的那句话来结尾:没有杀死你的,才会让你更强大。

来源:美国中文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