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水磨年糕与糯米糍粑,哪一种美食令你心之所向

2020年01月21日 5:51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食尚橘子姐 作者: 食尚橘子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完腊八,就在眼前,家家户户又开始陆续准备和过年的吃食。春节前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老百姓家里的一件头等大事,《京都风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办年货也是春节前的一大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各个地区准备的年货会有所不同,在江浙地区,必备的年货。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打是置办年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年糕与糍粑,美食里的浓浓年味儿

年糕与糍都是年前必备的美食,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当地的美食都有着自己的坚守传承。在江浙地区,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会泡打年糕。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也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美食。在春节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预示着吉祥。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有着工作和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美好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在春节这个祥和的时日里,吃年糕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打糍粑是南方地区年前的一项头等大事儿,每家每户都会认真对待。在湖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福建、广西等地区都有着过年“打粑粑”的习俗,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一到腊月二十八,每家每户都会打糍粑,没有糍粑的新年就不叫过年,每年春节,这种美食必不可少。

水磨年糕,世代传承的美味

年糕的历史来历

关于年糕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被称之为“年”,此怪兽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在饥饿之时就靠捕捉其它动物来充饥。但到了严寒的冬季,山里的动物们也都藏到了洞里开启了冬眠模式,此时的“年”由于饥饿难耐就跑到山下去伤害老百姓和农家的牲畜,致使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有一个聪明的高氏部落想出了一个对付“年”的妙计,每到严寒季节,预计怪兽就要下山活动的时候,高氏部落就用事先做好的粮食食物,搓成长条放在门外,之后村民们就躲在家里不出来。“年”下山的时候看不见村民,只能饥不择食,把门口的粮食条给吃了,吃完之后就乖乖回到山里去了。

怪兽走后,村民们就纷纷出门庆贺,庆幸躲过了“年”这一关。严寒季节一过,村民们平平安安又能进行一年的春耕了。年复一年,这种躲避怪兽的方法被流传了下来。因为制作的粮食条是高氏一族所制作,目的是喂“年”度关,于是“年”和“高”被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后来就被称之为年糕(谐音)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年糕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1974年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保存完好而且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不难看出,早在7千年前,祖先们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在汉朝时,人们的吃食中就有米糕这种食物,而且有着“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据史书记载,汉代扬雄的《方言》中就有对”糕“的称谓,到魏晋南北朝时就变得异常流行。

在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中也有记载”白茧糖“年糕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意思就是说将煮熟的糯米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小块儿,晾干过油炸,滚上红糖就可以食用了,这就是红糖年糕做法的雏形。

在辽代的时候,北京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清时期,年糕已经是市面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吃。随着历史的发展,年糕也有着不同的风味儿,而且呈现出地域的差异。香糯美味的年糕,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宁波水磨年糕——承载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不同,年糕也是呈现出千姿百态。在所有的年糕当中,要数江浙地区的水磨年糕最为盛行。在江浙地区,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户做年糕“,做年糕历来就是宁波人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宁波人通常是把年糕做成胖乎乎的元条形,吃的时候切片或者是切条。跟其它地区粘牙的粘糕不同之处在于,宁波的水磨年糕韧而不粘,长时间的蒸煮依旧爽滑可口。

宁波人年前,每家每户都会制作上百斤的年糕,泡在水里保存,换着不同的吃法吃,从邻近腊月,一直能够吃到来年开春。

宁波水磨年糕独特的口感得益于原材料的选择和独特的制作工艺,选取当地自然成熟的优质粳米作为原材料,晚粳米糯性强,可溶性淀粉的含量低,用这种粳米制作而成的年糕不易黏糊,口感滑溜、爽口。

宁波水磨年糕的制作工艺世代传承,从《舌尖上的中国》宁波年糕特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从浸米、磨粉、榨水、刨粉、蒸粉、搡捣到成型,无不折射出水磨年糕这种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之处,更能感受到年糕背后的人情温暖。

做好的水磨年糕有一股清新淡雅的米香,通过煮、炒、炸、汤煮等不同的烹饪手法,可以激发出年糕不同的风味。水磨年糕这种包容性极强的美食,不管是做成咸口还是甜口,味道都很纯正,一点儿都不违和。

江浙一带对桂花有着特别的情感,将桂花与年糕进行搭配,清新淡雅味道恰到好处。将年糕切成片,用开水焯熟,或者是用油煎,撒上一小撮儿桂花,淋上一小勺蜂蜜,一道香气浓郁的桂花水磨年糕就大功告成了,简单的一道甜品,却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

白蟹炒年糕也是宁波人经常做的一道美味,借用白蟹的鲜味,原本稍显寡淡的年糕也顿时鲜美了起来,一道白蟹炒年糕,吃进嘴里,怎一个鲜字了得。

??”糯滴滴的宁波年糕,凝聚着一代代宁波人心中的乡愁。大头菜烤年糕、豆腐年糕、白蟹炒年糕、黄鱼年糕汤……宁波人把年糕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

南方传统民俗:打糯米糍粑迎接新年

糍粑是南方各族的传统美食,过年打糍粑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一种民间习俗,一做糍粑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在民国时期的《永顺县风土志》有关于制作糍粑的记载:

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者直径约五尺,寻常者约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

一个关于糍粑的传说

关于糍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为父报仇投奔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在吴国修建了著名的??”阖闾大城“,以防侵略。伍子胥在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但当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听信小人的谗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

在伍子胥去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讨伐吴国,致使吴国都城被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吴国城内民众饥寒交迫,饿殍遍地。在这个危机的关头,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如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在相门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饥的食物也。“于是,人们暗中挖掘城墙,令人惊奇的是,城墙的根基都是用糯米压制而成的砖石。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的时候用大批糯米蒸熟压制成砖作为城墙的基石,目的是作为战略储备粮。此时此刻,吴国民众无不感叹伍子胥的先见之明。

吴国民众纷纷将糯米砖石从墙根挖出,敲碎,然后重新煮熟分而食之。后来,每到丰年,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纪念伍子胥

过大年,打糍粑,传承舌尖上的年味

所有好吃的美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过大年打糍粑也是一个力气活。制作糍粑的过程也较为复杂,是年前家里的一个大事项。制作糍粑需要经过泡糯米、蒸糯米、捶糯米、??”粑粑等程序。打糍粑需要的是好帮手,最低需要三个年轻的壮士一起来完成。在打糍粑这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十分高兴,三五户组在一起兴高采烈打糍粑。

打糍粑需要头天晚上就将糯米泡好,第二早上的时候上甑子(木桶)蒸,大锅大灶,用大劈柴烧水,约莫二十分钟的功夫,甑子里的糯米就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儿了。

将蒸好的糯米倒进石臼里,几个大力士开始用木棍趁热打糍粑,小孩们嘴馋,糯米刚打黏糊,就抢着去抓一把往嘴里送,来回换着手,也顾不得烫。

三下五除二糍粑打好了,一二三,一声吆喝令下,三个大力士齐心协力用木棍将粘糍粑举起放到铺满糯米面的面板上,平整成大约5厘米高的样子,第二天早上糍粑变冷变硬之后,用刀切成正方形的块儿。自然晾干几天,用井水浸泡保存,可以吃到来到来年春天。

打糍粑需要多人配合一起完成,村民们一边打糍粑一边交流着感情,聊着家长里短,说说过去的事儿,聊聊未来的打算,通过打糍粑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由于打糍粑是一个力气活儿,如果邻居过来帮忙的人多,代表着这家的人缘越好,打糍粑也成为了邻里间联系与交流的纽带。

看来,人们年年打糍粑、吃糍粑是有着丰富内涵的,这不仅是一种乡愁记忆,更是一道文化大餐

水磨年糕与糯米糍粑,你钟情于哪一种舌尖美味

水磨年糕就如同江浙人一样充满柔情,细腻的糯米粉做出来的小块儿年糕吃在嘴里口感软绵绵。水磨年糕晶莹剔透、润滑如肤,跟糍粑相比口感大不一样。

但对于我来说,最为钟情的还是故乡的糯米糍粑。在信阳这个小城里,信阳糍粑也是当地的一道传统名吃。杀年猪、做米酒、打糍粑、腌腊肉是当地的四大名俗,打糍粑往往与杀年猪??”两盘同开“,一番热闹的景象让年味儿更加浓郁。

吃着糍粑长大的娃自然对糍粑有着特别的情感,记得小时候早上上学吃的最多的就是妈妈做的煎糍粑,鼓囊囊的软糯糍粑蘸上些红糖,用纸包着边走边吃,这似乎就是儿时最好吃的美味了。

糍粑不仅煎着吃,还可以用火烤着吃。天寒地冻之时,家里人坐在一起围着火盆烤火取暖。饥饿之时,就将火钳放在火盆上,拿出一块儿糍粑放在火钳上小火慢烤,硬邦邦的糍粑就被烤成一个软糯的”面包?”,糍粑被烤得鼓起来,吃起来美味极了。

舌尖上的新年,水磨年糕与糯米糍粑,哪一种才是你的心头之爱呢?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