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章天亮之中国简明通史(1)三皇五帝

2019年09月28日 7:11 PDF版 分享转发

轩辕黄帝(局部图片:《帝王道统万年图》【明】仇英所绘)
(局部图片:《帝王道统万年图》【明】仇英所绘)

中国一个神话传说的时代。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他们在我们的传说中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关于三皇的不同说法

在唐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司马贞的人,他写了一个《补》,就是补司马迁的《史记》——《补史记·三皇本纪》。

其中把伏羲、和女娲作为三皇。那么当然还有人说这个三皇中还有有窠氏,就是帮助人盖房子的那个人,还有燧人氏就是教会人用火的那个人。反正就是五个人中抽三个,有不同的组合。

我们就按照《补史记·三皇本纪》的说法,就讲一下伏羲、神农和女娲。

我们知道伏羲主要的功绩就是教人渔猎,教人怎么去结网捕鱼、教人怎么去打猎,同时有一种说法就是伏羲造了字,就是他当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造了八卦。当时的字到底是什么形象的我们现在也不太清楚,有可能是比甲骨文更古老的一种象形文字,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具体的去考证它。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八卦是伏羲造出来的先天八卦。

八卦图(图片:commons.wikimedia)
八卦(图:commons.wikimedia)

神农氏我们知道他主要是两个功绩,一个功绩是尝百草,他当时有一种很神奇的方法,他吃了各种各样的草药之后,就能够知道这个草药的药性是怎么样的,是寒是温是补是泻等等。

这样就留下了最传统的最古老的中医,所以中国的中医就有一本书叫《神农本草经》,就是神农当时尝百草之后搜集整理的一本书,当然这肯定是后人整理的,冒神农的名字也是说明这点。中国人认为中医是从神农开始的。

神农本草经(图:维基百科)
《神农本草经》(图:维基百科)

神农既然称为“神农”他当然跟农业是有关系的。中国人开始种庄稼据说就是从神农时代开始的。现在的考古发现甚至可能追溯到七千年至一万年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种庄稼了。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从渔猎到农耕是一个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渔猎它的收成是没有把握的,你今天可能打到一头熊,吃了没多少,结果过两天这个熊肉就坏了,这样的话这个熊就白打了。它不像粮食,粮食收完之后可以存放至少一年的时间不会坏,你还可以继续吃,对人的食物来源也是一种保障。

同时农耕民族使人可以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他不用跑来跑去,那他就可以传承他的文化。如果你跑来跑去,这个人今天在这儿,是有文化的人,明天跑到别的地方去定居了,那么这种文化就很难传承。所以中国进入农耕之后它的文明就发展的比较迅速,这个是神农氏的贡献。

当然关于女娲德传说就非常神奇了,一个是女娲造人,还有一个是女娲炼石补天,关于这两个方面因为神话色彩非常的重,观众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相关的故事看一看就可以了。

三皇之后就到了

五帝是中国正史的开端,司马迁写《史记》的第一章就叫作《五帝本纪》,《五帝本纪》他第一个记载的人就是轩辕黄帝。轩辕黄帝被中国人称为人文初祖,认为他是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创始人。轩辕黄帝在《史记》中的记载就已经是很神奇的了。

比如说他造轮子帮人制造车,所以黄帝之后中国人就会造车了。还有黄帝的正妃西陵氏的女儿叫嫘祖,这个嫘祖教给人养蚕,蚕可以吐丝结茧,中国人就有了丝绸,可以穿上丝绸的衣服,这个都是黄帝的贡献。

黄帝身边一个史官叫作仓颉的造字,中国的汉字传说中也是仓颉造的。这种字可能跟伏羲那种字不一样。伏羲的字可能象形的意味更多一点,而且不见得有那么多,那么仓颉造的字应该是比较完备的。

还有黄帝应该是跟中医也是有关系的,既然是养生嘛中医中有一本书叫作《黄帝内经》,这跟轩辕黄帝也是有关系的。

黄帝内经 (网络图片)
《黄帝内经》 (图:网络)

轩辕黄帝他本人是一个道家的修炼人。在《史记·封禅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在鼎湖这个地方铸鼎,等到他鼎铸成之后就有龙下来迎接黄帝。轩辕黄帝就爬上了龙的背,据说还有70个官员跟他一起爬上了龙背,然后飞升而去。当时有些人就想跟黄帝一起飞升,就拉住龙的胡须,结果龙的胡须断了,那些人在地上就望着黄帝飞升的背影痛哭哀号。这个是在《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载,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因为??黄帝是一个道家的修炼人,所以中国文化就带有非常浓重的道家的色彩,道家称他们自己为“黄老之学”。所谓“黄老之学”就是轩辕黄帝和老子他们的学问。

轩辕 黄帝 广成子 问道图
轩辕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局部图片:维基百科)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是从黄老之学中发展出来的,象儒家、兵家、法家等等,都跟黄老之学有一定的关系。

轩辕黄帝的孙子高阳继位,这是《五帝本纪》中的第二个就是颛顼帝,第三个继位的是帝喾,帝喾是轩辕黄帝的曾孙,他比颛顼帝要小一辈儿。再往下就是帝喾的儿子继位,帝喾的儿子就是尧,我们过去经常说“言必称尧舜”。

儒家认为尧舜是圣君,这个尧帝就是帝喾的儿子,尧的名字叫伊祁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这都是在《史记》中的记载。尧舜是禅让的,这是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情,尧把他的帝位禅让给了舜。

尧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史记》记载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 (图:维基百科)

我们知道尧帝他有一个儿子叫丹朱,这个丹朱不肖,所谓不肖就是他不太像尧、不够贤明,于是尧就要选一个贤明的人,这个时候四岳就推荐了舜。舜是轩辕黄帝的第七世孙,他们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当然舜的父亲再往上多少辈儿都没有做过贵族。

舜在被推荐了以后,尧帝为了考察他的德行,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舜曾经在一个叫历山的地方耕田,在雷泽捕鱼,在一个什么地方做陶器。他肯定是非常有魅力了,而且他处事情非常的公平。所以他呆的地方一年就形成了一个小的村落,两年就形成一个小的城市,三年就变成一个大都市。就说明这个人确实是很有管理才能,他也能够吸引各方的人来。

陈少梅《二十四孝》故事虞舜孝感动天(图片:公有领域)
《二十四孝》图之一。舜孝感动天,在历山耕种,有象耕鸟耘,尧派人寻访到他。(公有领域)

他的道德非常的好。他在某一个地方耕田的话,那个地方的人就知道推让田地,大家就不再争这块田是你的还是我的了,相互之间比较谦让。反正他呆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风俗就淳厚起来。他当时在做陶器的时候那个地方的陶器就没有次品等等。他出去办事的时候遇到大风大雷雨,走到森林里也没有迷路,所以尧认为舜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舜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他的母亲是他的后妈,对他很不好。他的父亲对他也很不好,他的后妈生了一个弟弟叫作象,这个象就经常想害舜。

他们曾经有几次害他,一次是让舜去修建一个仓库,舜爬到屋顶修仓库的时候他们就在仓库的底下放火,想把舜烧死。结果舜拿着斗笠像两个风筝一样从仓库上就这么飘下来,没有受伤。

还有一次舜去挖井,他挖井的时候在井的旁边挖了一个暗道通到外面,然后他就坐在那个暗道里边休息,结果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就把土推到井里边去,想把舜给活埋了,但是舜从他的暗道里边就出来了,毫发无伤。

舜出来之后到了他自己的房间里,看见他的弟弟象正在弹他的琴。那个时候他的弟弟象想霸占他的两个妻子,就是娥皇和女英,还想霸占他的琴,把仓库和粮食等等交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和他的异母兄弟都想要害他,但是舜就假装不知道的样子,对他们还是非常的好。因此尧帝认为舜确实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于是就把帝位让给了他。

让给他之后尧又花了28年的时间来考察舜。尽管舜开始处理天下大事了,但是尧帝那个时候并没有驾崩,他还是在观察舜的所作所为。后来等到尧帝驾崩之后,舜就讲了这样一番话,他说天下本来是尧的,我现在是代他行天子之政,该是我把天下还给尧的儿子丹朱的时候了,舜就让出了他自己的帝位,避居南河。

因为舜在周围的方国之间是非常有地位的,所以很多人朝贡的时候他们不去朝贡丹朱而是去朝贡舜;地方人有了什么诉讼的时候,他们都去找舜评理而不去找丹朱;老百姓有什么需要歌颂的,他们都是歌颂舜而不是去歌颂丹朱。就这样过了三年,我就感觉很有一点民主的那种氛围。

然后舜说原来天下人心都向着我呀,这样舜才再一次登临帝位。到舜晚年的时候他也有一个要禅位的问题,所以舜就把他的位置禅让给了禹。

帝舜像(图:《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禹是轩辕黄帝的玄孙。整个五帝,包括夏商,包括后边的周、秦,他们其实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代,不然中国人怎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呢。

轩辕黄帝如果我们要看史书的记载,他大概相当于一个部落的酋长,部落联盟的盟主。在他做帝期间神农氏就衰落了,这是史记的说法。这个神农氏应该是当年尝百草的那个神农。他的后裔,神农氏在衰落之后没有办法治理周围的方国,所以当时轩辕黄帝就代替神农氏开始征伐四方。

比较大的两次战争,一次是和炎帝(那应该是另外一个部落联盟),还有一个就是针对蚩尤的战役,黄帝战胜了炎帝,也战胜了蚩尤,这样就成为天下的一个共主。这种部落联盟的形式从五帝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大概是夏商。

有的人说夏商是封建社会,实际上对夏商时期的这种政治体制我们并不太清楚。当时的中央政府也没有中央政府的概念,就是一个文化的中心或者说是一个人口的中心,和周围方国之间的关系相当的松散,甚至都不如像周天子和当时的诸侯之间的关系那么紧密。

关于三皇五帝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下一集里面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夏朝和商朝。

视频链接:中国简明通史(1)三皇五帝/天亮时分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章天亮之中国简明通史(1)三皇五帝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