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吴军写给女儿们的2封信 这一生希望你们记住这五件事

2019年11月11日 12:33 PDF版 分享转发

,著名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

吴军先生在外是一位出色的大人,在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父亲。

在女儿梦华、梦馨的成长过程中,吴军先生既呵护备至又教导有方。为了帮助女儿选择大学,吴军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名校。平时更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给女儿写信,信中充满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父爱和谆谆教诲,让人看了感动又受益。

给我的女儿梦华的信

梦华: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波士顿回加州了,接下来你就要一个人生活了。

前几天你问起我你小时候的事情,我想你的童年过得还是很开心、快乐的。那时候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你在我回家后总要和我玩儿。你当时不需要学太多东西,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快乐。

作为父亲,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一辈子都快乐,这也是你母亲的心愿。

1996年,我刚到巴尔的摩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孩子花在读书上的时间都不多,平时好像过得很开心。我问美国人,那些孩子从小不拼命读书,就无法考进一个好大学,将来生活艰苦,怎么办。

美国人说,拼命读书能否让将来的生活更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快快乐乐地生活18年,这是能够看到的,自己也能够把握;人生能有多少个18年,与其愁眉苦脸地度过少年时光,不如先快快乐乐地过18年。

他们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巴尔的摩地区家庭的收入都不算高,住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近的那些家庭的收入恐怕只有硅谷地区家庭的一半,但是大家似乎都过得无忧无虑,非常乐观。当时,人们在街上彼此相见,即使不认识,也要打个招呼,问一声好。

1997年,我在新泽西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旁边的一个小镇生活了一个暑假,那里的人收入水平更高些,对人也是非常友善,我从他们脸上可以看到快乐和幸福。

相比之下,在硅谷,虽然大家收入不错,但是似乎过得还没有巴尔的摩或者新泽西的人快乐。人如果不能过得快乐,有再多的钱也没有半点儿意义

我小时候很穷,如果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衡量就是赤贫。虽然只能勉强吃饱,平时没有零食,穿的是破旧的衣裳,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不快乐,或者觉得生活不好。其实,快乐和财富多少的关系并不大,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幼时快乐的源泉,首先来自家庭的和谐。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好年代,贫困且压抑。在那样的环境下,很多家庭矛盾不断。

你的爷爷当时是一个有100人左右的单位的领导,在我的印象中,三天两头有人到家里告状,诉说他们配偶的不是,但我的从来没有吵过架。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让我和你的叔叔感到安心。

后来,你的奶奶对我说,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夫妻之间的矛盾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解决。因此,我从小上的关于快乐的第一课就是和谐产生快乐。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快乐来自人自然天性的释放。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考试压力相对较小,因此我和小朋友们能在山边、水边自由地游戏玩耍,让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假如住在人口稠密的大楼里,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回家做作业,人是很难高兴起来的。

相比自然环境,人的环境可能更重要。一个人身处社会,总需要一些朋友。过去没有今天的各种社交活动,但是我们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往来比今天频繁得多。孤独的人是很难快乐的。

当然,除了外界因素,快乐更多地来自内心。

一个人内心豁达、心胸宽广,自然容易快乐。如果一个人不能包容,锱铢必较,狭隘自私,那么即使遇到好事,也会怀疑是不是别人的阴谋,这时他就远离了快乐。

因此,世界上的贤哲都要修心,在这个过程中,快乐自然就会从心里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圣雄甘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要么住在牢里,要么奔波于田野乡间,生活环境差得不能再差了,但是他的内心永远保持着宁静与淡泊,因此无论环境如何纷乱,他都能从内在的宁静中寻得真正的快乐。当一个人在外面承担的义务很重,权势地位很高时,就更需要提高内心的修养,这样才能保持快乐。

每个人都希望过得幸福,但是心中难免充斥着怨气、嫉妒和骄慢等不良情绪,它们都是快乐的敌人。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以为钱能够买来快乐。

其实,钱对于快乐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当它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不过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缺乏身心健康,卧病在床,纵然有钱,也不如一个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快乐。

总的来说,我自认为还是一个充满快乐的人。回想一下,我除了有一个乐观的天性,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做得还算好:第一,不断地接受教育,与时俱进。学习,获得新知,了解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因此,我一直提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第二,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人无理想,就会厌倦当前的生活,快乐也就无从谈起;有理想却不采取行动,不去做,又会失望、苦闷。因此,有理想和身体力行相辅相成,同时具备,就是快乐的源泉。

第三,与人相处共事,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和谐少争,无争是不可能的,做到少争还是有可能的。在一个集体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轻他人,这样就容易与人相处,减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乐。

第四,看透人生。你现在还太年轻,不能体会这一点,也不需要体会。人最终必须看透很多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体会这一点。

你很快就要离家独自上学了,你问我们对你有什么期望,我最期望的就是你在学校里能够过得快乐,相比你的快乐,取得好成绩是次要的。长远来讲,我期望看到你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乐观,做一个快乐的人。

给我的女儿梦馨的信

梦馨:

梦馨,你问我为什么我总说“所上大学的好坏,对人的影响远比想象的要小”,同时又说“人需要努力学习,并且接受好的教育”。这不是矛盾的吗?另外,为什么有一些著名的创始人连学业都没完成,这是否意味着学位其实没那么重要。

你的问题很好,问到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的问题。

如果我们承认接受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总是要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虽然接受好的教育和上好大学是相关的,但是两者并不能画等号。上好大学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法,甚至是捷径,但不是目的。一个人上了好大学并不等于他接受了好的教育。

“教育改变命运”是怎样变成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共识?

你在学校里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似乎亚裔家庭比其他族裔的家庭更重视教育。这是当下的一个事实,但是在历史上,欧美国家的人曾经比亚洲国家的人更重视教育

在亚洲,过去教育是为了通过考试当官,而不是为了培养生存技能和个人素养。但是,在欧洲,大家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帮助

16世纪,爱德华六世开始在英国兴办免费教育,任何交不起学费的贫家子弟都可以到“官办”学校读书。大科学家牛顿就是靠这种免费的公立教育完成了中学学业,进入剑桥大学的。但是这种教育依然不普及,因为很多贫家子弟要先设法工作养活自己,没有时间接受教育。

于是,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时候,她开始规范学徒制度,由国家出钱帮助贫家子弟学习谋生技能。后来,一些教育家在英国和美国创办了很多“星期日学校”,给贫家子弟普及基础教育。很快人们就发现受没受过教育,将来一辈子的命运常常相差很远

今天,很多人说美国的社会分层,下层人想进入上层很困难,这其实是教育不足造成的。

事实上,下层人并不比上层人笨,如果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并且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日后的表现和其他人就不会有多大差别。

普鲁士崛起时,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大众的教育体系,主要强调技能教育。几十年后,德意志地区就从欧洲落后的地区变成了强大的德国。美国早期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还要到欧洲取经。

亚洲家长在20世纪之后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在历史上,亚洲的教育并不普及,大部分人无法从事体面的职业。当亚洲人发现教育程度和水平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很大时,重视教育才成为一种风气

你学校有些同学的家长和我们一样来自中国,那些家长有些来自的农村,相对贫穷,而他们的父母更为贫穷,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那些家长的父母非常有见识,知道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你同学的父母才得以从很小的乡村来到美国,并且事业有成。这多亏了教育。而你那些同学的家里已经不缺钱了,但他们依然有主动学习的动力,这说明认识到教育的益处是动力的来源。

我的一些朋友到肯尼亚考察,他们说那里的孩子很穷,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家长依然会送孩子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读中学。可见即使在看似靠力气生存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育也是成为专业人士的必经之路。

今天你如果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业人士,都需要足够多的训练,仅靠聪明早已经不够。最基础的训练就是学校教育,这些教育不仅包括学习课程,也包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合作,比如参加办校报,或者帮助老师辅导低年级的同学。

如果一个人不愁温饱,那么教育对他们是否还有必要?

中国有一个词,叫作“土豪”,是指那些发了财,举止却不是很体面的人。举止不体面的主要原因是接受的教育不够多。这类人我接触过很多,其实他们在获得财富之后很快会分成两类:一类人花时间接受教育,于是他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另一类人则依然停留在很低的教育水平上,有了钱后除了糟蹋,想不出能做什么更有意义的事,当然,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糟蹋,否则也不会干那些事。

著名作家吴晓波调查了早期在股市上发了大财的几十个人,发现除了一两个之外,其他人的结局无一例外都很惨,有的破产了,有的进了监狱,有的被仇人杀了……这些人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敢于冒险,在大家还不敢冒险时通过冒险赚到了钱;第二,受教育水平都不高,绝大部分人仅仅中学毕业,甚至中学都没毕业。

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难有见识,而没有见识,做事情就会事倍功半。

两年前,中国一个在股市上赚了很多钱的人向我求教解惑。据他说,他在2000年左右时,自己手里的钱不知道比当时的马云多几百倍。2005年,阿里巴巴获得雅虎10亿美元融资的时候,他依然比马云富有,但今天他可能连马云资产的1%都不到。

通过和他交谈,我发现他主要的问题是接受的教育太少,对于今天发展得很快的科技一点儿也看不懂,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围人赶超自己

中国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互联网大约以每年20%的速度复合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得多。你学过几何级数,知道1.2自己相乘20多次有多大。这个人如果懂得这一点,参与到互联网大潮中,哪怕只获得平均水平的收益,今天不仅积累的财富可观,而且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比现在不知道大多少。今天,他只能顶住股市的那点儿波动,今天赚了,明天赔了,20多年下来,是在原地踏步,顶多是线性增长。

中国那些财富剧增的家庭,有些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则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20年后,他们的孩子的水平高下立判。前者的下一代大多是有教养并且努力上进的人,他们的视野甚至超过他们的父辈。后者的下一代则大多是轻狂之辈,除了玩跑车,滥交朋友,做不了什么事情,在社会上被大家当笑话。可以说,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美国亦是如此,很多富二代不堪大任,好一点儿的仅仅能维持家族的财富,糟糕的会很快把家里的钱挥霍光。范德比尔特曾经是美国首富,他的后代今天有上百人,没有一个是百万富翁。在美国,百万富翁占到人口的3%左右,并不稀少,可见他的后代混得多差。

相比之下,大学教授的后代超越前辈的则很多,因为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懂得教育的重要性。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其父母很多也是学者,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子女不能获诺贝尔奖,很多亦是著名学者。相比之下,父母是著名企业家,子女也能成为著名企业家的,并不多见。

中国的名臣曾国藩对后代说,依靠财富和官位是很难保证家族兴盛的,唯有教育可以,因此他希望后代不求做大官,而要多读书。

退学创业究竟可行不可行?

今天大家拿来作为退学创业成功例子的人主要有5个——盖茨、乔布斯、佩奇、布林,以及扎克伯格

佩奇和布林在读完本科后进入斯坦福读博士,是在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后退学的,因此他们距获得博士学位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非常典型的退学创业例子。类似地,他们高年级的同学杨致远和菲洛也是如此。虽然这几个人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但接受的教育并不低

盖茨和扎克伯格情况类似,他们确实有过人之处,没有大学毕业就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不过,大家对他们的理解存在两个错误:首先,他们至少都上了哈佛并有过人的技术专长,这一点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做不到;其次,他们都是在找到了赚钱方法之后,才退学的,而不是在退学以后开始创业的。

盖茨一直想拿下学位,并且在几年时间里一直试图兼顾学习和创业,只是后来因为微软的工作太忙,他不得不放弃读书;扎克伯格原本打算在暑假全职工作,开学后再回到学校,只是被他的教父肖恩·帕克(脸谱网首任总裁)“劝”到了硅谷,再也无法兼顾学业。

因此,盖茨和扎克伯格是在创业成功之后,才退学,而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至于乔布斯,他仅仅是因为不忍花父母的钱才没有读大学。如果他来自一个相对富有的家庭,他或许会读完大学。

为什么要尽可能地上好大学呢?这倒不是因为好大学的课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学的好,而是因为它们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

年轻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我们或者老师对你们的影响更大。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能进入一流大学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学为伴即可。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充分理解教育的意义,这对你永远有好处。但是,不要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更不要为了进入一个好学校而读书,而要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且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读书

你们的父亲

吴军

来源:朴新环球游学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